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6033U -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6033U
CN212016033U CN202020285792.2U CN202020285792U CN212016033U CN 212016033 U CN212016033 U CN 212016033U CN 202020285792 U CN202020285792 U CN 202020285792U CN 212016033 U CN212016033 U CN 212016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hamber
negative pressure
heating assembl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57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攀
刘慧娟
刘斌
王春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857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6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6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60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包括暖箱本体、移动支架,所述暖箱本体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暖箱本体包括箱体、床体,所述床体处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其特征结构,还包括负压产生装置、病原体灭杀部件。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的进气管与所述排气口密封贯通连接,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的排气管与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能够有效切断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以及实施转运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和生物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背景技术
目前对烈性传染病的病患转运大多采用隔离舱,隔离舱通过其具有的负压系统及相应的排气过滤系统保证了转运过程中的传染隐患,其原理的核心在于使隔离舱内的气压低于隔离舱外的气压,保证外部气流能够顺畅的由舱外流入舱内,而舱内的具有传染隐患的气流则经过排气过滤系统处理后再排出至舱外,从而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传染风险。
但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的负压舱的转运对象皆是针对年龄较大儿童且大多是成年人,其并未考虑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于外部环境的敏感需求,例如温度、湿度等,而目前针对新生儿、早产儿的转运暖箱(保温箱)并不具备负压功能,尤其不适用于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儿,且会增加医务人员和实施转运人员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一现象,尤其是目前所广为报道的新生儿感染或疑似感染传染病需要转运的事件,亟需设计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基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能够有效切断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和实施转运人员的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包括暖箱本体、移动支架,所述暖箱本体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暖箱本体包括箱体、床体,所述床体处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产生装置、病原体灭杀部件,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的进气管与所述排气口密封贯通连接,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的排气管与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贯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包括消毒瓶,所述消毒瓶中盛装有消毒液,所述排气管插装于所述消毒瓶中且所述排气管的末端淹没于所述消毒液液面之下,且所述消毒瓶上还构造有出口,以使所述排气口中排出的气流经过所述消毒液后排出所述消毒瓶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转运暖箱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移动支架上构造有温度调节室,所述温度调节室的一侧与所述床体的底侧贯通,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温度调节室中以对所述床体实现加热。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室的室壁上构造有对外排气口,所述出口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室的室壁上且与所述温度调节室内部贯通。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具有水平状态及竖直状态,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床体进行加热,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处于竖直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出口中流出的气流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组件、第三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第三加热组件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字设置,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第三加热组件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室内。
优选地,所述转运暖箱还包括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包括储液箱、泵送部件、雾化装置,所述箱体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内侧设有导向进风室,所述雾化装置设于所述导向进风室内,所述储液箱装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泵送部件能够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泵送于所述导向进风室内以使所述雾化装置在运转时实现对液体的雾化。
优选地,所述转运暖箱还包括进风处理组件,所述进风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进风处理组件至少包括新风加热组件、空气净化模块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箱体与所述排气口相对应的内侧设有导向排风室,所述导向进风室的室壁上侧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导向排风室的室壁下侧设有多个进风缝隙。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负压产生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所述转运暖箱的箱内形成负压环境,通过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的设置则能够将箱内排出的带有传染风险的气流进行病原体消杀,能够有效切断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以及实施转运人员的安全,同时能够提供适当的温度、湿度,从而给予新生儿更为合适的呵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示意出了外部气流进入暖箱后排出的路径;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导向进风室室壁的片段,其示意出室壁上具有的微孔;
图4为图1中导向出风室室壁的片段,其示意出室壁上具有的进风缝隙。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箱体;11、进气口;111、导向进风室;112、微孔;12、排气口;121、导向排风室;122、进风缝隙;2、床体;21、连接柱;22、楔子;23、钩部;24、止推块;25、推块;26、弹簧;4、负压产生装置;41、进气管;42、排气管;51、消毒液;52、出口; 6、移动支架;61、温度调节室;611、对外排气口;71、第一加热组件;72、第二加热组件;73、第三加热组件;81、储液箱;82、泵送部件;83、雾化装置;91、新风加热组件; 92、空气净化模块;100、控制及监测部件;101、滚轮;102、操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包括暖箱本体、移动支架6(所述移动支架6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具体设计上应以便于转运为原则),所述暖箱本体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6上,所述暖箱本体包括箱体1、床体2,所述床体2处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箱体1 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口11、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产生装置4、病原体灭杀部件,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具有的进气管41与所述排气口12密封贯通连接,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具有的排气管42与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贯通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箱体1内还相应的设置有各种环境监测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对暖箱内的温度、湿度及压力(负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所述暖箱内的温度、湿度及负压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最终将被传输至所述移动支架6上装设的控制及检测部件100中,以进行相应的监测、记录、报警以及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对前述的负压产生装置4的运转以及加热部件、加湿部件的运行进行控制。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的设置能够在所述转运暖箱的箱内形成负压环境,通过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的设置则能够将箱内排出的带有传染风险的气流进行病原体消杀,能够有效切断呼吸道传染病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以及实施转运人员的安全,同时能够提供适当的温度、湿度,从而给予新生儿更为合适的呵护。前述的加热部件、加湿部件可以采用传统的新生儿暖箱或者保温箱的相应结构予以实现,其亦可以进行必要的改进实现设计上的整体紧凑与优化,此部分将在后文中进一步阐述。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采用现有的负压风机即可,当然在具体的选型方面则应具体的负压预设区间进行,例如,在一般的转运过程中,应保证能够实现箱内负压形成-10Pa~-30Pa即可而不会过低(真空度过高),以防对新生儿的自主呼吸产生不利影响。在航空转运过程中,则应考虑相应的机舱中的压力情况决定,当然针对高原地区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还可以采用多个相互并联的微型真空泵实现,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微型真空泵的个数实现对箱内负压环境的灵活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多个所述微型真空泵由于彼此并联,从而可以选择其中的至少一个充当具有吸痰作用的吸引装置,可以对转运过程中的病患进行相应的必要护理。
最好的,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病毒灭杀部件皆采用便于装卸的安装方式与所述暖箱本体及移动支架6组装为一体,以对不携带病原体的新生儿进行转运,也即此时的转运暖箱在功能上与传统意义上的暖箱相同。
作为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包括消毒瓶5,所述消毒瓶5中盛装有消毒液51,所述消毒液51的种类则依据于传染病患的病原体种类选择盛放即可,所述排气管42插装于所述消毒瓶5中且所述排气管42的末端淹没于所述消毒液51液面之下,且所述消毒瓶5上还构造有出口52,以使所述排气口12中排出的气流经过所述消毒液51后排出所述消毒瓶5的外部。具体的,针对传染病而言,当确诊感染的新生儿转运时,可以在消毒瓶5中盛放一定混比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杀。所述消毒瓶5的出口52与所述移动支架6之间采用快速插拔的方式实现固定安装,能够更为方便的对消毒瓶5进行维护(例如消毒液的添注)。
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移动支架6上构造有温度调节室61,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一侧与所述床体2的底侧贯通,所述温度调节室61中设有所述加热装置以对所述床体2实现加热;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室壁上构造有对外排气口611,所述出口5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室壁上且与所述温度调节室61内部贯通。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71,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具有水平状态及竖直状态,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处于水平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床体2进行加热,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处于竖直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出口52中流出的气流进行加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架6之间铰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另一端(与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则卡接于所述床体2下侧具有的连接柱21上。此时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具有的两个状态也即水平状态、竖直状态分别对应于不同功能,尤其是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处于竖直状态时,其加热温度可以被控制的高于其处于水平状态时,例如,在水平状态时可以控制其加热温度为45℃,而当其处于竖直状态时,则控制其加热温度为 75℃或者更高,以对所述出口52流出的气流进行高温消毒,以保证所述暖箱最终排气的安全性。
前述的卡接如图2所示,其包括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的下端具有相应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楔子22,所述楔子22朝向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一端具有钩部23,所述钩部23用于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下部形成支撑,同时所述楔子22上还具有止推块24,当所述楔子22处于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锁定支撑状态时,所述止推块24将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侧面形成夹紧用于,所述楔子22的夹紧通过其末端的弹簧26 实现,所述楔子22的下侧设置有推块25能够便于医护人员或者其他操作者通过拨动所述推块25实现将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由水平状态快速变化为竖直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第二加热组件 72、第三加热组件73沿所述床体2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字设置,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室61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与所述床体2的下侧面之间最好能够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以使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热辐射是通过空气而不是加热装置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床体2,这样的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热效率,能耗偏高,但其却能够提高所述床体2上热量的均匀性以提高新生儿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床体2之间设置相应的保温层(例如保温棉),从而进一步提升加热的均匀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热装置在作为所述暖箱的温度调节的功能部件时,其在加热温度上应充分考虑其升温最高温的限制可靠性,防止过高温度可能导致的灼伤隐患;而前述的在加热装置与床体2 之间留有空隙及保温层则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在极端条件带来的前述隐患。作为一种相对可靠的方式,前述的温度传感器除了在所述箱体1内布置以外,最好还能够在所述加热装置上增设一组,以单独实时监控加热装置的实际发热温度,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还能够处于竖直状态对排气进行加热灭杀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 最好是被单独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室61内,对应的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则被设置在另外的温度调节室61内,也即此时所述移动支架6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温度调节室61;而针对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的温度调节室61内,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与所述床体2之间以及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外周壁还设有隔热阻燃材料,以便于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处于竖直状态(也即加热消杀排气)时高温热量向外部传导。所述隔热阻燃材料,可以采用惯常的气凝胶纳米隔热板、陶瓷纤维板等。
所述加湿部件最好进行如下改造,具体的,所述加湿部件包括储液箱81、泵送部件82、雾化装置83,所述箱体1与所述进气口11相对应的内侧设有导向进风室111,所述雾化装置83设于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内,所述储液箱81装设于所述移动支架6上,所述泵送部件82(可以装设于所述储液箱81上)能够将所述储液箱81中的液体泵送于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内以使所述雾化装置83在运转时实现对液体的雾化。此时对传统的加湿部件进行了补检的拆分及优化,以能够更为合理的提升所述转运暖箱的整体性能。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装置83被设置在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内,在所述雾化装置83雾化加湿时,水雾能够伴随着进气气流进入箱体1内,加湿效果更佳,而将对应的储液箱81设置于移动支架6上则有效地减少了对所述箱体1的空间占用。在箱体内有患儿时,所述储液箱81 中液体为水(优选为蒸馏水),此时实现加湿功能;而当箱体内空置需要对箱体1内进行全面消杀,此时,可以将所述储液箱81内的液体更换为消毒液,雾化的消毒液随气流进入箱体1内部,从而能够极为方便的对箱体1内部实现全面消杀。
所述转运暖箱还包括进风处理组件,所述进风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进气口 11相对应的外侧,与所述导向进风室111相对设置,以对外部的气流进行必要的处理,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状况的发生。具体的,所述进风处理组件至少包括新风加热组件91、空气净化模块92中的一种,所述新风加热组件91能够对进风进行加热,以保证所述箱体1 内空气环境温度的均匀性,而所述空气净化模块92则能够对进风气流进行充分净化。所述空气净化模块92可以采用领域内普遍使用的HEPA模块。最好是同时设置这两种部件,此时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92处于所述新风加热组件91的上游,也即先通过所述空气净化模块92对进风气流进行净化之后在对其进行加热,防止气流中的过多杂质进入所述新风加热组件91中造成流通堵塞、加热效率降低且提高进风风阻进而引起下游的负压产生装置的耗能增加。所述新风加热组件91、空气净化模块92最好的皆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进气口11处,以在箱体1内无需实现负压的时候保证所述进风口11的气流自然流通。
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以及新风加热组件91优选的皆可以采用PTC陶瓷加热模块,这能够提升所述转运暖箱在结构上的紧凑性,同时由于PTC陶瓷加热模块的加热范围较广,从而更加符合本实用新型中对其加热灭杀病原体的功能定位,尤其是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以及新风加热组件91彼此实现电路上的并联,以实现对各个加热组件的单独控温。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利对所述出口52的气流进行大面积接触高温灭杀,所述PTC陶瓷加热模块上最好构造有多个供气体流通的通道。
与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对应的,所述箱体1与所述排气口12相对应的内侧设有导向排风室121,所述导向进风室111的室壁上侧设有多个微孔112(如图3),所述导向排风室121的室壁下侧设有多个进风缝隙122(如图4),所述进气管41能够可拆卸与所述导向进风室121贯通连接。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及所述导向排风室121最好的能够分别处于所述箱体1的最底侧及最顶侧,且所述导向进风室111的室壁上侧设有多个微孔112能够将进风气流打碎,从而实现进风气流的无风感,防止对箱内患儿的气流打扰。另外,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及所述导向排风室121最好的能够分别处于所述箱体1的最底侧及最顶侧使进风与排风的路径更长,这样使箱内负压环境的形成能够更为轻松。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进风室111的室壁上侧设有多个微孔112的总的通流面积应小于所述导向排风室121 的室壁下侧设有的多个进风缝隙122的总的通流面积,以对负压形成物理限定。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多个操作口102以及相应的仪器管线通过的过孔(图中未示出),而可以理解的,对于所述过孔,其应进行相应的密封处理,例如采用隔壁接头的方式实现管线在箱内与箱外的贯通。所述移动支架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01以保证转运过程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较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包括暖箱本体、移动支架(6),所述暖箱本体架设于所述移动支架(6)上,所述暖箱本体包括箱体(1)、床体(2),所述床体(2)处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箱体(1)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口(11)、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产生装置(4)、病原体灭杀部件,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具有的进气管(41)与所述排气口(12)密封贯通连接,所述负压产生装置(4)具有的排气管(42)与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体灭杀部件包括消毒瓶(5),所述消毒瓶(5)中盛装有消毒液(51),所述排气管(42)插装于所述消毒瓶(5)中且所述排气管(42)的末端淹没于所述消毒液(51)液面之下,且所述消毒瓶(5)上还构造有出口(52),以使所述排气口(12)中排出的气流经过所述消毒液(51)后排出所述消毒瓶(5)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移动支架(6)上构造有温度调节室(61),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一侧与所述床体(2)的底侧贯通,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温度调节室(61)中以对所述床体(2)实现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室壁上构造有对外排气口(611),所述出口(5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室(61)的室壁上且与所述温度调节室(61)内部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71),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具有水平状态及竖直状态,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处于水平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床体(2)进行加热,当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处于竖直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出口(52)中流出的气流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所述第一加热组件(71)、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沿所述床体(2)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字设置,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72)、第三加热组件(73)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温度调节室(6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包括储液箱(81)、泵送部件(82)、雾化装置(83),所述箱体(1)与所述进气口(11)相对应的内侧设有导向进风室(111),所述雾化装置(83)设于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内,所述储液箱(81)装设于所述移动支架(6)上,所述泵送部件(82)能够将所述储液箱(81)中的液体泵送于所述导向进风室(111)内以使所述雾化装置(83)在运转时实现对液体的雾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处理组件,所述进风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进气口(11)相对应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处理组件至少包括新风加热组件(91)、空气净化模块(92)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排气口(12)相对应的内侧设有导向排风室(121),所述导向进风室(111)的室壁上侧设有多个微孔(112),所述导向排风室(121)的室壁下侧设有多个进风缝隙(122)。
CN202020285792.2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6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5792.2U CN21201603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5792.2U CN21201603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6033U true CN21201603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579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603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60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9235A (zh) * 2021-01-09 2021-05-28 深圳市朗奥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与空气接触的洁净转运车
CN113730144A (zh) * 2021-08-11 2021-12-03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及智能监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9235A (zh) * 2021-01-09 2021-05-28 深圳市朗奥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与空气接触的洁净转运车
CN113730144A (zh) * 2021-08-11 2021-12-03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智能监护暖箱及智能监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4612A (zh)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CN212016033U (zh)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的新生儿转运暖箱
CN108420638B (zh) 一种产科用婴儿保育箱
US3929414A (en) Blood oxygenator utilizing a removable membrane oxygenator unit
WO2001037912A1 (en) Antibacterial/antiviral filtering device for ventilation systems
JP2004041736A (ja) 新生児用人工覆い
CN104519938B (zh) 紧凑型加湿器
CN210521291U (zh) 一种独特气流模式的婴儿培养箱
CN111409419A (zh) 负压装置及救护车
US20150250962A1 (en) Respiratory assistance apparatus
CN211876273U (zh) 一种用于负压隔离舱的空气循环系统
CN210612424U (zh) 一种生物安全婴儿培养箱
CN111544235A (zh) 传染性病员专用氧舱
CN109945347A (zh) 一种疫区隔离室空气净化装置
CN213098975U (zh) 一种新生儿护理暖箱
CN215023037U (zh) 一种医疗手术室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4435042U (zh) 一种负压隔离系统及新生儿培养装置
CN210410059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EP2379152A1 (en) Gas filter with integrated heating
CN112155902A (zh)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CN111772989A (zh) 一种便携防传染负压隔离舱
CN212913681U (zh) 传染性病员专用氧舱
CN219941522U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通气治疗设备
CN211158010U (zh)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CN215021175U (zh) 一种医用新生儿护理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