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1743U -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1743U
CN212001743U CN202020308903.7U CN202020308903U CN212001743U CN 212001743 U CN212001743 U CN 212001743U CN 202020308903 U CN202020308903 U CN 202020308903U CN 212001743 U CN212001743 U CN 212001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construction
upright post
wall body
parti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89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瑞
胡宝柱
王效峰
徐洪波
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el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Yuan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Yuan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Yuan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89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1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1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1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该内隔墙体利用多个龙骨单元形成龙骨组件,在两侧安装钢板网模,中间的空间填充泡沫混凝土等填充料形成夹心层;支撑立柱采用伸缩式结构,方便了运输和包装,在施工时也能适用高度不同的施工环境;联板结构作为横向支撑筋,其采用长度可调结构,能满足厚度不同墙体的施工要求,可以根据墙体厚度要求灵活调节联板结构的长度。龙骨组件的结构设置,能提高施工的灵活性,也方便工厂预制,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外层采用钢板网模的结构,增强了墙体的钩挂力。本实用新型的内隔墙体结构稳固、加工方便、施工灵活,能大幅降低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背景技术
内隔墙体做为房屋内部的隔断墙,用于将房屋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能源和环境领域的要求,传统的砖式墙体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为复合式墙体结构。
复合式墙体为由多种材料和结构组合形成的墙体,一般包括龙骨、面板和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以采用保温面板贴附或者采用在夹心层浇筑的方式成型。复合墙体具有强度高、节能环保、建筑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其中,以轻钢龙骨式的复合墙体较多,轻钢龙骨式的墙体结构可以在工厂内预制,在施工现场只需完成组装和固定,浇筑材料也可在工厂内预先配制,在现场直接浇筑,有效解决了施工难和效率低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复合墙体结构和施工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现场施工时的人为主观因素较多,无法形成标准体系,很难保证统一的施工质量和检验标准;预制的龙骨型材与现场施工环境不匹配,仍需要工人进行现场改良或加工,导致灵活性较差,影响了施工效率。本案申请人经过多年实践总结,研发出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式内隔墙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该内隔墙体结构稳固、加工方便、实施灵活,能大幅降低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包括龙骨组件、钢板网模和填充料,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龙骨组件包括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套龙骨单元;龙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两根伸缩式立柱,两根伸缩式立柱之间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条长度可调的联板结构;伸缩式立柱的底端和顶端分别通过安装座连接在地面和屋顶底面上;钢板网模分别连接在两侧立柱的外侧面上,两钢板网模之间形成填充区。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多个龙骨单元形成龙骨组件,在两侧安装钢板网模,中间的空间填充泡沫混凝土等填充料形成夹心层。支撑立柱采用伸缩式结构,方便了运输和包装,在施工时也能适用高度不同的施工环境;联板结构作为横向支撑筋,其采用长度可调结构,能满足厚度不同墙体的施工要求,可以根据墙体厚度要求灵活调节联板结构的长度。龙骨组件的结构设置,能提高施工的灵活性,也方便工厂预制,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外层采用钢板网模的结构,增强了墙体的钩挂力。
对于伸缩式立柱的结构,其可采用常规的伸缩式结构。但是,由于其需要提供内部支撑,具有强度要求,同时,其外侧面还必须保持平齐以方便钢板网模的平整安装,传统的伸缩式结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独特的伸缩式立柱。具体的:所述伸缩式立柱包括由方管制成的上立柱和下立柱,上立柱滑动连接在下立柱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且上、下两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上立柱的顶端固接有上安装座,下立柱的底端固接有下安装座。其中,上、下立柱的对应面上分别沿竖向开设有长条形滑孔,两长条形滑孔中穿装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分别探入两立柱的空腔内且在探入端分别设置两个内嵌板,定位板和两个内嵌板形成断面为”H”型的长条状卡装件,定位板和长条形滑孔内壁之间以及内嵌板与立柱空腔内壁之间均间隙配合。
上述结构中,上、下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两者左右结构的滑动连接。对于滑动连接结构,兼顾加工方便和强度的要求,独特设计”H”型的长条状卡装件,利用该卡装件的结构并配合方管上的长条形滑孔,组装时,先将其中一内嵌板滑动嵌入其中一方管中,再将另一方管卡接在另一内嵌板上。长条状卡装件起到了将两立柱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和滑轨的双重作用,同时,利用该卡装件也填补了长条形滑孔的空间,增加了立柱的整体强度,满足了伸缩式立柱的整体设计要求。
对于长条形滑孔的结构,优选的,在下立柱上的长条形滑孔自下立柱的顶端开始延伸至靠近下立柱的底端部截止;开设在上立柱上的长条形滑孔自上立柱的底端开始延伸至靠近上立柱的顶端部截止。由于立柱安装成型时,上立柱滑到长条状卡装件的顶部,底部的卡装件仅能加强下立柱的强度,为了寻求平衡以及避免长条状卡装件的设计长度过长,因此,在立柱安装成型时,应尽可能多的让卡装件多插入到上立柱中,也即,在卡装件设计长度确定的基础上,让卡装件的顶端尽可能多的伸出下立柱的顶端。其中,卡装件的设计长度接近下立柱的长度,以不小于下立柱的长度为宜。
对于联板结构,其可采用套筒式等常规的长度可调结构,为了加工方便和降低施工难度,本案的联板结构包括垂直固接在两侧立柱内侧面上的两根角铁,两根角铁重叠设置;在两角铁的重叠面上沿角铁长度方向间隔预开设多个定位孔,至少一个定位孔中插装定位销;或者,在角铁的重叠面上现场钻装自攻螺丝或将两角铁焊接为一体以固定联板结构的长度。
上述结构中,采用角铁作为横向支撑筋,取材、加工和施工均十分方便,通过重叠的结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支撑强度。
本案优选的填充料为泡沫混凝土。利用泡沫混凝土轻质、结合性能好、方便现场施工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与本案的龙骨和钢板网配合使用,提高了复合墙体的性能和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隔墙体结构稳固、加工方便、施工灵活,能大幅降低施工难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隔墙体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式立柱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包括龙骨组件、钢板网模1和填充料,龙骨组件包括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套龙骨单元;龙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两根伸缩式立柱2,两根伸缩式立柱2之间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条长度可调的联板结构3;伸缩式立柱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通过安装座连接在地面和屋顶底面上;钢板网模1分别连接在两侧立柱的外侧面上,两钢板网模1之间形成填充区。其中,填充区的填充料优选的为泡沫混凝土。利用泡沫混凝土轻质、结合性能好、方便现场施工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与本案的龙骨和钢板网配合使用,提高了复合墙体的性能和强度。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多个龙骨单元形成龙骨组件,在两侧安装钢板网模1,中间的空间填充泡沫混凝土等填充料形成夹心层。支撑立柱采用伸缩式结构,方便了运输和包装,在施工时也能适用高度不同的施工环境;联板结构3作为横向支撑筋,其采用长度可调结构,能满足厚度不同墙体的施工要求,可以根据墙体的厚度要求灵活调节联板结构3的长度。龙骨组件的结构设置,能提高施工的灵活性,也方便工厂预制,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外层采用钢板网模1的结构,增强了墙体的钩挂力。
对于伸缩式立柱2的结构,其可采用常规的伸缩式结构。但是,由于其需要提供内部支撑,具有强度要求,同时,其外侧面还必须保持平齐以方便钢板网模1的平整安装,传统的伸缩式结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独特的伸缩式立柱2。
参照附图,伸缩式立柱2包括由方管制成的上立柱21和下立柱22,上立柱21滑动连接在下立柱22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且上、下两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上立柱21的顶端固接有上安装座41,下立柱22的底端固接有下安装座42。
对于上、下立柱之间的滑动连接关系,上、下立柱的对应面上分别沿竖向开设有长条形滑孔23,两长条形滑孔23中穿装定位板51,定位板51的两端分别探入两立柱的空腔内且在探入端分别设置两个内嵌板52,定位板51和两个内嵌板52形成断面为”H”型的长条状卡装件5,定位板51和长条形滑孔23内壁之间以及内嵌板52与立柱空腔内壁之间均间隙配合。
参照附图,上、下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两者左右结构式的滑动连接,附图1中示出的上立柱21滑动连接在下立柱22的右侧。对于滑动连接结构,兼顾加工方便和强度的要求,独特设计”H”型的长条状卡装件,利用该卡装件的结构并配合方管上的长条形滑孔23,组装时,先将其中一内嵌板52滑动嵌入其中一方管中,再将另一方管卡接在另一内嵌板52上。长条状卡装件5起到了将两立柱连接为一体的连接件和滑轨的双重作用,同时,利用该卡装件也填补了长条形滑孔23的空间,增加了立柱的整体强度,满足了伸缩式立柱的整体设计要求。
对于长条形滑孔的结构,优选的,开设在下立柱22上的长条形滑孔23自下立柱22的顶端开始延伸至靠近下立柱22的底端部截止;开设在上立柱21上的长条形滑孔23自上立柱21的底端开始延伸至靠近上立柱21的顶端部截止。由于立柱安装成型时,上立柱21滑到长条状卡装件5的顶部,底部的卡装件仅能加强下立柱的强度,为了寻求平衡以及避免长条状卡装件5的设计长度过长,因此,在立柱安装成型时,应尽可能多的让卡装件多插入到上立柱中,也即,在卡装件设计长度确定的基础上,让卡装件的顶端尽可能多的伸出下立柱的顶端。其中,卡装件的设计长度接近下立柱22的长度,以不小于下立柱22的长度为宜。
参照附图,联板结构3包括垂直固接在两侧立柱内侧面上的两根角铁31,两根角铁31重叠设置;在两角铁31的重叠面上沿角铁31长度方向间隔预开设多个定位孔32,至少一个定位孔32中插装定位销;或者,在角铁的重叠面上现场钻装自攻螺丝或将两角铁焊接为一体以固定联板结构3的长度。联板结构可采用套筒式等常规的长度可调结构,为了加工方便和降低施工难度。采用角铁31作为横向支撑筋,取材、加工和施工均十分方便,通过重叠的结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支撑强度。
为了更明确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内隔墙体的具体结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案的施工方法。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拟建墙体的长度L、高度H和厚度W;根据拟建墙体的高度H确定伸缩式立柱2的整体长度;根据拟建墙体的厚度W确定联板结构3的长度;根据拟建墙体的长度L和高度H确定钢板网模1的长度和宽度;
步骤2)以拟建墙体长度L每增加不大于1.5M增加一套龙骨单元;
步骤3)现场施工,确定其中一侧伸缩式立柱2的位置,分别将立柱的底端和顶端固定在地面和屋顶底面上,调节联板结构3的长度后,将另一侧的伸缩式立柱2固定;
步骤4)将钢板网膜1固定在两侧立柱的外侧面上,采用焊接或自攻丝连接的方式;
步骤5)在一侧的钢板网膜1顶端开孔,浇入填充料并利用插入式混凝土震动棒将填充料震动密实;其中,填充料优选的为泡沫混凝土材料;
步骤6)待填充料晾干后,形成复合墙体。复合墙体成型后,根据需要,可在钢板网模1的外侧涂覆墙体表面材料或者贴附饰面板。
伸缩式立柱采用上、下立柱的结构时,该结构的伸缩式立柱2可由工厂预制,上、下立柱采用相同结构,具体的:
1.截取方管,方管长度为,P为方管重叠长度,其不小于40CM;方管重叠的长度也即图1中虚线框B部的长度。该部分长度决定上、下立柱的连接牢固度和整个竖向支撑柱体的强度,因此,其长度不应过短,具体重叠长度根据墙体的高度适当设置;
2.在方管上加工长条形孔,长条形孔自方管其中一端起始至靠近另一端截止,并在另一端焊接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开设安装孔,在方管内侧面焊接角铁,形成立柱单元;
3.由条板状型材加工“H”型的长条状卡装件5,其长度不小于方管的长度;
4.取两根立柱单元,其中一根底座在下、另一根底座在上,将”H”型卡装件分别卡入两根立柱的长条形孔23中,形成伸缩式立柱2。
参照附图,联板结构3采用角铁31重叠式结构时,步骤3)中联板结构3长度的调节过程是:当角铁31上预开设定位孔32时,依据联板结构3的设计长度,找到对应的定位孔32,在一至两个定位孔32中插装定位销;当角铁31上不预设定位孔32时,依据联板结构3的设计长度,调整两重叠角铁31的相对位置,位置调好后利用焊接或钻装自攻丝的方式将两角铁31连接为一体。
当预设定位孔32时,联板结构3的设计长度为,N为定位孔32的孔距;当不预设定位孔32时,联板结构3的设计长度为,R为角铁重叠长度,其不小于5CM。角铁31重叠的长度也即图2中虚线框C部的长度。该部分长度决定用于横向支撑的联板结构3的强度,因此,其长度不应过短,具体重叠长度根据墙体的宽度适当设置。
由本案的伸缩式立柱的具体结构可知,上立柱可直接由下立柱翻转形成,因此,在具体预制加工中,不需要分别加工上、下立柱,只需加工一种型材即可。但是,由于联板结构中的角铁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两侧立柱上焊接角铁时,应预留出角铁厚度的空间,避免影响角铁重叠。也即,一种型材分两种型号,其中一个型号上每根角铁的焊接位置均比另一中型材的角铁焊接位置相对靠上或靠下一点,相对靠上的距离也即角铁的厚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做若干更改或修饰,上述更改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包括龙骨组件、钢板网模(1)和填充料,其特征是所述龙骨组件包括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套龙骨单元;龙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两根伸缩式立柱(2),两根伸缩式立柱(2)之间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条长度可调的联板结构(3);伸缩式立柱(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通过安装座连接在地面和屋顶底面上;钢板网模(1)分别连接在两侧立柱的外侧面上,两钢板网模(1)之间形成填充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其特征是所述伸缩式立柱(2)包括由方管制成的上立柱(21)和下立柱(22),上立柱(21)滑动连接在下立柱(22)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且上、下两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上立柱(21)的顶端固接有上安装座(41),下立柱(22)的底端固接有下安装座(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其特征是上、下立柱的对应面上分别沿竖向开设有长条形滑孔(23),两长条形滑孔(23)中穿装定位板(51),定位板(51)的两端分别探入两立柱的空腔内且在探入端分别设置两个内嵌板(52),定位板(51)和两个内嵌板(52)形成断面为”H”型的长条状卡装件(5),定位板(51)和长条形滑孔(23)内壁之间以及内嵌板(52)与立柱空腔内壁之间均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开设在下立柱(22)上的长条形滑孔(23)自下立柱(22)的顶端开始延伸至靠近下立柱(22)的底端部截止;开设在上立柱(21)上的长条形滑孔(23)自上立柱(21)的底端开始延伸至靠近上立柱(21)的顶端部截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其特征是所述联板结构(3)包括垂直固接在两侧立柱内侧面上的两根角铁(31),两根角铁(31)重叠设置;在两角铁(31)的重叠面上沿角铁(31)长度方向间隔预开设多个定位孔(32),至少一个定位孔(32)中插装定位销;或者,在角铁的重叠面上现场钻装自攻螺丝或将两角铁焊接为一体以固定联板结构(3)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料为泡沫混凝土。
CN202020308903.7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Active CN212001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8903.7U CN212001743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8903.7U CN212001743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1743U true CN212001743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8903.7U Active CN212001743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1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33098A (ja) 共同溝一体型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4658219B (zh) 单侧装配式模板支设施工方法
CN110331728A (zh) 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活动式钢管撑及其安装结构
FI86323B (fi) Tredimensionellt ramverk foer baerande fasadvaeggar.
CN110318489B (zh) 一种空心叠合楼板
CN212001743U (zh)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
CN21082752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深坑的自稳定结构板胎模
CN213390912U (zh) 一种钢-混凝土减震楼梯
CN211816891U (zh) 一种轻钢结构近零能耗被动房
CN111197363A (zh) 一种钢板网模混凝土内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3027046B (zh) 一种屋顶隔热施工方法
CN212002266U (zh) 一种构造柱模板
CN205954910U (zh) 梁柱一体化墙板
CN212478231U (zh) 一种带固定结构的泡沫钢楼板
CN210140934U (zh) 一种轻质混凝土内隔墙板
CN220203387U (zh) 连接强度高的复合保温免拆模板
CN215253498U (zh) 一种接缝连接砌体结构
CN212836119U (zh) 一种钢丝网现浇筑混凝土外保温结构
CN217711265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钢丝网架墙板
CN217972335U (zh) 一种超厚造型墙塔吊附墙杆预埋件
CN214498026U (zh) Uhpc免埋钢筋叠合现浇肋楼板及楼板拼缝结构
CN216446246U (zh) 一种抗开裂、抗渗漏的墙体
CN220828033U (zh) 一种新型墙柱外部模板构造
CN220848708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后浇板带连接结构
CN213412363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铝合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250000 Room 102, unit 2, No. 3, zone 4, Wolong garden, No. 29, Langmaoshan West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el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53000 north side of South Outer Ring Road, Luquantun Town, Wucheng County, De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zhou Yuan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