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8825U -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8825U
CN212058825U CN202020803021.8U CN202020803021U CN212058825U CN 212058825 U CN212058825 U CN 212058825U CN 202020803021 U CN202020803021 U CN 202020803021U CN 212058825 U CN212058825 U CN 212058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onnector body
ring
spring
fix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30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ai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ZHONGTA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ai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ai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30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8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8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8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第一固定槽、第一圆环、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一自动密封机构;第一固定槽内部安装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内部环形侧面与连接头本体外表面紧密贴合;连接头本体环形侧面上部中间位置贯穿安装分流管;连接头本体内部两端安装第一自动密封机构;分流管内部安装第二自动密封机构;第一自动密封机构包括横杆、第三弹簧、密封塞以及固定环;连接头本体内部环形侧面远离分流管的位置安装固定环;固定环内部安装密封塞,密封塞远离固定环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导向杆;导向杆远离密封塞的一端穿过横杆,并延伸至横杆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密封性好,能够实现自动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仪表进行监测,仪表连接通过连接头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仪表连接头连接过程中,密封机构容易磨损,从而导致密封性不佳,同时在拆卸、更换和检修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动密封,使用不方便。因此,如何提高仪表接头的密封效果,实现自动密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结构简单,密封性佳,便于实现自动密封。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第一固定槽、第一弹簧、第一圆环、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一自动密封机构;
连接头本体外表面两端均加工第一螺纹;连接头本体外表面靠近第一螺纹的位置固定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内部安装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内部环形侧面与连接头本体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固定槽内部的第一密封环外表面连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密封环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内壁上;连接头本体环形侧面上部中间位置贯穿安装分流管;连接头本体内部两端安装第一自动密封机构;分流管内部安装第二自动密封机构;第一自动密封机构包括横杆、第三弹簧、密封塞以及固定环;连接头本体内部环形侧面远离分流管的位置安装固定环;固定环内部安装密封塞,密封塞远离固定环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导向杆;导向杆远离密封塞的一端穿过横杆,并延伸至横杆外侧;横杆固定在连接头本体内部靠近分流管的一侧;横杆与密封塞之间的导向杆环形侧面套装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固定在横杆外表面靠近密封塞的一侧,第三弹簧远离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塞外表面;密封塞外表面靠近固定环的一侧中间位置安装圆杆,第二自动密封机构与第一自动密封机构结构相同。
优选的,第一弹簧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一弹簧等距排布在第一固定槽内部。
优选的,分流管外部环形侧面远离连接头本体的一侧加工第二螺纹;分流管外部环形侧面固定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下端靠近连接头本体的一端与连接头本体外表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槽内部安装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内部环形侧面与分流管外表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槽内部的第二密封环外表面连接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密封环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槽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分流管远离连接头本体的一端安装封堵盖;封堵盖内部环形侧面加工内螺纹,封堵盖通过内螺纹与第二螺纹的啮合与分流管进行连接;封堵盖外表面靠近第二固定槽的一端加工凹台,第二密封环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卡合在凹台内部。
优选的,封堵盖外表面加工防滑纹,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
优选的,连接头本体远离分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螺纹连接第一仪表管道;第一仪表管道外表面靠近分流管的一侧与第一密封环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仪表管道内部靠近连接头本体的一端固定第一方形杆,第一方形杆靠近连接头本体的一侧中间位置与圆杆远离密封塞的一端相贴合。
优选的,分流管远离连接头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与第二仪表管道相连接;第二仪表管道外表面靠近连接头本体的一侧与第二密封环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二仪表管道内部靠近分流管的一端固定第二方形杆,第二方形杆靠近分流管的一侧中间位置与第二自动密封机构中的圆杆远离密封塞的一端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使第一密封环与第一仪表管道相贴合,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使第二密封环与第二仪表管道相贴合,从而提高密封性,进行拆卸时,通过第一仪表管道与连接头本体分离,从而带动第一方形杆与圆杆分离,从而使密封塞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合至固定环内部,实现连接头本体的自动密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便于实现自动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头本体;2、第一固定槽;3、分流管;4、第二固定槽;5、封堵盖;6、第一自动密封机构;7、第二自动密封机构;8、第一仪表管道;9、第二仪表管道;21、第一弹簧;22、第一圆环、23、第一密封环;41、第二密封环;42、第二圆环;43、第二弹簧;61、横杆;62、导向杆;63、第三弹簧;64、密封塞;65、圆杆;66、固定环;81、第一方形杆;91、第二方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1、第一固定槽2、第一弹簧21、第一圆环22、第一密封环23以及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
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两端均加工第一螺纹;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靠近第一螺纹的位置固定第一固定槽2,第一固定槽2内部安装第一密封环23;第一密封环23内部环形侧面与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固定槽2内部的第一密封环23外表面连接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21远离第一密封环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2内壁上;连接头本体1环形侧面上部中间位置贯穿安装分流管3;连接头本体1内部两端安装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分流管3内部安装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包括横杆61、第三弹簧63、密封塞64以及固定环66;连接头本体1内部环形侧面远离分流管3的位置安装固定环66;固定环66内部安装密封塞64,密封塞64远离固定环66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导向杆62;导向杆62远离密封塞64的一端穿过横杆61,并延伸至横杆61外侧;横杆61固定在连接头本体1内部靠近分流管3的一侧;横杆61与密封塞64之间的导向杆62环形侧面套装第三弹簧63;第三弹簧63一端固定在横杆61外表面靠近密封塞64的一侧,第三弹簧63远离横杆61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塞64外表面;密封塞64外表面靠近固定环66的一侧中间位置安装圆杆65,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与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第一仪表管道8时,使第一仪表管道8通过第一螺纹与连接头本体1相连接,并使第一仪表管道8向第一密封环23方向移动,第一仪表管道8与第一密封环23相贴合时,第一仪表管道8对第一密封环23产生推力,使第一密封环23对第一弹簧21产生压缩力,使第一弹簧21收缩,从而在第一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密封环23与第一仪表管道8紧密贴合,同时,第一横杆61与圆杆65贴合,从而推动圆杆65移动,圆杆65移动带动密封塞64移动,密封塞64移动带动导向杆62移动,同时密封塞64对第三弹簧63产生压缩力,使第三弹簧63产生形变,继而使密封塞64与固定环66内部分离,使连接头本体1与第一仪表管道8连通,在拆卸第一仪表管道8时,第一仪表管道8带动第一方形杆81与圆杆65分离,从而在第三弹簧63恢复形变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塞64重新安装至固定环66内部,实现连接头本体1的自动密封,以相同的操作方式将第二仪表管道9与分流管3进行连接,使第二仪表管道9在第二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密封环41紧密贴合,同时第二方形杆91通过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中的圆杆65推动密封塞64与固定环66分离,继而实现分流管3与第二仪表管道9的连通,本装置结构简单,密封性佳,且在拆卸过程中便于实现自动密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弹簧21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一弹簧21等距排布在第一固定槽2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以上的第一弹簧21提高了第一密封环23与第一仪表管道8贴合的密封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分流管3外部环形侧面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加工第二螺纹;分流管3外部环形侧面固定第二固定槽4,第二固定槽4下端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与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槽4内部安装第二密封环41,第二密封环41内部环形侧面与分流管3外表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槽4内部的第二密封环41外表面连接第二弹簧43;第二弹簧43远离第二密封环4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槽4内壁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环41的安装提高了第二仪表管道9与分流管3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分流管3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安装封堵盖5;封堵盖5内部环形侧面加工内螺纹,封堵盖5通过内螺纹与第二螺纹的啮合与分流管3进行连接;封堵盖5外表面靠近第二固定槽4的一端加工凹台,第二密封环41远离第二弹簧43的一端卡合在凹台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封堵盖5的安装便于在不连接第二仪表管道9的状态下分流管3的封闭,避免污染分流管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封堵盖5外表面加工防滑纹,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
需要说明的是,防滑纹的加工便于转动封堵盖5。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头本体1远离分流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螺纹连接第一仪表管道8;第一仪表管道8外表面靠近分流管3的一侧与第一密封环23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仪表管道8内部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固定第一方形杆81,第一方形杆81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中间位置与圆杆65远离密封塞64的一端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形杆81的设置便于推动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中的密封塞64移动,继而实现第一仪表管道8与连接头本体1的连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分流管3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与第二仪表管道9相连接;第二仪表管道9外表面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与第二密封环41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二仪表管道9内部靠近分流管3的一端固定第二方形杆91,第二方形杆91靠近分流管3的一侧中间位置与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中的圆杆65远离密封塞64的一端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形杆91的设置便于推动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中密封塞64移动,便于分流管3与第二仪表管道9进行连通。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本体(1)、第一固定槽(2)、第一弹簧(21)、第一圆环(22)、第一密封环(23)以及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
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两端均加工第一螺纹;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靠近第一螺纹的位置固定第一固定槽(2),第一固定槽(2)内部安装第一密封环(23);第一密封环(23)内部环形侧面与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固定槽(2)内部的第一密封环(23)外表面连接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21)远离第一密封环(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槽(2)内壁上;连接头本体(1)环形侧面上部中间位置贯穿安装分流管(3);连接头本体(1)内部两端安装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分流管(3)内部安装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包括横杆(61)、第三弹簧(63)、密封塞(64)以及固定环(66);连接头本体(1)内部环形侧面远离分流管(3)的位置安装固定环(66);固定环(66)内部安装密封塞(64),密封塞(64)远离固定环(66)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导向杆(62);导向杆(62)远离密封塞(64)的一端穿过横杆(61),并延伸至横杆(61)外侧;横杆(61)固定在连接头本体(1)内部靠近分流管(3)的一侧;横杆(61)与密封塞(64)之间的导向杆(62)环形侧面套装第三弹簧(63);第三弹簧(63)一端固定在横杆(61)外表面靠近密封塞(64)的一侧,第三弹簧(63)远离横杆(61)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塞(64)外表面;密封塞(64)外表面靠近固定环(66)的一侧中间位置安装圆杆(65),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与第一自动密封机构(6)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21)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一弹簧(21)等距排布在第一固定槽(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分流管(3)外部环形侧面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加工第二螺纹;分流管(3)外部环形侧面固定第二固定槽(4),第二固定槽(4)下端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与连接头本体(1)外表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槽(4)内部安装第二密封环(41),第二密封环(41)内部环形侧面与分流管(3)外表面相贴合;第二固定槽(4)内部的第二密封环(41)外表面连接第二弹簧(43);第二弹簧(43)远离第二密封环(4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槽(4)内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分流管(3)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安装封堵盖(5);封堵盖(5)内部环形侧面加工内螺纹,封堵盖(5)通过内螺纹与第二螺纹的啮合与分流管(3)进行连接;封堵盖(5)外表面靠近第二固定槽(4)的一端加工凹台,第二密封环(41)远离第二弹簧(43)的一端卡合在凹台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封堵盖(5)外表面加工防滑纹,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连接头本体(1)远离分流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螺纹连接第一仪表管道(8);第一仪表管道(8)外表面靠近分流管(3)的一侧与第一密封环(23)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仪表管道(8)内部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固定第一方形杆(81),第一方形杆(81)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中间位置与圆杆(65)远离密封塞(64)的一端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其特征在于,分流管(3)远离连接头本体(1)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与第二仪表管道(9)相连接;第二仪表管道(9)外表面靠近连接头本体(1)的一侧与第二密封环(41)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二仪表管道(9)内部靠近分流管(3)的一端固定第二方形杆(91),第二方形杆(91)靠近分流管(3)的一侧中间位置与第二自动密封机构(7)中的圆杆(65)远离密封塞(64)的一端相贴合。
CN202020803021.8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Active CN212058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3021.8U CN21205882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3021.8U CN21205882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8825U true CN212058825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3021.8U Active CN21205882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88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9824A (zh) * 2022-05-16 2022-09-16 江苏华太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阀件用急流介质密封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9824A (zh) * 2022-05-16 2022-09-16 江苏华太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阀件用急流介质密封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03450U (zh) 气水软管接头
CN203375007U (zh) 空调器及防拆卸接管装置
CN21205882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仪表接头
CN201110777Y (zh) 可测压表接头
CN208860532U (zh) 一种低气压试验用转接工装
CN208569419U (zh) 一种自泄压压力变送器
CN103712020A (zh) 一种分流管接头
CN205745740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连接件
CN202972300U (zh) 超高压可拆式锥密封测压接头
CN206290871U (zh) 飞机液压系统液压油液采样装置
CN209818996U (zh) 一种非接触开启式快速接头
CN205478142U (zh) 液压手动泵的改进结构
CN209745550U (zh) 一种背压阀双向压力测试装置
CN209743816U (zh) 一种不锈钢管件的双卡压式管件
CN203517071U (zh) 一种硬管卡套接头
CN208753629U (zh) 一种通过弹性卡扣方便连接的快速接头装置
CN112332156A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弹簧自锁结构
CN108533865B (zh) 一种连接角度可变的管接头
CN205841871U (zh) 用于控制金属封闭母线内部压力的液体安全阀
CN204473569U (zh) 一种新型喷罐装置
CN105598668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总成的单向阀装配设备
CN219588360U (zh) 一种接管用异型隔震密封圈
CN211315480U (zh) 一种内部可视的不锈钢管
CN217784472U (zh) 管路连接装置及大气预浓缩仪
CN209925703U (zh) 用于pe污水提升设备的滚球式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3000 No.31 Wanfeng Road, Wanbao Industrial Park, Longfeng District,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tai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3000 No.31 Wanfeng Road, Wanbao Industrial Park, Longfeng District,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tai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TA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