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683A -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683A
CN115150683A CN202211075701.2A CN202211075701A CN115150683A CN 115150683 A CN115150683 A CN 115150683A CN 202211075701 A CN202211075701 A CN 202211075701A CN 115150683 A CN115150683 A CN 115150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x body
bracket
module
wi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57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曹凯
舒放
吴浩明
马捷
钱星桥
张国凯
林宇峰
陈健
毛俏
崔莹
吴海雄
刘承徽
纪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57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盖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挂耳,两侧挂耳对称设置挂孔,用于将配线装置固定在配线单元子框标准机架上,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后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侧侧壁设置光缆固定单元;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接地铜排;所述箱体内部设置光纤配线模块,所述箱体上壁设置进线口;所述第一盖板在第一区域设置网络配线模块,在第二区域设置数字配线模块。本发明通过将光纤配线、网络配线、数字配线模块化一体布置在配线装置上,丰富了配线装置功能,灵活保证了光纤配线、网络配线及数字配线的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主配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主网变电站、配网自动化开关站、环网柜三遥点和办公楼、营业厅等生产管理场所的通信设备数量在迅猛增加,而各种通信光缆、电缆成端及线缆跳接所需的ODF光配线设备屏、DDF数字配线设备屏、IDF网络配线设备屏数量也大幅增加,逐渐暴露出传统ODF、DDF、IDF配线设备屏在实际使用和运行中的如下问题:
1、传统ODF、DDF、IDF配线设备屏功能单一,致使需要分别占用一个机房屏位来安装上述各设备屏,浪费机房空间的同时,影响了新增通信设备安装,也不能很好满足智能电网各站点通信业务容量小、配线多的应用场景的发展需求;
2、除个别核心站点和枢纽站点外,普通变电站、开关站、办公场所全站通信业务所用配线设备屏内的ODF、DDF和IDF配线模块数量均达不到满配,浪费了屏柜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解决传统ODF、DDF、IDF配线设备屏功能单一、配线模块数量达不到满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盖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挂耳,两侧所述挂耳对称设置挂孔,用于将配线装置固定在配线单元子框标准机架上,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侧侧壁设置光缆固定单元;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接地铜排;
所述箱体内部设置光纤配线模块,所述箱体上壁设置进线口,用于供连接至所述光纤配线模块的线缆穿入;
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网络配线模块,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数字配线模块。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模块为12芯、24芯、48芯、72芯中的任一种容量规格的ODF模块。
优选地,所述网络配线模块为接口为24口、48口、72口中的任一种接口规模的IDF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字配线模块为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中的任一种系统单位的DDF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光纤配线模块线缆接口的前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箱体前侧设置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箱体铰接。
优选地,两侧所述挂耳与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地铜排与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减轻孔。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通过将光纤配线、网络配线、数字配线一体化布置在配线装置上,丰富了配线装置功能,将不同配线模块化设计能够同时灵活保证配线装置上光纤配线、网络配线以及数字配线的容量,从而更好满足容量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盖板打开后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第一盖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挂耳5,挂孔6,光缆固定单元7,接地铜排8,光纤配线模块9,进线口10,网络配线模块11,数字配线模块12,第二盖板13,减轻孔14,转轴15,卡扣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箱体1、第一盖板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
箱体1两侧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挂耳5,两侧挂耳5对称设置挂孔6,用于将配线装置固定在配线单元子框标准机架上,箱体1两侧侧壁后端分别与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侧侧壁设置光缆固定单元7;第一盖板5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架4设置接地铜排8,满足基本配线使用需求。为更方便在光缆线需要接地时的接地操作,本实施例中将光缆固定单元7设置在与接地铜排8同一侧的侧壁上。
箱体1内部设置光纤配线模块9,箱体1上壁设置进线口10,用于供连接至光纤配线模块9的线缆穿入,使光纤线缆集中有序走线;
第一盖板2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网络配线模块11,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数字配线模块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通过将光纤配线、网络配线、数字配线一体化布置在配线装置上,丰富了配线装置功能,将不同配线模块化设计能够同时灵活保证配线装置上光纤配线、网络配线以及数字配线的容量,从而更好满足容量使用需求。在配线设备屏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通信配线装置,可使屏柜内各光电缆独立走线,有利于实现主配电网生产现场光电缆成端、跳接作业集中化,提高屏柜内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减少通信机房屏位数量,节省机房空间,有利于通信机房空间管理精细化,满足智能电网建设新一代OTN、ASON等通信网改造需求。
优选地,光纤配线模块9为12芯、24芯、48芯、72芯中的任一种容量规格的ODF模块,各种规格均可使用,具体根据使用容量规格需求配设;将箱体1各围壁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使用容量规格需求更换箱体1内部的光纤配线模块9。
优选地,网络配线模块11为接口为24口、48口、72口中的任一种接口规模的IDF模块,各种接口规模均可使用,具体根据使用接口容量需求配设。
优选地,数字配线模块12为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中的任一种系统单位的DDF模块,各种系统单位均可使用,具体根据使用单位需求配设。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盖板2与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可拆卸连接,作为举例,可选用螺钉或栓扣等方式连接,第一盖板2上的各类型配线模块接口容量规格可灵活调整配置,将第一盖板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形式,这样可根据业务需要,更换具有不同接口容量规格配线模块的盖板,满足现场各种不同规格容量通信需求。
优选地,进线口10位于光纤配线模块9线缆接口的前上方,以使光纤线缆从进线口集中走线进入箱体1后便可直接完成配线连接,从而避免线缆在箱体内绕行。
进一步优选地,为更好的防护箱体1内的光纤配线模块9,同时避免人为误碰线缆导致线缆松脱,在箱体1前侧设置第二盖板13,此时为方便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盖板13对光纤配线模块9进行维护,可将第二盖板13与箱体1铰接,本实施例采用在箱体1下壁端部对称设置转轴15,第二盖板13下端与转轴15转动连接的铰接方式。在第二盖板13上端和箱体1上壁端部设置相配合的卡扣16,可确保第二盖板13能够紧闭闭合。第二盖板13优选为经防腐处理的钢质材料。
优选地,两侧挂耳5与箱体1两侧侧壁可拆卸连接,从而可设置两侧挂孔6间距不同的挂耳5,以便适应不同尺寸规格配线单元子框标准机架的安装。
优选地,接地铜排8与第二支架4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更换接地铜排8。
优选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设置减轻孔14,以减少用料,降低配线装置总重。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盖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挂耳,两侧所述挂耳对称设置挂孔,用于将配线装置固定在配线单元子框标准机架上,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侧侧壁设置光缆固定单元;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接地铜排;
所述箱体内部设置光纤配线模块,所述箱体上壁设置进线口,用于供连接至所述光纤配线模块的线缆穿入;
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网络配线模块,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数字配线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模块为12芯、24芯、48芯、72芯中的任一种容量规格的ODF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线模块为接口为24口、48口、72口中的任一种接口规模的IDF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配线模块为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中的任一种系统单位的DDF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位于所述光纤配线模块线缆接口的前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侧设置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箱体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挂耳与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铜排与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减轻孔。
CN202211075701.2A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Pending CN115150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5701.2A CN115150683A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5701.2A CN115150683A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683A true CN115150683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1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5701.2A Pending CN115150683A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68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1771Y (zh) * 2008-09-17 2009-07-29 西安秦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光数配线综合柜
CN104730659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光端机机柜及其布置方法
CN206161914U (zh) * 2015-12-03 2017-05-10 苏州萤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模块化光纤配线箱
CN208890983U (zh) * 2018-08-08 2019-05-21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化通用配线架
CN209044127U (zh) * 2018-12-17 2019-06-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高密度光纤配线箱单元
CN211979278U (zh) * 2020-04-27 2020-11-20 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1771Y (zh) * 2008-09-17 2009-07-29 西安秦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光数配线综合柜
CN104730659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光端机机柜及其布置方法
CN206161914U (zh) * 2015-12-03 2017-05-10 苏州萤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模块化光纤配线箱
CN208890983U (zh) * 2018-08-08 2019-05-21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组化通用配线架
CN209044127U (zh) * 2018-12-17 2019-06-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高密度光纤配线箱单元
CN211979278U (zh) * 2020-04-27 2020-11-20 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6649U (zh) 一种室外光电一体化光纤复合低压电力电缆分线箱
CN115150683A (zh) 一种通信一体化配线装置
CN219372774U (zh) 一种集成式的风力发电机组远程通讯柜
CN110139528B (zh) 一种适用于机房的综合布线方法
CN208924558U (zh) 一种机柜及布线机构
CN201122961Y (zh) 一种宽带接入室外设备及其系统
CN217157138U (zh) 一种分散式布置的智慧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
CN211846634U (zh) 一种综合布线用配线架
CN209674061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211979278U (zh) 一种一体化综合配线模块
CN203299432U (zh) 一种信息网络集成配线箱
CN101399760A (zh) 一种集成化的室外接入设备
CN209882284U (zh) 一种c-ran户外机柜
CN208872922U (zh) 光电一体化箱
CN208654396U (zh) 一种四网合一结构的光缆交接箱
CN208110117U (zh) 一种室内壁挂式传输综合箱
CN220342413U (zh) 一种综合配线架
CN201974554U (zh) 一种多电信运营商共用的光分路器箱
CN202362514U (zh) 一种壁挂式光纤配线组合箱
CN201422144Y (zh) 一种120欧姆ddf单元体
CN205280998U (zh) 一种综合配线柜
CN206161914U (zh) 可拆卸式模块化光纤配线箱
CN111510798B (zh) 配线柜及配线一体机
CN202362515U (zh) 一种壁挂式光纤配线组合箱
WO2019055811A1 (en) CONNECTIVITY FOR INTELLIGENT POST S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