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2727U -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2727U
CN212062727U CN202020929984.2U CN202020929984U CN212062727U CN 212062727 U CN212062727 U CN 212062727U CN 202020929984 U CN202020929984 U CN 202020929984U CN 212062727 U CN212062727 U CN 212062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connector
lock catch
cover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99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祖秦
朱利安·比姆博斯
让-皮埃尔·库西
朱利安·吉塔德
杰罗姆·莱普林斯
曾亿华
程新生
黄婷婷
涂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99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2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2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2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用于线缆连接的扣合式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包括壳体、盖体和锁扣。盖体的一端与壳体铰接,用于遮盖壳体的安装口。锁扣的一侧开设有缺口以及与缺口的内侧壁连接的转轴。盖体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设有腰孔,腰孔的开孔方向与盖体翻转的轴向方向平行。锁扣的转轴滑动地设置于腰孔内。锁扣的转轴仅且只有移动到腰孔的其中一端时,缺口的底部能够与盖体的自由端抵接。上述收纳盒和连接器,通过增加一锁扣即可实现省力安装的效果,结构简洁,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机械扣合领域,特别是可用于线缆连接的扣合式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性连接器通常由收纳盒和设置于收纳盒内的接线模组组成。接线模组用于与线缆连接,而收纳盒用于封装该接线模组,对接线模组起到保护隔离的作用,同时收纳盒还用于与其他设备装配。
以网络信息模块这个连接器为例,其由收纳盒和位于收纳盒内部接线模组构成,收纳盒又包括由壳体和盖体组成。壳体和盖体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壳体和盖体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两者通过扣合的方式装配。另一种是,如图1所示,一种连接器10的壳体11和盖体12铰接,通过翻盖式打开和关闭,关闭时扣合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内部的接线模组(图未示)与线缆(图未示)的连接需要外部压力使得线缆和接线模组达到紧密连接的状态,这个外部压力来自于壳体11和盖体12的扣合过程。
由于连接器10的体积通常较小,且盖体12上的穿线孔13设置线缆后会占据盖体12较大的面积,在徒手装配过程中,由于施压位置较小,手指提供给盖体12的压力不足,导致装配困难或施力不够造成的接线模组和线缆之间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有利于徒手装配的扣合式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盖体和接线模组,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用于遮盖所述壳体的安装口,所述接线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空间内,用于连接外部线缆,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线缆的穿线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锁扣,所述锁扣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锁扣还设有与所述缺口的内侧壁连接的转轴;所述盖体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盖体翻转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锁扣的所述转轴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孔内;所述锁扣的转轴仅且只有移动到所述腰孔的其中一端时,所述缺口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上还设有扣合部,用于与所述壳体扣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部设置于所述缺口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自由端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扣合部的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腰孔贯通的开口,用于所述锁扣上所述转轴的进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楔块,所述锁扣上设有与所述楔块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锁扣翻转过程中与所述楔块的楔面抵接,所述楔面背向所述盖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缺口的内壁上,所述楔块可穿过所述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还设有凸起,用于当所述缺口的底部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时与所述锁扣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模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针固定块和插针金线模块,所述插针固定块安装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插针金线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一种收纳盒,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用于遮盖所述壳体的安装口,所述收纳盒还包括锁扣,
所述锁扣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锁扣还设有与所述缺口的内侧壁连接的转轴;
所述盖体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盖体翻转的轴向方向平行;
所述锁扣的所述转轴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孔内;
所述锁扣的转轴仅且只有移动到所述腰孔的其中一端时,所述缺口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
上述连接器相对传统的连接器而言,其增设了旋转连接在盖体上的锁扣,同时将锁扣的转轴设置在能够让转轴可滑动的腰孔中。当外部线缆与接线模组初步连接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将锁扣移动到所述腰孔的一端,此时锁扣的缺口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以使得人手按压锁扣的作用力能够传递至盖体的自由端,相当于将盖体的自由端进行了延长。以盖体与壳体的铰接位置为支点,此时锁扣的自由端至支点的距离大于盖体自由端至支点的距离,这样,能够增加作用力至支点的力臂。当人手按压锁扣的自由端以驱动盖体的自由端朝靠近壳体的方向转动时,相较于直接按压盖体更加省力,或者说比直接按压盖体的力量更大,那么传递给接线模组的压力也就更大,使得接线模组与线缆的连接更加稳定。当盖体和壳体完全闭合后,工作人员再将锁扣的转轴沿腰孔滑动,以使得以锁扣的缺口的底部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分离,即所述盖体的自由端可以穿过缺口,锁扣可以相对盖体自由转动,从而可以将锁扣翻转到与所述壳体贴合的位置,避免锁扣占据不必要的空间。
上述锁扣除了可以增加给盖体的压力外,还可以与通过扣合部与壳体扣合,以使得壳体和盖体闭合后进一步锁定,进而保障接线模组与线缆的连接的稳定性。
锁扣上的扣合部设置在缺口内有利于锁扣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壳体上的楔块和锁扣上滑块设置是为了在锁扣贴向壳体过程中,通过滑块与楔面的作用力,进一步为盖体的自由端提供一个拉力,使得壳体和盖体的闭合程度更加稳固。
滑块设置于缺口内也是有利于锁扣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充分利用这个缺口内增加部件但不增加锁扣整体大小的特性。
凸起与锁扣平齐,工作人员就能够同时按压在凸起和锁扣上,充分利用了盖体上剩余的按压位置,增加按压面积,也有助于通过借助工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将锁扣和盖体紧密地固定在一起,使得锁扣和盖体在按压过程中更加稳定。
上述收纳盒的特性与上述连接器相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锁扣的缺口的底部与盖体的自由端抵接状态示意图;
图6为盖体和壳体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7为锁扣滑到腰孔的另一端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8为锁扣滑到腰孔的另一端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9为对盖体的施力撤离后连接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对盖体的施力撤离后连接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对盖体的施力撤离后连接器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中,20、连接器;100、壳体;110、楔块;111、楔面;101、安装口;200、盖体;201、腰孔;202、盖体的自由端;203、开口;204、穿线孔;205、收容槽;206、凸起;300、接线模组;310、插针固定块;320、插针金线模块;400、锁扣;401、缺口;402、滑块;410、转轴;420、扣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2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分解结构示意图。连接器20包括:壳体100、盖体200、接线模组300和锁扣400。
盖体200的一端与壳体100铰接,用于遮盖壳体100的安装口101。接线模组300设置于壳体100和盖体200形成的空间内,用于连接外部线缆。
请同时参阅图4,其为图3所示的锁扣400的结构示意图。锁扣400的一侧开设有缺口401,锁扣400还设有与缺口401的内侧壁连接的转轴410。
盖体200上靠近自由端202的位置开设有腰孔201,腰孔201的开孔方向与盖体200翻转的轴向方向平行,且腰孔201的两端到盖体200的自由端202的距离不相等。
锁扣400的转轴410滑动地设置于腰孔201内。即,锁扣400可沿腰孔201的行程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盖体200上设有与腰孔201贯通的开口203,用于锁扣400上转轴410的进出。在安装连接器20时,将锁扣400的转轴410穿过开口203,即可使得转轴410进入腰孔201。开口203位于盖体200上背向壳体100的表面。
锁扣400的转轴410仅且只有移动到腰孔201的其中一端时,缺口401的底部能够与盖体200的自由端202抵接。
即,锁扣400的转轴410移动至腰孔201的其中一端时,缺口401的底部能够与盖体200的自由端202抵接。当锁扣400的转轴410移动至腰孔201的另一端时,缺口401的底部能够与盖体200的自由端202脱离。在其他实施例中,腰孔201可以为同等功能的滑槽。
盖体200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线缆的穿线孔204,穿线孔204与壳体100和盖体200形成的空间连通,以使得线缆穿过穿线孔204并与接线模组300抵接。
所述盖体200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还设有凸起206,用于当所述缺口401的底部与所述盖体200的自由端202抵接时与所述锁扣400平齐。这样,工作人员能够同时按压在凸起206和锁扣400上,充分利用了盖体200上剩余的按压位置,增加按压面积,也有助于通过借助工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将锁扣400和盖体200紧密地固定在一起,使得锁扣400和盖体200在按压过程中更加稳定。
接线模组300包括相互配合的插针固定块310和插针金线模块320,插针固定块310安装在盖体200内,插针金线模块320安装在壳体100内。插针固定块310用于被制成匹配于壳体100内部的形状,插针金线模块320设置于插针固定块310上,以通过插针固定块310与壳体100连接。
上述连接器20相对传统的连接器而言,其增设了旋转连接在盖体200上的锁扣400,同时将锁扣400的转轴410设置在能够让转轴410可滑动的腰孔201中。当外部线缆与接线模组300初步连接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将锁扣400移动到腰孔201的一端,此时锁扣400的缺口401的底部能够与盖体的自由端202抵接。请参阅图5,其为锁扣400的缺口401的底部与盖体200的自由端202抵接状态示意图。人手按压锁扣400和凸起206的作用力F1能够传递至盖体的自由端202,相当于将盖体200的自由端202进行了延长。以盖体200与壳体100的铰接位置为支点,此时锁扣400的自由端至支点的距离大于盖体200自由端202至支点的距离,这样,能够增加作用力F1至支点的力臂。当人手按压锁扣400的自由端以驱动盖体200的自由端202朝靠近壳体100的方向转动时,相较于直接按压盖体200更加省力,或者说比直接按压盖体200的力量更大,那么传递给接线模组300的压力也就更大,使得接线模组300与线缆的连接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6,其为盖体200和壳体100闭合状态示意图。工作人员按压锁扣400直至盖体200和壳体100完全闭合。
请参阅图7和图8,其为锁扣400滑到腰孔201的另一端时的两种状态示意图。盖体200和壳体100完全闭合后,工作人员通过施加作用力F2再将锁扣400的转轴410沿腰孔201滑动,以使得以锁扣400的缺口401的底部与盖体200的自由端202分离。即盖体200的自由端202可以穿过缺口401,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施加作用力F3,使得锁扣400可以相对盖体200自由转动。从而可以将锁扣400翻转到与壳体100贴合的位置,避免锁扣400占据不必要的空间。
上述的连接器20,仅通过增加一锁扣400即可实现省力安装的效果,结构简洁,安装方便。
如图9-11所示,其为对盖体200的施力撤离后连接器20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对盖体200的施力撤离后,壳体100和盖体200受到接线模块300的反作用力,可能会出现壳体100和盖体200闭合不紧密的情况,出现间隙。
请同时参阅图12,其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壳体100的外侧壁上设有楔块110,锁扣400上设有与楔块110对应的滑块402,滑块402在锁扣400翻转过程中与楔块110的楔面111抵接,楔面111背向盖体200设置。工作人员施加作用力F4后,能够将锁扣400的转轴410拉至腰孔201的另一端,在该端上,锁扣400能够通过转轴410自由转动,壳体100上的楔块110和锁扣400上滑块402设置是为了在锁扣400贴向壳体100过程中,然后,工作人员对锁扣400施加作用力F5,通过滑块402与楔面111相互配合的作用力,进一步为盖体200的自由端202提供一个拉力,使得壳体100和盖体200的闭合程度更加稳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楔块和滑块的位置可以调换,楔面背向锁扣的自由端,同样能够实现使得壳体和盖体的闭合程度更加稳固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滑块402位于缺口401的内壁上,楔块110可穿过缺口401。滑块402设置于缺口401内也是有利于锁扣400整体结构的小型化,充分利用这个缺口401内增加部件但不增加锁扣400整体大小的特性。
请同时参阅图4、图5和图13,图13为图1所示连接器2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锁扣400上还设有扣合部420,用于与壳体100扣合连接。这样,锁扣400不仅使得盖体200和壳体100相对转动过程更加省力,同时,当盖体200和壳体100闭合时,通过锁扣400的扣合部420与壳体100扣接,还能够将壳体100和盖体200两者固定起来,能够使得壳体100和盖体200连接更加紧密。
也即是说,上述锁扣400除了可以增加给盖体200的压力外,还可以与通过扣合部420与壳体100扣合,以使得壳体100和盖体200闭合后进一步锁定,进而保障接线模组300与线缆的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扣合部420设置于缺口401的底部,锁扣400上的扣合部420设置在缺口401内有利于锁扣400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使得锁扣400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盖体200的自由端202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扣合部420的收容槽205。本实施例中,扣合部420设置于收容槽205内时,收容槽205的底部以及内侧壁均能够向扣合部420提供支撑力,以使得扣合部420稳定地设置在收容槽205内,这样,在按压过程中,能避免锁扣400和盖体200相对滑动,以此使得锁扣400和盖体200能够更加稳定地同步运动,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收纳盒,其采用上述连接器20的壳体100和盖体200以及锁扣400结构。其工作原理和连接器闭合过程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收纳盒和接线模组,所述收纳盒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用于遮盖所述壳体的安装口,所述接线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形成的空间内,用于连接外部线缆,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线缆的穿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锁扣,
所述锁扣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锁扣还设有与所述缺口的内侧壁连接的转轴;
所述盖体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盖体翻转的轴向方向平行;
所述锁扣的所述转轴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孔内;
所述锁扣的转轴仅且只有移动到所述腰孔的其中一端时,所述缺口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上还设有扣合部,用于与所述壳体扣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设置于所述缺口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扣合部的收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腰孔贯通的开口,用于所述锁扣上所述转轴的进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楔块,所述锁扣上设有与所述楔块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锁扣翻转过程中与所述楔块的楔面抵接,所述楔面背向所述盖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缺口的内壁上,所述楔块可穿过所述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靠近自由端的位置还设有凸起,用于当所述缺口的底部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时与所述锁扣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模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针固定块和插针金线模块,所述插针固定块安装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插针金线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10.一种收纳盒,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用于遮盖所述壳体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还包括锁扣,
所述锁扣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锁扣还设有与所述缺口的内侧壁连接的转轴;
所述盖体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设有腰孔,所述腰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盖体翻转的轴向方向平行;
所述锁扣的所述转轴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腰孔内;
所述锁扣的转轴仅且只有移动到所述腰孔的其中一端时,所述缺口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抵接。
CN202020929984.2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Active CN212062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984.2U CN212062727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984.2U CN212062727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2727U true CN212062727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9984.2U Active CN212062727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2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726A (zh) * 2021-04-20 2021-08-10 曾亿华 家用鸡蛋存放用自排列及取出开口的摆放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726A (zh) * 2021-04-20 2021-08-10 曾亿华 家用鸡蛋存放用自排列及取出开口的摆放机构
CN113229726B (zh) * 2021-04-20 2022-11-15 山东祥合商贸有限公司 家用鸡蛋存放用自排列及取出开口的摆放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7431A1 (zh)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US7740289B2 (en) Housing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60038795A1 (en) Portable computer
US7277277B2 (en)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main casing cove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8247110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US2010014213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2062727U (zh)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GB2437542A (en) Mouse with a damped pivoting back door, side clasp buttons and a movable carrier for a wireless receiver
CN108322230B (zh)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027294B2 (en) Hing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US7751187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341992B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 커버 개폐장치
CN108615991B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1509422A (zh) 一种收纳盒及其使用该收纳盒的连接器
CA276626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llapsible plug
CN211818775U (zh) 一种电子电脑锁
US20110256439A1 (en) Battery fix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1051725A1 (zh) 一种电子电脑锁
KR20060010333A (ko) 커버의 개폐가 용이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CN216533203U (zh) 伸缩宠物烘干箱
KR102146238B1 (ko) 유에스비 케이블 장착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가방
CN217631810U (zh) 汽车智能钥匙
CN215499207U (zh) 摄像机壳体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210984271U (zh) 移动硬盘盒
TWI391082B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