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2725U -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2725U
CN212062725U CN201922475039.XU CN201922475039U CN212062725U CN 212062725 U CN212062725 U CN 212062725U CN 201922475039 U CN201922475039 U CN 201922475039U CN 212062725 U CN212062725 U CN 21206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elastic piece
positioning
contact part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50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锡强
陈郁葱
赖庆成
王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hi Lighting Dongguan Co ltd
Guangdong Futina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shi Lighting Dongguan Co ltd
Guangdong Futin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hi Lighting Dongguan Co ltd, Guangdong Futina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shi Lighting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50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2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包括:底座,设有多个定位件,每个定位件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导线的腔体;并在腔体下方的底座内设有引电板;接线端子,设在腔体与所述引电板之间的间隙中;接线端子包括与引电板相接触的弹性件和用于压紧导线的接触部,弹性件的上端部往斜向上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弹性件的两侧边沿处向下凹陷形成槽体;装卸把手,包括操作端和抵持端,操作端的两侧边上均设有与槽体相对应的抵持端,操作端的底部与定位件相铰接;所述操作端带动所述抵持端旋转至最低点时,所述抵持端抵持所述槽体使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进而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线分离。本实用新型使导线可无阻力进出开关插座,实现快速接线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接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插座由于其具有可控制家用电器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其中插座可通过电器插头与插座铜片接触,实现电器取电的功能;而开关则可通过将电器的电路接线与引电铜片相连,即可通过开关上的开关动作控制电器电路的接通状态。
而市面上的开关插座一般是通过螺丝或弹片式将导线与开关插座上的引电铜片接触来完成接线;但是,拧螺丝的过程较为耗时,若需要接入大量的导线,则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拧螺丝过程中,导致接线效率低下。
且市面上的导线种类存在多种,若导线为直径相对较大的铜线,该导线的铜线硬度较大,若使用螺丝固定直径较大的铜线,经过震动可能会导致铜线出现松脱的现象;若导线由大量直径较小的铜线缠绕而成,但是由于铜丝质地较软,使得与螺丝接触的铜丝在接线时容易出现断裂,同样使得电路的稳定性较差。
再有,采用弹片式接线产品虽可解决直径较大的铜线经震动后产生松脱的现象,使得接线更加牢固,让弹片式接线产品可适用于更多的场合;但是现有的弹片式结构一般存在以下缺点:导线在进入现有的开关插座时需要使用外力将导线硬性推入开关插座内的按压结构中,导线与按压结构之间的摩擦较大,不利于导线从开关插座中卸下;此外,若是采用大量细小铜丝缠绕而成的导线,由于其硬度不足无法推入按压结构中,同样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导线,使得导线可无阻力进出开关插座,减少对导线的损坏,实现快速接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包括:
底座,设有多个定位件,每个所述定位件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导线的腔体;并在所述腔体下方的所述底座内设有引电板;
接线端子,设在所述腔体与所述引电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引电板相接触的弹性件和用于压紧所述导线的接触部,所述弹性件的上端部往斜向上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弹性件的两侧边沿处向下凹陷形成槽体;
装卸把手,包括操作端和抵持端,所述操作端的两侧边上均设有与所述槽体相对应的所述抵持端,所述操作端的底部与所述定位件相铰接;所述操作端带动所述抵持端旋转至最低点时,所述抵持端抵持所述槽体使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进而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线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和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相连使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依次上下分布在所述导线与所述引电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引电板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杆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连,使所述引电板形成Z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形成60°~90°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面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上下堆叠且紧密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水平方向上抵接所述定位件,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平面部的中部设有弯折片,所述弯折片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限位孔以限制所述弹性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的两侧边均设有缺口,使所述接触部容纳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抵持端包括一体成型的弯弧部和抵持部,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与所述定位件的水平内侧壁相互平行,且所述弯弧部的外边缘弧度大于其内边缘弧度,使所述装卸把手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抵持部远离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的中线,且往靠近所述引电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的水平内侧壁上设有倒梯形结构的限位块,所述装卸把手抬起至最高点时,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抵持所述限位块的侧边;所述装卸把手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抵持所述限位块的底边。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一个或两个腔体,且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夹轨,所述操作端的中部往所述夹轨方向延伸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插入所述夹轨内并与所述夹轨的侧壁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端的表面设有横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装卸把手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抵持端旋转,并在所述抵持端旋转至最低点抵持于所述槽体,并下压所述弹性件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线分离,使得导线可无阻力的进入或退出所述腔体,避免所述导线在接线过程中出现损坏,同时可兼容不同种类的导线,无论是软材质的导线还是铜线材质的硬导线均可实现快速接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接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接线装置接线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接线装置接线状态下的剖视立体图;
图4为图2中A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接线装置退线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接线装置退线状态下的剖视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接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接线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定位件;21、腔体;22、夹轨;23、限位块;3、装卸把手;31、操作端;32、摆动杆;33、抵持端;331、弯弧部;332、抵持部;4、接线端子;41、接触部;411、缺口;42、弹性件;421、第一平面部;422、第二平面部;423、弧形部;43、槽体;44、弯折片;5、引电板;51、第一连接部;52、连接杆;53、第二连接部;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应用在开关或插座中,可兼容不同种类的导线6,减少在接线过程中对导线6造成损坏,且可让导线6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进出开关插座,实现快速接线的效果。
如图1~图6所示,所述接线装置包括有一底座1,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引电板5和开关电路,所述引电板5与所述开关电路相连,当所述导线6与所述引电板5相接时,所述导线6对应的电器即可与所述开关电路相连,从而控制家用电器电路接通或断开。
而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多个定位件2,每个定位件2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导线6的腔体21,多个定位件2可设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使得接入的导线 6的排序整齐有序。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2中设有两个所述腔体21,即同一个所述定位件2中可同时接入两条导线6,同时利用同一个所述装卸把手3同时对两条导线6进行固定,可提高接线效率。
所述定位件2的两个所述腔体21之间设有夹轨22,并在所述夹轨22上装设有装卸把手3,使得所述装卸把手3在转动时可限位在所述夹轨22内,避免所述装卸把手3移动脱落。其中所述装卸把手3包括操作端31和抵持端33,所述操作端31的表面设有横纹,可增加所述操作端31表面的摩擦力;所述操作端31的中部位置往所述夹轨22方向延伸有摆动杆32,所述摆动杆32的端部插入所述夹轨22内,并在所述夹轨22内设有转轴,所述摆动杆32的端部套装在转轴上,即可实现所述装卸把手3与所述定位件2之间的铰接连接,使得所述装卸把手3可相对所述定位件2进行转动。所述装卸把手3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定位件2上,其转动的角度为0°~90°,当所述装卸把手3转动0°时,所述操作端31处于平放状态,当所述装卸把手3转动90°时,所述操作端 31处于抬起极限状态,且此时所述抵持端33可旋转至最低点。
而在所述操作端31的两侧边上均设有所述抵持端33,所述抵持端33在转动时可压向位于所述抵持端33下方的所述接线端子4,使得所述接线端子4发生弹性形变,使其与导线6分离,实现所述导线6无阻力进出所述腔体21,避免所述导线6出现损坏。
而所述抵持端33包括弯弧部331和抵持部332,所述弯弧部331与所述抵持部332一体成型,所述弯弧部331的上边沿线设为水平状态,使其与所述定位件2的水平内侧壁相互平行,使得所述装卸把手3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弯弧部331的上边沿线与所述定位件2的水平内侧壁相抵接,让所述装卸把手3 处于平放状态,限制所述装卸把手3的下压角度。而所述弯弧部331设为弯曲的弧板结构,其外边缘的弧度大于其内边缘的弧度,使得所述装卸把手3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抵持部332可往所述底座1的内部延伸,使得抵持部332的端点并非处于所述弯弧部331的上边沿线的中线上(如图4中的O线),而是远离所述弯弧部331的上边沿线的中线O线,往靠近所述引电板5的方向延伸,可在开关插座内有限的空间内增长所述抵持端33的长度,使所述抵持端33转动时其抵持部332可抵持所述接线端子4并将所述接线端子4中的所述弹性件 42下压足够的深度,从而使得所述接线端子4的接触部41可与所述导线6分离,避免所述导线6在进出所述腔体21时产生的阻力。
此外,在所述定位件2的水平内侧壁上设有倒梯形结构的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用于限制所述装卸把手3的摆动幅度,当所述装卸把手3抬起至最高点时,所述弯弧部331的上边沿线抵持所述限位块23的侧边,此时所述抵持部332正好处于最低点状态,使得所述抵持部332抵持在所述槽体43内,并将所述弹性件42下压至最低点,让所述接触部41与所述导线6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装卸把手3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弯弧部331的上边沿线抵持所述限位块 23的底边,此时所述抵持端33与所述弹性件42分离,使得所述接触部41直接压紧所述导线6。
所述接线端子4设在所述腔体21与所述引电板5之间的定位件2间隙中;如图4所示,所述接线端子4包括与所述引电板5相接触的弹性件42和用于压紧所述导线6的接触部41,所述弹性件42设为“U”形结构,所述弹性件42 包括第一平面部421、第二平面部422和弧形部423,所述弧形部4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部421和所述第二平面部422相连使所述第一平面部421和所述第二平面部422依次上下分布在所述导线6与所述引电板5之间,所述弹性件42的“U”形开口正对所述引电板5,所述弧形部423的外表面抵接所述定位件2的内侧壁,使得所述接线端子4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弹性。
而在所述弹性件42的上端部往斜向上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41,当所述弹性件42在无外力作用下时,其弹力使得所述接触部41抵接所述腔体21内的导线6,实现电路导通的效果;当所述弹性件42受到外力下压时,即可带动接触部41远离所述导线6,实现电路断开的效果。
而在所述弹性件42的两侧边沿处向下凹陷形成槽体43,所述槽体43与所述抵持端33相对应,当所述操作端31相对所述定位件2转动抬起时,带动所述抵持端33旋转至最低点抵持于所述槽体43,并下压所述弹性件42使所述接触部41与所述导线6分离;所述槽体43的结构与所述抵持部332的结构相对应,且所述槽体43的侧边始终与所述第一平面部421保持相连的状态,使得所述槽体43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得所述抵持端33与所述弹性件42的抵接更加稳定,避免出现移位的现象。
而在所述腔体21的后方设有呈“Z”形结构的引电板5,所述引电板5包括第一连接部51、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部53,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 53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竖状的所述连接杆52相连,所述连接杆5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3 形成60°~90°的夹角,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5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3形成了60°的夹角;相邻所述连接杆5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用于容纳所述导线6和所述接触部41,并在所述接触部41的两侧边均设有缺口411,使所述接触部41容纳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52之间,可避免所述接触部 41在上下移动时其边缘位置摩擦到所述连接杆52,影响所述连接杆52和所述接触部41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与所述底座1内的开关电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53 延伸至所述第二平面部422的正下方,使得所述第二平面部4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3依次上下堆叠且紧密接触,增加所述接线端子4与所述引电板5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
所述第二连接部53在水平方向上抵接所述定位件2,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53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平面部422的中部设有弯折片44,所述弯折片44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限位孔以限制所述弹性件4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增加所述接线端子4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5所示,使用者将所述装卸把手3抬起至最高点时,所述抵持部332 卡在所述槽体43内,并将所述弹性件42下压至最低点,让所述接触部41与所述导线6之间的距离最大,此时即可将所述导线6从所述腔体21插入所述底座 1内,直至所述导线6穿过所述引电板5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52之间的间隙,或者将所述导线6退出所述底座1;其后使用者即可将所述装卸把手3放下至平放状态,所述抵持端33与所述弹性件42分离,所述弹性件42在弹力恢复过程中带动所述接触部41压向所述导线6,使得所述导线6与所述接线端子4 接触,并通过所述引电板5与所述开关电路相连通,实现对电器电路进行控制的效果。
所述装卸把手3转动时,可带动所述抵持端33旋转,并在所述抵持端33 旋转至最低点抵持于所述槽体43,并下压所述弹性件42使所述接触部41与所述导线6分离,使得导线6在无阻力的情况下快速进入或退出所述腔体21,避免所述导线6在接线过程中出现损坏,同时可兼容不同种类的导线6,无论是软材质的导线6还是铜线材质的硬导线6均可实现快速接线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所述定位件2中的所述腔体 21数量设为一个,即一个所述定位件2对应一个所述腔体21,而在所述定位件 2的上表面设有夹轨22,所述装卸把手3铰接在所述夹轨22,让所述装卸把手 3相对所述定位件2进行转动,带动所述抵持端33旋转并抵持所述弹性件42使其发生形变,实现导线6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进出开关插座,达到快速接线的效果。
而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零部件在实施例一中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地了解本实施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有多个定位件,每个所述定位件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导线的腔体;并在所述腔体下方的所述底座内设有引电板;
接线端子,设在所述腔体与所述引电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引电板相接触的弹性件和用于压紧所述导线的接触部,所述弹性件的上端部往斜向上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所述弹性件的两侧边沿处向下凹陷形成槽体;
装卸把手,包括操作端和抵持端,所述操作端的两侧边上均设有与所述槽体相对应的所述抵持端,所述操作端的底部与所述定位件相铰接;所述操作端带动所述抵持端旋转至最低点时,所述抵持端抵持所述槽体使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进而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线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和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相连使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依次上下分布在所述导线与所述引电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电板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杆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连,使所述引电板形成Z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形成60°~9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上下堆叠且紧密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水平方向上抵接所述定位件,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平面部的中部设有弯折片,所述弯折片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限位孔以限制所述弹性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两侧边均设有缺口,使所述接触部容纳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端包括一体成型的弯弧部和抵持部,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与所述定位件的水平内侧壁相互平行,且所述弯弧部的外边缘弧度大于其内边缘弧度,使所述装卸把手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抵持部远离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的中线,且往靠近所述引电板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水平内侧壁上设有倒梯形结构的限位块,所述装卸把手抬起至最高点时,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抵持所述限位块的侧边;所述装卸把手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弯弧部的上边沿线抵持所述限位块的底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一个或两个腔体,且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夹轨,所述操作端的中部往所述夹轨方向延伸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插入所述夹轨内并与所述夹轨的侧壁相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的表面设有横纹。
CN201922475039.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Active CN21206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5039.XU CN21206272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5039.XU CN21206272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2725U true CN212062725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5039.XU Active CN21206272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2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4889A (zh) * 2021-05-31 2021-08-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接线装置及计量表
WO2022183556A1 (zh) * 2021-03-03 2022-09-09 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接线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3556A1 (zh) * 2021-03-03 2022-09-09 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接线开关
CN113314889A (zh) * 2021-05-31 2021-08-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接线装置及计量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2311A (zh)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CN212062725U (zh)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CN104022382A (zh) 一种用于led灯的弹片接线端子
CN109361078B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开关插座
CN104900426B (zh) 一种电动工具中的电枢回路及电池组插座
CN108447188B (zh) 一种快递盒放置架
CN203942057U (zh) 一种用于led灯的弹片接线端子
WO2021134598A1 (zh)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CN109714695A (zh) 一种扬声器纯音测极防错夹具
CN204964579U (zh) 一种电表端子台
KR101442904B1 (ko) 배터리 연결지그
CN209487372U (zh) 一种滑动点触式开关结构
CN207883908U (zh) 用于电机检测的椭圆接线柱
CN215266573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的连接结构
CN201122616Y (zh) 一种金属件及使用这种金属件的电池座
CN205303258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4588569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新型隔离开关装置
CN212162898U (zh) 一种带霍尔功能的供电手柄
CN217507829U (zh) 一种带有连接结构的铜绞线
CN203734093U (zh) 一种三段开关灯头座
CN111082484B (zh) 一键式转换充电多功能手机底座
CN209844015U (zh) 一种防止插头松动的插排
CN217157964U (zh) 一种泵用电容的安装结构
CN205335141U (zh) 微动开关
CN220195418U (zh) 芯片夹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