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6020U -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6020U
CN212006020U CN202020012926.3U CN202020012926U CN212006020U CN 212006020 U CN212006020 U CN 212006020U CN 202020012926 U CN202020012926 U CN 202020012926U CN 212006020 U CN212006020 U CN 212006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cking
inner shell
guide
guid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29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成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arton bio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29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6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6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6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开口,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安装腔;内壳,所述内壳自所述开口安装在外壳内;自锁式连接结构,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连接在内壳与外壳之间,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包括锁定单元以及锁扣,所述锁定单元设置在内壳、或者外壳其中之一,内壳用于容纳可挥发空气净化材料,外壳用于实现所述药品挥发装置的固定作用与外界的支撑物(如天花板、墙壁等)固定,在无需他人辅助以及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内壳相对外壳的“开锁”与“解锁”,进而简单方便的更换内壳的药物,进行清洁等维护工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装置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整体为固定式结构。例如,在申请号201821999260.4的专利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钣金壳体,所述钣金壳体包括钣金上壳体和钣金下壳体,所述钣金上壳体与钣金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钣金下壳体一侧设有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出风口;HEPA过滤网,所述HEPA过滤网安插在钣金下壳体内,并位于进风口一侧;第一蜂窝滤网,所述第一蜂窝滤网安插在钣金下壳体内,并位于HEPA 过滤网一侧;第二蜂窝滤网,所述第二蜂窝滤网安插在钣金下壳体内,并位于第一蜂窝滤网一侧;离子集尘器,所述离子集尘器安插在钣金下壳体内,并位于第二蜂窝滤网一侧;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安插在钣金下壳体内,并位于离子集尘器一侧;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安插在钣金下壳体内,并位于金属网一侧;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可拆卸地设置在钣金下壳体的开口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上盖板上,并分别连接离子集尘器和加热装置。但是,这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外壳都是固定不变的,用于净化空气的药物内置于所述外壳内。而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频繁的更换滤网或者放置新的空气净化药物,如果是将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天花板等位置时,一般在外壳的下部设置过滤空气的出口,而药物的安装口以及过滤网的安装口也相应的要设置在壳体下部,在药物更换时,人在仰头状态下进行维护等操作十分不便,一是不便于有正确的视角观察空气净化装置内部的结构;二是,由于空气净化装置长期使用后难免会有灰尘附着,因此,操作者再对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进行维护时难免会有灰尘落入眼睛内,影响视觉。因此,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开口,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安装腔;内壳,所述内壳自所述开口安装在外壳内;自锁式连接结构,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连接在内壳与外壳之间,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包括锁定单元以及锁扣,所述锁定单元设置在内壳、或者外壳其中之一,所述锁扣设置在内壳、或者外壳其中另一个上,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具有一个锁定状态、一个解锁状态,当所述锁定式连接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与锁扣相互锁定连接且内壳位于外壳内、无法自外壳脱出,当所述锁定式连接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与锁扣相互分离且所述内壳可以由所述安装腔移出。较佳的,所述壳体组件还设置有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连接在外壳与内壳之间,所述内壳能沿着所述导引装置自安装腔内移出或者沿着导引装置移动收纳到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引装置包括导引单元以及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连接在内壳与导引单元之间,当所述内壳自安装腔移出后,所述内壳能沿着转动连接件转动一定角度形成与所述外壳相对倾斜的状态。
较佳的,所述导引单元包括导轨以及导引臂组件,所述导轨沿着所述内壳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导引臂组件包括沿着导轨移动的第一导引臂、与第一导引臂连接并能沿着第一导引臂移动的第二导引臂,所述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导引臂转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导引臂具有一个第一导引臂本体、两个平行设置并且相间隔的导向臂,两个导向臂与第一导引臂本体之间形成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臂具有一个第二导引臂本体、两个伸入所述导引槽内与对应的导向臂限位配合的滑轨。
较佳的,所述导轨设置在外壳侧壁,所述第一导引臂通过所述导轨与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引臂具有转动调整槽,所述转动调整槽沿着所述内壳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连接件位于内壳的侧壁并与所述转动调整槽位置对应,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转动调整槽内能在转动调整槽内转动并无法自转动调整槽脱出。
较佳的,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件外壳以及内控组件,所述内控组件置于锁件外壳内,所述内控组件包括弹性锁件、滑块、锁钩、夹爪,所述锁件外壳固定在外壳的侧壁,滑块沿着内壳的移动方向相对锁件外壳移动,滑块设置锁定控制滑槽,所述弹性锁件具有沿着内壳移动方向的弹性伸缩力,所述弹性锁件的一端固定在锁件外壳上、弹性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接,所述锁钩的一端固定在锁件外壳上、锁钩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锁定控制滑槽内并在所述弹性锁件的作用下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间移动,所述夹爪设置两个且安装在滑块上随滑块移动,两个夹爪之间形成夹槽,当锁钩在锁定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相互靠近夹紧所述锁扣且所述内壳无法相对外壳移动,当锁钩在解锁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相互远离、所述锁钩自夹槽脱离且内壳能相对外壳移动。
较佳的,所述锁钩具有转动端与滑动端,所述锁钩的转动端转动的安装在锁件外壳的内壁,所述锁定控制滑槽沿着内壳的移动方向间隔的设置第一卡滞位与第二卡滞位,所述第二卡滞位相对第一卡滞位靠近外壳的开口,当所述锁钩在锁定位置时,锁钩的滑动端被限位在第二卡滞位且弹性锁件被压缩,当所述锁钩在解锁位置时,锁钩的滑动端被限位在第一卡滞位且弹性锁件未被压缩。
较佳的,所述两个夹爪与滑块连接的一端能相对滑块转动,所述滑块设置两个供夹爪安装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扭簧,所述两个夹爪在对应的扭簧的作用下有相互远离的转动力。
较佳的,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外壳的开口沿着内壳的移动方向开设,所述锁定单元固定在该安装槽内,所述内壳的侧壁在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置连接槽,所述锁扣位于连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药品挥发装置,包括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内壳设置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处覆盖有拆卸挡片,所述拆卸挡片开设与容纳腔联通的通风孔,所述容纳腔内盛放有可挥发空气净化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组件设置内壳与外壳,内壳用于容纳可挥发空气净化材料,外壳用于实现所述药品挥发装置的固定作用与外界的支撑物(如天花板、墙壁等)固定,使用时将内壳置于外壳内,并通过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实现二者的相对定位,在无需他人辅助以及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内壳相对外壳的“开锁”与“解锁”,进而简单方便的更换内壳的药物,进行清洁等维护工作简单方便;通过设置所述导引装置,在内壳与外壳不相互脱离的状态下导引内壳进行收纳或者导引内壳自外壳中移出,且在所述移出状态时,所述内壳能沿着转动连接件转动一定角度形成与所述外壳相对倾斜的状态,这种状态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特点,无需拆卸内壳,即可在一个相对的倾斜状态下方便的对内壳的药物等进行更滑,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维护的药品挥发装置立体图。
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维护的药品挥发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维护的药品挥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将内壳自外壳拉出的状态。
附图4为图3的分解图。
附图5显示内壳相对外壳转动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6为图5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内壳相对外壳转动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7为分解图,具体显示所述导引装置的结构。
附图8为所述锁定单元的结构,显示内壳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的状态。
附图9为所述锁定单元的结构,显示内壳处于移出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的状态。
附图10为导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第一导引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第二导引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01、开口,102、安装腔,103、联通孔,2、内壳,201、空气净化药物,202、限位部,3、导引装置,301、导引单元,302、转动连接件,4、导轨,5、导引臂组件,501、第一导引臂,502、第二导引臂,6、第一导引臂本体,7、导向臂,8、导引槽,9、第二导引臂本体,10、滑轨,11、转动调整槽,12、自锁式连接结构,1201、锁定单元,1202、锁扣,13、锁件外壳,14、内控组件,1401、弹性锁件,1402、滑块,1403、锁钩,1404、夹爪,15、锁定控制滑槽,16、夹槽,17、转动端,18、滑动端,19、第一卡滞位,20、第二卡滞位,21、支撑轴,2101、扭簧,22、安装槽,23、连接槽,24、导引滑槽,25、容纳腔,26、拆卸挡片,27、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问题。
如图1~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1、内壳2、自锁式连接结构12。所述外壳1设置开口101,所述外壳1内部形成安装腔 102;内壳2,所述内壳2自所述开口101安装在外壳1内;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12连接在内壳2与外壳1之间,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12包括锁定单元 1201以及锁扣1202,所述锁定单元1201设置在内壳2、或者外壳1其中之一,所述锁扣1202设置在内壳2、或者外壳1其中另一个上,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12具有一个锁定状态、一个解锁状态。如图8所示,当所述锁定式连接结构12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1201与锁扣1202相互锁定连接且内壳 2位于外壳1内、无法自外壳1脱出;如图9所示,当所述锁定式连接结构 12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1201与锁扣1202相互分离且所述内壳2 可以由所述安装腔102移出。所述壳体组件还设置有导引装置3,所述导引装置3连接在外壳1与内壳2之间,所述内壳2能沿着所述导引装置3自安装腔102内移出或者沿着导引装置3移动收纳到所述安装腔102内。当所述内壳2自所述外壳1移出时,通过所述导引装置3的作用,内壳2与外壳1无法分离,也就是说,虽然所述内壳2自外壳1移出,但是内壳2与外壳1之间依然是连接的。具体的,所述导引装置3包括导引单元301以及转动连接件302,所述转动连接件302连接在内壳2与导引单元301之间,当所述内壳 2自安装腔102移出后,所述内壳2能沿着转动连接件302转动一定角度形成与所述外壳1相对倾斜的状态。所述导引单元301包括导轨4以及导引臂组件5,所述导轨4沿着所述内壳2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导引臂组件5包括沿着导轨4移动的第一导引臂501、与第一导引臂501连接并能沿着第一导引臂 501移动的第二导引臂502,所述转动连接件302与第二导引臂502转动连接。
具体的,如附图5所示,所述内壳2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202形成在内壳2的外侧壁且远离所述药物投入口的一端。所述限位部202的作用主要是对所述内壳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一般的,在满足人体工学的情况下,为了有方便的角度更换药物,所述内壳2相对所述外壳1的转动角度设置在 30°~60°为佳。所述限位部202可以如附图5所示为设置在所述内壳2侧壁的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将第二导引臂502相对所述内壳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也就是说通过对所述第二导引臂502的下午内来实现所述内壳转角的限位。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导引臂501具有一个第一导引臂本体6、两个平行设置并且相间隔的导向臂7,两个导向臂7与第一导引臂本体6之间形成导引槽8。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导引臂502具有一个第二导引臂本体9、两个伸入所述导引槽8内与对应的导向臂7限位配合的滑轨10。
所述导轨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所述第一导引臂501通过所述导轨4与外壳1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引臂502具有转动调整槽11,所述转动调整槽11 沿着所述内壳2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连接件302位于内壳2的侧壁并与所述转动调整槽11位置对应,转动连接件302的一端伸入所述转动调整槽 11内能在转动调整槽11内转动并无法自转动调整槽11脱出。所述转动调整槽11位于两个滑轨10之间。
所述锁定单元1201包括锁件外壳13以及内控组件14,所述内控组14件置于锁件外壳13内,所述内控组件14包括弹性锁件1401、滑块1402、锁钩 1403、夹爪1404,所述锁件外壳13固定在外壳1的侧壁,滑块1402沿着内壳2的移动方向相对锁件外壳13移动,滑块1402设置锁定控制滑槽15,所述弹性锁件1401具有沿着内壳2移动方向的弹性伸缩力,所述弹性锁件1401 的一端固定在锁件外壳13上、弹性锁件140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402相接,所述锁钩1403的一端固定在锁件外壳13上、锁钩140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锁定控制滑槽15内并在所述弹性锁件13的作用下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间移动,所述夹爪1404设置两个且安装在滑块1402上随滑块1402移动,两个夹爪1404之间形成夹槽16,当锁钩1403在锁定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 1404相互靠近夹紧所述锁扣1202且所述内壳2无法相对外壳1移动,当锁钩 1403在解锁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1404相互远离、所述锁钩1403自夹槽16 脱离且内壳2能相对外壳1移动。
所述锁钩1403具有转动端17与滑动端18,所述锁钩1403的转动端17 转动的安装在锁件外壳13的内壁,所述锁定控制滑槽15沿着内壳2的移动方向间隔的设置第一卡滞位19与第二卡滞位20,所述第二卡滞位20相对第一卡滞位19靠近外壳1的开口101,当所述锁钩1403在锁定位置时,锁钩 1403的滑动端18被限位在第二卡滞位20且弹性锁件1401被压缩,当所述锁钩1403在解锁位置时,锁钩14030的滑动端18被限位在第一卡滞位19且弹性锁件1401未被压缩。
所述两个夹爪1404与滑块1402连接的一端能相对滑块1402转动,所述滑块1402设置两个供夹爪1404安装的支撑轴21,所述支撑轴21上安装有扭簧2101(图未示),所述两个夹爪1404在对应的扭簧2101的作用下有相互远离的转动力。
具体的,所述外壳1的侧壁设置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由外壳1的开口101沿着内壳2的移动方向开设,所述锁定单元1201固定在该安装槽22 内,所述内壳2的侧壁在对应所述安装槽22的位置设置连接槽23,所述锁扣 1202位于连接槽23内。所述锁件外壳1沿着内壳2的移动方向设导引滑槽 24,所述滑块1402能滑移的设置在导引滑槽24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药品挥发装置,包括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内壳2设置容纳腔25,容纳腔25的开口处覆盖有拆卸挡片26,所述拆卸挡片26开设与容纳腔25联通的通风孔27,所述容纳腔25内盛放有可挥发空气净化材料。所述外壳1相对开口101的一侧设置联通孔103,所述联通孔103通过所述通风孔27与容纳腔25相联通。当然,所述容纳腔25内还可以设置滤芯等过滤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内壳2内的空气净化药物201(图未示)(空气净化材料等)进行更换或者需要对所述内壳2进行维护时,在如图1所述的状态,使用者双手分别施压于外壳1于与内壳2,所述弹性锁件1401被进一步的压缩,锁钩1403被第二卡滞位20限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滞位20相分离,并且所述锁钩1403沿着所述锁定控制滑槽15 向上移动(以图8中的方位为基准),所述弹性锁件1401被释放进而推动所述滑块1402下移,直到所述锁钩1403的末端移动至第一卡滞位19并被所述第一卡滞位19限位,此时,内壳2相对外壳1的限位被解除,即可沿着所述导引装置3拉动内壳2。内壳2自外壳拉出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导引臂502相对第一导引臂501移动使得所述导引臂组件5的整体尺寸被拉长,进而支持所示内壳2移动,当所述第二导引臂502移动到与第一导引臂501限位的位置时,转动所述内壳2,使得所述内壳2相对外壳1转动一定角度,在如图5 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空气净化药物的更滑,整个维护的过程中,无需将内壳2 取下,避免了拆装步骤;一个人双手即可完成操作,无需他人进行辅助配合;整个过程无需借助外部工具,操作简单方便,所述内壳2相对外壳1转动一定角度,在不用将内壳2取下时即可方便的更换药物进行后期的维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开口,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安装腔;
内壳,所述内壳自所述开口安装在外壳内;
自锁式连接结构,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连接在内壳与外壳之间,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包括锁定单元以及锁扣,所述锁定单元设置在内壳、或者外壳其中之一,所述锁扣设置在内壳、或者外壳其中另一个上,所述自锁式连接结构具有一个锁定状态、一个解锁状态,当所述锁定式连接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与锁扣相互锁定连接且内壳位于外壳内、无法自外壳脱出,当所述锁定式连接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定单元与锁扣相互分离且所述内壳可以由所述安装腔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设置有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连接在外壳与内壳之间,所述内壳能沿着所述导引装置自安装腔内移出或者沿着导引装置移动收纳到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引装置包括导引单元以及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连接在内壳与导引单元之间,当所述内壳自安装腔移出后,所述内壳能沿着转动连接件转动一定角度形成与所述外壳相对倾斜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单元包括导轨以及导引臂组件,所述导轨沿着所述内壳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导引臂组件包括沿着导轨移动的第一导引臂、与第一导引臂连接并能沿着第一导引臂移动的第二导引臂,所述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导引臂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臂具有一个第一导引臂本体、两个平行设置并且相间隔的导向臂,两个导向臂与第一导引臂本体之间形成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臂具有一个第二导引臂本体、两个伸入所述导引槽内与对应的导向臂限位配合的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设置在外壳侧壁,所述第一导引臂通过所述导轨与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引臂具有转动调整槽,所述转动调整槽沿着所述内壳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转动连接件位于内壳的侧壁并与所述转动调整槽位置对应,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转动调整槽内能在转动调整槽内转动并无法自转动调整槽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件外壳以及内控组件,所述内控组件置于锁件外壳内,所述内控组件包括弹性锁件、滑块、锁钩、夹爪,所述锁件外壳固定在外壳的侧壁,滑块沿着内壳的移动方向相对锁件外壳移动,滑块设置锁定控制滑槽,所述弹性锁件具有沿着内壳移动方向的弹性伸缩力,所述弹性锁件的一端固定在锁件外壳上、弹性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接,所述锁钩的一端固定在锁件外壳上、锁钩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锁定控制滑槽内并在所述弹性锁件的作用下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间移动,所述夹爪设置两个且安装在滑块上随滑块移动,两个夹爪之间形成夹槽,当锁钩在锁定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相互靠近夹紧所述锁扣且所述内壳无法相对外壳移动,当锁钩在解锁状态时,所述两个夹爪相互远离、所述锁钩自夹槽脱离且内壳能相对外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具有转动端与滑动端,所述锁钩的转动端转动的安装在锁件外壳的内壁,所述锁定控制滑槽沿着内壳的移动方向间隔的设置第一卡滞位与第二卡滞位,所述第二卡滞位相对第一卡滞位靠近外壳的开口,当所述锁钩在锁定位置时,锁钩的滑动端被限位在第二卡滞位且弹性锁件被压缩,当所述锁钩在解锁位置时,锁钩的滑动端被限位在第一卡滞位且弹性锁件未被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爪与滑块连接的一端能相对滑块转动,所述滑块设置两个供夹爪安装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扭簧,所述两个夹爪在对应的扭簧的作用下有相互远离的转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外壳的开口沿着内壳的移动方向开设,所述锁定单元固定在该安装槽内,所述内壳的侧壁在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置连接槽,所述锁扣位于连接槽内。
10.一种药品挥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内壳设置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处覆盖有拆卸挡片,所述拆卸挡片开设与容纳腔联通的通风孔,所述容纳腔内盛放有可挥发空气净化材料。
CN202020012926.3U 2020-01-03 2020-01-03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Active CN212006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2926.3U CN212006020U (zh) 2020-01-03 2020-01-03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2926.3U CN212006020U (zh) 2020-01-03 2020-01-03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6020U true CN212006020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2926.3U Active CN212006020U (zh) 2020-01-03 2020-01-03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6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6020U (zh)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药品挥发装置
CN108443999B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3124524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178159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4701127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WO2019169791A1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0819534A (zh) 一种用于小鼠子宫基质的自动化细胞培养装置
CN21559742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863642U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
JP2718273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清浄機
CN211664733U (zh) 净水机
CN201500584U (zh) 提拉式移动净化器
CN110790326B (zh) 一种户外滤水设备
CN209752443U (zh) 滤芯固定装置及除烟尘净化器
CN220919241U (zh) 生物安全柜
CN211585917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箱
CN219231882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CN215231225U (zh) 一种呼吸机的高效过滤装置
CN216703731U (zh) 一种过滤孔径可调节的中效过滤网
CN219186299U (zh) 一种便于更换过滤装置的暖通设备
CN216087184U (zh) 一种主从站协议联动工业污染防治过程监控采控制仪
CN212068807U (zh) 一种生物操作台
CN22025750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活性炭空气净化盒
CN213527723U (zh) 过滤装置及净水设备
CN218358053U (zh) 一种化工实验室烟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5

Address after: 325000 4th floor, building 9, 28 Binhai 2nd Road, Yongxing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harton bio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5-1, building 25, 951 Jinhai Avenue, Binhai Industrial Park,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ij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