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6452U - 一种防脱落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脱落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6452U
CN212086452U CN202021094011.8U CN202021094011U CN212086452U CN 212086452 U CN212086452 U CN 212086452U CN 202021094011 U CN202021094011 U CN 202021094011U CN 212086452 U CN212086452 U CN 212086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over
drop
leading end
soft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40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g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son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son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son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40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6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6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6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脱落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左耳机包括环绕人体外耳廓的耳扣、与人体内耳廓抵接的前置端以及设于前置端远离人体内耳廓的覆盖端,所述前置端远离所述覆盖端一侧套设有软胶套,所述前置端由软胶套向覆盖端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有多个沿前置端轴向设置的多个活动件,所述前置端与所述覆盖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将活动件沿前置端轴向转动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贯穿所述前置端连接到所述覆盖端。本申请具有能够与人体耳部内耳廓始终保持相对密封的环境,提高耳机传音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脱落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脱落耳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耳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电子设备。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稳定,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健身和运动,尤其是在跑步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以及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常会随身携带耳机,以便在健身的同时也能通过耳机与外置设置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享受音乐艺术的带来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通讯连接对话。
一般的耳机在佩戴时,仅仅是依靠耳扣将耳机固定在耳朵上,但是这种耳机固定性差,佩戴者在走动时,尤其是在运动时,由于身体的大幅度摇摆的,很容易使得耳机不贴合内耳廓,进而导致外界的声音传进耳道中,影响该耳机的传声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脱落耳机,具有能够与人体耳部内耳廓始终保持相对密封的环境,提高耳机传音效果的优点。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左耳机包括环绕人体外耳廓的耳扣、与人体内耳廓抵接的前置端以及设于前置端远离所述人体内耳廓的覆盖端,所述前置端远离所述覆盖端一侧套设有软胶套,所述前置端由软胶套向覆盖端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有多个沿前置端轴向设置的多个活动件,所述前置端与所述覆盖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将活动件沿前置端轴向转动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贯穿所述前置端连接到所述覆盖端。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的弹簧、设于覆盖端内表面的第一限位槽、滑移连接于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凸起、设于前置端内表面的第二限位槽、滑移连接于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凸起以及转动连接于内腔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滑移连接,且弹簧自然状态下,第一凸起位于突出所述第一限位槽外。
优选的,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之间连通有耳机线,所述耳机线上套有副绳,所述副绳一端固定连接在耳机线上,所述副绳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所述耳机线上分布有若干个第三凸起,相邻所述第三凸起之间形成供锁扣将副绳与耳机线锁合连接的凹槽。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蓝牙模块、扬声器、降噪模块以及电源,所述蓝牙模块、扬声器、降噪模块以及电源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蓝牙模块、扬声器、降噪模块均设于所述左耳机内,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在所述耳机线上。
优选的,所述耳机线上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套设在电源和控制模块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件为塑胶制品。
优选的,所述前置端设置有软胶筒,所述软胶筒环绕所述活动件设置。
优选的,所述软胶筒的直径小于所述软胶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软胶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点,所述凸点正对所述活动件设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佩戴者通过操作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在自然状态下时,通过将活动件沿前置端圆心轴向外支撑开,使得活动件与人体的耳道内壁抵接,一方面实现防止耳机脱落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人体是时刻活动的,为防止由于人体晃动的原因影响,活动件可通过与人体的耳道内壁抵接,促使前置端不会晃动,该设置可将耳机牢固的固定在耳朵上,即使是佩戴者在运动中时,也不会导致前置端脱离与内耳廓的抵接,致使能够与人体耳部内耳廓始终保持相对密封的环境,提高耳机传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左耳机;11、前置端;12、覆盖端;13、软胶套;14、耳扣;2、右耳机;3、活动件;4、弹性组件;41、弹簧;42、杠杆;43、第一限位槽;44、第一凸起;45、第二限位槽;46、第二凸起;47、内腔;5、控制模块;51、扬声器;52、降噪模块;53、蓝牙模块;54、电源;6、盒体;7、软胶筒;8、耳机线;9、副绳;91、锁扣;92、第三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防脱落耳机,参见图1至图3,包括左耳机1和右耳机2,所述左耳机1与所述右耳机2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左耳机1包括环绕人体外耳廓的耳扣14、与人体内耳廓抵接的前置端11以及设于前置端11远离所述人体内耳廓的覆盖端12,所述前置端11远离所述覆盖端12一侧套设有软胶套13,所述前置端11由软胶套13向覆盖端12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有多个沿前置端11轴向设置的多个活动件3,所述前置端11与所述覆盖端12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将活动件3沿前置端11 轴向转动的弹性组件4,所述弹性组件4贯穿所述前置端11连接到所述覆盖端12。
本实施例中,佩戴者通过操作弹性组件4,弹性组件4在自然状态下时,通过将活动件3沿前置端11圆心轴向外支撑开,使得活动件3与人体的耳道内壁抵接,一方面实现防止耳机脱落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人体是时刻活动的,为防止由于人体晃动的原因影响,活动件3可通过与人体的耳道内壁抵接,促使前置端11不会晃动,该设置可将耳机牢固的固定在耳朵上,即使是佩戴者在运动中时,也不会导致前置端11脱离与内耳廓的抵接,致使能够与人体耳部内耳廓始终保持相对密封的环境,提高耳机传音效果。
具体的,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与所述活动件3连接的弹簧41、设于覆盖端12内表面的第一限位槽43、滑移连接于第一限位槽43内的第一凸起44、设于前置端11内表面的第二限位槽45、滑移连接于第二限位槽45内的第二凸起46以及转动连接于内腔47的杠杆42,所述杠杆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起44、第二凸起46滑移连接,且弹簧41自然状态下,第一凸起44位于突出所述第一限位槽43外,所述活动件3位于所述第一凸起44的正上方。
本实施采用杠杆42原理,佩戴者在按动第一凸起44时,进而带动杠杆 42倾斜,以此使得远离第一凸起44一端且与杠杆42连接的弹簧41与第一凸起44发生相应的运动改变,当第一凸起44沿覆盖端12外壁下陷时,弹性拉升活动件3,使得多个活动件3之间相互靠近;当第一凸起44沿覆盖端12外壁上升时,弹性推动活动件3,使得多个活动件3之间相互远离,且靠近耳道内壁,由于弹簧41的弹性恢复,使得佩戴者在佩戴时,能更为舒适,由于活动件3位于所述第二凸起46的正上方,为此通过第二凸起46的移动,进而带动活动件3的位置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活动件3一侧通过轴向转动与前置端11外壁连接,该设置结构简单且方便。
具体的,所述左耳机1与所述右耳机2之间连通有耳机线8,所述耳机线 8上套有副绳9,所述副绳9一端固定连接在耳机线8上,所述副绳9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91,所述耳机线8上分布有若干个第三凸起92,相邻所述第三凸起92之间形成供锁扣91将副绳9与耳机线8锁合连接的凹槽。
左耳机1和右耳机2通过耳机线8连接,可以形成稳定音质输出,有线传导的音质使得左右两耳机的出声几乎保持一致。
此外,通过锁扣91将副绳9与耳机线8连接在以此,佩戴者在佩戴时,副绳9和耳机线8将人的脖颈环绕其中,进而限制了耳机的脱落,防止耳机掉落在地方。
再有,该耳机线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凸起92。佩戴者可根据自身脖颈的大小,调节锁扣91的锁合位置。
具体的,所述左耳机1还包括控制模块5、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降噪模块52以及电源54,所述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降噪模块52以及电源 5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降噪模块 52均设于所述左耳机1内,所述电源54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设置在所述耳机线8上。
由于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电源54、降噪模块52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模块5对其他各部件进行协调处理,降噪模块52通过对外界音波发出反向声波,进而使得扬声器51发出的声音,不会受到外界音波的干扰,处于相对安静的环境里;电源54用于给各部件提供电能,蓝牙模块53的设施,使得耳机脱离了有线连接的干扰,通过蓝牙与外置电子设备相互连接,摆脱了有线的困扰,便于该耳机的多功能化的实现。
具体的,所述耳机线8上设置有盒体6,所述盒体6套设在电源54和控制模块5上。由于耳机内部空间有限,该设置将电源54安装于耳机线8上,可以大大减少耳机内空间的占用,还可以将尽可能的提升电源54的体积,以此提升电池的蓄电量。且该控制模块5设于耳机线8上,也便于佩戴者控制调节该耳机。
具体的,所述活动件3为塑胶制品。塑胶制品成本低,且恢复性强,不容易损坏。
具体的,所述前置端11设置有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所述软胶筒7 (图中未标示)环绕所述活动件3设置。
由于活动件3是塑胶制品制成,为此在与耳道内壁抵接时由于长时间的抵接,很容易造成对耳道的损伤,为此通过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将活动件 3与耳道内壁隔开,以此使得佩戴者在佩戴时更为舒适和安全。
具体的,所述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的直径小于所述软胶套13的直径。本实施例将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的直径小于所述软胶套13的直径设置,方便将耳机塞进耳道中。
具体的,所述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点,所述凸点正对所述活动件3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点,在活动件3将软胶筒7(图中未标示)撑开时,正对所述活动件3设置的凸点,可以进一步增加与耳道内壁的抵接,以此形成相对稳定的佩戴状态。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包括左耳机(1)和右耳机(2),所述左耳机(1)与所述右耳机(2)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左耳机(1)包括环绕人体外耳廓的耳扣(14)、与人体内耳廓抵接的前置端(11)以及设于前置端(11)远离所述人体内耳廓的覆盖端(12),所述前置端(11)远离所述覆盖端(12)一侧套设有软胶套(13),所述前置端(11)由软胶套(13)向覆盖端(12)移动方向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有多个沿前置端(11)轴向设置的多个活动件(3),所述前置端(11)与所述覆盖端(12)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将活动件(3)沿前置端(11)轴向转动的弹性组件(4),所述弹性组件(4)贯穿所述前置端(11)连接到所述覆盖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与所述活动件(3)连接的弹簧(41)、设于覆盖端(12)内表面的第一限位槽(43)、滑移连接于第一限位槽(43)内的第一凸起(44)、设于前置端(11)内表面的第二限位槽(45)、滑移连接于第二限位槽(45)内的第二凸起(46)以及转动连接于内腔(47)的杠杆(42),所述杠杆(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起(44)、第二凸起(46)滑移连接,且弹簧(41)自然状态下,第一凸起(44)位于突出所述第一限位槽(43)外,所述活动件(3)位于所述第二凸起(46)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左耳机(1)与所述右耳机(2)之间连通有耳机线(8),所述耳机线(8)上套有副绳(9),所述副绳(9)一端固定连接在耳机线(8)上,所述副绳(9)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91),所述耳机线(8)上分布有若干个第三凸起(92),相邻所述第三凸起(92)之间形成供锁扣(91)将副绳(9)与耳机线(8)锁合连接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模块(5)、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降噪模块(52)以及电源(54),所述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降噪模块(52)以及电源(5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蓝牙模块(53)、扬声器(51)、降噪模块(52)均设于所述左耳机(1) 内,所述电源(54)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设置在所述耳机线(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耳机线(8)上设置有盒体(6),所述盒体(6)套设在电源(54)和控制模块(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动件(3)为塑胶制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前置端(11)设置有软胶筒(7),所述软胶筒(7)环绕所述活动件(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软胶筒(7)的直径小于所述软胶套(13)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脱落耳机,其特征是:所述软胶筒(7)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凸点,所述凸点正对所述活动件(3)设置。
CN202021094011.8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防脱落耳机 Active CN212086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011.8U CN212086452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防脱落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011.8U CN212086452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防脱落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6452U true CN212086452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4011.8U Active CN212086452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防脱落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6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6474B2 (en) Bluetooth headset
JP2012010393A (ja) 自動車電話、電話、スイッチボード又はこれに類するもののためのマイクロホン/イヤホン
US20170238078A1 (en) Electronic headphone
US7020300B1 (en) Headset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boom
CN212086452U (zh) 一种防脱落耳机
KR100962720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용 헤드셋
CN20903039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6226668U (zh) 一种防脱落的耳机
CN212850971U (zh) 一种使用更方便的防水颈戴式蓝牙耳机
CN210840024U (zh) 一种防水型入耳式蓝牙耳机
CN209526844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骨传导耳机
CN207666122U (zh) 一种智能音频播放收听系统
CN106101902A (zh) 降噪耳机
CN202206524U (zh) 一种耳机
CN219802554U (zh) 一种头戴入耳二合一的耳机结构
CN220732983U (zh) 一种耳挂式无线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套装
CN205883521U (zh) 降噪耳机
CN207995328U (zh) 一种新型耳机
CN205265889U (zh) 一种可变形穿戴的蓝牙耳机
JP2016036094A (ja) アイウェア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アイウェア
CN212519407U (zh) 一种便携式直杆tws蓝牙耳机装置
CN204993765U (zh) 一种具有噪声防护的个性化耳塞式受话器组
CN214338118U (zh) 蓝牙眼镜导音套
CN213906891U (zh) 耳机
CN214104859U (zh) 一种智能闹钟眼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103, No.7 xihecun Road, Shi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engq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ijia Xihe Industrial Zone, Shi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HENGQIANG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