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9833U -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9833U
CN212029833U CN202020410819.6U CN202020410819U CN212029833U CN 212029833 U CN212029833 U CN 212029833U CN 202020410819 U CN202020410819 U CN 202020410819U CN 212029833 U CN212029833 U CN 212029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eat exchanger
air inlet
total hea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08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小兵
高瑜
孙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Junro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Junro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Junro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08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9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9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9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包括:箱体及安装于箱体中的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所述箱体上设有四个风口,所述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安装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所述全热交换模块设于箱体内,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内部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解决了目前的全热交换机未有智能传输及控制模块,无法实现智能化感应及控制,热交换节能效果相对较差的技术难题,该全热交换机具有智能检测、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三种模式,实现了全热交换机的智能化感应及控制,可以定时、定量有组织的通风换气。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背景技术
由于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物联网将把人类及地球带进“物联网时代”及“智慧地球”时代,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发展与延拓,但不等同于互联网,在物联网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可以畅通的进行信息沟通,物联网对世界及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很大的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城市,同时对制造业及别的各行各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无线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物联网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强有劲的动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物联网的制高点。
全热交换机是一种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送进室内,同时又将室内受污染的有害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排出室外,而室内的温度基本不受新风影响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高科技产品。全热交换机的核心器件是全热交换器,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和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既通过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稳定的效果,当全热交换器在夏季制冷期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排风干燥,使新风湿度降低;在冬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热量,使温度升高,同时被排风加湿。
目前的全热交换机作为改善生活空气环境的主要设施之一常应用于人员聚集的场所,如饭店餐厅、会议室、实验室、医院、电影院、商场、体育馆、网吧等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的全热交换机还未有智能传输及控制的相关产品,无法实现智能化感应及控制,无法定时、定量有组织的通风换气,并且整机体积大,热交换节能效果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全热交换机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该全热交换机解决了目前的全热交换机未有智能传输及控制模块,无法实现智能化感应及控制,无法定时、定量有组织的通风换气,并且整机体积大,热交换节能效果相对较差的技术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包括:箱体及安装于箱体中的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
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所述风机动力模块分别设于箱体内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
所述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安装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
所述全热交换模块设于箱体内,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相通;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内部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控制模块和第二检测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模块安装于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模块安装于第二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壳体中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搁槽,所述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搁在搁槽中,所述箱体外壳采用柜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气流朝向室外,所述第二进风口气流朝向室外,所述第一进风口接入室内回风管,所述第二进风口接入室外回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动力模块为设于第二进风口处的第一风机组组件、设于第一出风口处的第二风机组组件、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第三风机组组件、设于第二出风口处的第四风机组组件;
所述第一风机组组件、第二风机组组件、第三风机组组件和第四风机组组件分别包括电机、固定电机的电机安装板、电机驱动的叶轮以及风机蜗壳。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机组组件与第三风机组组件为同一气流通路,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第四风机组组件为同一气流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设于第一进风口处的第一过滤模块和设于第二进风口处的第二过滤模块;
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分别包括初效过滤板、中效过滤板、高效过滤板、风享陶瓷过滤板四种过滤板组成的过滤组。
进一步地,所述全热交换模块为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为碳化硅陶瓷热交换基体,其形状为层状立方体,相邻两层设有垂直交错通风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四角处安装有第一吊装耳、第二吊装耳、第三吊装耳和第四吊装耳,所述箱体表面开口处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11为仰卧合页翻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全热交换机还包括降噪系统,所述降噪系统为箱体外壳内侧粘贴聚乙烯发泡材料、箱体钣金件结合处设有长效密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将现有的传输感应装置合理的应用在全热交换机内,实现了全热交换机的智能化感应及控制,可以定时、定量有组织的通风换气,设备内的气流通道更易于布置,整机体积易于缩小,其中的核心部件全热交换器采用叉流、静止板式热交换器,此时由于冷热气体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其气流属于湍流边界层内的对流换热性质,因此达到较高的热交换节能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具有智能检测、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三种模式,其中包括的过滤系统为三层过滤,分别为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和风享陶瓷过滤板块,可有效去除PM2.5、甲醛、粉尘、异味、花粉、细菌等气体污染,针对不同使用环境更换不同风享陶瓷过滤板块,做到针对性的功能净化,其上设置的检修门为仰卧合页翻合结构,占用空间小,可拆卸,大大提高了滤材更换和保养维护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中设置的检测控制模块可运行实现不同风量的控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可自动调节模式,实现了自动感应、数据传输、性能检测的功效,通过全热交换机根据空气环境质量自控制设备运行,实现了节约能源、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风压传感器传输反馈滤板的物性参数,当检测到风压增大到临界值时,数据终端可提示报警,提醒维护人员到场维修,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通过温度模块及湿度模块实时传输数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1-第二进风口、2-第一出风口、3-第一进风口、4-第二出风口、5-第一风机组组件、6-第二风机组组件、7-第三风机组组件、8-第四风机组组件、9-热交换器、10-箱体、11-检修门、12-第二过滤模块、13-第一过滤模块、14-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5-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6-第一吊装耳、17-第二吊装耳、18-第三吊装耳、19-第四吊装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包括:箱体10及安装于箱体10中的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
所述箱体10上设有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
所述风机动力模块分别设于箱体10内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处;
所述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处;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安装于第一出风口2和第二出风口4处;
所述全热交换模块设于箱体10内,与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相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内部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如甲醛、硫化氢、氨气),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4和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5,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4安装于第一出风口2处,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5安装于第二出风口4处,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4及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5可运行实现不同风量的控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模式,实现自动感应、数据传输、性能检测的功效,当检测到空气中的检测物质含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传感器传输无线信号至设备开启,当检测到风速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发送无线信号至控制面板及用户手机终端,提示用户更换过滤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的壳体中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搁槽,所述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搁在搁槽中,所述箱体10外壳采用柜架结构,分别采用冷板喷塑、不锈钢板等不同材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3气流朝向室外,所述第二进风口1气流朝向室外,所述第一进风口3接入室内回风管,所述第二进风口1接入室外回风管,所述全热交换模块设于箱体10内,所述全热交换模块为热交换器9,所述热交换器9为碳化硅陶瓷热交换基体,其形状为层状立方体,相邻两层设有垂直交错通风管道,两种风流过层状立方体的两立侧面内的管道,在内部实现热交换后,通过对立面管道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全热交换;本实施例所述的热交换器9与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相通,室内室外气流流经热交换器9流向交错后分别通过出风口2、出风口4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动力模块为设于第二进风口1处的第一风机组组件5、设于第一出风口处的第二风机组组件6、设于第一进风口3处的第三风机组组件7、设于第二出风口4处的第四风机组组件8;所述第一风机组组件5、第二风机组组件6、第三风机组组件7和第四风机组组件8分别包括电机、固定电机的电机安装板、电机驱动的叶轮以及风机蜗壳,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风机为静音涡流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组组件6与第三风机组组件7为同一气流通路,第二风机组组件6与第三风机组组件7将室内的空气引入,并依次经过第一过滤模块13、热交换器9及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4后,通过第一出风口2排出室外;所述第一风机组件5与第四风机组组件8为同一气流通路,第一风机组件5与第四风机组组件8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并依次经过第二过滤模块12、热交换器9及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5后,通过第二出风口4排入室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设于第一进风口3处的第一过滤模块13和设于第二进风口1处的第二过滤模块12;所述第一过滤模块13和第二过滤模块12分别包括初效过滤板、中效过滤板、高效过滤板、风享陶瓷过滤板四种过滤板组成的过滤组,其中,初效过滤板的过滤粒径大于10μm,高效过滤板的过滤粒径大于0.3μm,在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处设置过滤组,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粒子、纤维等杂质,有效地阻止室外空气中的尘埃等杂质进入室内,达到净化的目的,防止主机的热交换部件被污物附着而影响设备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四角处安装有第一吊装耳16、第二吊装耳17、第三吊装耳18和第四吊装耳19,便于施工安装,所述箱体10表面开口处设有检修门11,便于更换滤板及后期维护,检修门11为仰卧合页翻合结构,占用空间小,可拆卸,大大提高滤材更换和保养维护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全热交换机还包括降噪系统,所述降噪系统为箱体10外壳内侧粘贴聚乙烯发泡材料、箱体10的钣金件结合处设有长效密封材料,达到降低整机的噪音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包括:箱体(10)及安装于箱体(10)中的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
所述箱体(10)上设有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
所述风机动力模块分别设于箱体(10)内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处;
所述净化模块安装于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处;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安装于第一出风口(2)和第二出风口(4)处;
所述全热交换模块设于箱体(10)内,与第一出风口(2)、第二出风口(4)、第一进风口(3)和第二进风口(1)相通;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内部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4)和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5),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模块(14)安装于第一出风口(2)处,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模块(15)安装于第二出风口(4)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壳体中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搁槽,所述净化模块、检测控制模块、风机动力模块和全热交换模块搁在搁槽中,所述箱体(10)外壳采用柜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3)气流朝向室外,所述第二进风口(1)气流朝向室外,所述第一进风口(3)接入室内回风管,所述第二进风口(1)接入室外回风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动力模块为设于第二进风口(1)处的第一风机组组件(5)、设于第一出风口(2)处的第二风机组组件(6)、设于第一进风口(3)处的第三风机组组件(7)、设于第二出风口(4)处的第四风机组组件(8);
所述第一风机组组件(5)、第二风机组组件(6)、第三风机组组件(7)和第四风机组组件(8)分别包括电机、固定电机的电机安装板、电机驱动的叶轮以及风机蜗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组件(6)与第三风机组组件(7)为同一气流通路,所述第一风机组组件(5)与第四风机组组件(8)为同一气流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设于第一进风口(3)处的第一过滤模块(13)和设于第二进风口(1)处的第二过滤模块(12);
所述第一过滤模块(13)和第二过滤模块(12)分别包括初效过滤板、中效过滤板、高效过滤板、风享陶瓷过滤板四种过滤板组成的过滤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模块为热交换器(9),所述热交换器(9)为碳化硅陶瓷热交换基体,其形状为层状立方体,相邻两层设有垂直交错通风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四角处安装有第一吊装耳(16)、第二吊装耳(17)、第三吊装耳(18)和第四吊装耳(19),所述箱体(10)表面开口处设有检修门(11),检修门(11)为仰卧合页翻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机还包括降噪系统,所述降噪系统为箱体(10)外壳内侧粘贴聚乙烯发泡材料、箱体(10)钣金件结合处设有长效密封材料。
CN202020410819.6U 2020-03-26 2020-03-26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Active CN212029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0819.6U CN212029833U (zh) 2020-03-26 2020-03-26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0819.6U CN212029833U (zh) 2020-03-26 2020-03-26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9833U true CN21202983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0819.6U Active CN212029833U (zh) 2020-03-26 2020-03-26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98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0459A (zh) * 2021-07-16 2021-11-12 福建九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0459A (zh) * 2021-07-16 2021-11-12 福建九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5907B (zh) 节能手术室风处理系统及洁净手术室
CN207214353U (zh) 医院智能通风装置
CN204513613U (zh) 新风净化机及该室内空气净化循环系统
CN107062457A (zh) 一种新风与室内空气同步净化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2425820A (zh) 一种可以实现夜间通风的分体式空调器
CN212029833U (zh)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全热交换机
CN206786981U (zh) 一种空气交换机
CN204816035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01846375A (zh) 多腔消声型带热回收双向通风器
CN203704241U (zh) 一种风口环变器及其应用
CN211060334U (zh) 一种带空气检测功能的智能通风系统
CN218972809U (zh) 绿色低碳新风空调
CN106288059A (zh) 厂房通风除尘系统
CN203771558U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68145A (zh)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207879214U (zh) 智能多功能温度空气质量调控窗
CN208025737U (zh) 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
CN105627537B (zh) 节能型户式智慧新风除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48412U (zh) 一种窗式通风净化装置
CN207179912U (zh) 高层建筑断桥铝合金窗智能过滤换气装置
CN216114515U (zh) 一种吸顶式新风机
CN220931273U (zh) 变风道的变风阻力组合式空调机组及控制系统
CN217235820U (zh) 一种吊顶式空气处理机
CN213178659U (zh) 一种易清理的窗式自然通风器
CN210197478U (zh) 一种具有综合集成性能的空调及其室内机和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