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2574U -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2574U
CN212012574U CN202020700499.8U CN202020700499U CN212012574U CN 212012574 U CN212012574 U CN 212012574U CN 202020700499 U CN202020700499 U CN 202020700499U CN 212012574 U CN212012574 U CN 212012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pacing
bus bar
solder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04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兰峰
陈星�
胡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ao Yangzhou New Energy Co ltd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ao Yangzhou New Energy Co ltd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ao Yangzhou New Energy Co ltd,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ao Yangzhou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04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2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2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2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其中,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包括:锡焊端子,锡焊端子的一侧形成有限位孔,限位孔用以穿过汇流条;限位件,限位件形成为倒V形,限位件位于锡焊端子的远离限位孔的一侧,限位件包括可形变限位部,可形变限位部的底端与锡焊端子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汇流条的预定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组件,较大的降低了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产生虚焊的概率,使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焊接的更为牢固,另外,由于限位件对汇流条持续施加使汇流条与锡焊端子相贴合的压力,使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从而提高了包括该限位组件的接线盒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性。

Description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飞速发展,光伏发电绿色能源被广泛接受,国内装机量数据也在被不断刷新,特别是分布式电站已使光伏组件进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光伏组件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市场所关注。常规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接线盒是实现光伏组件与外部连接的重要部件,对于光伏组件电流的输出及旁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接线盒通常带有锡焊端子,锡焊端子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汇流条连接在一起。
目前光伏领域中使用的汇流条一般呈表面平整的扁条状,内部为铜质基底表面镀有金属锡层,在焊接的过程中采用热锡焊的方式将锡焊端子与汇流条焊接在一起,然而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虚焊,给光伏组件及电站安全埋下隐患,每年光伏电站均会出现由于接线盒焊接异常引发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用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较大的降低了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产生虚焊的概率,使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焊接的更为牢固,另外,由于限位件对汇流条持续施加使汇流条与锡焊端子相贴合的压力,使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从而提高了包括该限位组件的接线盒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限位组件的接线盒。该接线盒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包括:
锡焊端子,所述锡焊端子的一侧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以穿过汇流条;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为倒V形,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锡焊端子的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侧,所述限位件包括可形变限位部,所述可形变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锡焊端子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汇流条的预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可形变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可形变限位部分别为板状。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底端连接于所述锡焊端子的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金属制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锡焊端子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底端构成为连接所述接线盒的壳体。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塑料制件。
优选地,所述可形变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锡焊端子的上表面之间的预定距离较所述汇流条的厚度多0-15mm。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为1-9mm,所述限位件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即倒V形限位件的宽度不大于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接线盒,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汇流条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后能够沿着限位部滑动至与锡焊端子相贴合,在限位部对汇流条的限位作用下汇流条不会产生回弹,且该限位件形成为倒V形,使限位部对汇流条施加的压力的方向接近垂直于水平面,使汇流条与锡焊端子更为贴合,从而该限位组件较大的降低了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产生虚焊的概率,使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焊接的更为牢固;而且,由于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限位件对汇流条持续施加使汇流条与锡焊端子相贴合的压力,使锡焊端子与汇流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另外,由于限位件位于锡焊端子的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侧,仅需要较小的力即可实现对汇流条的限位,从而更加便于实现对汇流条的限位。进而包括该限位组件的接线盒提高了可靠性与安全性,进一步地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的部分结构与汇流条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汇流条的一端焊接于图1中的限位组件的锡焊端子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汇流条的一端从限位孔穿过的示意图;(b):烙铁头对汇流条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力将汇流条折弯的示意图;(c):汇流条的一端沿着限位部滑动至与锡焊端子相抵接的示意图;(d):汇流条与锡焊端子焊接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结构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的部分结构与汇流条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汇流条的一端焊接于图6中的限位组件的锡焊端子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汇流条的一端从限位孔穿过的示意图;(b):烙铁头对汇流条的一端施加压力使汇流条的一端抵接限位件的限位部的示意图;(c):烙铁头对汇流条的一端继续施加压力使汇流条的一端沿着限位部滑动至与锡焊端子相抵接的示意图;(d):烙铁头远离汇流条后汇流条与锡焊端子完成焊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盒,包括接线盒用限位组件。
如图1-3所示,接线盒用限位组件10,包括锡焊端子20和限位件30,其中,锡焊端子20的一侧形成有限位孔21,限位孔21用以穿过汇流条40,限位件30形成为倒V形,限位件30位于锡焊端子20的远离限位孔21的一侧,限位件30包括可形变限位部31,可形变限位部31的底端与锡焊端子2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汇流条40的预定距离b。
具体使用时,如图5和图7所示,汇流条40的一端从限位孔21穿过后,可以通过烙铁头50对汇流条40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力将汇流条40折弯,随着汇流条40折弯程度的加大汇流条40的一端抵接限位件30的可形变限位部31,随着对汇流条40的一端继续施加向下的力,汇流条40的一端沿着可形变限位部31滑动至与锡焊端子20相抵接,在可形变限位部31对汇流条40的限位作用下汇流条40无法回弹,然后在烙铁头50的高温作用下,汇流条40表面的焊锡熔融使汇流条40与锡焊端子20焊接,然后将烙铁头50远离汇流条40,汇流条40冷却后与锡焊端子20紧密连接,完成焊接。
通过限位组件10包括限位件30,汇流条40的一端穿过限位孔21后能够沿着可形变限位部31滑动至与锡焊端子20相贴合,在可形变限位部31对汇流条40的限位作用下汇流条40不会产生回弹,且该限位件30形成为倒V形,使可形变限位部31对汇流条40施加的压力的方向接近垂直于水平面,使汇流条40与锡焊端子20更为贴合,从而该限位组件10较大的降低了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产生虚焊的概率,使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焊接的更为牢固;而且,由于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限位件30对汇流条40持续施加使汇流条40与锡焊端子20相贴合的压力,使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另外,由于限位件30位于锡焊端子20的远离所述限位孔21的一侧,仅需要较小的力即可实现对汇流条40的限位,从而更加便于实现对汇流条40的限位。进而包括该限位组件10的接线盒提高了可靠性与安全性,进一步地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性。
具体地,限位组件10可以包括两个锡焊端子20和两个限位件30,两个限位件30分别位于相对应的锡焊端子20的远离限位孔21的一侧,锡焊端子20上可以形成有储锡槽22,当汇流条40的一端沿着可形变限位部31滑动至与锡焊端子20相抵接时,汇流条40覆盖储锡槽22,在烙铁头50的高温作用下,汇流条40表面和储锡槽22中的焊锡熔融使汇流条40与锡焊端子20焊接。
优选地,限位件30包括支撑部32和连接支撑部32的可形变限位部31,支撑部32和可形变限位部31分别为板状。该限位件30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汇流条40的限位,进而实现降低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产生虚焊的概率,使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焊接的更为牢固。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部32的底端连接于锡焊端子20的远离限位孔21的一侧。
优选地,限位件30为金属制件,从而既能使限位件30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对汇流条40进行限位,又具有耐高温性能。
优选地,限位件30和锡焊端子20一体成型。从而便于接线盒用限位组件10的制造,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部32的底端构成为连接所述接线盒的壳体。
优选地,限位件30为塑料制件。该限位件30可以与接线盒的壳体一体成形,从而便于接线盒用限位组件10的制造,利于节约成本,其中,该塑料制件可以为耐高温塑料制件。
优选地,可形变限位部31的底端与锡焊端子20的上表面之间的预定距离b较汇流条40的厚度多0-15mm。以确保在可形变限位部31对汇流条40的限位作用下汇流条40与锡焊端子20较好的贴合,进而较大的降低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产生虚焊的概率,使锡焊端子20与汇流条40之间焊接的更为牢固。
优选地,限位件30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c为1-9mm,限位件30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即倒V形限位件的宽度a不大于10mm。限位件30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为1-9mm,以进一步确保在限位件30对汇流条40的限位作用下,汇流条40与锡焊端子20较好的贴合,限位件30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即倒V形限位件的宽度不大于10mm,以便于汇流条40沿着限位部31滑动至与锡焊端子20相抵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锡焊端子,所述锡焊端子的一侧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以穿过汇流条;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为倒V形,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锡焊端子的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侧,所述限位件包括可形变限位部,所述可形变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锡焊端子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汇流条的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可形变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可形变限位部分别为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底端连接于所述锡焊端子的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为金属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锡焊端子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底端构成为连接所述接线盒的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为塑料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形变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锡焊端子的上表面之间的预定距离较所述汇流条的厚度多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为1-9mm,所述限位件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即倒V形限位件的宽度不大于10mm。
10.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用限位组件。
CN202020700499.8U 2020-04-30 2020-04-30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Active CN212012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0499.8U CN212012574U (zh) 2020-04-30 2020-04-30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0499.8U CN212012574U (zh) 2020-04-30 2020-04-30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2574U true CN212012574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0499.8U Active CN212012574U (zh) 2020-04-30 2020-04-30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25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4559A1 (de) 2021-02-25 2022-08-25 Hanwha Q Cells Gmbh Kontaktierung für ein Photovoltaikmodul und ein Verfahren zum Ausbilden einer Kontaktier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4559A1 (de) 2021-02-25 2022-08-25 Hanwha Q Cells Gmbh Kontaktierung für ein Photovoltaikmodul und ein Verfahren zum Ausbilden einer Kontaktierung
WO2022180040A1 (de) 2021-02-25 2022-09-01 Hanwha Q Cells Gmbh Kontaktierung für ein photovoltaikmodul und ein verfahren zum ausbilden einer kontaktierung
DE102021104559B4 (de) 2021-02-25 2022-12-22 Hanwha Q Cells Gmbh Kontaktierung für ein Photovoltaikmodul und ein Verfahren zum Ausbilden einer Kontaktier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2574U (zh) 接线盒用限位组件以及接线盒
CN209912950U (zh) 电池保护板和具有该电池保护板的电池
CN204558578U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组及其连接结构
CN105518937B (zh) 用于电动马达的电接触装置以及用于生产该装置的方法
CN216671617U (zh) 一种免铜板焊接的接线盒用二极管模块及应用其的接线盒
CN204333090U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03942492U (zh) 光伏接线盒
CN102569712A (zh) 一种凹型插槽式铝极耳与电路板导电片的连接件
CN201364919Y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保护板触片
CN212907762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焊带
CN210607346U (zh) 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
CN203071109U (zh) 一种太阳能接线盒自锁结构
CN205081755U (zh) 一种方便焊接的光伏接线盒连接端子结构
CN201570535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243088Y (zh) 一种连接器插件
JP2011192386A (ja) 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5816439U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1450045U (zh) 一种电池电芯碰焊专用镍片
CN201440496U (zh) 改良的连接件端子
CN214254663U (zh) 一种电芯连接结构
CN205016606U (zh) 软包锂电池极耳结构
CN203800251U (zh) 电连接器
CN212934911U (zh) 便于自动化生产组装的端子结构
CN216958610U (zh) 一种电源线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CN219113216U (zh) 一种强导电耐腐蚀的无铅含银焊锡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