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2502U - 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02502U CN212002502U CN202020045647.7U CN202020045647U CN212002502U CN 212002502 U CN212002502 U CN 212002502U CN 202020045647 U CN202020045647 U CN 202020045647U CN 212002502 U CN212002502 U CN 212002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plate
- bottom plate
- supporting rod
- lifting
- lift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升降讲台包括顶板、底板和提升机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间隔设置,所述提升机构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通过设置间隔排布的顶板和底板,且利用提升机构改变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根据站于顶板上的老师或学生的具体身高,调整老师或学生所处的高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讲台高度是固定的。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或学生的身高各不相同。身高不高的老师或学生无法在黑板的上部书写,且坐在讲台下的后排学生,难以看到讲台上身高不高的老师或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用于改变站在讲台上的人员的高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升降讲台,包括顶板、底板和提升机构;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间隔设置,所述提升机构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架和驱动装置;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与所述顶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滑动,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能够相对于所述顶板滑动,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铰接;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的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所述第一支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间隔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的安装端与所述第一横梁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横梁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所述顶板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提升机构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遥控装置;
所述遥控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提升机构电连接,所述接收器用于接受所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以驱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外罩;
所述提升机构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伸缩外罩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伸缩外罩、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围设成容置空间,以使所述提升机构被包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外罩为风琴式外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扶栏杆,所述手扶栏杆围设于所述顶板的周向;
所述手扶栏杆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铰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教学设备,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升降讲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包括顶板、底板和提升机构;顶板和底板间隔设置,提升机构分别与顶板、底板相连接,用于驱动顶板靠近或远离底板。
具体来说,升降讲台包括顶板、底板和提升机构,其中,顶板用于支撑老师或学生,底板放置于地面且提升机构与底板的顶面相连接,底板起到安装、固定提升机构的作用,底板作为底部衬托部件能够支撑提升机构、顶板以及站在顶板上的人员的全部重量;提升机构与顶板相连接,能够驱动顶板做靠近或远离底板的往复运动,即可以改变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间距。如此,即可根据站于顶板上的老师或学生的具体身高,调整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间距,进而调整了老师或学生所处的高度。
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通过设置间隔排布的顶板和底板,且利用提升机构改变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根据站于顶板上的老师或学生的具体身高,调整老师或学生所处的高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教学设备,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升降讲台。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教学设备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遥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顶板;102-底板;103-提升机构;104-提升架;105-驱动装置;106-第一支杆;107-第二支杆;108-第一横梁;109-第二横梁;110-第一导轨;111-第一滑轮;112-第二导轨;113-第二滑轮;114-伸缩外罩;115-手扶栏杆;116-电机;117-液压杆;118-移动轮;119-遥控盒;120-固定部;121-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包括顶板101、底板102和提升机构103;顶板101和底板102间隔设置,提升机构103分别与顶板101、底板102相连接,用于驱动顶板101靠近或远离底板102。
具体来说,升降讲台包括顶板101、底板102和提升机构103,其中,顶板101用于支撑老师或学生,底板102放置于地面且提升机构103与底板102的顶面相连接,底板102起到安装、固定提升机构103的作用,底板102作为底部衬托部件能够支撑提升机构103、顶板101以及站在顶板101上的人员的全部重量;提升机构103与顶板101相连接,能够驱动顶板101做靠近或远离底板102的往复运动,即可以改变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的间距。如此,即可根据站于顶板101上的老师或学生的具体身高,调整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的间距,进而调整了老师或学生所处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顶板101和底板102间隔设置,一般来说,顶板101和底板102平行设置,对于地面倾斜的情况,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可呈一定角度设置,此时保证顶板101水平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讲台,通过设置间隔排布的顶板101和底板102,且利用提升机构103改变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根据站于顶板101上的老师或学生的具体身高,调整老师或学生所处的高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提升机构103包括提升架104和驱动装置105;提升机构103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铰接;第一支杆106的顶端与顶板101铰接,第一支杆106的底端能够相对于底板102滑动,第二支杆107的顶端能够相对于顶板101滑动,第二支杆107的底端与底板102铰接;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105,驱动装置105能够驱动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改变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的夹角。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铰接,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角度发生改变时,能够改变与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连接的顶板101的高度。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面对顶板101的夹角角度大时,顶板101高度降低,反之顶板101高度上升。
在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角度发生改变的同时,第一支杆106、第二支杆107与顶板101及底板102之间的夹角也随之改变,第一支杆106及第二支杆107的两端都需要相对顶板101和底板102转动一定的角度,所以第一支杆106的一端为铰接端,其位置固定,另一端为活动端,第二支杆107与第一支杆106同理,以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改变第一支杆106、第二支杆107的活动端的位置,进而改变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的夹角。
驱动装置105分别与第一支杆106、第二支杆107相连接,为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之间的相对运动提供驱动力,从而改变一支杆和第二支杆107之间的角度。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提升机构103还包括第一横梁108和第二横梁109;第一支杆1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支杆106间隔设置,第一横梁108连接第一支杆106;第二支杆10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支杆107间隔设置,第二横梁109连接第二支杆107;第一横梁108和第二横梁109间隔设置;驱动装置105的安装端与第一横梁108铰接,驱动装置105的驱动端与第二横梁109铰接。
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对顶板101的支撑更加稳定,可设置至少两个间隔排布的第一支杆106,第一支杆106之间通过第一横梁108连接,设置至少两个间隔排布的第二支杆107,第二支杆107之间通过第二横梁109连接,且驱动装置105分别与第一横梁108、第二横梁109铰接,以使多个第一支杆106同步运动,多个第二支杆107同步运动,装置在运动时更加稳定。具体地,驱动装置105包括电机116和液压杆117,电机116能够驱动液压杆117伸缩,从而驱动第一支杆106和第二支杆107相对运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底板102设置有第一导轨110,第一支杆106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轮111,第一滑轮111能够沿第一导轨110滑动;顶板101设置有第二导轨112,第二支杆107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滑轮113,第二滑轮113能够沿第二导轨112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杆106的底端相对于底板102滑动,为了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在底板102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10,在第一支杆106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轮111,第一滑轮111和第一导轨110之间滚动摩擦,摩擦力更小。且第一导轨110能够起到对第一滑轮111运动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滑轮111运动路径发生歪斜。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中的升降讲台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提升机构10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提升机构103沿顶板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一般来说,讲台大多为长方形,所以顶板101也为长方形。具体地,讲台的长度一般为4m,宽度一般为1m。为了防止顶板101在长度方向发生歪斜,为了对顶板101实现更好的支撑效果,可设置多个提升机构103沿顶板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接收器与提升机构103电连接,接收器用于接受发射器发射的信号,以驱动顶板101靠近或远离底板102。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手中的发射器,给接收器发射无线信号,以使液压杆伸缩进而实现顶板101升降,达到讲台的自动升高或降低的目的。具体地,参见图4所示,发射器为遥控盒119,遥控盒119设置有启动电源按钮,停止电源按钮,上升按钮、下降按钮。遥控盒119尺寸为70mm×150mm×30mm,便于使用人员手持,可利用5号电池供电。当遥控盒119通电时,根据需要启动按钮,遥控盒119发出指令,接收器开始动作,驱动装置105启动。
参见图3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伸缩外罩114;提升机构103位于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伸缩外罩114与顶板101及底板102连接,伸缩外罩114、顶板101和底板102围设成容置空间,以使提升机构103包裹于容置空间内。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美观,安全(防止触电)及卫生(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不便打扫),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用伸缩外罩114包裹,从而能够适应可改变间距的顶部和底板102。
可选地,伸缩外罩114为风琴式外罩。风琴式外罩上端与顶板101连接,下端与底板102连接,具体可用多个螺栓间隔设置实现连接,间隔距离为500mm。顶板101的侧壁可贴有反光警示条,起到警示作用,防止讲台下的人员与讲台发生磕碰。
参见图3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手扶栏杆115,手扶栏杆115围设于顶板101的周向;手扶栏杆115包括固定部120和活动部121,固定部120与顶板101相连接,活动部121与固定部120铰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顶板101提升高度过高时,为了保证站在顶板101上人员的稳定安全,在顶板101周向设置手扶栏杆115,使用人员可以手扶于手扶栏杆115上,且手扶栏杆115能够保护使用人员防止其从顶板101坠落,增加装置的安全性。手扶栏杆115的活动部121与固定部120铰接,方便使用人员打开活动部121,从而进入手扶栏杆115围设的空间内。
可选地,手扶栏杆115处可贴有可贴有反光警示条,起到警示作用,防止讲台下的人员与手扶栏杆115发生磕碰。手扶栏杆115与顶板10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顶板101可设置有插孔,手扶栏杆115的固定部120可插入插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讲台设置于墙边,讲台与墙贴合的一侧可不设置伸缩外罩114和手扶栏杆115,以降低成本。
参见图2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底板102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18,优选地,移动轮118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移动轮118间隔设置,便于使用人员根据需要移动升降讲台的位置。移动轮118设置有锁定机构,便于锁定升降讲台的位置。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教学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升降讲台,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升降讲台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和提升机构;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间隔设置,所述提升机构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所述提升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提升机构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架和驱动装置;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与所述顶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滑动,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能够相对于所述顶板滑动,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铰接;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所述第一支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间隔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的安装端与所述第一横梁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横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所述顶板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装置;
所述遥控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提升机构电连接,所述接收器用于接受所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以驱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外罩;
所述提升机构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伸缩外罩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伸缩外罩、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围设成容置空间,以使所述提升机构被包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外罩为风琴式外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讲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扶栏杆,所述手扶栏杆围设于所述顶板的周向;
所述手扶栏杆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铰接。
9.一种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讲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5647.7U CN212002502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5647.7U CN212002502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02502U true CN212002502U (zh) | 2020-11-24 |
Family
ID=7342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4564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2502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02502U (zh) |
-
2020
- 2020-01-09 CN CN202020045647.7U patent/CN2120025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073549C (en) | Cart with lowerable top wall | |
CN212002502U (zh) | 升降讲台及教学设备 | |
CN111155654B (zh) | 一种能提高建筑物适应地表形变能力的可变铰接支座 | |
CN112158782A (zh) | 一种安装设备用防坠落升降装置 | |
CN115247735A (zh) | 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多功能测量装置 | |
CN211669917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 | |
CN209740641U (zh) | 一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平台 | |
CN111851974A (zh) |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 |
CN113216011B (zh) | 一种桥梁施工用移动式挂篮 | |
CN210707422U (zh) | 一种高铁列车检修装置 | |
CN104261233B (zh) | 一种升降机 | |
CN216604037U (zh) | 一种倒塌演艺组件以及房子倒塌仿真演艺装置 | |
CN221502623U (zh) | 施工防护结构及装配式钢结构操作平台 | |
CN218970561U (zh) |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具有防护结构的施工平台 | |
CN218781043U (zh) | 一种电力观察设备 | |
CN218714940U (zh) | 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 | |
CN221629189U (zh) | 图形处理用显示屏 | |
CN114247162B (zh) | 一种房子倒塌仿真演艺装置 | |
CN221741925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 | |
CN210375080U (zh) | 一种进行屋顶扫描的三维扫描仪用云台 | |
CN221427248U (zh) | 一种光电技术实训平台的升降系统 | |
CN216014753U (zh) | 一种文艺活动策划用多功能演示板 | |
CN219952609U (zh) | 一种移动平台 | |
CN219575114U (zh) | 一种旅游宣传栏的调节机构 | |
CN216406083U (zh) | 安装行车移动施工的高空作业安全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