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60484U -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60484U
CN212060484U CN201922446363.9U CN201922446363U CN212060484U CN 212060484 U CN212060484 U CN 212060484U CN 201922446363 U CN201922446363 U CN 201922446363U CN 212060484 U CN212060484 U CN 212060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ircuit
power load
resistor
operational amplifier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63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卫
刘培超
刘主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63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60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60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60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连接在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上,其包括激励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以及大功率负载,充电电路与大功率负载构成第一回路,激励模块可选择地与大功率负载构成第二回路,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第一回路上;通过连通第二回路来激励第一回路启动。激励成功后,再断开激励模块与大功率负载的连接,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采样第一回路中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即可快速检测出充电电路是否正常。无需再像传统检测方法一样连接各种电池组进行检测,无需定期更换电池,检测装置可保证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还可循环重复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也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在产品整体装机前都需先对电池的充电电路的好坏进行测试,如验证是否可以充电、充电电流/电压是否预期设计的电流/电压。现有的测试方式主要通过在锂电池充电电路上接上实际应用的电池来进行测试,采用这种测试方式,意味着一款搭载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就需要配备一个锂电池组进行测试,增加了物料管理难度,并且若所有电路板的测试均使用同一个电池,将会大大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更换测试用电池,极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检测且无需使用电池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连接在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上,包括激励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以及大功率负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构成第一回路,所述激励模块可选择地与所述大功率负载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第一回路上。
优选地,所述激励模块包括稳压电源、继电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圈的得电或失电状态;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切换端与所述稳压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悬空,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激励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大功率负载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电流检测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大功率负载之间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大功率负载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远小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等效电阻的阻值。
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电压检测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第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相关。
优选地,所述大功率负载的等效电阻的阻值由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决定。
优选地,所述大功率负载为水泥电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通过激励模块在进入正式检测之前激励第一回路启动。激励成功后,再断开激励模块与大功率负载的连接,进入正式检测环节,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采样第一回路中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即可快速检测出充电电路是否正常。无需再像传统检测方法一样连接各种电池组进行检测,无需定期更换电池,检测装置可保证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还可循环重复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也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充电电路 RL1 继电器
200 检测装置 D1 第一二极管
210 激励模块 OP1 第一运算放大器
220 电流检测模块 OP2 第二运算放大器
230 电压检测模块 R1 第一电阻
240 大功率负载 D2 第二二极管
211 稳压电源 R2 第二电阻
212 控制器 R3 第三电阻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该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200连接在充电电路100的输出端上,该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200包括激励模块210、电压检测模块230、电流检测模块220以及大功率负载240,所述充电电路100 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构成第一回路,所述激励模块210可选择地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电压检测模块230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220 连接在第一回路上。
充电电路100通常作为电池的充电电路100,电池的串并联形式及数量的不同,对充电电路100所要求输出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均不同;充电电路 100最终都是以PCBA板作为载体搭载不同的充电芯片来呈现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充电电路100进行检测之前,该充电电路100已经默认接上外部充电电源,后续检测原理均是以此作为前提进行介绍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充电电路100的输出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大功率负载240来说,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不足以驱动大功率负载240,则需要激励模块210用于在进入正式检测之前激励第一回路启动。在激励模块210激励第一回路启动的过程中,激励模块210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构成第二回路,大功率负载240上有电流流过,此时,在充电电路100正常情况,第一回路激励成功;当激励成功后,激励模块210断开与大功率负载240的连接,第二回路也随之断开,此时,进入充电电路100的正式检测环节。在正式检测环节,该检测装置200中只存在第一回路,通过电压检测模块230和电流检测模块220采样第一回路中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即可快速检测出充电电路100是否正常。
通过上述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200,无需再像传统检测方法一样连接各种电池组进行检测,无需定期更换电池,检测装置200可循环重复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也节能环保。
在本实施例中,该大功率负载240优选采用水泥电阻,该水泥电阻的阻值由所述充电电路100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决定,可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相应水泥电阻的阻值。不同充电电路100具有不同的标准充电电压输出和标准充电电流输出,因此,只需根据实际需求变换不同阻值的水泥电阻即可。
具体地,参照图2,所述激励模块210包括稳压电源211、继电器RL1以及控制器212,所述控制器212与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圈的得电或失电状态;所述继电器RL1的触点切换端与所述稳压电源2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悬空,所述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继电器RL1的初始状态为线圈失电状态,继电器RL1的触点切换端连接在常闭触电处,则此时稳压电源211经继电器RL1后悬空,即大功率负载240与继电器RL1的连接为断开状态,第二回路不接通。该检测装置 200进入正式工作状态,充电电路100已接好外部充电供电电源。在激励模块 210激励第一回路启动的过程中,激励模块210的控制器212控制线圈得电,则继电器RL1的触点切换端由常闭触点处切换至常开触点处,则稳压电源211经继电器RL1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连接,第二回路接通,大功率负载240上有电流流过,此时,在充电电路100正常的情况下,第一回路激励成功;当激励成功后,控制器212控制线圈恢复失电状态,则继电器RL1的触点切换端由常开触点处切换回常闭触点处,则该继电器RL1断开稳压电源211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连接,第二回路断开,此时,进入充电电路100的正式检测环节。在正式检测环节,该检测装置200中只存在第一回路,通过电压检测模块230和电流检测模块220采样第一回路中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即可快速检测出充电电路100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模块21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 D1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连接。
该第一二极管D1在激励模块210激励第一回路启动的过程中,限定电流方向,即限定电流由稳压电源211经继电器RL1流向大功率负载240。也用于防止充电电路100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外部充电供电电源过大电压或过大电流反向冲击继电器RL1以及稳压电源211,避免造成继电器RL1或者稳压电源211损坏。
具体地,所述电流检测模块220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运算放大器OP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 R1的另一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电路100电流检测的输出。
第一电阻R1作为电流采样电阻,阻值非常小,第一电阻R1的阻值远小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等效电阻的阻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以0.1欧姆阻值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充电电路100 的输出端之间的公共连接端上,反相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大功率负载 240之间的公共连接端上。该第一运算放大器OP1将第一电阻R1两端的差分信号采样过来,进行放大后,根据放大后的输出与充电电路100的理论标准输出电流值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充电电路100是否正常。
此外,在激励模块210激励第一回路启动的过程中,也可用该电流检测模块220检测稳压电源211是否激励成功,在成功激励的情况下,该电流检测模块220也是输出的充电电路100的标准电流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模块220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大功率负载240之间的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大功率负载240连接。
该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一二极管D1的功能类似,用于在激励第一回路过程以及正式检测过程中,稳压电源211输出的大电压信号及大电流信号反向冲击充电电路100,避免检测过程中将充电电路100内部的电路元器件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充电电路100,调整第一运算放大器OP1 的放大倍数,该放大倍数与所述充电电路100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相关。
具体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230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第二电阻R2 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 240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24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相输入端经所述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电路100电压检测的输出。
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与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构成分压电路,根据分压电路,即可得出第二运算放大器OP2 的放大倍数,即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与采样输入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放大倍数与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的阻值相关。根据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输出信号与充电电路100的理论标准输出电压值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充电电路100是否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充电电路100,调整第二运算放大器OP2 的放大倍数,该放大倍数与所述充电电路100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相关,在本实施例中,只需调整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对应阻值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连接在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以及大功率负载,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构成第一回路,所述激励模块可选择地与所述大功率负载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第一回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模块包括稳压电源、继电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圈的得电或失电状态;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切换端与所述稳压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悬空,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大功率负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电流检测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大功率负载之间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大功率负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远小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等效电阻的阻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功率负载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电压检测的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第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负载的等效电阻的阻值由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标准电压和标准电流决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负载为水泥电阻。
CN201922446363.9U 2019-12-30 2019-12-30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212060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363.9U CN212060484U (zh) 2019-12-30 2019-12-30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6363.9U CN212060484U (zh) 2019-12-30 2019-12-30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60484U true CN212060484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6363.9U Active CN212060484U (zh) 2019-12-30 2019-12-30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60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2243B (zh) 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CN2781390Y (zh) 汽车负载短路、开路预检测电路
JP2003523049A (ja) 統合的な電池試験器を有する蓄電池
CN108051642B (zh) 高压直流母线绝缘电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KR890008499A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 구동 제어 회로
CN210572674U (zh) 用于串联式电池模组电芯的电压采样通道漏电流检测设备
CN212060484U (zh) 充电电路的检测装置
CN208376530U (zh) 配电装置、配电箱及车辆
KR100795718B1 (ko) 임피던스 측정장치의 제어전원 회로, 이의 절전기능 구현 방법
CN214041640U (zh) 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CN111366785B (zh) 直流充电桩绝缘监测电路及方法
CN213122226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的检测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
CN214895485U (zh) 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检测装置
CN109001524A (zh) 一种整车休眠电流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2035223B (zh) 输出功率追踪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0441699B (zh)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及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CN219715698U (zh) 一种充放电测试装置
CN219641892U (zh) 静态电流检测电路及静态电流检测仪
CN106053932B (zh) 电池管理系统功耗检测电路
CN216526845U (zh) 一种测阻电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09178U (zh) 电池电量监测电路及装置
CN219997177U (zh) 电流采样电路、车辆以及用电设备
CN217022097U (zh) 一种汽车胎压检测装置
CN212905117U (zh) 电流检测电路、系统及汽车
CN220983885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防护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