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9278U -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9278U
CN211979278U CN202020658378.1U CN202020658378U CN211979278U CN 211979278 U CN211979278 U CN 211979278U CN 202020658378 U CN202020658378 U CN 202020658378U CN 211979278 U CN211979278 U CN 211979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s
cabinet
wiring
bracke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83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会峰
张益辉
张向辉
牛俊玉
张保亮
郭家伟
杨宇皓
马岩
董根良
徐良燕
李旭东
杨海涛
贾振波
余涛
余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583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9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9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9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包括箱体、若干光纤配线单元、音频配线单元、网络配线单元和数字配线单元,箱体设置在机柜内;箱体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设置有光纤配线单元,光纤配线单元与箱体固定连接;箱体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音频配线单元、网络配线单元和数字配线单元,音频配线单元与箱体可拆卸式连接;网络配线单元和数字配线单元与箱体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固定连接。体积小巧、集成度高、一机多用,改善了现有紧凑机房通信配线设备安装难的问题;各配线单元接口位置、朝向和高度各不相同,便于优化和厘清各自的走线,有利于后续的维护、扩容和检修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配线机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的方式常见的有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通信方式采用光缆、同轴电缆、网线等,无线通信方式采用电力专网和运营商无线网;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在变电站内以及变电站前端的主干线路都是采用有线通信方式,传统的电力机房内采用的有线接线方式有光纤配线、数字配线、音频配线和网络配线等。随着电网智能化、信息化的建设,机房配线设备也需要相应增加,但是紧凑型变电站内部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安装相应的光纤配线设备、数字配线设备、音频配线设备或者网络配线设备,使得站点的扩容非常不方便,没有冗余空间放置新增设备,因此,合理有效利用机房内的机柜空间对于设备升级、扩容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度高、适应性好、可满足多种配线需求的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包括箱体(1),箱体(1)设置在机柜内;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若干光纤配线单元(2)、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箱体(1)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设置有光纤配线单元(2),光纤配线单元(2)与箱体(1)固定连接;箱体(1)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音频配线单元(3)与箱体(1)可拆卸式连接;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与箱体(1)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箱体(1)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两侧板(13)对称设置,顶板(11)和底板(12)均位于两侧板(13)之间且靠近机柜前门设置,底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1)和底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覆盖两侧板(13)之间的平面区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光纤配线单元(2)包括第一托架(21)和若干光纤终接装置(22),第一托架(21)分别与顶板(11)和两侧板(13)固定连接,第一托架(2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插槽(23),第一插槽(23)开设在第一托架(21)靠近机柜前门的端面,并沿着两侧板(13)延伸方向设置;光纤终接装置(22)伸入第一插槽(23)内并与第一托架(21)滑动连接;光纤终接装置(22)上设置有若干与光纤跳线或者尾纤连接的光纤接口。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存纤单元(6),存纤单元(6)设置在光纤配线单元(2)下方的两侧板(13)之间,且存纤单元(6)分别与两侧板(13)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存纤单元(6)包括第二托架(61)和托盘(62),第二托架(61)位于两侧板(13)之间且第二托架(6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托架(61)向着两侧板(13)远离机柜前门的方向延伸;第二托架(61)上设置有托盘(62),托盘(62)与第二托架(61)滑动连接,托盘(6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卷绕光纤跳线或者尾纤的绕线柱。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隔板(14),隔板(14)设置在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之间,且隔板(14)分别与顶板(11)和底板(12)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以及两侧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音频配线单元(3)包括第三托架(31)和音频回线模块(32),第三托架(31)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隔板(14)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的表面还设置有挂钩(141),第三托架(31)上对应设置有葫芦孔(311),第三托架(31)通过葫芦孔(311)挂设在挂钩(141)上;第三托架(31)与音频回线模块(32)固定连接,音频回线模块(32)远离地面的端面上设置有音频接口。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网络配线单元(4)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网络配线单元(4)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板(13)相对设置的表面固定连接,网络配线单元(4)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连接网线的RJ45接口。
更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数字配线单元(5)也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且数字配线单元(5)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板(13)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配线单元(5)设置有若干数字配线端口,且数字配线端口在机柜内的高度与RJ45接口的高度不同。
更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侧板(13)、隔板(14)、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上均设置有理线环。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箱门(7),箱门(7)设置在底板(12)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并与底板(12)转动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挂耳(8),安装挂耳(8)的水平截面为不等边L形;安装挂耳(8)分别设置在两侧板(13)不相邻的表面,安装挂耳(8)分别与侧板(13)和机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内部集成了光纤配线单元、音频配线单元、网络配线单元和数字配线单元;体积小巧、集成度高、一机多用,改善了现有紧凑机房通信配线设备安装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了紧凑的机柜内空间,各配线单元接口位置、朝向和高度各不相同,便于优化和厘清各自的走线,有利于后续的维护、扩容和检修作业;
(3)箱体上的隔板将箱体分隔为互不接触的前后两个区域,一部分区域主要连接光信号,另一区域主要连接电信号,便于分别管理;
(4)安装挂耳可以适应19寸机柜和21寸机柜的安装需求,无需额外调整,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
(5)箱门可对光纤配线单元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部分箱体与光纤配线单元、存纤单元、箱门和安装挂耳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音频配线单元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网络配线单元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的数字配线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包括箱体1、若干光纤配线单元2、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数字配线单元5、存纤单元6、箱门7和安装挂耳8等。其中,箱体1设置在机柜内;箱体1上设置有若干光纤配线单元2、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箱体1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设置有光纤配线单元2,光纤配线单元2与箱体1固定连接;箱体1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音频配线单元3与箱体1可拆卸式连接;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与箱体1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固定连接。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在小巧的箱体1内集成了光纤配线单元2、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等配线设备,可以满足光纤、音频、网线和数字信号的配线需求,合理利用机柜内的有限空间。
具体的,如图1结合图2所示,箱体1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两个侧板13;两侧板13对称设置,顶板11和底板12均位于两侧板13之间且靠近机柜前门设置,底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1和底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覆盖两侧板13之间的平面区域。由图可知,两个侧板之间的区域成为各配线单元的安装空间。顶板11和底板12将两侧板13之间的空间进行封板,形成完整稳定的空间结构。顶板11和底板12覆盖了两侧板13之间的部分区域,而不是全部覆盖,可以为后续不同高度的设备接线留下走线和调整位置的空间。
如图2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光纤配线单元2包括第一托架21和若干光纤终接装置22,第一托架21分别与顶板11和两侧板13固定连接,第一托架2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插槽23,第一插槽23开设在第一托架21靠近机柜前门的端面,并沿着两侧板13延伸方向设置;光纤终接装置22伸入第一插槽23内并与第一托架21滑动连接;光纤终接装置22上设置有若干与光纤跳线或者尾纤连接的光纤接口。由图可知,光纤配线单元2设置在箱体1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的上部,其具有多层第一插槽23,可以间隔设置多层光纤终接装置22,适应配线和今后扩容的进一步配线需求。本实用新型中的光纤终接装置22为12芯熔配一体化接头。实际使用时,光缆进入机柜,沿着机柜走线并与光纤终接装置22的输入端的尾纤进行熔接,随后用跳纤从12芯熔配一体化接头输出端接至通信设备中,完成光纤配线。
另外,如图2结合图3所示,在光纤配线单元2下方的箱体1上设置有存纤单元6。即存纤单元6设置在光纤配线单元2下方的两侧板13之间,且存纤单元6分别与两侧板13固定连接。
具体的,存纤单元6包括第二托架61和托盘62,第二托架61位于两侧板13之间且第二托架6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托架61向着两侧板13远离机柜前门的方向延伸;第二托架61上设置有托盘62,托盘62与第二托架61滑动连接,托盘6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卷绕光纤跳线或者尾纤的绕线柱。存纤单元6可以存储跳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箱体1还包括隔板14,隔板14设置在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之间,且隔板14分别与顶板11和底板12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以及两侧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音频配线单元3包括第三托架31和音频回线模块32,第三托架31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隔板14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的表面还设置有挂钩141,第三托架31上对应设置有葫芦孔311,第三托架31通过葫芦孔311挂设在挂钩141上;第三托架31与音频回线模块32固定连接,音频回线模块32远离地面的端面上设置有音频接口。此处葫芦孔311除了采用葫芦形,也可以采用腰圆形、矩形或者梯形等形状,具有相同的作用。音频配线时,将音频电缆接入机柜中,通过音频回线模块32的对音频电缆进行卡接,音频回线模块32的另一侧通过电缆连接电话。由于音频配线单元3是挂在挂钩141上,如果音频配线操作空间不够,可以在机柜外装配后再进行挂设,无需额外工具,操作非常方便。
如图3、图4和图8所示,网络配线单元4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网络配线单元4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板13相对设置的表面固定连接,网络配线单元4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连接网线的RJ45接口。网络配线时,网线从网络交换机引出并进入机柜,跳接至网络配线单元4的RJ45接口中即可。
如图3、图4和图9所示,数字配线单元5也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且数字配线单元5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板13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配线单元5设置有若干数字配线端口,且数字配线端口在机柜内的高度与RJ45接口的高度不同。数字配线时,同轴电缆从数字交换机引出,进入机柜后,压接在数字配线单元5的数字配线端口上即可。
为便于走线和理线,本实用新型的侧板13、隔板14、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上均设置有理线环。电缆、网线可以缠绕在理线环上。
另外,箱体1还包括箱门7,箱门7设置在底板12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并与底板12转动连接。箱门7可以为光纤配线单元2和存纤单元6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在箱体1上还设置有安装用的安装挂耳8,安装挂耳8分别设置在两侧板13不相邻的表面,安装挂耳8分别与侧板13和机柜固定连接。安装挂耳8的水平截面为不等边L形,安装挂耳8上设置有安装孔,当电力用机柜宽度为19英寸时,则将安装挂耳8的短边所在面朝向机柜前门方向,该处的安装挂耳8与机柜固定连接,安装挂耳8的长边与箱体1固定连接;如机柜宽度为21英寸,则将安装挂耳8为的长边所在面朝向机柜前门,且该处的安装挂耳8与机柜固定连接;安装挂耳8的短边与箱体1固定连接,无需额外配件即可方便的安装,能适应不同宽度的电力机柜的安装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包括箱体(1),箱体(1)设置在机柜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若干光纤配线单元(2)、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箱体(1)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设置有光纤配线单元(2),光纤配线单元(2)与箱体(1)固定连接;箱体(1)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音频配线单元(3)、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音频配线单元(3)与箱体(1)可拆卸式连接;网络配线单元(4)和数字配线单元(5)与箱体(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两侧板(13)对称设置,顶板(11)和底板(12)均位于两侧板(13)之间且靠近机柜前门设置,底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11)和底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覆盖两侧板(13)之间的平面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单元(2)包括第一托架(21)和若干光纤终接装置(22),第一托架(21)分别与顶板(11)和两侧板(13)固定连接,第一托架(2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插槽(23),第一插槽(23)开设在第一托架(21)靠近机柜前门的端面,并沿着两侧板(13)延伸方向设置;光纤终接装置(22)伸入第一插槽(23)内并与第一托架(21)滑动连接;光纤终接装置(22)上设置有若干与光纤跳线或者尾纤连接的光纤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纤单元(6),存纤单元(6)设置在光纤配线单元(2)下方的两侧板(13)之间,且存纤单元(6)分别与两侧板(1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纤单元(6)包括第二托架(61)和托盘(62),第二托架(61)位于两侧板(13)之间且第二托架(6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托架(61)向着两侧板(13)远离机柜前门的方向延伸;第二托架(61)上设置有托盘(62),托盘(62)与第二托架(61)滑动连接,托盘(6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卷绕光纤跳线或者尾纤的绕线柱。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14),隔板(14)设置在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之间,且隔板(14)分别与顶板(11)和底板(12)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以及两侧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配线单元(3)包括第三托架(31)和音频回线模块(32),第三托架(31)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隔板(14)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的表面还设置有挂钩(141),第三托架(31)上对应设置有葫芦孔(311),第三托架(31)通过葫芦孔(311)挂设在挂钩(141)上;第三托架(31)与音频回线模块(32)固定连接,音频回线模块(32)远离地面的端面上设置有音频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线单元(4)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网络配线单元(4)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板(13)相对设置的表面固定连接,网络配线单元(4)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连接网线的RJ45接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配线单元(5)也设置在两侧板(13)之间,且数字配线单元(5)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板(13)远离机柜前门的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配线单元(5)设置有若干数字配线端口,且数字配线端口在机柜内的高度与RJ45接口的高度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门(7),箱门(7)设置在底板(12)靠近机柜前门的一端并与底板(12)转动连接。
CN202020658378.1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Active CN211979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8378.1U CN211979278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8378.1U CN211979278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9278U true CN211979278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4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8378.1U Active CN211979278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9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683A (zh) * 2022-09-05 2022-10-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683A (zh) * 2022-09-05 2022-10-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8106B2 (en) Cable management in rack systems
CA2079144C (en) Switching assembly for glass fibre cable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and data technology
US6980725B1 (en) Space reuse during technology upgrade in a protection area of an outdoor enclosure
US8081482B2 (en) Multimedia enclosure
US7460758B2 (en)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US5647045A (en) Multi-media connection housing
US6614978B1 (en) Slack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US7562779B2 (en) Cable management rack with pass-through tray
US5513293A (en) Optical backplane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distribution frame
RU2371743C2 (ru) Модульная кабельная коробка для волоконно-оптических линий связи
EP1160605A2 (en) Optical fiber routing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EP0493407A1 (en) Connector holders and distribution frame and connector holder assemblies for optical cable
WO2017158447A1 (en) High density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an integrated splicing compartment
KR200399079Y1 (ko) 광케이블 아울렛
CN211979278U (zh)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WO2013120270A1 (zh)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CN206946048U (zh) 光缆转接设备
CN201974554U (zh) 一种多电信运营商共用的光分路器箱
CN214311023U (zh) 一种光纤入户信息箱
CN217484553U (zh) 一种金属配线柜
CN221039557U (zh) 一种全种类光纤配线架
CN213633943U (zh) 光纤配线柜
CN111510798B (zh) 配线柜及配线一体机
CN218446115U (zh) 一种多路光纤分散式固定接线盒
CN210835361U (zh) 一种分区式双层分光接头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