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0599U - 轴孔装配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轴孔装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20599U CN212020599U CN202020192384.2U CN202020192384U CN212020599U CN 212020599 U CN212020599 U CN 212020599U CN 202020192384 U CN202020192384 U CN 202020192384U CN 212020599 U CN212020599 U CN 2120205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guide
- reset
- shaft
-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轴孔装配机构,轴孔装配机构包括底座、导向轴和复位组件,所述底座包括连通的第一导向孔和复位孔,复位组件在复位孔内的第一位置时,复位组件从复位孔伸入到第一导向孔中锁定位于第一导向孔内的第三位置的导向轴,复位组件在第二位置时解锁导向轴,导向轴从第一导向孔的第三位置移动到第一导向孔的第四位置,此时至少部分导向轴伸入到底座的承载槽中,将具有连接孔的工件插入到导向轴上,连接轴推动导向轴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此时连接轴与工件实现装配。本公开的轴孔装配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地将小型孔轴零件进行装配,提高小型零件在装配时的定位精度和装配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构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孔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通讯以及消费电子产品行业中,有许多小型孔轴配合零件,由于这些零件配合精密度较高,肉眼难以组装,致使市面上并没有标准的能够满足小型孔轴装配关系的载具。现有的装配方式基本都是通过将孔简单定位,然后将轴装入孔中。现有的装配方式不适宜于小型零件,小型零件在进行定位时定位面积较小,从而导致零件定位不准,容易产生较大的装配误差。同时现有的装配方式未考虑轴上非紧固零件,装配时易造成该类零件逃逸出原位置,造成装配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孔装配机构,所述轴孔装配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地将小型孔轴零件进行装配,提高小型零件在装配时的定位精度和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孔装配机构,用于装配具有连接孔的工件和连接轴,所述装配机构包括:
底座,包括复位孔、第一导向孔以及承载槽,所述复位孔和所述第一导向孔相互连通;
导向轴,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
复位组件,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复位孔内;
其中,所述复位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从所述复位孔伸入到所述第一导向孔中锁定位于第三位置的所述导向轴,在第二位置时解锁所述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被配置为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导向轴伸入到所述承载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部分、第二导向部分和第三导向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的直径和第三导向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二导向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三导向部分的直径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向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孔的长度,所述第三导向部分被配置为位于第四位置时从所述连接孔中穿出;
所述第三导向部分被配置为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复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分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向部分的端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与所述连接轴的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
连接板;
复位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复位孔内,所述复位杆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时带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复位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孔;
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孔径,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穿过对应地所述第二导向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连通;
其中,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一导向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转换时带动所述导向轴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导向部分的端部进入第一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工件载具,设置于所述承载槽内,所述工件载具具有工件定位槽,所述工件定位槽与所述工件相适配。
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包括底座、导向轴和复位组件,所述底座包括连通的第一导向孔和复位孔,复位组件在复位孔内的第一位置时,复位组件从复位孔伸入到第一导向孔中锁定位于第一导向孔内的第三位置的导向轴,复位组件在第二位置时解锁导向轴,导向轴从第一导向孔的第三位置移动到第一导向孔的第四位置,此时至少部分导向轴伸入到底座的承载槽中,将具有连接孔的工件插入到导向轴上,连接轴推动导向轴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此时连接轴与工件实现装配。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地将小型孔轴零件进行装配,提高小型零件在装配时的定位精度和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相适配的工件和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件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位组件锁定位于第三位置的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位组件解锁后导向轴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件安装于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轴通过轴孔装配机构与工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12是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12所示,轴孔装配机构包括底座1、导向轴2和复位组件3。其中,底座1包括复位孔11、第一导向孔12以及承载槽13,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复位孔11和所述第一导向孔12相互连通。所述承载槽1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所述复位孔1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所述第一导向孔12和复位孔11连通。也即,第一导向孔12和复位孔11的轴线相互垂直且相交。所述承载槽1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一侧,所述承载槽13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2连通,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内的导向轴2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时位于所述承载槽13内,如图1所示。
所述承载槽13用于放置带有连接孔A1的工件A或放置工件载具6。所述工件载具6具有工件定位槽61,用于放置具有连接孔A1的工件A,以使得放置于工件载具6上的工件A的连接孔A1和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的导向轴2连接,如图1和图8所示。当承载槽13用于放置工件A时,所述承载槽13的内轮廓与工件A的外轮廓相匹配,以对放置于其上的工件A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所述连接孔A1的两端连通。
当承载槽13用于放置工件载具6时,所述承载槽13与工件载具6固定连接,所述工件载具6的外轮廓与所述承载槽13相适配,工件定位槽61与工件A的外轮廓相匹配,以便于精准地将工件A放置于工件载具6上,使得工件A的连接孔A1与伸出第一导向孔12的导向轴2连接,可以减少安装定位时间。所述承载槽13的底部具有螺纹孔131。对应地,所述工件载具6具有沉孔62。所述工件载具6放置于承载槽13内后,通过沉头螺栓将所述沉孔62和螺纹孔131固定连接,实现工件载具6和承载槽13的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槽13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以便于观察放置其上的工件A和连接轴B的连接情况,如图2和图5所示。同时,承载槽13顶部的第一开口还可以方便的将装配好的工件A和连接轴B取出进行下一步工序。所述承载槽13在与第一导向孔12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当导向轴2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后,工件A从第二开口放置于承载槽13或工件载具6内与导向轴2连接。
导向轴2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内,所述导向轴2可以沿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或缩进所述第一导向孔12,为小型轴孔零件的装配提供导向作用,可以精准快速地实现小型轴孔零件的装配。
导向轴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部分21、第二导向部分22和第三导向部分23,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直径和第三导向部分23的直径。也即,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第二导向部分22和第三导向部分23形成阶梯轴。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直径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孔12可以作为导向滑道以限制导向轴2在所述第一导向孔12内移动。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直径与所述工件A内的连接孔A1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连接孔A1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时,第三导向部分23位于承载槽13内。此时,可以将工件A的连接孔A1与第三导向部分23连接,进而实现后续工件A与连接轴B的导向装配。
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孔A1的长度。当第三导向部分23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时(也即第三导向部分23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三导向部分23从工件A的连接孔A1的一侧穿入并穿过,此时部分第三导向部分23从工件A的连接孔A1的另一侧露出。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端部具有安装孔231,所述安装孔231的直径与所述连接轴B的直径相适配。安装孔231的长度小于连接轴B的长度。当部分第三导向部分23从工件A的连接孔A1的另一侧露出时,将连接轴B插入到第三导向部分23端部的安装孔231内,连接轴B推动导向轴2沿第一导向孔12向远离所述承载槽13的一侧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长度,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被配置为在第四位置时(即第三导向部分23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时),所述复位组件3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上方,如图11所示。此时,将工件A放置于工件载具6上与第三导向部分23连接,将连接轴B插入到第三导向部分23端部的安装孔231内时,可以直接通过推动连接轴B推动导向轴2沿第一导向孔12向远离所述承载槽13的一侧移动,实现连接轴B和工件A的装配。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被配置为在第四位置时(即第三导向部分23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时),所述复位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接触(也即复位组件3位于第一导向孔12内)。此时,将工件A放置于工件载具6上与第三导向部分23连接,将连接轴B插入到第三导向部分23端部的安装孔231内。工件A和连接轴B在进行装配时,首先需要将复位组件3从第一导向孔12拉至复位孔11内,然后通过推动连接轴B推动导向轴2沿第一导向孔12向远离所述承载槽13的一侧移动,实现连接轴B和工件A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B设置为阶梯轴,所述连接轴B包括第一部分B1和第二部分B2,如图7所示。第一部分B1的直径与第三导向部分23端部的安装孔231的直径相适配,第二部分B2的直径与工件A的连接孔A1的直径相适配。将连接轴B的第一部分B1插入安装孔231内推动导向轴2移动。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轴B为光轴,所述连接轴B的直径与安装孔231的直径相适配,将连接轴B插入安装孔231内推动导向轴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轴孔装配机构是用于装配小型的轴孔零件,由于轴孔零件尺寸本身为微型,连接轴B的直径与安装孔231的直径相适配,不会影响连接轴B与工件A的装配。
复位组件3设置于所述复位孔11内,所述复位组件3可以沿所述复位孔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或缩进所述复位孔11,用于解锁或锁定导向轴2。其中,所述复位组件3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从所述复位孔11伸入到所述第一导向孔12中锁定位于第三位置的所述导向轴2,在第二位置时解锁所述导向轴2,所述导向轴2被配置为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导向轴2伸入到所述承载槽13中,进行工件A和连接轴B的装配。
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连接板31、复位杆32和第一弹性件33,如图3所示。其中,连接板31位于所述复位孔11的外侧,复位杆32位于所述复位孔11内,在所述复位孔11内移动。复位杆32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通过在底座1外部拉动连接板31进而拉动复位杆32从第一位置拉动至第二位置,从而解锁导向轴2,使得导向轴2可以在第一导向孔12内移动。第一弹性件33设置于连接板31和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33设置于复位杆32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31和底座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33在不承受负荷时,复位杆32位于第一导向孔12内(也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33在承受轴向拉力时,将复位杆32从第一导向孔12拉至复位孔11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复位孔11连通的第一导向孔12位置有空间时,用户松开第一弹性件33,复位杆32在第一弹性件33反向作用力的作用下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也即所述第一弹性件33被配置为在第一状态(不承受负荷的状态)和第二状态(承受轴向拉力的状态)之间转换时带动所述连接板31和所述复位杆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33为拉伸弹簧。优选地,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33。所述两个第一弹性件33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复位杆32的两侧,分别与连接板31的底座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位置是指导向轴2的第三导向部分23位于第一导向孔12内,复位组件3的复位杆32伸入到第一导向孔12内与第二导向部分22的侧面以及第三导向部分23的周向外轮廓接触(也即导向轴2位于第三位置),从而锁定导向轴2(也即阻止导向轴2向承载槽13一侧移动)。
所述第二位置是指复位组件3从第一导向孔12内拉出,位于复位孔11内。此时,复位组件3解锁导向轴2,导向轴2的第三导向部分23从第一导向孔12内伸出至承载槽13内(即第四位置),进行工件A和连接轴B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3还包括导向杆34,所述连接板31具有第二导向孔311。所述导向杆34的第一端34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342的直径。所述第二导向孔311的孔径小于第一端34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342的直径,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杆34的第二端342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311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31和复位杆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连接板31和复位杆32可以进一步地通过导向杆34进行导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33套设于所述导向杆34的外侧,也即,导向杆34的第二端342从第二导向孔311穿过后从第一弹性件33中穿过与底座1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杆34、第二导向孔311和第一弹性件33均为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复位杆32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底座1还包括限位孔14,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孔14设置于与所述承载槽13相对一侧的底座1上。所述限位孔14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2连通,且所述限位孔14和第一导向孔12的轴线重合。所述限位孔1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直径,所述限位孔1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直径。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端部可以从所述限位孔14内伸出。
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和限位件5。第二弹性件4设置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之间。也即,第二弹性件4通过第二导向部分22限制于第一导向孔12内,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2的第一导向部分21从承载槽13的一侧进入第一导向孔12内,并穿过设置在第一导向孔12内的第二弹性件4从限位孔14穿出。也即所述第二弹性件4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外侧。
第二弹性件4在不承受负载时,导向轴2位于第四位置,也即导向轴2的第三导向部分23从第一导向孔12中伸出到承载槽13内,此时复位组件3位于第二导向部分22的上方。第二弹性件4在承受轴向压力时,导向轴2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此时复位组件3在第一弹性件33的弹性作用力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即复位组件3移动到第一导向孔12中,与第二导向部分22的侧面和第三导向部分23的周向轮廓接触),复位组件3锁定导向轴2,以防止导向轴2在第一导向孔12内移动。当复位组件3受拉力从第一位置拉至第二位置时,导向轴2在第二弹性件4的弹性作用力下将导向轴2移动到第四位置,也即第二弹性件4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转换时,带动所述导向轴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4为压缩弹簧。
所述限位件5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5可以为插销结构。对应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上沿径向设置有通孔,用于固定限位件5。当导向轴2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可以通过限位件5限制导向轴2的第一导向部分21完全进入第一导向孔12内,以避免影响后续工件A和连接轴B的装配以及轴孔装配机构的下次使用。
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导向部分21的端部设置为螺纹结构,对应地,所述限位件5设置为螺母等具有与第一导向部分21端部相适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限位件5与第一导向部分2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5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孔14。当导向轴2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可以通过限位件5限制导向轴2的第一导向部分21完全进入第一导向孔12内,以避免影响后续工件A和连接轴B的装配以及轴孔装配机构的下次使用。
轴孔装配机构的初始状态为导向轴2位于第三位置,复位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复位杆32伸入到第一导向孔12内,与导向轴2的第二导向部分22和第三导向部分23接触,将导向轴2锁定在第一位置,如图9所示。此时,第二弹性件4受轴向压力压缩在第一导向孔12内,第一弹性件33不承受负荷。
工件A和连接轴B通过轴孔装配机构进行装配的过程:
将复位组件3从第三位置向上拉至第四位置,此时复位杆32位于复位孔11内,解锁导向轴2,所述第一弹性件33承受轴向拉力。导向轴2在第二弹性件4的反向作用力下向靠近承载槽13的一侧伸展,进而推动导向轴2向外移动,使得导向轴2的第三导向部分23伸出到承载槽13内,松开复位组件3,如图10所示。将工件A从承载槽13的右侧向左移动放置于工件定位槽61内,在工件A移动的过程中,第三导向部分23从工件A的连接孔A1左侧穿入并从连接孔A1的右侧穿出,露出部分第三导向部分23,如图11所示。然后将连接轴B的端部插入第三导向部分23的安装孔231内,通过推动连接轴B推动导向轴2向第一导向孔12内移动,使得连接轴B完全进入连接孔A1内,完成工件A和连接轴B的装配,如图12所示。最后将工件A和连接轴B一起从工件定位槽61中取出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此时导向轴2的第三导向部分23移动到第三位置,复位组件3在第一弹性件33的反向作用力下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与导向轴2的第二导向部分22和第三导向部分23接触,将导向轴2锁定在第一位置,以便于下次进行使用。
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的零部件数量少且各零部件的结构简单精巧。轴孔装配机构依靠自身的轴孔定位,就能实现导向作用。由于第二导向部分22与第一导向孔12适配,且第二导向部分22位于导向轴2的中部,因此不会出现因导向轴2过长而产生的轴向歪斜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导向轴2一体多用。导向轴2的第三导向部分23用于轴孔装配时进行导向;第二导向部分22与底座1的第一导向孔12适配进行限位导向移动;第二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导向部分21的外侧,第一导向部分21对第二弹性件4进行导向使第二弹性件4进行压缩和伸展时不产生歪斜力,提高直线的导向能力。
当轴孔装配机构具有工件载具6时,针对不同外形的工件A与连接轴B装配时,只需要通过修改工件载具6便可实现。在修改工件载具6时,只需要将工件载具6的工件定位槽61修改为与工件A的外形相适配的形状,同时修改工件载具6底部的厚度使得工件A放置在工件载具6上时,工件A的连接孔A1的轴线与第一导向孔12的轴线重合。对于具有不同长度连接孔A1的工件A,可以通过修改导向轴2的长度实现。对于不同大小的工件A,通过修改底座1实现。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工序机构配合使用。同时,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也可以去掉工件载具6后与其他工序机构配合使用。
本实施例的轴孔装配机构的复位组件在复位孔内的第一位置时,复位组件从复位孔伸入到第一导向孔中锁定位于第一导向孔内的第三位置的导向轴,复位组件在第二位置时解锁导向轴,导向轴从第一导向孔的第三位置移动到第一导向孔的第四位置,此时至少部分导向轴伸入到底座的承载槽中,将具有连接孔的工件插入到导向轴上,连接轴推动导向轴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此时连接轴与工件实现装配。所述轴孔装配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快速地将小型孔轴零件进行装配,提高小型零件在装配时的定位精度和装配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轴孔装配机构,用于装配具有连接孔(A1)的工件(A)和连接轴(B),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
底座(1),包括复位孔(11)、第一导向孔(12)以及承载槽(13),所述复位孔(11)和所述第一导向孔(12)相互连通;
导向轴(2),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内;
复位组件(3),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复位孔(11)内;
其中,所述复位组件(3)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从所述复位孔(11)伸入到所述第一导向孔(12)中锁定位于第三位置的所述导向轴(2),在第二位置时解锁所述导向轴(2),所述导向轴(2)被配置为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导向轴(2)伸入到所述承载槽(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部分(21)、第二导向部分(22)和第三导向部分(23);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直径和第三导向部分(23)的直径,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直径与所述连接孔(A1)的直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孔(A1)的长度,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被配置为位于第四位置时从所述连接孔(A1)中穿出;
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被配置为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复位组件(3)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部分(23)的端部具有安装孔(231),所述安装孔(231)的直径与所述连接轴(B)的直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
连接板(31);
复位杆(32),与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32)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复位孔(11)内,所述复位杆(32)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33),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1)和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33)被配置为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时带动所述连接板(31)和所述复位杆(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孔(311);
所述复位组件(3)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34),所述导向杆(34)的第一端(34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342)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端(3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孔(311)的孔径,所述导向杆(34)的第二端(342)穿过对应地所述第二导向孔(311)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3)套设于所述导向杆(34)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2)连通;
其中,所述限位孔(1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直径,所述限位孔(1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直径,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被配置为在所述限位孔(14)和所述第一导向孔(12)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4),设置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22)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4)被配置为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转换时带动所述导向轴(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限位件(5),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所述限位件(5)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5)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端部进入第一导向孔(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4)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21)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孔(11)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轴线相互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工件载具(6),设置于所述承载槽(13)内,所述工件载具(6)具有工件定位槽(61),所述工件定位槽(61)与所述工件(A)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92384.2U CN212020599U (zh) | 2020-02-21 | 2020-02-21 | 轴孔装配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92384.2U CN212020599U (zh) | 2020-02-21 | 2020-02-21 | 轴孔装配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20599U true CN212020599U (zh) | 2020-11-27 |
Family
ID=7349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92384.2U Active CN212020599U (zh) | 2020-02-21 | 2020-02-21 | 轴孔装配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20599U (zh) |
-
2020
- 2020-02-21 CN CN202020192384.2U patent/CN2120205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9964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release mechanism | |
KR102168530B1 (ko) | 조작기용 커플링 장치 | |
WO2009027734A2 (en) | A device for locking a first component to a second | |
CN113296193B (zh) | 光学连接器及其光学连接器模块 | |
US7334441B1 (en) | Electronic vehicle key and housing assembly | |
US20140157977A1 (en) | Cylinder mechanism | |
CN212020599U (zh) | 轴孔装配机构 | |
US801194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lug, and socket | |
CN112068262A (zh) |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0446871A (zh) | 用于将第一轴的端部连接到第二轴的端部的装置以及相关联的传输组件 | |
US20140126958A1 (en) | Locking mechanism | |
US20210384656A1 (en) | Lock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6981020U (zh) |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 |
KR20100120310A (ko) | 자물쇠 잠금장치 | |
JP3216755U (ja) | 簡易施錠装置 | |
KR101585272B1 (ko) | 인서트의 래치 개방 장치 | |
KR20080082514A (ko) | 카드용 커넥터 장치 | |
US20240125340A1 (en) | Locking assembly | |
JP2022138065A (ja) | 着脱装置 | |
CN111980997B (zh) | 降低扣件高度的结构 | |
EP3340394A1 (en) | Fixing connector with charging module | |
CN216949866U (zh) | 一种载具用自锁机构 | |
US10861660B2 (en) | Safety switch | |
CN2921218Y (zh) | 一种自锁式磁式锁头 | |
CN216317436U (zh) |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