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7009U -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7009U
CN211977009U CN201922421939.6U CN201922421939U CN211977009U CN 211977009 U CN211977009 U CN 211977009U CN 201922421939 U CN201922421939 U CN 201922421939U CN 211977009 U CN211977009 U CN 211977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supply arrangement
air conditioner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19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庭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ien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ien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ien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ien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19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7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7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7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涉及空气调节领域,为解决市面上的空调送风机构吹风不够柔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为管道状,送风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出风口,送风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补风口,送风装置外壁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装置进风口,送风装置补风口处安装有风扇,风扇的吹风方向由送风装置补风口朝向送风装置出风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利用空调内部负压不足以令补风口产生与空调吹风同向的气流从而令吹风柔和的问题,通过风扇强制增加补风,使得吹风相对于现有送风机构更加柔和。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背景技术
空调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其中输配系统一般由进风口、离心风机、蒸发器和出风口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经离心风机离心加速后,经蒸发器热交换,再由出风口吹向室内,公告号为CN103307723B,名称为“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的发明专利中就公开了这种输配系统。
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在使用中大都存在吹风不够柔和的缺点,造成这种不够柔和最主要的原因是空调吹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过大,导致吹向人体的风刺激皮肤等感官,虽然有很多发明对此不断改进,但收效微乎其微,例如前述公告号为CN103307723B的发明专利中,其设计的送风机构希望通过设有贯通风道的送风装置在从出风口吹出冷/热风的同时,利用内部风道的负压从贯通风道的进风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与冷/热风一同混合吹出,这种设想的原理和思路是正确的,但内部风道的负压很难影响贯通风道的进风口,故其不仅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实际使用时不能解决吹风不够柔和的问题;再例如三星公司的全面板微孔送风空调,虽然其将出风口设置成上万个微孔,但是它并不能满足人想要吹风但仅仅是不希望风过于强烈的要求,而是完全阻断了“吹风”,变成了近似缓慢扩散,与为令人更舒适地享受空调柔和吹风的设计初衷相悖,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的空调送风机构吹风不够柔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为管道状,所述送风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出风口,所述送风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补风口,所述送风装置外壁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装置进风口,所述送风装置补风口处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由所述送风装置补风口朝向所述送风装置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送风装置进风口设置有三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送风装置的两侧和下端。
优选的,所述送风装置进风口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送风装置的上端中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风扇与所述送风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风装置安装在空调本体的上部,所述空调本体包括前面板和后背板,所述送风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背板固定连接,所述空调本体设有内部风道,所述送风装置的两侧不与所述空调本体接触,所述内部风道通过所述送风装置进风口与所述送风装置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调本体位于所述送风装置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空调吹风口和空调补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空调柔和送风机构,通过在送风装置的后部开口并增设风扇,使经空调本体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后的空气与仅经过风扇的室内空气混合后吹出,从而令吹出的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减小,使送风机构吹风变得柔和,提升使用舒适度。
2.该空调柔和送风机构,设置的风扇,可以使得室内空气循环更为流畅,能够使空调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速度加快,从而更快地使室内温度升高或降低。
3.该空调柔和送风机构,由于在送风装置补风口设有风扇并吹向送风装置出风口,故显然的可以令空调本体热交换后的空气吹的更远,可以适应在较大的空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空调内的主视视角内部结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空调内的右视结构示意图的省略画法。
图中:10、空调本体;11、前面板;111、空调吹风口;12、后背板;121、空调补风口;13、离心风机;14、蒸发器;2、送风装置; 21、风扇;22、送风装置进风口;201、送风装置出风口;202、送风装置补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技术术语简要说明:热交换空气是指空调本体内部经过蒸发器热交换后的空气;非热交换空气是指空调本体外部空间中的空气,该空气未经过空调本体内部的蒸发器热交换;内部风道是指空调本体内供空气流动的通道。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包括送风装置2,送风装置2为管道状,可以为矩形管道或圆柱形管道,送风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出风口 201,送风装置2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补风口202,送风装置2 外壁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装置进风口22,送风装置补风口202 处安装有风扇21,风扇21的吹风方向由送风装置补风口202朝向送风装置出风口201,风扇21可以使用50W左右常见的家用排气扇,当空调用于较大空间时,风扇21可使用更大功率的型号,例如300W 圆筒风扇等。
进一步,送风装置进风口22设置有三个且分别位于送风装置2 的两侧和下端,送风装置进风口22也可以设置更多或仅1个均可,其目的是令送风装置2可与空调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风扇21与送风装置2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焊接等。
进一步,送风装置2安装在空调本体10的上部,空调本体10包括前面板11、后背板12、两侧板、底板、顶板、离心风机13和蒸发器14(其中两侧板、底板和顶板未在图中标出),其中离心风机13 为市面上的空调常用的风机,前面板11、后背板12、两侧板、底板和顶板构成空调本体10的壳体,壳体限定了空调本体10的内部风道,离心风机13、蒸发器14和送风装置2自下而上安装在空调本体10 的内部风道中,送风装置2的两端分别与前面板11和后背板12固定连接,送风装置2的两侧不与空调本体10接触,便于热交换空气从不同的送风装置进风口22进入送风装置2,内部风道通过送风装置进风口22与送风装置2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空调本体10位于送风装置2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空调吹风口111和空调补风口121,送风装置出风口201正对空调吹风口 111且与之封闭连接,送风装置补风口202正对空调补风口121且与之封闭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空调本体10上开设有空调进风口(未在图中标出,为现有结构),在离心风机13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空调进风口进入内部风道,并经过蒸发器14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空气从送风装置进风口22进入送风装置2,在风扇21的作用下,非热交换空气从空调补风口121和送风装置补风口202进入送风装置2,并与热交换空气相遇混合,混合空气从送风装置出风口201和空调吹风口 111吹出,更为柔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送风装置进风口2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送风装置2的上端中部的两侧,这样的好处是当空调本体10制冷时,热交换空气从送风装置2的上端进入送风装置2,由于冷空气较重自动下沉,更利于热交换空气和非热交换空气的混合。
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再赘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包括送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2)为管道状,所述送风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出风口(201),所述送风装置(2)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补风口(202),所述送风装置(2)外壁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送风装置进风口(22),所述送风装置补风口(202)处安装有风扇(21),所述风扇(21)的吹风方向由所述送风装置补风口(202)朝向所述送风装置出风口(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进风口(22)设置有三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送风装置(2)的两侧和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进风口(2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送风装置(2)的上端中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1)与所述送风装置(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2)安装在空调本体(10)的上部,所述空调本体(10)包括前面板(11)和后背板(12),所述送风装置(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面板(11)和所述后背板(12)固定连接,所述空调本体(10)设有内部风道,所述送风装置(2)的两侧不与所述空调本体(10)接触,所述内部风道通过所述送风装置进风口(22)与所述送风装置(2)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本体(10)位于所述送风装置(2)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空调吹风口(111)和空调补风口(121)。
CN201922421939.6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Active CN211977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1939.6U CN211977009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1939.6U CN211977009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7009U true CN211977009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69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1939.6U Active CN211977009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7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6542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WO2019042423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403040A (zh) 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N105864899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698264A (zh) 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3453641A (zh)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N113959008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1904232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340909A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03857578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287946B (zh) 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211977009U (zh) 一种空调柔和送风机构
CN205505201U (zh) 能够调节出风温度的空调
WO2023246591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3274162U (zh) 空调及空调送风装置
CN2115752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747368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227714U (zh) 一种防送冷风的挂壁式空调器
CN10719201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571771A (zh) 一种结合风机盘管的贴附射流送风装置
CN210601963U (zh) 室内机、空调系统
CN103453645A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9677237B (zh)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WO2017049465A1 (zh)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
CN203274156U (zh) 空调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