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3398U -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3398U
CN212053398U CN201922452426.1U CN201922452426U CN212053398U CN 212053398 U CN212053398 U CN 212053398U CN 201922452426 U CN201922452426 U CN 201922452426U CN 212053398 U CN212053398 U CN 21205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ars
bottom plate
floor slab
tru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24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慧铭
金林哲
占宏
傅林峰
金成�
李武
解忠舒
章雪峰
杨俊杰
张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Zhejiang Zhegongda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Zhejiang Zhegongda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Zhejiang Zhegongda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24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搁置在两端的叠合梁或现浇梁上,所述预制底板设有搁置端钢筋,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所述预制底板和叠合梁或现浇梁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增加预制底板的厚度,在预制底板中预埋水电管线,且尽可能将预制底板空心化,以减轻自重;现浇混凝土层较薄,现浇混凝土时不必在楼板下设置支撑,简化施工工艺,也能保障楼板结构的整体性。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楼板、叠合板领域,涉及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结构体系中,混凝土叠合楼板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叠合楼板有多种形式,应用最多的是在工厂预制混凝土底板,运至工地后再在其上现浇一层混凝土结构,使预制层与现浇层进行叠合,共同发挥楼板的作用。
目前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体系中的预制混凝土底板较薄,以便减少运输重量,现浇层较厚,主要考虑叠合后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这种结构形式带来在楼盖(楼板+梁) 结构施工中仍然需要对楼板设置支撑体系,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在现浇结构中预埋水电管线也比较困难,给施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增加预制底板的厚度,在预制底板中预埋水电管线,且尽可能将预制底板空心化,以减轻自重;现浇混凝土层较薄,现浇混凝土时不必在楼板下设置支撑,简化施工工艺,也能保障楼板结构的整体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搁置在两端的叠合梁或现浇梁上,所述预制底板设有搁置端钢筋,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所述预制底板和叠合梁或现浇梁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搁置端钢筋为外伸底筋或不外伸底筋。
再进一步,所述预制底板设有预埋水电管线。
更进一步,所述预制底板采用三角形桁架钢筋,沿楼板跨度方向布设,桁架钢筋下部两根钢筋与楼板所配底筋位于相同标高,最外侧钢筋距板侧边距离d不超过150mm,桁架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楼板跨度B,但桁架两端与预制楼板端面混凝土表面距离不超过10mm;桁架钢筋间距不超过800mm。
优选的,根据楼板尺寸大小设置起吊点数,起吊点预埋件均与桁架钢筋5相连接。
再优选的,在与跨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两端也设桁架钢筋。用于增加整体连接刚度。
所述预制底板以桁架钢筋上弦钢筋下表面作为浇筑混凝土控制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
所述预制楼板板间采用密拼方式,所述预制楼板的板间拼接缝上、下口作45°倒角处理,且成对使用,下部倒角大于上部倒角。
所述预制楼板设有减重腔。
再进一步,布设楼板间拼缝上的连接构造钢筋,连接构造钢筋直径取8~10mm,长度超过两侧桁架钢筋位置,间距取300mm,将所有构造钢筋与桁架钢筋的上弦钢筋相连接。
所述预制底板底面的拼缝填充高强砂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以现行的混凝土预制楼板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为基础,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适当增加现行的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取消楼板的四面出筋连接方式,将水电预埋管置于预制楼板中,在基本不影响预制楼板承载力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空心形式;现浇混凝土叠合层适当减薄,加强与周边梁及墙的连接等。
首先要根据建筑及混凝土结构设计确定预制楼板的分块及拼接方式、再根据周边梁及墙的结构形式确定与梁及墙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楼板结构可以适应全现浇的周边梁、墙的条件,也可适应预制叠合梁及预制墙体现浇暗梁的条件。
根据预制工厂的生产线或台模形式,确定预制混凝土楼板的设计尺寸、板间连接方案,板、梁连接方案。现以预制楼板为单向板,板间密拼连接,楼板周边与混凝土叠合梁相连接的基本形式为例说明具体技术方案,其它连接形式可采用类似的技术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叠合楼板组成示意图,其中,1.整体叠合楼板;2.叠合边梁;3.板间拼缝;4.预制板搁置端外伸底筋;5.预制板桁架钢筋;6.预制板内减重腔;7预制板预埋管线;8.预制板与周边梁拼接缝;9.预制板起吊点。
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其中,2.叠合边梁;3.板间拼缝;5.预制板桁架钢筋;6.预制板内减重腔;7预制板预埋管线;8.预制板与周边梁拼接缝。1.1.预制底板;1.2.现浇混凝土层;1.3.叠合面;1.4.拼缝处高强填充砂浆;1.1.1.预制底板搁置方向底筋;1.1.2.预制底板非搁置方向底筋;1.2.1.跨板间拼缝构造筋;1.2.2.跨板、梁拼缝构造筋;1.2.3.现浇层中预制板搁置方向面筋;1.2.4.现浇层中非搁置方向面筋。
图3图1中BB剖面示意图,其中,2.叠合边梁;4.预制板搁置端外伸底筋;5.预制板桁架钢筋;6.预制板内减重腔;1.1.预制底板;1.2.现浇混凝土层;1.3.叠合面。1.1.1.预制底板搁置方向底筋;1.1.2.预制底板非搁置方向底筋;1.2.1.跨板间拼缝构造筋;1.2.2.跨板、梁拼缝构造筋;1.2.3.现浇层中预制板搁置方向面筋;1.2.4.现浇层中非搁置方向面筋;B0---预制楼板的净跨度。
图4是预制板间拼缝局部放大图(C部),其中,3.板间拼缝;5.预制板桁架钢筋。1.1. 预制底板;1.2.现浇混凝土层;1.3.叠合面;1.4.拼缝处高强填充砂浆;1.1.1.预制底板搁置方向底筋;1.1.2.预制底板非搁置方向底筋;1.2.1.跨板间拼缝构造筋;1.2.2.跨板、梁拼缝构造筋;1.2.3.现浇层中预制板搁置方向面筋;1.2.4.现浇层中非搁置方向面筋;d---三角形桁架钢筋距预制楼板侧的距离。
图5是板梁拼接处局部放大图(图3D部),其中,2.叠合边梁;4.预制板搁置端外伸底筋; 5.预制板桁架钢筋。1.1.预制底板;1.2.现浇混凝土层;1.3.叠合面。1.1.1.预制底板搁置方向底筋;1.1.2.预制底板非搁置方向底筋;1.2.1.跨板间拼缝构造筋;1.2.2.跨板、梁拼缝构造筋; 1.2.3.现浇层中预制板搁置方向面筋;1.2.4.现浇层中非搁置方向面筋;10.梁上部纵向钢筋; L---预制楼板在边梁上的搁置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5,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搁置在两端的叠合梁或现浇梁上,所述预制底板设有搁置端钢筋,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所述预制底板和叠合梁或现浇梁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搁置端钢筋为外伸底筋或不外伸底筋。
再进一步,所述预制底板设有预埋水电管线。
更进一步,所述预制底板采用三角形桁架钢筋,沿楼板跨度方向布设,桁架钢筋下部两根钢筋与楼板所配底筋位于相同标高,最外侧钢筋距板侧边距离d不超过150mm,桁架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楼板跨度B,但桁架两端与预制楼板端面混凝土表面距离不超过10mm;桁架钢筋间距不超过800mm。
优选的,根据楼板尺寸大小设置起吊点数,起吊点预埋件均与桁架钢筋5相连接。
再优选的,在与跨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两端也设桁架钢筋。用于增加整体连接刚度。
所述预制底板以桁架钢筋上弦钢筋下表面作为浇筑混凝土控制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
所述预制楼板的板间拼接缝上、下口作45°倒角处理,且成对使用,下部倒角大于上部倒角。
所述预制楼板设有减重腔。
再进一步,布设楼板间拼缝上的连接构造钢筋,连接构造钢筋直径取8~10mm,长度超过两侧桁架钢筋位置,间距取300mm,将所有构造钢筋与桁架钢筋的上弦钢筋相连接。
所述预制底板底面的拼缝填充高强砂浆。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叠合楼板预制底板底层钢筋进行配筋;
2)按水电管线预埋要求预埋水电管线,并固定;
3)设置桁架钢筋,在桁架钢筋上设置预制楼板起吊点;
4)浇底层混凝土,全面覆盖双向钢筋,放置空心位置的泡沫并固定,再次浇筑混凝土至板厚,板厚度取板底面至桁架钢筋上弦钢筋的下口,即桁架钢筋上弦筋不被覆盖;
5)养护、质检、待预制构件达到运输条件,做好连接件的保护后将构件运至施工现场;
6)周边叠合梁安装就位,叠合梁的叠合面要与预制楼板厚度相适应,按拼装方案起吊预制楼板,搁置于两端的叠合梁上,板与梁搁置面要求平整,且用密封条密封,防止现浇混凝土时漏浆,梁板中预埋的水电管线对接;
7)按配筋要求布置楼板面筋,面筋可以通长布置,也可仅跨梁布置负弯矩钢筋,且与对应的桁架钢筋上弦钢筋焊接或绑扎连接;
8)用高强度砂将填充板间拼接缝和板、梁间拼接缝;在拼接缝上口布置连接构造钢筋;
9)现浇楼板混凝土叠合层至设计厚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叠合楼板预制底板底层钢筋为两向配筋,且按预制单向板将两端搁置方向的钢筋置于下部;搁置端的钢筋根据梁大小分为不外伸和外伸两种,外伸长度不超过梁宽的一半,当梁宽小于300mm时不考虑外伸钢筋。
本实施例采用厚度较大的预制楼板,取消现浇楼板支撑系统;采用预制楼板间及预制楼板与预制梁间的密拼方式,大大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计算确定楼盖结构中梁及楼板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按预制结构的制作条件、运输、吊装条件等确定预制楼板的分块方法;根据楼板的预制方案,当台模、吊装、运输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采用较大尺寸的预制底板1.1。根据所确定的分拆方案进行预制梁及楼板的预制工艺设计,确定起吊点,模板及混凝土浇筑方法等。
预制楼板的设计跨度按两端搁置梁中心距计算,楼板的制作跨度为两端搁置梁间的净间距加上搁置长度B=B0+2L。如附图3及附图5所示。
楼板的板底配筋采用双向配筋,跨度方向钢筋1.1.1置与板底,跨度方向钢筋在两端留外伸部分4,外伸长度原则上至梁中心线,如图1和图5所示。
2)根据水电设计要求,在预制楼板中布设水电预埋管线7,楼板中的预埋管线与梁中的预埋管线要协调,需要采用BIM技术事先进行对接碰撞检验。
3)根据配筋设计、起吊要求和桁架钢筋5的设计方法,确定楼板减重腔6的设置,减重腔可以采用塑料管、泡沫块等不同形式,前提是不影响楼板的配筋、预埋管线、及预埋起吊件9。减重腔可以连通,也可以封闭,可以与预埋水电管线合并,也可以分别设置。
采用三角形桁架钢筋5,沿楼板跨度方向布设,桁架钢筋下部两根钢筋与楼板所配底筋位于相同标高,最外侧钢筋距板侧边距离d不超过150mm,如图4所示,桁架钢筋的长度可稍短于预制楼板跨度B,但桁架两端与预制楼板端面混凝土表面距离不超过10mm;桁架钢筋间距不超过800mm;根据楼板尺寸大小设置起吊点数,起吊点预埋件9均与桁架钢筋5相连接;为增加整体连接刚度,在与跨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两端也设桁架钢筋,如图1所示。
4)预制底板1.1以桁架钢筋上弦钢筋下表面作为浇筑混凝土控制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预制混凝土楼板控制在60~100mm,以满足工地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时不必设置下部支撑的要求。
5)在预制楼板的板间拼接缝上、下口作45°倒角处理,且成对使用,下部倒角大于上部倒角,如附图4所示,且需做好编号以便工地吊装。
6)在工厂预制好梁、板构件后,将其运至建筑现场,按设计图纸编制安装工艺设计。
7)首先安装周边预制叠合梁,且在与楼板的搁置面上贴好密封条。
8)按安装工艺设计顺序起吊预制底板1.1,逐块将预制楼板搁置与两端的叠合梁2上,布设板、梁间的连接构造钢筋1.2.2,接通楼板与梁上预埋水电管线6。
9)布设楼板间拼缝上的连接构造钢筋1.2.1,连接构造钢筋直径取8~10mm,长度超过两侧桁架钢筋位置,间距取300mm,将所有构造钢筋与桁架钢筋的上弦钢筋相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
10)按设计图纸布设楼板的面筋1.2.3和1.2.4。
11)用高强砂浆填充预制楼板底面的拼缝1.4,如图4所示。
12)浇筑楼板与梁的叠合层混凝土1.2,将楼板连接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是以与周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相配合的形式加以说明的,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板与全现浇混凝土周边梁相配合的形式也是适用的,所不同的只是梁下要设支撑架且将预制混凝土楼板搁置于梁模板之上即可;但对于全预制的矩形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楼板是不适用的。
本项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之一将预制混凝土楼板加厚,且采用减重措施,可取消楼板施工时的下部支撑体系,大大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施工效率。

Claims (7)

1.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结构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搁置在两端的叠合梁或现浇梁上,所述预制底板设有搁置端钢筋,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覆盖所述预制底板和叠合梁或现浇梁的上端面;所述预制底板设有预埋水电管线,所述预制底板采用三角形桁架钢筋,沿楼板跨度方向布设,桁架钢筋下部两根钢筋与楼板所配底筋位于相同标高,最外侧钢筋距板侧边距离d不超过150mm,桁架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底板跨度B,但桁架两端与预制底板端面混凝土表面距离不超过10mm;桁架钢筋间距不超过8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端钢筋为外伸底筋或不外伸底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楼板尺寸大小设置起吊点数,起吊点预埋件均与桁架钢筋相连接,在与跨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两端也设桁架钢筋,所述预制底板以桁架钢筋上弦钢筋下表面作为浇筑混凝土控制面,同时进行拉毛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间采用密拼方式,所述预制底板的板间拼接缝上、下口作45°倒角处理,且成对使用,下部倒角大于上部倒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设有减重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布设楼板间拼缝上的连接构造钢筋,连接构造钢筋直径取8~10mm,长度超过两侧桁架钢筋位置,间距取300mm,将所有构造钢筋与桁架钢筋的上弦钢筋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底面的拼缝填充高强砂浆。
CN201922452426.1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Active CN21205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2426.1U CN212053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2426.1U CN212053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3398U true CN21205339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2426.1U Active CN212053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3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205A (zh) * 2021-01-28 2021-06-08 重庆中科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强接缝施工工艺及其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205A (zh) * 2021-01-28 2021-06-08 重庆中科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强接缝施工工艺及其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06411A1 (zh) 全预制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其连接节点
WO2017206412A1 (zh) 叠合装配式地下管廊体系及施工制作工艺
CN108360721B (zh) 预制混凝土超薄型双向受力装配式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CN206428872U (zh) 一种密拼接缝式叠合板
CN108222347B (zh) 一种带平面桁架临时支撑的装配式大模块焊接叠合梁板
CN106639093A (zh) 一种密拼接缝式叠合板
CN108301545A (zh) 一种带立体桁架临时支撑的装配式大模块叠合梁板结构
CN110107016A (zh) 拼装式预制墙板以及干湿工艺结合的墙体建造方法
CN113833162B (zh) 一种高预制率低成本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3397700A (zh) 建筑物叠合楼板与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CN110042862B (zh) 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与预制中板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2053398U (zh)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CN110644662A (zh)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CN112227404B (zh) 预制叠合基础与预制叠合剪力墙的连接系统和连接方法
CN111058562A (zh) 一种叠合楼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1980263A (zh) 一种预制复合底板混凝土叠合板混合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06681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10872813A (zh) 预制混凝土护栏连接构造及拼装方法
CN207109851U (zh)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215106419U (zh) 一种叠合楼板的拼缝连接节点
CN211548061U (zh) 一种叠合拱壳结构
CN210622060U (zh) 一种装配式密拼叠合楼板
CN212026788U (zh) 一种预制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CN111705987A (zh) 一种大跨度预制带肋预应力空心双向叠合板
CN101245642A (zh) 一种条状分块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