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3760U -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3760U
CN212083760U CN202020931883.9U CN202020931883U CN212083760U CN 212083760 U CN212083760 U CN 212083760U CN 202020931883 U CN202020931883 U CN 202020931883U CN 212083760 U CN212083760 U CN 212083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anel
pull
optical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18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博
邱新娟
方贞泽
徐士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f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f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f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f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18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3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3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3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包括光配模块壳体和推拉组件,光配模块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侧壁和盖板,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空腔;推拉组件包括面板和托板,且面板与托板的板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面板和光配模块壳体的位于开口的开口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推拉组件推入所述光配模块壳体后固定所述推拉组件,面板和托板之间为可拆卸的设计,可按需求灵活更换前面板,从而方便调配安装不同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解决了现有光配模块无法按需求更换前面板的问题,通过在面板和开口上设置锁紧装置,解决了抽屉容易被拉出,易对尾纤造成损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屉式免熔接光配箱,主要靠其箱体内的抽屉空间安置预制光缆尾纤,通过抽屉的导轨为向上倾斜式的设计,防止抽屉自动打开。但这种抽屉式免熔接光配箱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这种光配箱的面板不可拆卸,导致无法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更换面板,也就不能在面板上随意调配安装不同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二是这种光配箱不具有锁紧装置,只能依靠抽屉的导轨向上倾斜式的设计来防止抽屉自动打开,难免抽屉容易随时被任何人或其它外力打开,这样容易暴露光配内的尾纤,对保护尾纤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通过面板和托板之间的可拆卸的设计,可灵活更换面板,从而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调配安装不同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提高光配模块的适配性。通过在面板和开口上设置锁紧装置,从而避免抽屉容易随时被任何人或其它外力拉出,暴露出内部尾纤,易对尾纤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包括光配模块壳体和推拉组件;
所述光配模块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两侧壁和盖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两所述侧壁和所述盖板形成一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盖板相对设置;
所述推拉组件包括面板和托板,所述推拉组件可推拉的设置于所述空腔中,且所述面板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面板与所述托板的板面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光配模块壳体的位于所述开口的开口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推拉组件推入所述所述光配模块壳体后固定所述推拉组件。
可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的开口端面上的嵌入孔,和设于所述面板上与所述嵌入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面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锁紧至所述开口端面。
可选的,所述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可拆卸的安装不同制式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出纤接口适配器,所述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用于适配安装各种型号的预制光缆,所述出纤接口适配器用于适配安装各种型号的光纤。
可选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用于固定所述光配模块壳体。
可选的,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夹,所述固定夹通过螺栓或者胶粘固定于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夹用于固定、梳理尾纤,所述尾纤的一端与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的面板内侧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尾纤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夹后,与出纤接口适配器的面板内侧的一端插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夹之间间隔分布。
可选的,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遮挡未安装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的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遮挡未安装出纤接口适配器的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面板上。
可选的,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一侧的内壁上各设有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对所述托板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柱到所述底板的距离大于所述托板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托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为向上直角弯折结构,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柱到底板的距离,且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空腔能容纳的最大高度,保证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底板之间插入至所述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面板和托板之间为可拆卸的设计,可按需求灵活更换前面板,从而可灵活调配安装LC、ST、SC、FC 等各种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提升了光配模块的适配性,解决了现有光配模块因前面板不可拆卸,调配难的问题,施工更加方便,极大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板和开口上设置锁紧装置,可有效将面板与壳体进行锁死,检修维护时打开锁紧装置即可,解决了抽拉组件容易随时被任何人或其它外力拉出,从而使内部尾纤暴露出来,对保护尾纤不利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板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使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出纤接口适配器以及尾纤的数量均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插接,未使用的接口安装相应的挡板即可,美观得体,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出纤接口适配器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转换成不同的适配器类型,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提升了光配模块的适配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板上设置固定夹,有效梳理尾纤线路的同时,还使尾纤固定于托板上,推拉面板时为尾纤提供缓冲力,避免了推拉面板时对尾纤造成危害。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板末端设置向上直角弯折结构,以及侧壁上的两个限位柱,有效限制了托板插入、拉出的过程。在拉出的过程中,可防止托板因疏忽而滑出开口空腔,出现掉落的情况,对托板组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光配模块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的整体结构和推合方向示意图;
图2为推拉组件中面板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光配模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推拉组件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装配尾纤时的走线方式和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6为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推拉组件与光配模块壳体在完全推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配模块壳体,2-推拉组件,101-顶板,102-底板,103-侧壁,104-盖板, 105-开口,106-空腔,201-面板,202-托板,3-锁紧装置,301-嵌入孔,302- 通孔,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7-出纤接口适配器,8-第三安装孔,9-安装耳板,10-固定夹,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 13-限位柱,14-向上直角弯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能够灵活更换面板,从而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调配安装不同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还具有锁紧装置,从而避免了抽屉容易被任何人或其它外力拉出,从而易对尾纤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包括光配模块壳体1和推拉组件2;所述光配模块壳体1包括顶板101、底板102、两侧壁103和盖板104,所述顶板101、所述底板102、两所述侧壁103和所述盖板 104形成一具有开口105的空腔106,所述开口105与所述盖板104相对设置。
所述推拉组件2包括面板201和托板202,所述推拉组件2可推拉的设置于所述空腔106中,且所述面板201位于所述开口105处,所述面板201与所述托板202的板面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面板201和所述光配模块壳体 1的位于所述开口105的开口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装置3,所述锁紧装置3用于在所述推拉组件2推入所述光配模块壳体1时固定所述推拉组件2。
本实用新型的推拉组件2为可拆卸结构,在面板201上和托板202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2个螺栓孔,通过可拆卸的安装拧紧螺栓,使面板201和托板 202相互垂直贴合固定为一体,从而构成推拉组件2。实际安装时可以按需设定螺栓孔的位置和数量。
由于面板201和托板202为可拆卸结构,通过将面板201和托板202连接处的螺栓从螺栓孔中拧出,轻微用力即可使面板201和托板202分离,从而可对面板201或托板202进行单独安装工作,并且将面板201拆卸后可按需要灵活更换面板201,从而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调配安装不同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7,摆脱了传统光配模块因面板201不可拆卸造成的无法按需求更换面板201 的问题,以及对空间要求大的问题。实施方便、灵活,一人即可完成调配安装,极大的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期间业务的中转时间。
当将所述推拉组件2推入至光配模块壳体1中时,首先将推拉组件2的托板202远离面板201的一端对准所述光配模块壳体1的开口105处,并使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勾插入至限位柱13和底板102中间,然后对推拉组件2的面板201施加推力,使整个推拉组件2顺势进入光配模块壳体1的空腔106中。在所述托板202完全进入光配模块壳体1的空腔106时,此时仅有面板201 裸露在空腔106之外,并且面板201的内侧与光配模块壳体1的开口105端面完全贴合,此时为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的完全推合状态。本实施例中,开口 105端面靠近侧壁103的两端,以及开口105端面的中心顶部,设有共5个嵌入孔301。与此同时,在面板201与开口105端面对应的位置上,也设有与5 个嵌入孔完全吻合对应的5个通孔302,通过5个螺栓将5个嵌入孔301与5 个通孔302贯穿紧固,构成了锁紧装置3。所述嵌入孔301和通孔30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设置,从而对推拉组件2和光配模块壳体1进行有效锁死,为内部的尾纤构成一个整洁、安全的环境,从而解决了现有抽屉式免熔接光配箱仅靠抽屉的导轨向上倾斜式的设置来防止抽屉自动打开的易开合状况。在对光配模块进行检修维护时,只需拧出5个螺栓,打开锁紧装置3,然后对推拉组件2的面板201施加与推入时反方向的拉力,使托板202从空腔106中拉出。
图2为所述面板201的结构分解图。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推拉组件2的面板201上设有6个第一安装孔4和6个第二安装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4用于可拆卸的安装不同制式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所述第二安装孔5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出纤接口适配器7,所述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用于适配安装各种型号的预制光缆,所述出纤接口适配器7用于输出光纤。所述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 6和所述出纤接口适配器7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使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出纤接口适配器7均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重新调配该种类型的适配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提升了光配模块的适配性。
由于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与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接口形状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5的位置也不同。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 6接口为圆形,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一安装孔4均匀分布在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的圆形接口周围。同样的,由于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接口为矩形,因此将第二安装孔5设置于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矩形接口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201上还设有2个第一挡板11和2个第二挡板 12,所述第一挡板11用于根据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的数量遮挡住多余的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二挡板12用于根据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数量遮挡住多余的第二安装孔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设置的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5 的数量为6个,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和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数量均为4个,因此,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数量均为2个。在面板201设置第一挡板 11和第二挡板12,分别遮挡住没有安装适配器即空余的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安装孔和出纤接口适配器安装孔,从而使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出纤接口适配器7以及尾纤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插接,未使用的接口安装相应的挡板即可,既美观得体,又节约成本,同时,有效提升了使用面板201的灵活性,只要保证适配器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待安装的适配器的数量,即可进行安装,使用挡板遮挡住多于的适配器安装孔即可,不需要必须使适配器和安装孔的数量一致。
本实施例安装面板201的过程:
在安装面板201时,首先将4个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按实际需要对应安装于6个第一安装孔4中的4个第一安装孔4上,将若干个所需出纤接口适配器7按实际需要安装于第二安装孔5上;然后使用螺栓紧固第一安装孔4或第二安装孔5;然后将2个第一挡板11和2个第二挡板12分别对应安装于没有安装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和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剩余的2个第一安装孔4 和第二安装孔5上,并使用螺栓紧固;最后,将4根预制光缆和若干根所需连接的输出光纤分别对应连接4个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和若干个所需出纤接口适配器7,从而完成了外侧面板201的安装工作。面板201的内侧则使用尾纤将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和出纤接口适配器7相连,从而实现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和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物理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光配模块壳体1的两个侧壁103上,还分别设有16个第三安装孔8,所述第三安装孔8均匀分布于侧壁103上,用于固定安装耳板9,所述安装耳板9用于固定所述光配模块壳体1。如图3所示,由于侧壁103上的16个第三安装孔8均匀分布,因此,在保证光配模块壳体 1水平的前提下,可将安装耳板9以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固定于光配模块的侧壁103上,进而可将安装耳板9更好地适配安装于不同姿态的载体上。
在所述侧壁103靠近开口105一侧的两个内壁的边缘上,还各设有一个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用于对托板202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柱13到所述底板102的距离大于所述托板202的厚度,保证所述托板202可以从限位柱13 和底板102之间穿过并插入至光配模块壳体1的空腔106内部。所述限位柱 13在耐磨、抗冲击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圆滑、平稳地经过限位柱13插入至空腔106或从空腔106中拔出。
以下将结合附图4中托板202的结构,对限位柱13的限位作用做进一步介绍。
图4示出了托板20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托板202上设有7个固定夹10,所述固定夹10用于固定、梳理所述尾纤。所述固定夹10包括夹脚和夹体,所述夹体为直径可调的圆环状结构,用于使固定尾纤穿过夹体的圆环中心从而对尾纤进行固定,通过对所述夹体两侧向中间施加挤压力或者反向施加拆散力,达到调整所述夹体的圆环直径的效果,从而使固定夹10可适配固定各种尺寸的尾纤。
所述夹脚上设有两个螺栓安装孔,所述螺栓安装孔用于将固定夹10的夹脚与托板202贴合并固定。或者,所述夹脚为平滑平面,通过胶粘剂粘接的方法将所述夹脚的平面与所述托板202的板面贴合连接。所述胶粘剂优选丙烯酸型粘合剂或其他工业胶水。
本实施例中,7个所述固定夹10分为两行布置,第一行设置3个固定夹 10,第二行设置4个固定夹10,第一行固定夹10与第二行固定夹10之间保持至少10cm的间距,且单行每两个固定夹10之间保持至少5cm的间距,且第一行3个固定夹10与第二行4个固定夹10纵向交替布置,保证固定夹10 之间横向有间隔,纵向不对齐,从而使尾纤整齐地固定于托板202上,使固定夹10对尾纤的梳理效果更佳。实际安装时可按需要设置固定夹10的数量、位置和固定方式。
图5为装配尾纤时的走线方式和连接方式示意图。装配尾纤时,所述尾纤的一端与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6在面板201内侧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尾纤的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夹10的圆环夹体中心穿过后,与出纤接口适配器7在面板 201内侧的一端插接连接。
通过在托板202上设置固定夹10,且固定夹10的夹体可根据尾纤尺寸进行调节,安装方便、快捷,有效梳理尾纤线路的同时,还使尾纤牢牢固定在托板202上,在推拉面板201时为尾纤提供缓冲力,避免了对推拉组件2用力过猛而使其大幅度移动从而对尾纤造成危害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托板202与面板201连接的一端为叠合结构,所述叠合结构即为,所述托板202的一端具有垂直面,垂直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用于与面板固定安装。通过托板202和面板201对应位置设置的螺栓安装孔,实现托板202与面板201的板面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
所述托板202远离面板201的另一端为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柱13到所述底板102的距离,且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空腔106能容纳的最大高度,从而保证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从所述限位柱13和所述底板102之间插入至所述空腔106内。
本实施例推合和抽取推拉组件2的过程:
将托板202插入至空腔106内部时,首先插入托板202的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由于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的高度大于限位柱13到底板102的距离,因此必须将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倾斜一定角度才能经过限位柱13插入至空腔 106内部,以托板202竖直、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水平为最佳的插入角度,当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完全进入空腔106内部后,此时,由于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的最大高度远远小于空腔106能容纳的最大高度,因此,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并不会与空腔106顶部(即顶板101内侧)相接触。然后将托板202 恢复水平,并直接向面板201施加推力,即可使托板202在限位柱13的限位作用下,从限位柱13和底板102中间进入空腔106。
在推拉组件2和光配模块完全推合的状态下,当向面板201施加拉力即拉取推拉组件2时,所述托板202同样在限位柱13的限位作用下,平稳地沿着限位柱13从空腔106中拉出。当所述托板202达到最大拉出距离到达空腔106 的开口105处时,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与所述限位柱13卡紧,以此防止托板202直接滑出开口105空腔106,同样的,必须将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 倾斜一定角度,才能将推拉组件2完全从空腔106中拉出。
通过在托板202末端设置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以及侧壁103上的两个限位柱13,有效对托板202插入、拉出的过程进行限位,使托板202沿着限位柱13平稳地插入至空腔106或从空腔106中拉出,并且当拉出托板202达到最大拉出距离时,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还与限位柱13卡紧,对托板 202的拉出过程进行第二次限位。通过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和限位柱13实现的二次限位,有效防止托板202直接滑出开口105空腔106,有效限制了托板202插入、拉出的过程。在拉出的过程中,可防止托板202因疏忽而滑出开口空腔106,出现掉落的情况,对推拉组件2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光配模块的使用。
图6为锁紧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开口105端面靠近侧壁 103的两端,以及开口105端面的中心顶部,设有共5个嵌入孔301。与此同时,在面板201与开口105端面对应的位置上,也设有与5个嵌入空完全吻合对应的5个通孔302,通过5个螺栓将5个嵌入孔301与5个通孔302贯穿紧固,构成了锁紧装置3。
图7为推拉组件2与光配模块壳体1在完全推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将托板202插入至空腔106内部时,首先插入托板202的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由于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的高度大于限位柱13到底板102的距离,因此必须将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倾斜一定角度才能经过限位柱13插入至空腔106内部,以托板202竖直、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水平为最佳的插入角度,当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完全进入空腔106内部后,此时,由于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的最大高度远远小于空腔106能容纳的最大高度,因此,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并不会与空腔106顶部(即顶板101内侧)相接触。
然后将托板202恢复水平,并直接向面板201施加推力,即可使托板202 在限位柱13的限位作用下,从限位柱13和底板102中间进入空腔106。在所述托板202完全进入光配模块壳体1的空腔106时,此时仅有面板201裸露在空腔106之外,并且面板201的内侧与光配模块壳体1的开口105端面完全贴合,此时达到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的完全推合状态。在完全推合状态下,设于光配模块壳体1开口105端面的嵌入孔301,与面板201上的通孔302对应吻合,通过5个螺栓紧固5个嵌入孔301和5个通孔302,从而通过锁紧装置 3实现面板201和光配模块壳体1的锁紧,进而解决了现有抽屉式免熔接光配箱,仅靠抽屉的导轨向上倾斜式的设置来防止抽屉自动打开的易开合状况。在对光配模块进行检修维护时,只需拧出5个螺栓即可打开锁紧装置3,然后对推拉组件2的面板201施加与推入时反方向的拉力,使托板202从空腔106 中拉出,然后对内部的尾纤进行检修保养或调整工作。同时,限位柱13和向上直角弯折结构14有效限制了托板202插入、拉出的过程。在拉出的过程中,可防止托板202因疏忽而滑出开口空腔106,出现掉落的情况,对推拉组件2 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光配模块的使用。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面板201和托板202之间为可拆卸的设计,可按需求灵活更换前面板201,从而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调配安装不同类型的出纤接口适配器7,解决了现有光配模块因前面板不可拆卸而造成的无法按需求更换前面板201或出纤接口适配器7的问题。通过在面板 201和开口105上设置锁紧装置3,可有效将面板201与光配模块壳体1进行锁紧,检修维护时打开锁紧装置3即可,从而避免了抽屉容易被任何人或其它外力拉出,从而使内部尾纤暴露出来,对保护尾纤不利的问题。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配模块壳体和推拉组件;
所述光配模块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两侧壁和盖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两所述侧壁和所述盖板形成一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开口与所述盖板相对设置;
所述推拉组件包括面板和托板,所述推拉组件可推拉的设置于所述空腔中,且所述面板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面板与所述托板的板面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光配模块壳体的位于所述开口的开口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推拉组件推入所述光配模块壳体后固定所述推拉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的开口端面上的嵌入孔,和设于所述面板上与所述嵌入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面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锁紧至所述开口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可拆卸的安装不同制式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可拆卸的安装出纤接口适配器,所述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用于适配安装各种型号的预制光缆,所述出纤接口适配器用于适配安装各种型号的光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用于固定所述光配模块壳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夹,所述固定夹通过螺栓或者胶粘固定于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夹用于固定、梳理尾纤,所述尾纤的一端与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的面板内侧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尾纤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夹后,与出纤接口适配器的面板内侧的一端插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之间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遮挡未安装预制光缆接口适配器的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遮挡未安装出纤接口适配器的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面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一侧的内壁上各设有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对所述托板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柱到所述底板的距离大于所述托板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为向上直角弯折结构,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柱到所述底板的距离,且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空腔能容纳的最大高度,保证所述向上直角弯折结构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底板之间插入至所述空腔内。
CN202020931883.9U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Active CN212083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1883.9U CN212083760U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1883.9U CN212083760U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3760U true CN212083760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5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1883.9U Active CN212083760U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3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49017A1 (en) Mounting Panel,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Density Fiber Optic Applications
CN205212199U (zh) 一种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接线结构
CN212083760U (zh) 一种推拉式免熔接光配模块
CN101846780B (zh) 一种通用的分路器一体化光纤分线盒
CN218300800U (zh) 一种模块化线缆卡具
CN210806610U (zh) 一种弱电工程线管安装固定器
CN218677888U (zh) 一种光铜混合面板
CN217949420U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拼接结构
CN213750432U (zh) 一种快速定位的光缆分纤箱
CN209989991U (zh) 一种建筑构件、幕墙及棚顶
CN218567687U (zh) 一种机架式光纤终端盒
CN201698059U (zh) 多功能光缆固定支架
CN220273638U (zh) 一种快速接线盒
CN210985489U (zh) 一种信息技术工程用配线架
CN220961946U (zh) 通信配线箱
CN218240505U (zh) 一种5u高密度免熔接光配箱
CN219533467U (zh) 一种光纤配线盒及配线箱
CN104965273A (zh) 光纤转接箱箱体、光纤转接箱及预制舱前接线屏柜
CN213959996U (zh) 基于栏板的光伏发电组件
CN218213570U (zh) 一种拼装式的光纤配线架
CN21495426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纤分光器
CN210779626U (zh) 一种直流配电单元
CN219691262U (zh) 轻量化环保铝围蔽
CN218814588U (zh) 一种双向拉索式玻璃幕墙
CN214225534U (zh) 一种新型适配器型光缆终端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Yongbo

Inventor after: Qiu Xinjuan

Inventor after: Fang Zhenze

Inventor after: Xu Shikang

Inventor before: Li Yongbo

Inventor before: Qiu Xinjuan

Inventor before: Fang Zhenze

Inventor before: Xu Shikang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ush-pull non fusion optical matching modu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Pledgee: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Co.,Lt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SF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3100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