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2197U -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 Google Patents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2197U
CN212002197U CN201922231884.2U CN201922231884U CN212002197U CN 212002197 U CN212002197 U CN 212002197U CN 201922231884 U CN201922231884 U CN 201922231884U CN 212002197 U CN212002197 U CN 212002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onnecting frame
frame
supporting beam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18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能
吴平权
罗斌
刘亮杰
周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18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2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2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2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包括呈长条状的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固设于支撑梁上,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均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或者固定于支撑梁上,且第二连接架比第三连接架更靠近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均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用于与脚手架的立杆可拆配合,第三连接架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用于与建筑主体结构可拆配合。该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的装拆便捷,并且能够重复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又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减少事故。

Description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架连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背景技术
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为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采用连墙件实现的附壁联结,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连墙件做法为在建筑主体结构中预埋一截钢管,再通过使用另一根钢管将外排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这种传统做法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在建筑主体结构装修阶段需要割除钢管,修补洞口,割除后的钢管无法再次使用,造成材料的浪费,第二个问题是在外墙施工过程中,需要先拆除整层的连墙件,才能进行外墙饰面施工,拆除连墙件后,进行外墙施工的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分离,若此时遭遇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容易发生脚手架架体倾覆、倒塌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装拆便捷,并且能够重复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又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减少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包括呈长条状的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固设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均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或者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且第二连接架比第三连接架更靠近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与脚手架的立杆可拆配合,所述第三连接架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与建筑主体结构可拆配合。
进一步地,安装时,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架和所述第三连接架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支撑梁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梁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任意一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使所述第二连接架能够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任意一第三连接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一起,使所述第三连接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均开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梁上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梁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轮廓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均包括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或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的套筒以及垂直固设于所述套筒上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套筒、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的外轮廓形状均呈矩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均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支撑梁上配置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并且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而在第三连接架上开设有第二卡槽,安装时,使第一连接架的第一卡槽与脚手架靠右的立杆可拆配合,使第二连接架的第一卡槽与脚手架靠左的立杆可拆配合,使第三连接架的第二卡槽与建筑主体结构可拆配合,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固连接,保证施工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且无需在建筑主体结构上预埋钢管,避免后期割除钢管的麻烦,同时由于免去了修补建筑主体结构的洞口步骤,因此,在外墙施工过程中,无需提前拆除,施工完成后,可将该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完整地拆下,便于重复利用该连墙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利于节约成本,更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支撑梁;11、第一连接孔;12、第三连接孔;2、第一连接架;21、第一连接架的第一卡槽;22、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3、第二连接架;31、第二连接架的第一卡槽;32、套筒;33、第三连接杆;34、第四连接杆;4、第三连接架;41、第二卡槽;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脚手架;71、立杆;8、建筑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包括呈长条状的支撑梁1、第一连接架2、第二连接架3以及第三连接架4,第一连接架2固设于支撑梁1上,第二连接架3以及第三连接架4均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支撑梁1上,使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能够相对于支撑梁1调整位置,更方便装拆,使用更为灵活便捷,当然,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也可以都固定于支撑梁1上,且第二连接架3比第三连接架4更靠近第一连接架2,第一连接架2和第二连接架3均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用于与脚手架7的立杆71可拆配合,第三连接架4开设有第二卡槽41,第二卡槽41用于与建筑主体结构8可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通过在支撑梁1上配置第一连接架2、第二连接架3以及第三连接架4,并且第一连接架2和第二连接架3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而在第三连接架4上开设有第二卡槽41,如图3所示,安装时,使第一连接架2和第二连接架3与脚手架7的立杆71垂直,并使第一连接架的第一卡槽21与脚手架7靠右的立杆71可拆配合,使第二连接架的第一卡槽31与脚手架7靠左的立杆71可拆配合,而使第三连接架4以由上至下的方式扣合在建筑主体结构8上,直至第二卡槽41与建筑主体结构8可拆配合,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脚手架7与建筑主体结构8的稳固连接,保证施工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且无需在建筑主体结构8上预埋钢管,避免后期割除钢管以及修补洞口的麻烦,同时在外墙施工过程中,无需提前拆除,施工完成后,可将该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完整地拆下,便于重复利用该连墙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利于节约成本,更利于推广使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均开设有穿孔,穿孔与支撑梁1间隙配合,支撑梁1靠近第一连接架2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架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任意一第一连接孔11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在一起,使第二连接架3能够固定于支撑梁1上,支撑梁1远离第一连接架2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连接孔12,第三连接架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和任意一第三连接孔12通过第二螺栓6连接在一起,使第三连接架4固定于支撑梁1上。这样的结构设置,在锁紧第一螺栓5和第二螺栓6时,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均能够被可靠固定在支撑梁1上,从而能够使该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与脚手架7以及建筑主体结构8实现更稳固、更可靠的连接,保证施工安全,而在解锁第一螺栓5和第二螺栓6后,又可根据建筑主体结构8以及脚手架7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的位置,装拆更为方便,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均开设有多个,这样设置,一是使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的调整更为方便,二是可以设置多个第一螺栓5以及第二螺栓6,使第二连接架3与支撑梁1、以及第三连接架4与支撑梁1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具体地,第一连接架2包括固设于支撑梁1上的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2与支撑梁1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均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梁1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外轮廓形状呈矩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当中,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的外轮廓形状均矩形,以能够增大与脚手架7的立杆7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第一连接架2与脚手架7的立杆7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均包括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或固定于支撑梁1上的套筒32以及垂直固设于套筒32上的第三连接杆33和第四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3与第四连接杆34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连接杆33和第四连接杆34均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套筒32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梁1、套筒32、第三连接杆33以及第四连接杆34的外轮廓形状均呈矩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当中,支撑梁1、套筒32、第三连接杆33以及第四连接杆34的外轮廓形状优选地呈矩形,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是只能够使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沿着支撑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能绕支撑梁1转动,可避免第二连接架3和第三连接架4发生径向窜动,保证第二连接架3与脚手架7的立杆71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三连接架4与建筑主体结构8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二是可以增大第二连接架3与脚手架7的立杆71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架4与建筑主体结构8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梁1、第一连接架2、第二连接架3以及第三连接架4均为中空结构,可节省材料的同时,能够减轻重量,便于搬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梁1、第一连接架2、第二连接架3以及第三连接架4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优选为价格便宜并强度足够的不锈钢或普通钢材,满足连接强度的同时,又可利于降低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状的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固设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均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或者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且第二连接架比第三连接架更靠近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与脚手架的立杆可拆配合,所述第三连接架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与建筑主体结构可拆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时,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架和所述第三连接架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支撑梁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梁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任意一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使所述第二连接架能够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任意一第三连接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一起,使所述第三连接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均开设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梁上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梁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轮廓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均包括能够活动地套设于或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的套筒以及垂直固设于所述套筒上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套筒、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的外轮廓形状均呈矩形或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均为中空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以及第三连接架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
CN201922231884.2U 2019-12-12 2019-12-12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Active CN212002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1884.2U CN212002197U (zh) 2019-12-12 2019-12-12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1884.2U CN212002197U (zh) 2019-12-12 2019-12-12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2197U true CN21200219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1884.2U Active CN212002197U (zh) 2019-12-12 2019-12-12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2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2399U (zh) 翻盖式对接扣件
CN106150087A (zh) 一种组合式框架柱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02197U (zh) 可自由装拆的连墙件
CN102454292A (zh) 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模架的支撑钢架
CN207749816U (zh) 一种立杆固定件
CN219548348U (zh) 一种新型可拆装组合悬挑支撑结构
CN212453572U (zh) 一种预埋螺栓连墙件装置
CN203654710U (zh) 外墙脚手架剪力墙部位工具式连墙件
CN104120874A (zh) 一种脚手架装配式连墙件
CN108868218B (zh) 一种装配式小型厂房建筑
CN214996320U (zh) 一种拱顶通道可周转定型化支撑架
CN210086296U (zh) 地铁侧墙施工对顶支撑系统
CN212317468U (zh) 一种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用的钢管移动定位桩
CN212376113U (zh) 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
CN209907895U (zh) 一种爬架附着装置
CN210396103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模板体系的连接件、外墙板及剪力墙模板体系
CN110541558B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紧固装置
CN210888048U (zh) 一种建筑用套管支撑模组
CN209369307U (zh) 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
CN206829589U (zh) 一种可回收的脚手架连墙件
CN215443113U (zh) 柱体模板支撑结构
US20190330862A1 (en) Scaffolding system for use with curvilinear walls and method of use
CN214117495U (zh) 一种建筑用铝模系统
CN205063336U (zh) 一种卫生间混凝土翻边的定位模具
CN220930361U (zh) 高墩混凝土泵管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