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3018U -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3018U
CN212063018U CN202021080145.4U CN202021080145U CN212063018U CN 212063018 U CN212063018 U CN 212063018U CN 202021080145 U CN202021080145 U CN 202021080145U CN 212063018 U CN212063018 U CN 212063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dissipation
reactive compensation
distribution monitoring
carbon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01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来
陈国栋
马明
刘忠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ujite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g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g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g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01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3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3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3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底座和挂钩,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旋转门,所述旋转门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底部后端设置有散热口,且散热口的外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散热口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挂钩,且散热口的前端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挂钩的下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活性炭吸附网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夹持座,且夹持座的左端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者可手动推动活性炭吸附网,故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做滑动,直到将活性炭吸附网推到外壳的最后端,与散热口紧密贴合,将外部的灰尘吸附住,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的内部,对内部的线路造成故障。

Description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偿装置领域,具体为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技术和最新的元器件,集无功补偿与电网监测于一体,不但可以补偿电网中的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从而提高电网的负载能力和供电质量;同时还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运行数据,可完成对整个低压配电线路的监测、分析处理、报表输出等综合管理,为低压配电线路的科学管理提供第一手数据。
市场上的补偿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无法进行散热,在炎热天气条件下,易导致内部的线路出现故障,导致整个装置瘫痪,浪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耽误使用者的使用进程,为此,我们提出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补偿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无法进行散热,在炎热天气条件下,易导致内部的线路出现故障,导致整个装置瘫痪,浪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耽误使用者的使用进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底座和挂钩,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旋转门,所述旋转门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底部后端设置有散热口,且散热口的外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散热口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挂钩,且散热口的前端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挂钩的下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活性炭吸附网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夹持座,且夹持座的左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外壳的内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栓,所述外壳的内侧后端中部设置有接线板,且外壳的内侧后端设置有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网通过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的外部外壁与滑槽的内部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门通过把手与外壳构成旋转结构,且把手与旋转门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口通过挂钩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且挂钩与散热口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外壳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片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呈水平状分布在外壳中,且外壳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手动推动活性炭吸附网,故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做滑动,直到将活性炭吸附网推到外壳的最后端,与散热口紧密贴合,将外部的灰尘吸附住,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的内部,对内部的线路造成故障,灰尘长时间的堆积易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滑块的外部外壁与滑槽的内部内壁紧密贴合,确保滑块在滑槽内做平稳的滑动,同时活性炭吸附网被夹持座所夹持,方便使用者后期对内部的活性炭进行定期的更换,方便拆卸;
使用者手动将散热口通过装置的后端的放置槽,然后将上端的挂钩挂在卡槽内,使得散热口稳定在放置槽内,对装置起到散热的作用,方便后期使用者对散热口处进行拆卸和清洗,散热口长时间的使用,外部的灰尘易进入到装置的内部,通过活性炭来对其进行吸附,导致散热口堆积大量的灰尘,其构成的卡合结构方便使用者对其拆卸与安装,挂钩与散热口之间为固定连接,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固定性,使得挂钩具有很强的拉力,将散热口放置在放置槽中;
使用者将内部的线路穿过固定片的中部,然后手动旋转螺栓,使得固定片固定在外壳上,对穿过的线路进行固定,使内部的线路变得整齐,同时后期也方便使用者对线路进行检测与维修,固定片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方便使用者将线路穿过固定片,从而使得线路固定在固定片的内部,使外壳内部变得整齐有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使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活性炭吸附网;4、挂钩;5、卡槽;6、接线板;7、把手;8、旋转门;9、散热口;10、放置槽;11、螺栓;12、固定片;13、防水层;14、滑槽;15、滑块;16、夹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底座1、外壳2、活性炭吸附网3、挂钩4、卡槽5、接线板6、把手7、旋转门8、散热口9、放置槽10、螺栓11、固定片12、防水层13、滑槽14、滑块15和夹持座16,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旋转门8,旋转门8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7,外壳2的底部后端设置有散热口9,且散热口9的外侧设置有放置槽10,散热口9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挂钩4,且散热口9的前端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网3,挂钩4的下端设置有卡槽5,活性炭吸附网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夹持座16,且夹持座16的左端设置有滑块15,滑块15的左端设置有滑槽14,外壳2的内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片12,且固定片1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栓11,外壳2的内侧后端中部设置有接线板6,且外壳2的内侧后端设置有防水层13;
活性炭吸附网3通过滑块15与滑槽14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15的外部外壁与滑槽14的内部内壁紧密贴合,使用者可手动推动活性炭吸附网3,故而带动滑块15在滑槽14内做滑动,直到将活性炭吸附网3推到外壳2的最后端,与散热口9紧密贴合,将外部的灰尘吸附住,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的内部,对内部的线路造成故障,灰尘长时间的堆积易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滑块15的外部外壁与滑槽14的内部内壁紧密贴合,确保滑块15在滑槽14内做平稳的滑动,同时活性炭吸附网3被夹持座16所夹持,方便使用者后期对内部的活性炭进行定期的更换,方便拆卸;
旋转门8通过把手7与外壳2构成旋转结构,且把手7与旋转门8之间为焊接连接,使用者可手动向外拉动把手7,进而将旋转门8拉开,然后向左后方拽动把手7,将旋转门8打开,方便使用者对装置的内部进行维修和检测,使用者长时间的拉动把手7易导致把手7与旋转门8之间出现裂痕,把手7与旋转门8之间为焊接连接,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固定性;
散热口9通过挂钩4与卡槽5构成卡合结构,且挂钩4与散热口9之间为固定连接,使用者手动将散热口9通过装置的后端的放置槽10,然后将上端的挂钩4挂在卡槽5内,使得散热口9稳定在放置槽10内,对装置起到散热的作用,方便后期使用者对散热口9处进行拆卸和清洗,散热口9长时间的使用,外部的灰尘易进入到装置的内部,通过活性炭来对其进行吸附,导致散热口9堆积大量的灰尘,其构成的卡合结构方便使用者对其拆卸与安装,挂钩4与散热口9之间为固定连接,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固定性,使得挂钩4具有很强的拉力,将散热口9放置在放置槽10中;
固定片12通过螺栓11与外壳2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片12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使用者将内部的线路穿过固定片12的中部,然后手动旋转螺栓11,使得固定片12固定在外壳2上,对穿过的线路进行固定,使内部的线路变得整齐,同时后期也方便使用者对线路进行检测与维修,固定片12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方便使用者将线路穿过固定片12,从而使得线路固定在固定片12的内部,使外壳2内部变得整齐有序;
固定片12呈水平状分布在外壳2中,且外壳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防水层13,使用者根据内部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划分,合理的穿过固定片12,使得整个装置整体的内部呈现出整齐的状态,也方便使用者寻找所对应的线路,外壳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防水层13,使用者长时间的安装与维修内部时,手掌易出汗,很容易导致内部受到汗水的腐蚀,导致内部无法使用,增加了装置内部的防水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使用者手动向外拉动把手7,进而将旋转门8拉开,然后向左后方拽动把手7,将旋转门8打开,将内部的线路穿过固定片12的中部,然后手动旋转螺栓11,使得固定片12固定在外壳2上,对穿过的线路进行固定,使内部的线路变得整齐,同时后期也方便使用者对线路进行检测与维修,外壳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防水层13,能够避免使用者长时间的操作之后手掌流汗掉落到装置的内部导致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使装置的内部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同时装置内部的活性炭吸附网3能够很好的将外部的灰尘吸入,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的内部,对内部的线路造成故障,其后端的散热口9稳定的在放置槽10内,对装置的内部起到良好的散热的作用,使用者根据内部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划分,合理的穿过固定片12,使得整个装置整体的内部呈现出整齐的状态,也方便使用者寻找所对应的线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底座(1)和挂钩(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旋转门(8),所述旋转门(8)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把手(7),所述外壳(2)的底部后端设置有散热口(9),且散热口(9)的外侧设置有放置槽(10),所述散热口(9)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挂钩(4),且散热口(9)的前端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网(3),所述挂钩(4)的下端设置有卡槽(5),所述活性炭吸附网(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夹持座(16),且夹持座(16)的左端设置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左端设置有滑槽(14),所述外壳(2)的内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片(12),且固定片(1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栓(11),所述外壳(2)的内侧后端中部设置有接线板(6),且外壳(2)的内侧后端设置有防水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网(3)通过滑块(15)与滑槽(14)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15)的外部外壁与滑槽(14)的内部内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门(8)通过把手(7)与外壳(2)构成旋转结构,且把手(7)与旋转门(8)之间为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9)通过挂钩(4)与卡槽(5)构成卡合结构,且挂钩(4)与散热口(9)之间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2)通过螺栓(11)与外壳(2)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固定片(12)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2)呈水平状分布在外壳(2)中,且外壳(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防水层(13)。
CN202021080145.4U 2020-06-12 2020-06-12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Active CN212063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0145.4U CN212063018U (zh) 2020-06-12 2020-06-12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0145.4U CN212063018U (zh) 2020-06-12 2020-06-12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3018U true CN21206301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0145.4U Active CN212063018U (zh) 2020-06-12 2020-06-12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3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63018U (zh) 低压配电监测与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CN211123891U (zh) 一种区块链管理服务器用外壳
CN202772496U (zh) 适合带电状态下拆装驱鸟器的工具
CN213243219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配电柜
CN211182930U (zh) 一种具有短路报警功能的高压控制柜
CN212366502U (zh) 一种内部便于固定电器元件的电气柜
CN21098519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农网配电柜
CN212136621U (zh) 圆柱电池装夹一体机
CN210155293U (zh) 一种电源信号采集装置
CN215578825U (zh) 一种便于排气的蓄能电站电池仓
CN214255375U (zh) 一种电压保护测控装置
CN214207627U (zh) 一种基于导演化舞台集控设备
CN210202314U (zh) 散热除尘型自动化电气控制柜
CN210015136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一体化测试装置
CN217824886U (zh) 一种可避免残留电流外窜的光伏汇流箱
CN211276604U (zh) 一种用于汇流板的钻孔工装夹具
CN207238683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的清洗装置
CN214568298U (zh) 一种电子商务拣货装置
CN214350396U (zh) 一种新式的交流电焊机
CN21641447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LoRa智能基站结构
CN213053913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用防护罩
CN211047626U (zh) 一种数据中心存储机架
CN216213893U (zh) 一种箱体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18733067U (zh) 一种母线转换器内部温度预警装置
CN219643325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5

Address after: 226010 No.39, Tongfu South Road,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fujite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10 No.39, Tongfu South Road,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eiguo Defens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