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5286U -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5286U
CN212015286U CN202020012657.0U CN202020012657U CN212015286U CN 212015286 U CN212015286 U CN 212015286U CN 202020012657 U CN202020012657 U CN 202020012657U CN 212015286 U CN212015286 U CN 212015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pot
heat transfer
annular groove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26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同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Nanning Hua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Nanning Hua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Nanning Hua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Nanning Hua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26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5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5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5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锅领域,具体涉及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不锈钢锅的锅体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布置、并且竖直朝下延伸的传热部,所述锅体的底部具有承托区和装载区,所述锅体的底部开设有绕锅体的轴线环绕而成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外径小于所述锅体的底部直径,所述环形槽的外边沿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边沿之间形成所述承托区,所述锅体对应所述环形槽内圈的部分均构成所述装载区,所有所述传热部均设置在所述装载区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锅体的底面,进而提升吸热面积,进而达到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锅领域,具体涉及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背景技术
现有烹调锅的外侧锅底都是光滑的,受热面积较小,且传热强度较低,不利于将炉灶内的热量传入锅内;因此人们开始将锅体底部装设增大受热面积的传热肋;这些传热肋充分覆盖锅体,但是还是要与锅体外边沿预留有供锅体摆放在炉灶上的空间,这部分空间不能增设传热肋,不然影响稳定锅体摆放,因此这部分空间不能被得到有效的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节能餐厨用锅,锅的锅体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布置、并且竖直朝下延伸的传热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热部为传热钉,所述传热钉上端与锅体底部焊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传热钉的外表面开设有集热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底部具有承托区和装载区,所述锅体的底部开设有绕锅体的轴线环绕而成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外径小于所述锅体的底部直径,所述环形槽的外边沿与所述锅体的底部外边沿之间形成所述承托区,所述锅体对应所述环形槽内圈的部分均构成所述装载区,所有所述传热部均设置在所述装载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内的底壁边缘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绕锅体的轴线环绕而成,所述加强层与锅体的内壁和底壁之间构成一个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区,所述环形槽对应所述加强区,并且环形槽构成所述加强区的底部敞口,所述加强区的内表面由加强层的下表面、锅体的内壁面以及环形槽的内表面构成,并且加强区的内表面为传热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的上表面与锅体内对应装载区的底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以供汤勺能够与锅体底壁无阻碍式接触的取料开口,所述取料开口的开口角度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绕锅体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开槽,所述开槽两侧边沿具有第一倒角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外边沿具有第二倒角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将锅体的承载区放置到灶台的支撑面上,由承载区与灶台支撑区域接触;装载区是用来安装所有传热钉;传热钉的下表面为平面结构可以使得本锅体能够同时适应灶台和电磁炉等加热设备;另外,传热钉上的集热螺纹槽可以大大增加传热钉的受热面,同时环形槽,也就是加强区的内表面也会配合来增大受热面,环形槽内表面上的开槽和第一倒角斜面在环形槽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受热面,这样一下,锅炉底部吸热面积大大提升;同时环形槽和加强层与锅体直接通过浇注一体成型,因此可使用批量生产,另外,环形槽对应的锅体部分通过加强层也确保该区域的结构稳定性,用户可方便使用;另外,根据实际使用得知,加强层构成的取料开口比传统内壁和底壁之间构成的直角式区域更利于汤勺锅内活动,即活动汤勺中因为不存在与汤勺抵触四角,因此不会费力,而且菜叶不会构成积留,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锅体的底面,进而提升吸热面积,进而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锅体1,承托区2,装载区3,环形槽4,加强层5,加强区6,取料开口7,集热螺纹槽8,开槽9,第一倒角斜面10,第二倒角斜面11,传热钉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不锈钢锅的锅体1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布置、并且竖直朝下延伸的传热部,所述锅体1的底部具有承托区2和装载区3,所述锅体1的底部开设有绕锅体1的轴线环绕而成的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的外径小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直径,所述环形槽4的外边沿与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边沿之间形成所述承托区2,所述锅体1对应所述环形槽4内圈的部分均构成所述装载区3,所有所述传热部均设置在所述装载区3内。
所述锅体1内的底壁边缘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加强层5,所述加强层5绕锅体1的轴线环绕而成,所述加强层5与锅体1的内壁和底壁之间构成一个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区6,所述环形槽4对应所述加强区6,并且环形槽4构成所述加强区6的底部敞口,所述加强区6的内表面由加强层5的下表面、锅体1的内壁面以及环形槽4的内表面构成,并且加强区6的内表面为传热面,加强层5的设置,是用来确保锅体1底部对应环形槽4区域的强度;环形槽4的内表面的传热面以及加强层5的传热面之合可以扩大该区域的受热面积;另外环形槽4是与锅体1、加强层5一并浇注成型的,可适用批量生产。
所述加强层5的上表面与锅体1内对应装载区3的底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以供汤勺能够与锅体1底壁无阻碍式接触的取料开口7,所述取料开口7的开口角度大于90°,为了确保环形槽4区域的强度结构,采用加强层5,同时还要确保锅体1在实际烹饪过程中,其内部的底壁不会影响汤勺的盛料作业,有加强层5的斜置构成的取料开口7可以实现该要求。
所述传热部为呈圆柱状的传热钉13,所述传热钉13上端与锅体1底部焊接配合,所述传热钉13的下表面为平面结构,传热钉13的下表面为平面结构可以使得本锅体1能够同时适应灶台和电磁炉等加热设备。
所述传热钉13的外表面开设有集热螺纹槽8,集热螺纹槽8可以大大增加传热钉13的受热面,即吸热面积大,节约能源。
所述环形槽4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绕锅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开槽9,所述开槽9两侧边沿具有第一倒角斜面10,开槽9/第一倒角斜面10可以增加环形槽4区域的受热面;另外,开槽9是在锅体1浇注成型后,通过倒置,并且其内部具有内衬模,然后通过机械加工而成。
所述环形槽4的外边沿具有第二倒角斜面11,第二倒角斜面11可以增加受热面。
工作原理:可以将锅体1的承载区放置到灶台的支撑面上,由承载区与灶台支撑区域接触;装载区3是用来安装所有传热钉13;传热钉13的下表面为平面结构可以使得本锅体1 能够同时适应灶台和电磁炉等加热设备;另外,传热钉13上的集热螺纹槽8可以大大增加传热钉13的受热面,同时环形槽4,也就是加强区6的内表面也会配合来增大受热面,环形槽4内表面上的开槽9和第一倒角斜面10在环形槽4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受热面,这样一下,锅炉底部吸热面积大大提升;同时环形槽4和加强层5与锅体1直接通过浇注一体成型,因此可使用批量生产,另外,环形槽4对应的锅体1部分通过加强层5也确保该区域的结构稳定性,用户可方便使用;另外,根据实际使用得知,加强层5构成的取料开口7比传统内壁和底壁之间构成的直角式区域更利于汤勺锅内活动,即活动汤勺中因为不存在与汤勺抵触四角,因此不会费力,而且菜叶不会构成积留。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Claims (5)

1.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其特征在于,锅的锅体(1)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布置、并且竖直朝下延伸的传热部;
所述传热部为传热钉(13),所述传热钉(13)上端与锅体(1)底部焊接配合;
所述传热钉(13)的外表面开设有集热螺纹槽(8);
所述锅体(1)的底部具有承托区(2)和装载区(3),所述锅体(1)的底部开设有绕锅体(1)的轴线环绕而成的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的外径小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直径,所述环形槽(4)的外边沿与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边沿之间形成所述承托区(2),所述锅体(1)对应所述环形槽(4)内圈的部分均构成所述装载区(3),所有所述传热部均设置在所述装载区(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的底壁边缘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加强层(5),所述加强层(5)绕锅体(1)的轴线环绕而成,所述加强层(5)与锅体(1)的内壁和底壁之间构成一个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区(6),所述环形槽(4)对应所述加强区(6),并且环形槽(4)构成所述加强区(6)的底部敞口,所述加强区(6)的内表面由加强层(5)的下表面、锅体(1)的内壁面以及环形槽(4)的内表面构成,并且加强区(6)的内表面为传热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5)的上表面与锅体(1)内对应装载区(3)的底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以供汤勺能够与锅体(1)底壁无阻碍式接触的取料开口(7),所述取料开口(7)的开口角度大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4)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绕锅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开槽(9),所述开槽(9)两侧边沿具有第一倒角斜面(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4)的外边沿具有第二倒角斜面(11)。
CN202020012657.0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Active CN212015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2657.0U CN212015286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2657.0U CN212015286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5286U true CN212015286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2657.0U Active CN212015286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5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5286U (zh)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节能煮烫锅
CN201001616Y (zh) 均温节能保温炒锅
CN201042391Y (zh) 一种电磁炉适用的炒锅
CN105747830B (zh) 可控制油烟的炒锅及其生产方法
CN106388579A (zh) 一种新型电热水壶
CN101176615A (zh) 一种电磁炉适用的炒锅
CN201091515Y (zh) 复合体不锈钢锅
CN202981553U (zh) 快速升温电热锅
CN103494507A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3564068U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3935023U (zh) 一种炒锅
CN205338595U (zh) 一种多用锅
CN20778493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热锅
CN107951379A (zh)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磁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制造方法
CN203619301U (zh) 燃气灶高效节能锅具套装
CN201160762Y (zh) 一种蒸锅组结构
CN206603579U (zh)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CN219982674U (zh) 一种高压锅
CN206137876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不粘锅
CN217137474U (zh) 一种导磁锅具
CN2912473Y (zh) 电磁炉适用内圆弧炒锅
CN212089226U (zh) 一种燃气、电磁炉通用多功能组合炊具
CN104739229B (zh) 一种蒸汽锅
CN208598188U (zh) 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912446Y (zh) 多功能电炉灶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