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2863U -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 Google Patents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2863U
CN212052863U CN201922484421.7U CN201922484421U CN212052863U CN 212052863 U CN212052863 U CN 212052863U CN 201922484421 U CN201922484421 U CN 201922484421U CN 212052863 U CN212052863 U CN 212052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underground continuous
continuous wall
wall
wall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44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先立
农兴中
史海欧
项宝
吴局洋
王冉
欧飞奇
周前
叶亮
李恒一
赵德刚
邓剑荣
何晟亚
刘春杰
张文奇
昝子卉
李潇
陈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44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2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2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2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层板的侧边抵接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墙板的顶底两端分别通过自动锁合机构快速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且墙板的外侧壁贴合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立柱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以作为结构支撑,墙板、立柱和层板共同构成了该装配式车站的基础结构,由于各个墙板、立柱和层板均为预制板,且采用的自动锁合机构连接,因此该装配式车站的施工搭建效率能够有效提高。

Description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铁车站的建筑体一般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进行施工,即搭建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以作为地铁车站的层板、支柱或墙板。但是,现场浇筑难以保证混凝土的配比,且浇筑现场环境不可控,极易发生异物侵入未凝固的混凝土中的情况,导致建筑无法达到设计指标,对在后的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而且,施工方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模板和绑扎钢筋,耗费资源和时间较多,不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以解决现有的地铁车站建设时间长、耗费资源多且浇筑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墙板和立柱;
多个所述层板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所述层板的侧边抵接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侧壁;
所述墙板的顶端通过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位于所述墙板上方的所述层板,所述墙板的底端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位于所述墙板下方的所述层板,所述墙板的外侧贴合于所述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侧壁;
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且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于位于其上方的所述层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层板。
作为优选的,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呈倒梯形;
其余所述层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横截面呈正梯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墙板包括多个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多个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相间排布。
作为优选的,所述自动锁合机构包括锁止部件和插接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包括第一壳体和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锁体,所述插接部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插接件;
所述锁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锁体内设有锁止组件和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的锁销,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锁体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阻挡所述锁销以迫使所述锁销的末端退出所述插接槽并收纳于所述导向孔内;
所述插接件上开设有锁孔,所述插接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腔体;
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并推动所述锁止件让位于所述锁销,以使所述锁销伸入所述插接槽并穿设于所述锁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导轨,所述锁体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接部件还包括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插接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设置的连接筋。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层板的侧边抵接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墙板的顶底两端分别通过自动锁合机构快速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且墙板的外侧壁贴合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立柱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以作为结构支撑,墙板、立柱和层板共同构成了该装配式车站的基础结构,由于各个墙板、立柱和层板均为预制板,且采用的自动锁合机构连接,因此该装配式车站的施工搭建效率能够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的拆解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层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侧板;2、墙板;21、第一墙体;22、第二墙体;3、立柱;4、现浇式地下连续墙;5、自动锁合机构;51、第一壳体;511、导轨;52、锁体;521、插接槽;522、导向孔;523、锁销;524、锁止件;53、第二壳体;54、插接件;541、锁孔;55、腔体;56、限位绳;57、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6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包括层板1、墙板2和立柱3,其中,层板1、墙板2和立柱3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多个层板1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层板1的侧边抵接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4的侧壁,层板1用作车站的分层结构。墙板2的顶端通过自动锁合机构5连接于位于该墙板2上方的层板1,墙板2的底端通过另一自动锁合机构5连接于位于该墙板2下方的层板1,墙板2的外侧贴合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4的侧壁。立柱3竖直设置,且立柱3的顶端连接于位于其上方的层板1,立柱3的底端连接于位于其下方的层板1。
由于层板1、墙板2和立柱3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因此可确保其浇筑质量。墙板2、立柱3和层板1共同构成了该装配式车站的基础结构,自动锁合机构5可确保墙板2和层板1之间或层板1和层板1之间快速连接,相较于目前通过钢筋焊接再混凝土浇筑的连接方式,自动锁合机构5能够实现快速施工的目的。
位于最底层的层板1包括第一连接板11和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1两端的第一侧板12,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一侧板12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第一连接板11的横截面呈倒梯形,这使得第一连接板11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一侧板12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因此第一连接板11的连接端面挤压第一侧板12的连接端面,确保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一侧板12紧密相连。
其余层板1包括第二连接板13和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板13两端的第二侧板14,第二连接板13和第二侧板14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第二连接板13的横截面呈正梯形。立柱3的顶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13,立柱3的底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1。在立柱3的支撑下,第二连接板13的连接端面挤压第二侧板14的连接端面,可确保第二连接板13和第二侧板14紧密相连。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11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5连接于第一侧板12,第二连接板13通过自动锁合机构5连接于第二侧板14。
如图3,墙板2包括多个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21和多个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22,第一墙体21和第二墙体22在水平方向上相间排布,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22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且由于第一墙体21和第二墙体22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第二墙体22的侧边挤压第一墙体21的侧边。
结合图4至图6所示,自动锁合机构5包括锁止部件和插接部件,锁止部件包括第一壳体51和活动地设于第一壳体51的锁体52,插接部件包括第二壳体53和活动地设于第二壳体53的插接件54;
锁体52上设有插接槽521,锁止件524和插接槽521通向外界的开口分别位于插接槽521的两端,插接槽5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522,锁体52内设有锁止组件和活动地穿设于导向孔522的锁销523,锁止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锁体52的锁止件524,锁止件524阻挡锁销523以迫使锁销523的末端退出插接槽521并收纳于导向孔522内。锁销523具有收纳状态和锁止状态,当锁销523处于收纳状态时,锁销523收纳于导向孔522内,且此时锁销523并未穿入插接槽521;当锁销523处于锁止状态时,锁销523伸出导向孔522并穿入插接槽521内。当然,还可在锁销523和锁体52之间设置弹簧,弹簧的弹力可驱使锁销523自动地伸出导向孔522并穿入插接槽521内。
插接件54上开设有锁孔541,插接件54的固定端和第二壳体53之间设有腔体55,当向腔体55内注入高压水泥浆,高压水泥浆推动插接件54相对第二壳体53滑动,使得插接件54的末端伸出第二壳体53,插接件54即可插入插接槽521并推动锁止件524让位于锁销523,以使锁销523伸入插接槽521并穿设于锁孔541,自动地锁止锁止部件和插接部件。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51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导轨511,锁体52活动地配合连接于导轨511,锁体52能够沿导轨511相对第一壳体51滑动,使得锁体52上插接槽521的位置能够改变,以适应预制板或建筑体的施工误差,使得相邻的两块预制板之间的插接件54和插接槽521能够对接。
腔体55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设置的连接筋57,连接筋57优选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当腔体55内灌注的水泥浆凝固后,凝固的水泥和连接筋57构成了钢筋混泥土构件,使得插接件54和第二壳体53能够固定相连。插接部件还包括限位绳56和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53内的滑块,限位绳5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壳体53和插接件54,限位绳56可用于避免插接件54在高压水泥浆的推动下脱离第二壳体53,同时,当水泥浆凝固后,金属材质制成的限位绳56和水泥固结,同样能构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此外,滑块和第二壳体53之间设有上述腔体55,插接件54设于滑块,滑块上可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插接件54。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侧板12连接在现浇式地下连续墙4的侧壁上;
步骤S2、将第一连接板11的连接端面抵接于第一侧板12的连接端面,并向插接部件的腔体55内注入水泥浆以推动插接件54插入锁止部件的插接槽521,使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一侧板12固定连接;
步骤S3、先将多个第一墙体21的底端连接于第一侧板12,再将第二墙体22嵌入相邻的两个第一墙体21之间,使第一墙体21和第二墙体22相间排布;
步骤S4、将第二侧板14连接在现浇式地下连续墙4的侧壁上,且第二侧板14位于第一侧板12的上方;
步骤S5、将第二连接板13的连接端面抵接于第二侧板14的连接端面,并向插接部件的腔体55内注入水泥浆以推动插接件54插入锁止部件的插接槽521,使第二连接板13和第二侧板14固定连接;
步骤S6、将立柱3置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3之间,并将立柱3的顶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13,底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层板1的侧边抵接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4,墙板2的顶底两端分别通过自动锁合机构5快速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1,且墙板2的外侧壁贴合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4,立柱3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上下两个层板1以作为结构支撑,墙板2、立柱3和层板1共同构成了该装配式车站的基础结构,由于各个墙板2、立柱3和层板1均为预制板,且采用的自动锁合机构5连接,因此该装配式车站的施工搭建效率能够有效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墙板和立柱;
多个所述层板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所述层板的侧边抵接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侧壁;
所述墙板的顶端通过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位于所述墙板上方的所述层板,所述墙板的底端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位于所述墙板下方的所述层板,所述墙板的外侧贴合于所述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侧壁;
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且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于位于其上方的所述层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层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层的所述层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横截面呈倒梯形;
其余所述层板包括第二连接板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横截面呈正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自动锁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包括多个呈正梯形的第一墙体和多个呈倒梯形的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相间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锁合机构包括锁止部件和插接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包括第一壳体和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锁体,所述插接部件包括第二壳体和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插接件;
所述锁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锁体内设有锁止组件和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的锁销,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锁体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阻挡所述锁销以迫使所述锁销的末端退出所述插接槽并收纳于所述导向孔内;
所述插接件上开设有锁孔,所述插接件的固定端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腔体;
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并推动所述锁止件让位于所述锁销,以使所述锁销伸入所述插接槽并穿设于所述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导轨,所述锁体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导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件还包括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插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设置的连接筋。
CN201922484421.7U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Active CN212052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4421.7U CN212052863U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4421.7U CN212052863U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2863U true CN212052863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4421.7U Active CN212052863U (zh) 2019-12-30 2019-12-30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2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2595A (zh) * 2019-12-30 2020-04-03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2595A (zh) * 2019-12-30 2020-04-03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3085B (zh)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双t楼板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242683U (zh) 复合式连接剪力墙结构
CN104234192A (zh) 一种上部带受弯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板及框架结构体系
CN212052863U (zh)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CN111173028A (zh) 一种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52862U (zh) 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
CN21019486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0952595A (zh) 基于现浇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CN104032862B (zh) 装配式钢梁接缝l形混合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39155A (zh) 基于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装配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CN214143677U (zh) 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的新型钢护壁结构
CN211421372U (zh) 预制梁式阳台及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
CN109024249B (zh) 一种接头采用现浇uhpc材料的承插式构造预制拼装桥墩
CN109440992B (zh) 一种全干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
CN211341282U (zh) 一种现浇剪力墙与预制剪力墙的横向连接结构
CN203834743U (zh) 装配式钢梁接缝十字形混合连肢墙
CN110670716A (zh) 预制梁式阳台、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078268U (zh) 可调节的自动锁合机构
CN21540670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及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连接节点
CN217871139U (zh) 一种竖向插筋连接混凝土墙
CN218541128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拼缝处模板连接加固结构
CN215716246U (zh) 一种用于水平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
CN104032857B (zh) 装配式钢梁接缝十字形混合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47371U (zh) 预制式一体烧结墙板及组装的墙体
CN215977983U (zh) 一种超薄载重楼层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ing Xianli

Inventor after: Li Hengyi

Inventor after: Zhao Degang

Inventor after: Deng Jianrong

Inventor after: He Chengya

Inventor after: Liu Chunjie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qi

Inventor after: Zan Zihui

Inventor after: Li Xiao

Inventor after: Chen Xiaolin

Inventor after: Nong Xingzhong

Inventor after: Shi Haiou

Inventor after: Xiang Bao

Inventor after: Wu Juyang

Inventor after: Wang Ran

Inventor after: Ou Feiqi

Inventor after: Zhou Qian

Inventor after: Ye Liang

Inventor before: Ding Xianli

Inventor before: Li Hengyi

Inventor before: Zhao Degang

Inventor before: Deng Jianrong

Inventor before: He Chengya

Inventor before: Liu Chunjie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qi

Inventor before: Zan Zihui

Inventor before: Li Xiao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olin

Inventor before: Nong Xingzhong

Inventor before: Shi Haiou

Inventor before: Xiang Bao

Inventor before: Wu Juy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Ran

Inventor before: Ou Feiqi

Inventor before: Zhou Qian

Inventor before: Ye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