CN212086467U - 一种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6467U
CN212086467U CN202020958042.7U CN202020958042U CN212086467U CN 212086467 U CN212086467 U CN 212086467U CN 202020958042 U CN202020958042 U CN 202020958042U CN 212086467 U CN212086467 U CN 212086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voice coil
mass member
loudspeaker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80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坤
罗鹏
任雪冬
廖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80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6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6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6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振膜、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第一质量部件连接振膜,第二质量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第一质量部件,其中第一质量部件或第二质量部件具有音圈。该扬声器还包括磁路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在音圈通入电流时并在磁场的作用下,由具有音圈的质量部件带动不具有音圈的质量部件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共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以及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动圈式扬声器使用单辐射面、单共振系统的设计方案,具体由音圈作为驱动源,音圈自身与振膜的折环构成一个共振系统,带动整个振膜音圈组件进行振动,进而形成声学信号。
然而,对于单辐射面、单共振系统的传统动圈式扬声器而言,在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低频声学输出为一条平滑的曲线,不会形成共振峰谷。这种低频完全平滑的曲线不符合封闭场下声音的还原,无法给予人耳以最优的音乐感受。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多单元的解决方案,具体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扬声器单元,对曲线进行调整。但是这种多辐射面、多共振系统的设计方案,其占用空间过高,并且各个振膜辐射面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能够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以及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振膜、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第一质量部件连接振膜,第二质量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第一质量部件,其中第一质量部件或第二质量部件具有音圈。该扬声器还包括磁路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在音圈通入电流时并在磁场的作用下,由具有音圈的质量部件带动不具有音圈的质量部件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共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质量部件位于第一质量部件远离振膜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扬声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沿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呈环状,第一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磁路组件具有音圈腔,音圈腔中形成有磁场,第一质量部件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质量部件位于音圈腔中,其中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沿音圈腔的轴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扬声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第二质量部件,另一端固定,第二弹性件用于向第二质量部件提供径向支撑力,以限制第二质量部件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扬声器还包括框架,磁路组件上开设有凹槽,第二弹性件远离第二质量部件的端部通过凹槽固定于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二质量部件上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磁路组件具有音圈腔,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音圈腔中,其中音圈腔填充有粘性介质,粘性介质用于向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提供粘滞阻力,以限制二者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振膜包括球顶部以及连接球顶部的外边缘且围绕球顶部的折环部,第一质量部件连接球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仅设计有一个振膜,即采用单辐射面的设计,相较于传统扬声器多扬声器单元的设计,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体积,并且还避免了不同扬声器单元的振膜辐射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干扰,因而能够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同时,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共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即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组成多共振系统,能够对扬声器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的低频声学曲线进行调整,使之形成共振峰谷,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给予用户以最优质的声学感受。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扬声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扬声器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与传统扬声器的声学曲线的仿真对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较差以及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振膜、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第一质量部件连接振膜,第二质量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第一质量部件,其中第一质量部件或第二质量部件具有音圈。该扬声器还包括磁路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在音圈通入电流时并在磁场的作用下,由具有音圈的质量部件带动不具有音圈的质量部件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共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扬声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扬声器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扬声器可以是动圈式扬声器等,其具有振膜10,通过驱动振膜10振动,实现扬声器输出音频的功能。本实施例所阐述的扬声器可以应用于耳机、音响等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的扬声器仅设计有一个振膜10,即采用单辐射面的设计。传统扬声器采用多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其中各个扬声器单元分别具有振膜。相较于传统扬声器多扬声器单元的设计,本实施例的扬声器其振膜10数量减少,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体积,并且还避免了不同扬声器单元的振膜辐射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干扰以及避免了不同扬声器单元的振膜辐射面位置、大小等不同所引起的响度和相位不易匹配的问题,因而能够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扬声器还包括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第一质量部件20连接振膜10,第二质量部件30通过第一弹性件40连接第一质量部件20,其中第一质量部件20或第二质量部件30具有音圈50(如图4所示,下同)。
扬声器还包括磁路组件60。磁路组件60用于产生磁场,以在音圈50通入电流时并在磁场的作用下,由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带动不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共同带动振膜10振动发声。
也就是说,为克服传统单辐射面、单共振系统的扬声器其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低频单调不易调节的缺陷,本实施例的扬声器由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组成两个共振系统,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共同带动振膜10振动发声,并且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运动分别作用于振膜10,实现了基于单个振膜10(即单辐射面)的多共振系统,使得扬声器其第一共振频率(第一共振频率定义为自低频向高频方向延展,扬声器的频响曲线中第一个共振峰所处的频率,是扬声器本身拥有的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低频部分更易于调节,进而能够对扬声器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的低频声学曲线进行调整,使之形成共振峰谷,即使得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低频部分的声学曲线呈L字型(如下图6中曲线Ⅰ所示),因而有利于封闭场下声音信号的还原,即能够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给予用户更优质、更舒适的声学感受。其中,封闭场定义为用户佩戴扬声器后扬声器与人耳内部配合形成的封闭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振膜10、第一弹性件40、第一质量部件20以及第二质量部件30等元件的相应性能(例如第一弹性件40的弹性、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质量等)来调节扬声器的第一共振频率等声学参数。其中,对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二者质量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自身的质量或是搭载额外的附加质量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质量部件30通过第一弹性件40连接第一质量部件20,并且第一质量部件20或第二质量部件30具有音圈50。其中,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能够在音圈50通入电流时并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而不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为随动,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40带动不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运动。
如若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之间刚性连接,则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在磁场的作用下则表现为同步运动,导致扬声器虽然设置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但其实质还是一个质量部件带动振膜10振动发声,即实质仍为单共振系统。并且,如若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均具有音圈50,则可能使得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同步带动振膜10振动发声,其实质同样仍为单共振系统。
并且,由于扬声器的音圈50通常呈环状环绕设置,为匹配音圈50以便在第一质量部件20或第二质量部件30设置音圈50,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同样呈环状,音圈50沿第一质量部件20或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环绕于第一质量部件20或第二质量部件30上。
图4展示了第一质量部件20具有音圈50的情况,并且第一质量部件20自身即为线圈缠绕而成的音圈5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质量部件30自身为线圈缠绕而成的音圈50,亦或是第一质量部件20或第二质量部件30额外搭载音圈50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质量部件30位于第一质量部件20远离振膜10的一侧,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相对的端部分别连接第一弹性件40。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可以相互嵌套设置,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40连接,如此同样能够通过二者中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带动不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运动。
下文以第二质量部件30位于第一质量部件20远离振膜10的一侧为例进行阐述,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造成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磁路组件60具有音圈腔61,音圈腔61为对应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筒状结构。音圈腔61中形成有上述的磁场,第一质量部件20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质量部件30位于音圈腔61中,以在音圈50通入电流时并在磁场的作用下,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沿音圈腔61的轴向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扬声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40,该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40沿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并且各个第一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以实现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之间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该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40沿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利于改善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中不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随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运动的效果,进一步有利于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
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0也可以呈环状,具体是第一弹性件40沿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环绕设置,第一弹性件40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40并非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40且彼此间隔设置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40在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轴向(如图3中箭头X所示,下同)上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弧状,如图3所示。弧状设置的第一弹性件40有利于保证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二者中不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随具有音圈50的质量部件运动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质量部件20连接振膜10,其中振膜10能够起到一定限制第一质量部件2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的作用,而第二质量部件3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并无固定。其中,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径向如图3中箭头Y所示,下同。
有鉴于此,扬声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0。第二弹性件70的一端连接第二质量部件30,另一端固定。第二弹性件70用于向第二质量部件30提供径向支撑力,以限制第二质量部件3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即起到定心作用。其中,第二弹性件70仅起到限制第二质量部件3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的作用,尽可能不影响第二质量部件30在轴向上带动振膜10振动的运动。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质量部件20也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70进一步限制其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第一质量部件20正常工作,避免影响扬声器所输出音频的音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性件70在第二质量部件30径向上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弧状,如图2和图3所示。弧状设置的第二弹性件70能够向第二质量部件30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并且,图2和图3展示了扬声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70的情况,该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70沿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并且两两第二弹性件70在第二质量部件30的径向上相对设置,有利于稳定保持第二质量部件3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70也可以呈环状设置,其围设于第二质量部件30的四周并形成包围,同样有利于稳定保持第二质量部件3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扬声器还包括框架80。框架80作为基本载体,扬声器的振膜10、磁路组件60等均固设于框架80。磁路组件60上开设有凹槽62,第二弹性件70远离第二质量部件30的端部通过凹槽62固定于框架80,以实现固定第二弹性件70远离第二质量部件30的端部。
以图2和图3所示内磁式的磁路组件60为例,磁路组件60包括磁体63和导磁体64,磁体63设于导磁体64中,并且磁体63和导磁体64包围形成音圈腔61,第一质量部件20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质量部件30位于音圈腔61中。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套设于磁体63的外周且位于导磁体64包围形成的空间中。其中,凹槽62开设于导磁体64上且径向贯穿导磁体64设置,第二弹性件70远离第二质量部件30的端部通过导磁体64上的凹槽62固定至框架80。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磁路组件60还可以采用外磁式、内外磁式的设计,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畴,在此就不再赘述。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70远离第二质量部件30的端部可以直接固定于磁路组件60,实现固定第二弹性件70远离第二质量部件30的端部的同时省去磁路组件60上凹槽62的设计。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70连接于第二质量部件30上连接第一弹性件40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70连接于第二质量部件30上的相同位置,如此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70连接第二质量部件30的工序可以一并进行,可以避免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70通过两道工序实现二者连接第二质量部件30所带来的工序增加的问题,有利于简化扬声器的制造工艺。其中,第一弹性件4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数量至少两个且彼此间隔的设计或是整体呈环状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举例而言,图2和图3展示了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40沿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并且两两第一弹性件40在第二质量部件30的径向上相对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之间传动的效果。并且,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70沿第二质量部件30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并且两两第二弹性件70在第二质量部件30的径向上相对设置,其有益效果已在上述实施例中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其中,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70连接于第二质量部件30上的相同位置。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70也可以连接于第二质量部件30的相对两侧等,并不局限于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70连接于第二质量部件30上的相同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替代实施例中,实现限制第二质量部件30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利用第二弹性件,具体还可以是音圈腔61填充有粘性介质90,粘性介质90用于向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提供粘滞阻力,以限制二者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粘性介质90可以是磁液等,其具有一定粘性且能够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受磁化而具备磁性,使得粘性介质90更好地保留于音圈腔61中,不随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的运动而溅出音圈腔61。其中,前述外加磁场可以由磁路组件60提供,具体是磁路组件60用于驱动第一质量部件20和第二质量部件30运动的磁场。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振膜10包括球顶部11以及连接球顶部11的外边缘且围绕球顶部11的折环部12,第一质量部件20连接球顶部11。折环部12的外边缘优选地固定于框架80上,并且折环部12充当匹配球顶部11振动的弹性部件,以与球顶部11配合振动发声。其中,图2和图3展示的球顶部11呈平面状设置。
图6展示了本实施例双共振系统的扬声器与传统单共振系统的扬声器的声学曲线的仿真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本实施例的扬声器其声学曲线(即曲线Ⅰ)在大约200Hz处较传统单共振系统的扬声器的声学曲线(即曲线Ⅱ)而言存在10dB的落差,可见本实施例扬声器其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的低频声学曲线得到调节,不再是平滑的曲线,有利于封闭场下声音信号的还原,即能够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给予用户以最优质的声学感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其仅设计有一个振膜,即采用单辐射面的设计,相较于传统扬声器多扬声器单元的设计,有利于减小扬声器的体积,并且还避免了不同扬声器单元的振膜辐射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干扰,因而能够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同时,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共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即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组成多共振系统,能够对扬声器第一共振频率之前的封闭场的低频声学曲线进行调整,使之形成共振峰谷,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还原声音信号的效果,给予用户以最优质的声学感受。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振膜;
第一质量部件和第二质量部件,所述第一质量部件连接所述振膜,所述第二质量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质量部件或所述第二质量部件具有音圈;
磁路组件,用于产生磁场,以在所述音圈通入电流时并在所述磁场的作用下,由具有所述音圈的质量部件带动不具有所述音圈的质量部件运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和所述第二质量部件共同带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质量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质量部件远离所述振膜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和所述第二质量部件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呈环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和所述第二质量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具有音圈腔,所述音圈腔中形成有所述磁场,所述第一质量部件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质量部件位于所述音圈腔中,其中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和所述第二质量部件沿所述音圈腔的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质量部件,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质量部件提供径向支撑力,以限制所述第二质量部件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框架,所述磁路组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二质量部件的端部通过所述凹槽固定于所述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质量部件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具有音圈腔,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和所述第二质量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音圈腔中,其中所述音圈腔填充有粘性介质,所述粘性介质用于向所述第一质量部件和所述第二质量部件提供粘滞阻力,以限制二者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球顶部以及连接所述球顶部的外边缘且围绕所述球顶部的折环部,所述第一质量部件连接所述球顶部。
CN202020958042.7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扬声器 Active CN212086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8042.7U CN21208646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8042.7U CN21208646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6467U true CN212086467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8042.7U Active CN212086467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6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77877B2 (ja) 複数のダイアフラムを含むマルチレンジスピーカー
CN114554369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EP1247424B1 (en) Low cost broad range loudspeaker and system
US6993147B2 (en) Low cost broad range loudspeaker and system
JPH11275678A (ja) スピーカ装置
KR20150004079A (ko) 밸런스드 아마추어 트랜스듀서의 성능 개선 장치
JP7238137B2 (ja) 拡声アセンブリ及び拡声器
WO2022166388A1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WO2021143115A1 (zh) 一种弹片、骨传导扬声器及骨传导耳戴式设备
US10484788B1 (en)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passive diaphragm spatially integrated with active diaphragm
US20100092011A1 (en) Membrane for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acoustic device
US9743189B2 (en) Microspeaker with improved high frequency extension
US8155372B2 (en) Wire suspension for speakers
KR20230098143A (ko) 단일 영구 자석 및 하나 이상의 음성 코일에 의해 구동되는 플랫 스피커
CN111556404A (zh) 一种扬声器
CN212086467U (zh) 一种扬声器
JP4580025B1 (ja) 骨伝導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CN110958546B (zh) 具有无迹线辐射区域的平面磁性驱动器
KR100769885B1 (ko) 전자음향변환기
JP2019161325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移動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RU2779044C1 (ru) Блок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я и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ь
CN211630383U (zh) 一种双振膜全音域喇叭
CN11745988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783902U (zh) 一种双特性喇叭结构及耳机
US20240073614A1 (en) Coaxial Spea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