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6350U -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6350U
CN212036350U CN202020129739.3U CN202020129739U CN212036350U CN 212036350 U CN212036350 U CN 212036350U CN 202020129739 U CN202020129739 U CN 202020129739U CN 212036350 U CN212036350 U CN 212036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clutch
umbrella disk
main body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97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益
寻梦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297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6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6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6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其中伞,包括伞面以及伞骨,伞面覆设于伞骨上。上述伞骨包括立柱、上伞盘、下伞盘以及复数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首端铰接于上伞盘、下伞盘周向侧沿,上伞盘与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带动支撑组件张开、收合设置。上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柱顶座、升降座、驱动电机、螺杆、离合装置以及手动装置,柱顶座固设于立柱主体顶端,螺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合装置与螺杆一端连接,手动装置与螺杆传动连接地设于螺杆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螺杆设置一根且其两端分别接入用于电驱动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手动的手动装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和/或遮雨、雪用的伞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柔性材料(如涤纶、尼龙、PG布料等布料和PVC等塑料,甚至纸质等)制作的伞面、具有支撑性能的材料制作的伞骨等。而体型较大的伞大多依靠其他附带结构(如底座、设于其他设施上的连接孔等)放置于地上等应用位置,伞发明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或者作为雨天挡雨的雨具。上述体型较大的伞常见如庭院伞、沙滩伞等。
现有的电动伞,为了能够在缺电情况下的开合,往往需要搭配一个应急、临时使用的手动开合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789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吊伞,包括立柱和伞架,所述伞架包括上伞巢和下伞巢,所述立柱包括中空的第一管、穿设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竖直方向上相对第一管固定的螺杆,所述螺杆穿入到所述第二管内、并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管螺纹连接,使得第二管能相对第一管作升降运动,所述伞架还包括交叉设置的伞支骨,其中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和上伞巢转动连接,另一个伞支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和下伞巢转动连接。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该方案通过第一管、第二管、螺杆多重套接的方式实现两种升降方式互不影响,但是该结构三层套设,结构复杂,设置成本高,并且,本身立柱侧置的结构,对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需求大,该结构结构强度不适用于立柱侧置结构,会带来驱动电机能量损耗大,第二管负荷大导致整体结构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包括伞面以及伞骨,伞面覆设于伞骨上。上述伞骨包括立柱、上伞盘、下伞盘以及复数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首端铰接于上伞盘、下伞盘周向侧沿,上伞盘与下伞盘可相向、相离运动地装配于立柱,上伞盘与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带动支撑组件张开、收合设置。上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柱顶座、升降座、驱动电机、螺杆以及手动装置,柱顶座固设于立柱主体顶端,螺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一端传动连接,手动装置与螺杆传动连接地设于螺杆另一端,升降座可沿立柱主体升降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升降座由螺杆驱动升降设置。上述升降座升降地带动上述上伞盘与上述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设置。
进一步地:
每一组上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一根长骨以及一根联动杆,长骨首端铰接于上述上伞盘,联动杆首端铰接于上述下伞盘,联动杆尾端铰接于长骨中部。
上述立柱还包括离合装置,上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合装置与上述螺杆一端传动连接。
上述伞骨还包括上支杆以及下支杆,上支杆与下支杆中部相互铰接地呈X型设置。上述上支杆首端铰接于上述上伞盘侧沿,上支杆尾端铰接于上述升降座。上述下支杆首端铰接于上述下伞盘侧沿,下支杆尾端铰接于上述柱顶座。
上述立柱主体为截面呈凹字形的型材。上述螺杆设于立柱主体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中部。上述升降座可移动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
上述驱动电机沿竖直方向装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至邻近上述螺杆顶端端部处,上述离合装置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顶端。该离合装置包括连接套筒、离合摆臂、离合套线、离合拉手、转盘以及至少一个复位弹簧,连接套筒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套设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顶端,离合摆臂尾端枢装于上述立柱主体内,离合摆臂可带动连接套筒沿竖直方向移动地与连接套筒连接,离合拉手可定轴转动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外,离合拉手的转动轴贯穿立柱主体侧壁地延伸至立柱主体内,转盘装配于离合拉手的转动轴位于立柱主体内的一端,离合套线的外套层两端分别固定装配于邻近离合摆臂首端以及转盘所在位置的立柱主体内,转盘与离合摆臂首端通过离合套线的内线连接,复位弹簧用于离合摆臂和/或连接套筒的复位。
上述手动装置设于上述螺杆底端端部。该手动装置包括手动转轴、摇柄以及伞齿轮组,手动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装配于上述立柱主体内,手动转轴的驱动端延伸至立柱主体外,手动转轴的驱动端设有一个驱动孔,伞齿轮组连接手动转轴轴体以及螺杆底端端部设置,摇柄一端为手摇端,摇柄另一端可插入该驱动孔并带动手动转轴转动设置。
上述离合拉手设于上述驱动孔的开口处。当离合装置处于连接状态下,离合拉手覆盖该驱动孔的开口设置。当离合拉手与驱动孔的开口分离时,连接套筒朝向驱动电机移动并与螺杆顶端端部分离。
一种用于结构改进的伞的伞骨,包括立柱、上伞盘、下伞盘以及复数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首端铰接于上伞盘、下伞盘周向侧沿,上伞盘与下伞盘可相向、相离运动地装配于立柱,上伞盘与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带动支撑组件张开、收合设置。上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柱顶座、升降座、驱动电机、螺杆、离合装置以及手动装置,柱顶座固设于立柱主体顶端,螺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合装置与螺杆一端连接,手动装置与螺杆传动连接地设于螺杆另一端,升降座可沿立柱主体升降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升降座由螺杆驱动升降设置。上述升降座升降地带动上述上伞盘与上述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螺杆设置一根且其两端分别接入用于电驱动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手动的手动装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以最简单的结构即实现了两种方式驱动螺杆转动,并且传动效率高,产品的生产、使用成本更低。因为手动开合的情况一般在特殊的情况使用,因此在伞面较小的伞,由于伞张合的负荷再加上驱动电机连带其变速机构的负荷可以令一个正常人通过手动开合伞,即可不采用离合类结构断开螺杆与驱动电机的传动连接结构。
第二,为减小手动开合的压力以及减少对驱动电机的磨损、为适合更大伞面的伞的手动开合需求,可以设置离合装置。并且将离合拉手与驱动孔结合的结构,从机械结构上就避免了螺杆两种驱动方式的相互干涉。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人机工程学更佳,如手动装置的使用必然断开了离合装置,不会损坏驱动电机、离合装置等。而如发生摇柄放于驱动孔内忘记拔出而误启动驱动电机等情况下,由于摇柄插入驱动孔势必需要离合拉手向下转动另其与驱动孔的开口分离,因而驱动电机与螺杆顶端分离,该误操作不会损坏伞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立柱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手动装置与离合拉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伞的立柱沿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包括伞面以及伞骨,伞面覆设于伞骨上。上述伞骨包括立柱1、上伞盘2、下伞盘3、上支杆4、下支杆5、伞盘辅助组件以及复数组支撑组件,立柱1通过其附带的底座、连接孔等结构将伞骨固定于伞的应用位置,上支杆4与下支杆5中部相互铰接地呈X型设置,上支杆4首端铰接于上伞盘2侧沿,上支杆4尾端可沿立柱1升降地装配于立柱1,下支杆5首端铰接于下伞盘3侧沿,下支杆5尾端铰接于立柱1顶端,支撑组件首端铰接于上伞盘2、下伞盘3周向侧沿,上支杆4尾端沿立柱1升降带动上伞盘2与下伞盘3相向、相离运动,上伞盘2与下伞盘3相向、相离运动带动支撑组件张开、收合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立柱1沿竖直方向放置的结构进行描述,当伞整体倾斜放置时,可参照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描述做出适应性改变即可。
继续参考图1,每一组上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一根长骨71以及一根联动杆72,长骨71首端铰接于上述上伞盘2,联动杆72首端铰接于上述下伞盘3,联动杆72尾端铰接于长骨71中部。上伞盘2与下伞盘3相向运动过程中,长骨71首端与联动杆72首端接近,联动杆72尾端推动长骨71中部将长骨71撑起,从而打开伞面,反之亦然。优选支撑组件设有7组,7根长骨71首端与上支杆4首端均布于上伞盘2周向侧沿,7根联动杆72首端与下支杆5首端均布于下伞盘3周向侧沿。上述伞面覆设于上述长骨71上。上述结构中,下支杆5尾端铰接于立柱1顶端,通过上支杆4尾端沿立柱1升降实现支撑组件张合,因而不管伞处于张、合状态,立柱1整体高度固定,避免了出现如立柱1升高碰到伞的应用环境周围设施等问题,且伞张开后伞面的高度需求根据其使用需求确定后,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上支杆4尾端下降的方式可以令伞收合后整体重心更低,受风等外界因素影响不容易倾倒等。上述伞盘辅助组件没有设置,不会影响伞骨的功能,但是伞盘辅助组件的设置有助于提升伞张合过程中以及伞张开状态下的稳定性。
继续参考图1,上述伞盘辅助组件包括伞盘连杆61、活动套62以及复数个辅助连杆63,伞盘连杆61底端固设于上述下伞盘3,伞盘连杆61顶端可与上伞盘2底端连接设置,活动套62可升降地套设于伞盘连杆61外,辅助连杆63首端均布且分别铰接于活动套62周向侧沿,辅助连杆63尾端铰接于联动杆72。该伞盘连杆61顶端可与上伞盘2底端连接的结构具体为,随着上伞盘2与下伞盘3之间相向至伞完全张开时,伞盘连杆61顶端与上伞盘2底端连接,该连接可为嵌套连接等,而收合时,伞盘连杆61顶端与上伞盘2底端分离。由于上述上伞盘2与上述下伞盘3通过上述上支杆4与上述下支杆5固定,因此在上伞盘2与下伞盘3之间相向、相离运动过程中以及伞处于张开状态下,上伞盘2与下伞盘3之间容易出现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伞盘连杆61在伞张开状态下连接上伞盘2与下伞盘3,增强了伞张开状态下上伞盘2与下伞盘3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伞面张开状态下的伞的结构强度,提升了伞张开后的稳定性。在上伞盘2与下伞盘3之间相向、相离运动过程中,辅助连杆63通过活动套62将与之连接的联动杆72之间还有伞盘连杆61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提升了在该运动状态下伞骨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即使在伞张开、收合状态下,上述结构也对伞骨的结构强度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参考图1、图2、图3、图5,上述立柱1包括立柱主体11、柱顶座12、升降座13、驱动电机14、螺杆15、离合装置(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设有离合装置的结构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设置)、手动装置以及保护覆板18,柱顶座12固设于立柱主体11顶端,螺杆15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11内,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合装置与螺杆15一端连接,即驱动电机14可通过离合装置带动螺杆15旋转设置,手动装置与螺杆15传动连接地设于螺杆15另一端,升降座13可沿立柱主体11升降地装配于立柱主体11,升降座13由螺杆15驱动升降设置。上述立柱主体11为截面呈凹字形的型材,上述螺杆15设于立柱主体11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中部,上述升降座13可移动地装配于立柱主体11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上述上支杆4尾端铰接于升降座13,上述下支杆5尾端铰接于柱顶座12。上述保护覆板18设于立柱主体11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保护覆板18分两段设置,保护覆板18分别连接于立柱主体11顶端与升降座13顶面之间以及立柱主体11底端与升降座13底面之间,保护覆板18可随升降座13移动而折叠或者展开设置。保护覆板18的设置可以保护立柱主体11内不会被尘土、雨污等污染。其中,图2中为便于立柱主体11内部结构的表示,将保护覆板18移动至立柱主体11侧方。
继续参考图1、图2、图3、图5,上述驱动电机14附设有一个角运动检测装置141,角运动检测装置141即为常见的陀螺仪,角运动检测装置141与驱动电机14有线和/或无线连接地用于当伞受风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晃动到一定程度后控制驱动电机14将伞收合。角运动检测装置141可以设于上伞盘2或者下伞盘3,本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将角运动检测装置14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装配于下伞盘3,该角运动检测装置141通过蓝牙、红外等无线方式与驱动电机14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伞为立柱侧置的结构,因此不同风向的风对伞的影响并不一致,传统的通过测风速来判断是否需要将伞收合的方式并不适用,如同一风速下不同风向,有的风向可以吹倒或者损坏伞,而有的风向则不然,因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角运动检测装置141测定伞特别是支撑伞面部位的伞骨的晃动角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将伞收合更加准确且合理。
继续参考图1、图2、图3、图5,上述立柱主体11设有两道升降槽,升降槽由立柱主体11的凹字形结构开口的两侧壁相背地朝向立柱主体11两侧凹陷形成。该升降座13包括主座体131、升降螺母132、升降轮133以及铰接部134,主座体131中部设有一个沿竖直方向且首尾贯通的容置通孔,升降螺母132装配于该容置通孔内,螺杆15由容置通孔贯穿主座体131,升降轮133分两组地分别设于主座体131两侧,铰接部134设于主座体131朝向立柱主体11的凹字形结构开口的一侧侧面,铰接部134延伸至立柱主体11外设置,两组升降轮133分别滑设于两道上述升降槽内。升降螺母132与螺杆15配合设置地由螺杆15驱动升降设置。具体地,每组升降轮133分别设有两个。上述上支杆4尾端铰接于铰接部134。上述结构中,由于伞骨除立柱1外的大多部件基本在立柱1单侧,且伞张合过程以及张开状态下,升降座13为上支杆4尾端提供的作用力不仅包括竖直方向上,更是包括侧向拉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两道相对的升降槽配合两组升降轮133的结构将升降座13更加稳固地装配于立柱主体11,进而不仅能够提升伞的使用稳定性,而且令升降座13升降过程的阻力更小,而升降座13升降阻力降低后也将有助于减小驱动电机14的能耗以及令驱动电机14、螺杆15等组件不容易损坏。而再配合保护覆板1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优化升降座13的升降环境,避免由于尘土、杂物等进入升降槽而影响升降座13的升降。
参考图2、图3、图5,上述驱动电机14沿竖直方向装配,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至邻近上述螺杆15顶端端部处,上述离合装置用于连接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15顶端。该离合装置包括连接套筒161、离合摆臂162、离合套线163、离合拉手164、转盘165以及至少一个复位弹簧166,连接套筒161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套设于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15顶端,离合摆臂162尾端枢装于立柱主体11内,离合摆臂162可带动连接套筒161沿竖直方向移动地与连接套筒161连接,离合拉手164可定轴转动地装配于立柱主体11外,离合拉手164的转动轴贯穿立柱主体11侧壁地延伸至立柱主体11内,转盘165装配于离合拉手164的转动轴位于立柱主体11内的一端,离合套线163的外套层两端分别固定装配于邻近离合摆臂162首端以及转盘165所在位置的立柱主体11内,转盘165与离合摆臂162首端通过离合套线163的内线连接。复位弹簧166用于离合摆臂162和/或连接套筒161的复位,具体地,复位弹簧166设有两条,一条设于离合套线163的外套层与离合摆臂162首端之间,另一条设于连接套筒161顶端与驱动电机14底端之间。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上述手动装置设于上述螺杆15底端端部。该手动装置包括手动转轴171、摇柄172以及伞齿轮组173,手动转轴171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11内,手动转轴171的驱动端延伸至立柱主体11外,手动转轴171的驱动端设有一个驱动孔174,伞齿轮组173连接手动转轴171轴体以及螺杆15底端端部设置,摇柄172一端为手摇端,摇柄172另一端可插入该驱动孔174并带动手动转轴171转动设置。上述离合拉手164设于上述驱动孔174的开口处,离合装置处于连接状态下,即连接套筒161连接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15顶端时,离合拉手164覆盖该驱动孔174的开口设置。离合拉手164向下转动并与驱动孔174的开口分离时,离合拉手164带动转盘165转动,从而拉动离合套线163的内线,进而带动离合摆臂162首端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套筒161朝向驱动电机14移动并与螺杆15顶端端部分离。上述伞齿轮组173连接手动转轴171轴体以及螺杆15底端端部的结构,本质上为伞齿轮组173将手动转轴171轴体以及螺杆15传动连接,图2和图4中结构方式仅用于清楚表示该传动连接结构,实际装配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为提升伞齿轮传动精度、降低伞齿轮传动噪音等,可以使用如将伞齿轮组173装配为一个齿轮箱,而通过套筒、联轴器等结构连接伞齿轮组173与手动转轴171轴体、螺杆15。
继续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上述结构中,螺杆15设置一根且其两端分别接入用于电驱动的驱动电机14以及用于手动的手动装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以最简单的结构即实现了两种方式驱动螺杆15转动,并且传动效率高,产品的生产、使用成本更低。而将离合拉手164与驱动孔174结合的结构,从机械结构上就避免了螺杆15两种驱动方式的相互干涉。且该结构的人机工程学更佳,如手动装置的使用必然断开了离合装置,不会损坏驱动电机14、离合装置等。而如发生摇柄172放于驱动孔174内忘记拔出而误启动驱动电机14等情况下,由于摇柄172插入驱动孔174势必需要离合拉手164向下转动另其与驱动孔174的开口分离,因而驱动电机14与螺杆15顶端分离,该误操作不会损坏伞的部件。而正常使用情况下,由于手动转轴171被离合拉手164遮挡覆盖,其转动不会对其他结构或者立柱主体11周围的物品带来影响。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包括伞面以及伞骨,伞面覆设于伞骨上;所述伞骨包括立柱、上伞盘、下伞盘以及复数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首端铰接于上伞盘、下伞盘周向侧沿,上伞盘与下伞盘可相向、相离运动地装配于立柱,上伞盘与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带动支撑组件张开、收合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柱顶座、升降座、驱动电机、螺杆以及手动装置,柱顶座固设于立柱主体顶端,螺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一端传动连接,手动装置与螺杆传动连接地设于螺杆另一端,升降座可沿立柱主体升降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升降座由螺杆驱动升降设置;所述升降座升降地带动所述上伞盘与所述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一根长骨以及一根联动杆,长骨首端铰接于所述上伞盘,联动杆首端铰接于所述下伞盘,联动杆尾端铰接于长骨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还包括离合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合装置与所述螺杆一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还包括上支杆以及下支杆,上支杆与下支杆中部相互铰接地呈X型设置;所述上支杆首端铰接于所述上伞盘侧沿,上支杆尾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座;所述下支杆首端铰接于所述下伞盘侧沿,下支杆尾端铰接于所述柱顶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主体为截面呈凹字形的型材;所述螺杆设于立柱主体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中部;所述升降座可移动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凹字形结构的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沿竖直方向装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至邻近所述螺杆顶端端部处,所述离合装置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顶端;该离合装置包括连接套筒、离合摆臂、离合套线、离合拉手、转盘以及至少一个复位弹簧,连接套筒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套设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杆顶端,离合摆臂尾端枢装于所述立柱主体内,离合摆臂可带动连接套筒沿竖直方向移动地与连接套筒连接,离合拉手可定轴转动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外,离合拉手的转动轴贯穿立柱主体侧壁地延伸至立柱主体内,转盘装配于离合拉手的转动轴位于立柱主体内的一端,离合套线的外套层两端分别固定装配于邻近离合摆臂首端以及转盘所在位置的立柱主体内,转盘与离合摆臂首端通过离合套线的内线连接,复位弹簧用于离合摆臂和/或连接套筒的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装置设于所述螺杆底端端部;该手动装置包括手动转轴、摇柄以及伞齿轮组,手动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装配于所述立柱主体内,手动转轴的驱动端延伸至立柱主体外,手动转轴的驱动端设有一个驱动孔,伞齿轮组连接手动转轴轴体以及螺杆底端端部设置,摇柄一端为手摇端,摇柄另一端可插入该驱动孔并带动手动转轴转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拉手设于所述驱动孔的开口处;当离合装置处于连接状态下,离合拉手覆盖该驱动孔的开口设置;当离合拉手与驱动孔的开口分离时,连接套筒朝向驱动电机移动并与螺杆顶端端部分离。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一所述的结构改进的伞的伞骨,包括立柱、上伞盘、下伞盘以及复数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首端铰接于上伞盘、下伞盘周向侧沿,上伞盘与下伞盘可相向、相离运动地装配于立柱,上伞盘与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带动支撑组件张开、收合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柱顶座、升降座、驱动电机、螺杆、离合装置以及手动装置,柱顶座固设于立柱主体顶端,螺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离合装置与螺杆一端连接,手动装置与螺杆传动连接地设于螺杆另一端,升降座可沿立柱主体升降地装配于立柱主体,升降座由螺杆驱动升降设置;所述升降座升降地带动所述上伞盘与所述下伞盘相向、相离运动设置。
CN202020129739.3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Active CN212036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9739.3U CN212036350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9739.3U CN212036350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6350U true CN212036350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7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9739.3U Active CN212036350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6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52206Y (zh) 电动遮阳吊伞
JP7127189B2 (ja) 太陽光パネルの旋回扇動駆動部
WO2007039900A2 (en) Umbrella canopy mechanism
CN109892768B (zh) 一种罗马伞
WO2015039207A1 (en) Foldable table
CN212036350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CN105501040B (zh) 便携式防护罩
CN209788753U (zh) 一种罗马伞
CN212878044U (zh) 一种立柱侧置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CN211559018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伞及其应用的伞骨
CN2643711Y (zh) 户外伞具结构
CN110614617B (zh) 一种汽车电机控制器的辅助维修装置
CN213154476U (zh) 一种自动化户外太阳伞
CN214509871U (zh) 一种自动伞
CN219894900U (zh) 一种遮阳伞
CN206354580U (zh) 一种悬臂吊伞
CN219438385U (zh)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遮阳伞
CN219460502U (zh) 一种户外自动遮阳伞
CN205802124U (zh) 一种支撑式大型垃圾箱
CN218303761U (zh) 一种液压助力遮阳伞伞面控制系统
CN212488835U (zh) 一种太阳伞用自动收缩结构
CN220840141U (zh) 电线束放置架
CN213096556U (zh) 一种太阳伞充气式开闭控制结构
CN209637623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百叶窗
CN219835279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罗马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