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4177U -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4177U
CN212084177U CN202021057742.5U CN202021057742U CN212084177U CN 212084177 U CN212084177 U CN 212084177U CN 202021057742 U CN202021057742 U CN 202021057742U CN 212084177 U CN212084177 U CN 212084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counterfeiting
module
points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77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577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4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4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4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属于产品防伪的技术领域。该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识别入口模块和防伪图样模块,识别入口模块和防伪图样模块均设于标签本体的表面。识别入口模块为二维码等可以被机器扫描识别的图案,防伪图样模块为由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的图样形状。该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特定形状,可以在提供定制功能的同时保证防伪图样的变化技术足够大,在防伪的同时实现特定的商业宣传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防伪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点线面相结合组成特定图样的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防伪标签作用一种常见产品防伪手段,在日常的各类产品中被大量广泛使用。通常,这些防伪标签为印刷品或其他制品。
现有的防伪标签中,常用的技术有防伪油墨、防伪纸张、防伪铭文、微缩文字印刷、票据特种印刷、安全线、加密技术、激光全息、定位烫印、电话点码防伪、纹理防伪、核径迹等。这些防伪技术通常都是结合着使用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其中,使用数字、序列号或身份标识码是一种成本最低、最为广泛且实用的防伪方式。
但是,数字本身用在防伪的多数情况下,其数字是存在一定排列规则的,且数字本身也容易实现印刷,所以存在被造假者通过反向查找排列规则来进行大批量复制未被正规商家占用的防伪数字序列,从而实现造假的技术问题。
另外,大多数品牌商家在自身的防伪标签上还会使用自己的商标,商家期望通过防伪查询的方式使消费者能对商标产生深刻印象,以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还有其他防伪标签使用常见的图案来代替序列码进行防伪。
然而,采用防伪标签的这部分技术,其原理是在商家的商标上随机覆盖多种排列顺序的色彩,使消费者查询时通过特定的色彩排列顺序来辨认真伪。这种方式虽然结合了商标的形状,但是填充色彩的做法实际上弱化甚至抹除了商标本身的形状特点,不仅不会让消费者加深印象的效果,还存在被造假者通过伪造查询方式并结合大批量随机生成色彩排列图案的手段来伪造防伪标签的问题。使用常见图样的这部分技术方案,由于图样过于常规且与产品本身没有关联,使得其不具备广告宣传效果的功能,降低了对标签平面空间的利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或者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特定图样形状的防伪标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标签本体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平面或曲面内设有识别入口模块和防伪图样模块;防伪图样模块为由点、线、面三者相结合所形成的图样。
优选的,识别入口模块设于图样防伪模块的内部或者外部;识别入口模块由二维码、条形码、小程序码、产品序列号、网址文本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优选的,图样包括图样点、图样线和图样面;图样点和图样线均设于图样面的内部;图样面的形状与防伪标签所对应的产品相匹配;图样面的形状的边缘轮廓为带有色彩或者透明。
进一步的,图样点为空心点或者实心点,图样点在平面上的位置与图样面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图样线为实心线段、空心线段、虚线段、实线段、曲线线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图样线用于连接不同的图样点,其连接关系与图样面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图样点、图样线和图样面均分别填充有色彩或者透明。
进一步的,图样点、图样线、图样面三者之间的平面排列以及连接顺序,与防伪标签所对应的产品相匹配。
优选的,防伪标签为纸制品、纺织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通过在单个或者多个背景图片中设定与产品相匹配的图样,由图样点、图样线、图样面相结合构成该图样,再通过图样点、图样线、图样面排列位置和连接关系的不同构成多种变化,在保持图样基本形状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该图样的具体内容有多种变化,以此达到区分不同个产品和防伪的功能。由于可以引入颜色的特征,进一步增加了不同图样内容的数量,扩展了一个图样的可用基数。特定的图样还起到广告宣传的效果,使消费者对图样和产品之间的联系产生深刻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防伪标签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
图2为防伪标签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3为防伪标签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4为防伪标签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中:标签本体1、识别入口模块2、防伪图样模块3、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示,本实施例包括了标签本体1、识别入口模块2、防伪图样模块3组成。其中,防伪图样模块3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所构成。
标签本体1为整个防伪标签信息的实物载体,其外表面为一个平面,材料为纸制品。识别入口模块2和防伪图样模块3均通过打印技术设置在该平面内,识别入口模块2位于防伪图样模块3的外部。识别入口模块2为一个网址文本。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形状轮廓为星座“天秤座”,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和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组成。图样面33为一个封闭多边形的形状,图样点31和图样线32均分别设置在图样面33的内部。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由图样点31的平面排列位置来代表“天秤座”中所对应表示的星体的排列位置,由图样线32与图样点31之间的连接关系来构成“天秤座”的基本构型,由图样面33的边界轮廓构成更具体的图样形状。在图样中,图样点31包括了空心点和实心点;图样线32为实线段也可以另外设置成虚线段、空心线段等。每个不同的标签本体1上图样点31的空心或者实心、图样线32的线型、图样面33的边缘为透明轮廓或者不透明轮廓,以及三者的色彩类型的组合均不相同,以此代表每一个标签本体1所对应的产品。
制作本实施例1时,在标签本体1外表面所在平面内划定好的位置,同时利用计算机为产品生成相互匹配的网址文本信息与图样,作为唯一查询端口的结果文本存入相应的计算机服务器。然后,用打印技术将网址文本信息打印在识别入口模块2内,将图样打印在防伪图样模块3内,从而制作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防伪标签。
消费者使用本实施例1时,使用接入互联网或者计算机的输入网址信息,查找生产商家存储在对应服务器上相应的图样结果文本。消费者通过比标签本体1上的图样与服务器上的图样是否有差异,来确定产品的真伪。
实施例2
如图2示,本实施例包括了标签本体1、识别入口模块2、防伪图样模块3组成。其中,防伪图样模块3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所构成。
标签本体1为整个防伪标签信息的实物载体,其外表面为一个平面,材料为纸制品。识别入口模块2和防伪图样模块3均通过打印技术设置在该平面内,识别入口模块2位于防伪图样模块3的外部。识别入口模块2为一个网址文本。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形状轮廓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河图”,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和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组成。图样面33为一个矩形的形状,图样点31和图样线32均分别设置在图样面33的内部。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由图样点31的平面排列位置来代表“河图”中所对应表示的数字大小及相应的位置,由图样线32与图样点31之间的连接关系来构成“河图”中数字的基本构型,由图样面33的边界轮廓构成更具体的图样形状。在图样中,图样点31包括了空心点和实心点;图样线32为实线段也可以另外设置成虚线段、空心线段等。每个不同的标签本体1上图样点31的空心或者实心、图样线32的线型、图样面33的边缘为透明轮廓或者不透明轮廓,以及三者的色彩类型的组合均不相同,以此代表每一个标签本体1所对应的产品。
制作本实施例2时,在标签本体1外表面所在平面内划定好的位置,同时利用计算机为产品生成相互匹配的网址文本信息与图样,作为唯一查询端口的结果文本存入相应的计算机服务器。然后,用打印技术将网址文本信息打印在识别入口模块2内,将图样打印在防伪图样模块3内,从而制作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防伪标签。
消费者使用本实施例2时,使用接入互联网或者计算机的输入网址信息,查找生产商家存储在对应服务器上相应的图样结果文本。消费者通过比标签本体1上的图样与服务器上的图样是否有差异,来确定产品的真伪。
实施例3
如图3示,本实施例包括了标签本体1、识别入口模块2、防伪图样模块3组成。其中,防伪图样模块3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所构成。
标签本体1为整个防伪标签信息的实物载体,其外表面为一个平面,材料为纸制品。识别入口模块2和防伪图样模块3均通过打印技术设置在该平面内,识别入口模块2位于防伪图样模块3的外部。识别入口模块2为一个二维码。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形状轮廓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洛书”,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和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组成。图样面33为一个矩形的形状,图样点31和图样线32均分别设置在图样面33的内部。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由图样点31的平面排列位置来代表“洛书”中所对应表示的的数字大小及相应的位置,由图样线32与图样点31之间的连接关系来构成“洛书”的基本构型,由图样面33的边界轮廓构成更具体的图样形状。在图样中,图样点31包括了空心点和实心点;图样线32为实线段也可以另外设置成虚线段、空心线段等。每个不同的标签本体1上图样点31的空心或者实心、图样线32的线型、图样面33的边缘为透明轮廓或者不透明轮廓,以及三者的色彩类型的组合均不相同,以此代表每一个标签本体1所对应的产品。
制作本实施例3时,在标签本体1外表面所在平面内划定好的位置,同时利用计算机为产品生成相互匹配的二维码信息与防伪图样,作为唯一查询端口的结果文本存入相应的计算机服务器。然后,用打印技术将二维码信息打印在识别入口模块2内,将图样打印在防伪图样模块3内,从而制作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防伪标签。
消费者使用本实施例3时,使用接入互联网或者计算机设备扫描二维码信息,查找生产商家存储在对应服务器上相应的图样结果文本。消费者通过比标签本体1上的图样与服务器上的图样是否有差异,来确定产品的真伪。
实施例4
如图4示,本实施例包括了标签本体1、识别入口模块2、防伪图样模块3组成。其中,防伪图样模块3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所构成。
标签本体1为整个防伪标签信息的实物载体,其外表面为一个平面,材料为纸制品。识别入口模块2和防伪图样模块3均通过打印技术设置在该平面内,识别入口模块2位于防伪图样模块3的外部。识别入口模块2为一个二维码。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形状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八卦”,由图样点31、图样线32和图样面33三者相互结合组成。图样面33的形状由标签本体1的边界与防伪图样模块3中心的圆形所构成,图样点31和图样线32均分别设置在图样面33的内部。防伪图样模块3内的图样由图样点31的平面排列位置来代表“八卦”中所对应表示的“卦象”的排列位置,由图样线32与图样点31之间的连接关系来构成“卦象”的基本构型,其中一个图样点31代表“阴”,三个图样点31由图样线32连接代表“阳”,由图样面33的边界轮廓构成更具体的图样形状。在图样中,图样点31包括了空心点和实心点;图样线32为实线段也可以另外设置成虚线段、空心线段等。每个不同的标签本体1上图样点31的空心或者实心、图样线32的线型、图样面33的边缘为透明轮廓或者不透明轮廓,以及三者的色彩类型的组合均不相同,以此代表每一个标签本体1所对应的产品。
制作本实施例4时,在标签本体1外表面所在平面内划定好的位置,同时利用计算机为产品生成相互匹配的二维码信息与图样,作为唯一查询端口的结果文本存入相应的计算机服务器。然后,用打印技术将二维码信息打印在识别入口模块2内,将图样打印在防伪图样模块3内,从而制作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防伪标签。
消费者使用本实施例4时,使用接入互联网或者计算机设备扫描二维码信息,查找生产商家存储在对应服务器上相应的图样结果文本。消费者通过比标签本体1上的图样与服务器上的图样是否有差异,来确定产品的真伪。
本实施例1至4的技术效果如下:
采用多种形式的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在确定基本图样形状的情况下,通过图样点31、图样线32和图样面33的不同组合,再结合上颜色的变化,实现扩充防伪资源基数的效果。相对单一的数码防伪可能被伪造的情况,使用图样点31、图样线32、图样面33的组合能避开数字排列规律被掌握的可能,从而避免被伪造的问题。由于防伪图样模块3的图样形状与产品相匹配,所以实施例1至4特别适合用于文化创意类产品的防伪上,能够让图样的形状与产品本身所呈现的内容高度契合,提升广告宣传的效果。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标签本体1的结构还可以是曲面,材料还可以是纺织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复合材料等。识别入口模块2还可以由小程序码、条形码、产品序列号等组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例如材料、形状、尺寸比例的简单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平面或曲面内设有识别入口模块和防伪图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图样模块为由点、线、面三者相结合所形成的图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入口模块设于防伪图样模块外部或者内部;识别入口模块由二维码、条形码、小程序码、产品序列号、网址文本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样包括图样点、图样线和图样面;所述图样点和图样线均设于图样面的内部;所述图样面的形状与防伪标签所对应的产品相匹配;图样面的形状的边缘轮廓为带有色彩或者透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样点为空心点或者实心点,图样点在平面上的位置与图样面的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样线为实心线段、空心线段、虚线段、实线段、曲线线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图样线用于连接不同的图样点,其连接关系与图样面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样点、图样线和图样面均分别填充有色彩或者透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样点、图样线、图样面三者之间的平面排列以及连接顺序关系,与防伪标签所对应的产品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为纸制品、纺织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021057742.5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Active CN212084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7742.5U CN21208417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7742.5U CN21208417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4177U true CN212084177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7742.5U Active CN212084177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4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8843A1 (en)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code and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CN202171817U (zh) 一种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变二维码
CN103810603B (zh) 无码防伪方法
CN103679480A (zh) 拍照防伪方法
CN106611205A (zh) 一种多层套印渐变色二维码防伪标签
CN104992618A (zh) 一种防伪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CN1831901B (zh) 一种文字防伪结构、制作方法及文字防伪方法
CN205230090U (zh) 一种多层套印渐变色二维码防伪标签
CN104233907A (zh) 具有智能微缩二维码的防伪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77859A (zh) 一种新型手机识别代码系统的构成方法
CN102592500A (zh) 编码、图、颜色、标记、网络防伪方法
CN212084177U (zh) 一种基于点线面相结合图样的防伪标签
CN103279784B (zh) 一种二维防伪标签及其生产方法
CN211506949U (zh) 一种在背景图中嵌入识别符的商标防伪标签
CN206877593U (zh) 一种覆盖式可变微缩数码与二维码结合的防伪标识
CN109774364A (zh) 防伪纸及其制造方法
CN202563817U (zh) 动态彩码防伪标识
CN101552845A (zh) 数码图形对称防伪方法及系统
CN210691839U (zh) 带有红外激光可变隐形码安全线的防伪标识贴
CN202995771U (zh) 一种新型手机识别代码的构成装置
CN211555334U (zh) 一种基于变化背景特征的商标防伪标签
CN202183109U (zh) 一种具有激光全息效果的可变一维条码
CN109410743A (zh) 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标签
CN100532715C (zh) 一种纸张防伪方法
CN205788875U (zh) 一种金彩防伪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