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5524U -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5524U
CN212025524U CN202020115126.4U CN202020115126U CN212025524U CN 212025524 U CN212025524 U CN 212025524U CN 202020115126 U CN202020115126 U CN 202020115126U CN 212025524 U CN212025524 U CN 212025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device
button
long hole
shielding plate
ho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51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汉利
庞维新
王翠河
王玉花
王洪林
王文平
李建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Y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Y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Y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Y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51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5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5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5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包括转轴、数个安装件、遮挡板和固定件。其中,转轴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有连接长孔,各连接长孔沿延伸方向分为第一长孔段和第二长孔段,第一长孔段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长孔段的开口宽度;各安装件具有安装于纺纱装置的外壳的安装端,还具有供转轴穿设的定位部,转轴能够相对于定位部运动;遮挡板的一侧凸设有数个连接部,各连接部沿其凸设方向依次具有能够通过第一长孔段的第一连接部,和不能通过第一长孔段且能够通过第二长孔段的第二连接部;固定件能够套设固定于转轴,并能够与一个安装件相抵靠,以限制转轴相对于定位部滑动。按钮防触结构可有效的保护按钮,同时避免纺纱装置的运行状态的意外改变。

Description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属于纺纱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纱装置按钮控制着纺纱装置的运行,而在纺纱装置的作业现场中存在居多不可控因素,极易造成对按钮的误触,若纺纱装置意外启动,会对现场的操作工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若纺纱装置意外关闭,则会影响生产中的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此外,按钮作为纺纱装置的核心部位,现有的纺纱装置中的按钮直接暴露在外部,极易受到外界的污染,按钮一旦损坏,则纺纱装置无法运行,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有技术中虽存在对按钮的防触结构,但却无法对按钮提供有效的保护,且防触结构尺寸单一,不能满足纺纱装置中按钮尺寸的多样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该按钮防触结构可稳固的固定于纺纱装置的外壳。此外,按钮结构不仅可以方便的实现遮挡板的拆卸连接,而且整个防触结构也可根据需求进行拆卸更换,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按钮结构。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具有按钮防触结构,可有效的防止纺纱装置因意外情况造成的运行状态的改变;此外,按钮防触结构对纺纱装置的按钮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因按钮的损坏而造成的纺纱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按钮防触结构包括:
转轴,转轴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有连接长孔,各连接长孔沿延伸方向分为第一长孔段和第二长孔段,第一长孔段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长孔段的开口宽度;
数个安装件,各安装件具有能够安装于纺纱装置的外壳的安装端,各安装件还具有定位部,转轴能够穿设于各定位部,且能够相对于定位部运动;
遮挡板,遮挡板的一侧凸设有数个连接部,各连接部沿其凸设方向依次具有能够通过第一长孔段的第一连接部,和不能通过第一长孔段且能够通过第二长孔段的第二连接部;和
固定件,其能够套设固定于转轴,并能够与一个安装件相抵靠,以限制转轴相对于定位部滑动。
可选地,安装件的安装端为可弹性变形的L型结构,外壳设置与L型结构配合设置的限位槽,以将安装件与外壳连接;
安装件的定位部为与转轴配合的环状结构。
可选地,转轴与固定件螺纹连接。
可选地,遮挡板设置可视窗口,可视窗口与按钮相对设置。
可选地,遮挡板设置为罩体结构,罩体结构与外壳围成保护腔,按钮设置在保护腔内。
可选地,遮挡板的与连接部相对的一侧设有把手,把手设置为相对遮挡板的凸出部,凸出部向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外壳设置与遮挡板关闭位置对应的第一卡槽,把手的内侧面设置与第一卡槽对应设置的内卡钩。
可选地,外壳设置与遮挡板打开位置对应的第二卡槽,把手的外侧面设置与第二卡槽对应设置的外卡钩。
可选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周边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材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纱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按钮,和上述中的按钮防触结构。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转轴设置有连接长孔,遮挡板设置有与之匹配的连接部,安装件具有安装端和定位端,固定件可限制转轴的运动,不仅使按钮防触结构稳固的固定于纺纱装置的外壳,还可以实现遮挡板的方便的拆卸连接,而且整个防触结构也可根据需求进行拆卸更换,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按钮结构。
2、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安装件的安装端为可弹性变形的L型结构,不仅方便了安装件与外壳的连接,同时实现了安装件与外壳的拆卸,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按钮;安装件的定位部为环状结构,使得转轴在转动时更加顺畅,实现遮挡板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的灵活切换。
3、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转轴与固定件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可方便的调节固定件的位置,达到阻碍转轴移动或限制转轴移动的目的;同时螺纹的设置也方便固定件的拆卸,实现按钮防触结构与纺纱装置的可拆卸连接。
4、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遮挡板具有可视窗口,通过可视窗口无需打开遮挡板即可观察按钮的状态,避免了因纺纱装置故障而造成的对按钮状态的误判,提高作业的安全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5、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遮挡板为罩体结构,不仅与存在于外壳内部的按钮结构相适配,同时适配相对于外壳凸出的按钮结构,同时遮挡板既可以防止作业中因按钮的误触导致的安全隐患,还可为按钮提供保护空间,避免按钮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6、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外壳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把手的内侧面设置与第一卡槽对应的内卡钩,把手的外侧面设置与第二卡槽对应的外卡钩,使得遮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时,遮挡板与外壳形成按钮保护腔,发挥遮挡板对按钮的保护作用,在遮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时,防止遮挡板处于打开位置时发生脱落,也无需操作人员对遮挡板进行手动固定,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7、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周边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材质,可最大限度的发挥遮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按钮的保护作用,也可保证遮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稳固的固定在外壳上,避免因遮挡板脱落而发生的安全隐患。
8、本申请所提供的纺纱装置,具有外壳、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按钮和按钮防触结构。按钮防触结构可防止纺纱装置因意外情况造成的运行状态的改变,同时纺纱装置的按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避免因按钮的损坏而造成的纺纱装置无法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中遮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中遮挡板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转轴和遮挡板预安装状态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转轴和遮挡板安装固定状态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转轴与遮挡板的预安装状态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转轴与遮挡板的安装固定状态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转轴10、数个安装件20、遮挡板30和固定件40。其中,转轴10通过各安装件20固定于纺纱装置的外壳50,遮挡板30与转轴10相连接,固定件40用于限制安装有遮挡板30的转轴10的移动。
图3为转轴和遮挡板预安装状态的仰视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转轴10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有连接长孔12,各连接长孔12沿延伸方向分为第一长孔段121和第二长孔段122,且第一长孔段121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长孔段122的开口宽度。
图5为转轴与遮挡板的预安装状态的正面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遮挡板30的一侧凸设有数个连接部32,各连接部32与转轴10的各连接长孔12匹配设置,各连接部32沿其凸设方向依次具有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第一连接部321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部322的宽度,第一连接部321既能通过第一长孔段121,也能通过第二长孔段122,而第二连接部322只能通过第二长孔段122,不能通过第一长孔段121。
如图1所示,按钮防触结构中的各安装件20具有安装端和定位部,安装端20能够安装在纺纱装置的外壳50,定位部能够使转轴10穿设,且转轴10能够相对于定位部运动,同时转轴10与遮挡板30相固定,从而转轴10的运动可带动遮挡板30的运动,实现遮挡板30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转轴10与遮挡板30安装时,遮挡板30的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进入转轴10的第二长孔段122请同时参见图3和图5。然后将转轴10向左移动,以使遮挡板30的第一连接部321与第二连接部322进入转轴10的第一长孔段122,由于第二连接部322不能通过第一长孔段121,故第二连接部322无法与转轴10脱离,从而实现遮挡板30与转轴10的连接。同时,由于安装件20与外壳50固定,故转轴10向左移动时安装件20不发生移动,此时,转轴10的左移使得第一长孔段122位于安装件20的下端,即安装件20对第一长孔段122进行了封闭,从而保证了遮挡板30的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无法从第一长孔段122处脱出,请同时参见图4和图6。
在遮挡板30与转轴10的连接后,将按钮防触结构的固定件40套设固定于转轴10,并使固定件40与一个安装件20相抵靠,以限制转轴10相对于定位部的滑动,避免转轴10在带动遮挡板30转动时向右移动,使得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进入第一长孔段122,导致遮挡板30的脱落,请同时参见图1、图4和图6。
在对遮挡板30与转轴10拆卸时,只需将固定件40从转轴10上取下,然后将转轴10向右滑动,使得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进入第一长孔段122,此时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可从第一长孔段122处取出,实现遮挡板30与转轴10的分离,从而方便的对遮挡板30进行拆卸和更换,以匹配不同纺纱装置的多种按钮52的不同尺寸。
具体地,安装件20的安装端为可弹性变形的L型结构,且每个安装端均具有两个L型结构,纺纱装置的外壳50设置与L型结构配合设置的限位槽,在安装件20与外壳50安装时,将安装端处的两个L型结构向内捏合,使得L型结构进入到外壳50的限位槽中,实现安装件20与外壳50的连接,同时L型结构的安装端也可方便的实现安装件20与外壳50的拆卸,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按钮52。
此外,安装件20的定位部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设计与转轴10更加匹配,使得转轴10在转动时更加顺畅,实现遮挡板30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的灵活切换。
进一步地,转轴10的表面设置螺纹,固定件40通过螺纹与转轴10固定连接。螺纹的设置方便固定件40与转轴10的固定,且通过螺纹可调节固定件40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固定件40抵靠在安装件20的位置,达到阻碍转轴10移动或限制转轴10移动的目的。同时螺纹的设置也方便固定件40的拆卸,实现按钮防触结构与纺纱装置的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参考图1-图2,遮挡板30设置可视窗口32,可视窗口32与按钮52相对设置,通过可视窗口32无需打开遮挡板30即可观察按钮52的状态,避免了因纺纱装置故障而造成的对按钮52状态的误判,提高作业的安全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为充分发挥遮挡板30对按钮52的保护作用,参考图1-图2,遮挡板30设计为罩体结构34,在遮挡板出于关闭状态时,罩体结构34与纺纱装置的外壳50围成保护腔,按钮52设置在保护腔内。遮挡板30的结构不仅与存在于外壳50内部的按钮52结构相适配,同时适配相对于外壳50凸出的按钮52结构,同时遮挡板30既可以防止作业中因按钮52的误触导致的安全隐患,还可为按钮52提供保护空间,避免按钮52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为方便遮挡板30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参考图1,遮挡板30的与连接部32相对的一侧设有把手36,把手36设置为相对遮挡板30的凸出部,凸出部向远离外壳50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外壳50设置有第一卡槽541和第二卡槽542,第一卡槽541位于外壳50的下部,第二卡槽542位于外壳50的上部,把手36的内侧面设置与第一卡槽541对应的内卡钩361,把手36的外侧面设置与第二卡槽542对应的外卡钩362。
当遮挡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把手36内侧面的内卡钩361进入外壳50的第一卡槽541中,使得遮挡板30与外壳50形成按钮52保护腔,发挥遮挡板30对按钮52的保护作用;当遮挡板30处于打开位置时,把手36外侧面的外卡钩362进入外壳50的第二卡槽542中,防止遮挡板30处于打开位置时发生脱落,同时也无需操作人员对遮挡板30进行手动固定,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541和第二卡槽542的周边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材质,密封圈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卡槽541和内卡钩361、第二卡槽542和外卡钩362扣合的更加紧密、更加牢固,可最大限度的发挥遮挡板30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按钮52的保护作用,也可保证遮挡板30处于打开状态时稳固的固定在外壳50上,避免因遮挡板30脱落而发生的安全隐患。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纺纱装置,包括外壳50和设置在外壳50表面的按钮52,以及按钮防触结构。该纺纱装置由于具有按钮防触结构,可防止纺纱装置因意外情况造成的运行状态的改变,同时纺纱装置的按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避免因按钮的损坏而造成的纺纱装置无法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防触结构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有连接长孔,各所述连接长孔沿所述延伸方向分为第一长孔段和第二长孔段,所述第一长孔段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孔段的开口宽度;
数个安装件,各所述安装件具有能够安装于所述纺纱装置的外壳的安装端,各所述安装件还具有定位部,所述转轴能够穿设于各所述定位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部运动;
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一侧凸设有数个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沿其凸设方向依次具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长孔段的第一连接部,和不能通过所述第一长孔段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长孔段的第二连接部;和
固定件,其能够套设固定于所述转轴,并能够与一个所述安装件相抵靠,以限制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定位部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安装端为可弹性变形的L型结构,所述外壳设置与所述L型结构配合设置的限位槽,以将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外壳连接;
所述安装件的定位部为与所述转轴配合的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设置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与所述按钮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设置为罩体结构,所述罩体结构与所述外壳围成保护腔,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保护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为相对所述遮挡板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向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与所述遮挡板关闭位置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把手的内侧面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设置的内卡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与所述遮挡板打开位置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把手的外侧面设置与所述第二卡槽对应设置的外卡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周边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材质。
10.一种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表面的按钮,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防触结构。
CN202020115126.4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Active CN212025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5126.4U CN21202552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5126.4U CN21202552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5524U true CN212025524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5126.4U Active CN21202552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5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7587A2 (en) Water dispenser
CN211963343U (zh) 一种带有环形锁止件的净水设备
CN212025524U (zh) 一种纺纱装置的按钮防触结构
CN108231449B (zh) 一种三相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
CN104930315B (zh) 支架组件锁合结构、显示器组件、空气净化器及家用电器
CN109603328A (zh) 一种布袋快拆式除尘环保设备
CN204680920U (zh) 可提示并预警的屏柜
EP3741905B1 (en) Door assembly of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and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CN109838839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363755U (zh) 拆装装置
CN219535316U (zh) 一种具有防误触结构的配电箱
CN211151201U (zh) 一种防尘配电箱
CN204717278U (zh) 支架组件锁合结构、显示器组件、空气净化器及家用电器
CN219876487U (zh) 一种气动控制柜
CN210218838U (zh) 智能电气阀门定位装置
EP3447182A1 (en) Household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ousehold appliance
CN111106289A (zh) 电池盖拆装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10575699U (zh) 高压柜接地开关后门联锁机构
CN217114207U (zh) 一种可视化旋转隔离开关
CN208903940U (zh) 螺钉防拆结构和断路器
CN216253604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网络安全服务器
CN212275822U (zh) 一种电能计量箱
CN213514094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129828U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设备
CN217061841U (zh) 一种紧急分闸装置及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