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0587U - 多功能机床扳手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机床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0587U
CN212020587U CN202020298681.5U CN202020298681U CN212020587U CN 212020587 U CN212020587 U CN 212020587U CN 202020298681 U CN202020298681 U CN 202020298681U CN 212020587 U CN212020587 U CN 212020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rench
limiting
spanner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86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炼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986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0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0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0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机床扳手,包括:外套筒,其上部固定设有若干个转动手柄,外套筒的内部设有套筒通孔,套筒通孔从上往下依次分为活动腔、限位腔以及刀架扳手腔;顶盖,其安装在外套筒的顶部;内活动件,其包括限位部和四方扳手部,限位部活动设置在活动腔内,四方扳手部与限位腔匹配使用,限位腔与刀架扳手腔的总深度小于四方扳手部的长度。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四方扳手部外伸于刀架扳手腔,这样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将四方扳手部与卡盘上的内孔进行对齐,此时本实用新型作为卡盘扳手进行使用;除此之外,只要将四方扳手部按压至刀架扳手腔之内,此时本实用新型便能作为刀架扳手进行使用,实现两种扳手之间的简单切换。

Description

多功能机床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涉及多功能机床扳手。
背景技术
在机床加工生产中,最常用的机床扳手为卡盘扳手和刀架扳手,卡盘扳手主要用以锁紧或者松开机床的卡盘,而刀架扳手主要用以将刀具夹紧固定在刀架上或者从刀架上拆卸刀具,两种扳手各有所用,不能替换。在机加工时,由于上述两种扳手需要频繁使用,因此操作者需要在两种扳手之间进行频繁更换,这不仅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将两种扳手合二为一的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209036406U的“普通车床用多功能安全扳手”,虽然该现有技术集成了卡盘扳手和刀架扳手,但每次需要使用卡盘扳手时,由于卡盘扳手是内置在刀架扳手内,因此肉眼无法观察到卡盘扳手的转向情况,从而会经常出现以下情况:当操作者用力下压扳手时,由于卡盘扳手与卡盘上的内孔没有对齐而白费力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便于与卡盘上的内孔进行对齐的多功能机床扳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包括:
外套筒,其上部固定设有若干个转动手柄,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套筒通孔,所述套筒通孔从上往下依次分为活动腔、限位腔以及刀架扳手腔,所述活动腔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限位腔的尺寸大小,所述刀架扳手腔的尺寸大小不小于所述限位腔的尺寸大小,所述限位腔为四方腔体;
顶盖,其安装在所述外套筒的顶部;
内活动件,其包括限位部和四方扳手部,所述限位部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四方扳手部的尺寸大小,所述限位部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所述四方扳手部与所述限位腔匹配使用,所述限位腔和所述刀架扳手腔的总深度小于所述四方扳手部的长度;
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进行固定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顶盖进行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机床扳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限位腔和所述刀架扳手腔的总深度小于所述四方扳手部的长度,因此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四方扳手部外伸于所述刀架扳手腔,这样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将四方扳手部与卡盘上的内孔进行对齐,此时本实用新型作为卡盘扳手进行使用;除此之外,只要将所述四方扳手部按压至所述刀架扳手腔之内,此时本实用新型便能作为刀架扳手进行使用,实现两种扳手之间的简单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刀架扳手腔为四方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刀架扳手腔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第一避空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限位腔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第二避空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通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内活动件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手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手柄在水平面上呈直线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机床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多功能机床扳手的仰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多功能机床扳手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100-外套筒、200-顶盖、300-内活动件、110-转动手柄、400-套筒通孔、410-活动腔、420-限位腔、430-刀架扳手腔、310-限位部、320-四方扳手部、500-弹簧、431-第一避空位、421-第二避空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包括外套筒100、顶盖200以及内活动件300,其中所述外套筒100套设在所述内活动件300之外。所述外套筒100的上部焊接有两个转动手柄110,为了便于操作者对外套筒100进行转动,两个所述转动手柄110在水平面上呈直线分布;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转动手柄110还可以为三个、四个等,而不限于此,当所述转动手柄110为三个时,三个所述转动手柄110在水平面上呈三角分布,当所述转动手柄110为四个时,四个所述转动手柄110在水平面上呈十字分布。所述外套筒100的内部设有套筒通孔400,所述套筒通孔400从上往下依次分为活动腔410、限位腔420以及刀架扳手腔430,所述活动腔410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限位腔420的尺寸大小,所述刀架扳手腔430的尺寸大小不小于所述限位腔420的尺寸大小,由于所述刀架扳手腔430是作为刀架扳手进行使用,因此所述刀架扳手腔430具体为四方腔体。为了对所述套筒通孔400进行单侧封闭,所述顶盖200具体安装在所述外套筒100的顶部,此时仅有所述刀架扳手腔430与外界直接连通。
除此之外,所述内活动件300包括限位部310和四方扳手部320,所述限位部310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四方扳手部320的尺寸大小,所述限位部310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410内,所述四方扳手部320能够穿过所述限位腔420且所述四方扳手部320与所述限位腔420匹配使用。由于所述四方扳手部320是作为卡盘扳手进行使用,因此为了防止其在工作时发生自转,所述限位腔420具体为四方腔体,且所述限位腔420的尺寸大小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四方扳手部320的尺寸大小,在所述限位腔420的限位作用下,所述内活动件300无法进行自转。由于所述套筒通孔400中设置有限位腔420,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所述限位部310与所述活动腔410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两者的具体形状作进一步的限定。
为了使操作者能够快速地将所述四方扳手部320与卡盘上的内孔进行对齐,所述限位腔420和所述刀架扳手腔430的总深度小于所述四方扳手部320的长度,使得所述四方扳手部320具有外伸于所述刀架扳手腔430的条件。为了使所述四方扳手部320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外伸于所述刀架扳手腔430,所述活动腔410内还设置有弹簧500,弹簧50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310进行固定连接,弹簧500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顶盖200进行抵接,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弹簧500能够提供弹力将所述限位部310推向所述限位腔420。由于所述外套筒100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00,因此只要将所述顶盖200拆卸,所述内活动件300和所述弹簧500均能从所述套筒通孔400的顶部取出,方便操作者对所述内活动件300进行拆换。
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当作卡盘扳手来进行使用,若操作者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作为刀架扳手进行使用,首先需要将所述四方扳手部320抵接在刀架的螺栓上,随后逐渐按压所述外套筒100,使得所述四方扳手部320逐渐往回缩,当所述四方扳手部320缩回至所述刀架扳手腔430内时,此时需要将所述刀架扳手腔430套住刀架的螺栓,继续按压所述外套筒100直到刀架的螺栓被所述刀架扳手腔430完全套住。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使所述内活动件300能够完全缩回至所述套筒通孔400内,所述套筒通孔400的深度必须大于所述内活动件300的长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加工,刀架扳手腔430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第一避空位431,限位腔420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第二避空位421,所述第一避空位431和所述第二避空位421的设置,使得生产方能够采用机床直接加工出方孔,而不需要采用电火花进行加工,显著提升加工效率以及降低加工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多功能机床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筒(100),其上部固定设有若干个转动手柄(110),所述外套筒(100)的内部设有套筒通孔(400),所述套筒通孔(400)从上往下依次分为活动腔(410)、限位腔(420)以及刀架扳手腔(430),所述活动腔(410)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限位腔(420)的尺寸大小,所述刀架扳手腔(430)的尺寸大小不小于所述限位腔(420)的尺寸大小,所述限位腔(420)为四方腔体;
顶盖(200),其安装在所述外套筒(100)的顶部;
内活动件(300),其包括限位部(310)和四方扳手部(320),所述限位部(310)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四方扳手部(320)的尺寸大小,所述限位部(310)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410)内,所述四方扳手部(320)与所述限位腔(420)匹配使用,所述限位腔(420)和所述刀架扳手腔(430)的总深度小于所述四方扳手部(320)的长度;
弹簧(500),其设置在所述活动腔(410)内,弹簧(50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310)进行固定连接,弹簧(500)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顶盖(200)进行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扳手腔(430)为四方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其特征在于:刀架扳手腔(430)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第一避空位(4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其特征在于:限位腔(420)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第二避空位(4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通孔(400)的深度大于所述内活动件(300)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机床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手柄(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手柄(110)在水平面上呈直线分布。
CN202020298681.5U 2020-03-11 2020-03-11 多功能机床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20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8681.5U CN212020587U (zh) 2020-03-11 2020-03-11 多功能机床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8681.5U CN212020587U (zh) 2020-03-11 2020-03-11 多功能机床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0587U true CN212020587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868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20587U (zh) 2020-03-11 2020-03-11 多功能机床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0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8161U (zh) 一种可换头可加长扳手
CN212020587U (zh) 多功能机床扳手
CN215144999U (zh) 一种新型超高硬度的复合钻头
CN211491275U (zh) 一种卡头扳手
CN211388514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用多功能绝缘扳手
CN205465914U (zh) 一种可夹持螺丝刀
CN204487500U (zh) 多功能拆装工具
CN210498421U (zh) 一种多工位刀具夹紧装置
CN215431581U (zh) 多功能机械冷加工孔切削机夹刀具
CN2053553U (zh) 可转位可换系列刀头的万用车刀
CN211163703U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CN218639509U (zh) 多功能螺丝批
CN110919578A (zh) 一种卡头扳手
CN216464295U (zh) 一种外六角与内六角组合多用扳手
CN214161431U (zh) 一种车削加工用刀具固定器
CN217703297U (zh) 一种多功能安装锤
CN212763224U (zh) 一种力矩传递装置
CN204800529U (zh) 便携组合短把式多用型扳手
CN210996527U (zh) 一种多功能车床辅助刀座
CN215548155U (zh) 一种异形工件加工放置工装
CN221020782U (zh) 一种可调式扳手
CN217703299U (zh) 一种多功能钳工组合工具
CN212706581U (zh) 一种刀柄拉钉拆装机构
CN211728972U (zh) 一种数控机床卡爪内六角螺母拧紧、松弛装置
CN216883683U (zh) 一种轻型多功能内六角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