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4480U -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4480U
CN211974480U CN202020606593.7U CN202020606593U CN211974480U CN 211974480 U CN211974480 U CN 211974480U CN 202020606593 U CN202020606593 U CN 202020606593U CN 211974480 U CN211974480 U CN 211974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base
base body
top plat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65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伟
贺涛
韩登伦
谢欢
许红伟
袁德全
周闯
程松
乔晓伟
王飞鹏
赵希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Priority to CN2020206065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4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4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4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涉及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该爬梯基础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用于放置在需搭设爬梯的位置上,底座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插槽,插槽的数量不少于爬梯的支腿的数量,且爬梯的每根支腿能插设到一个插槽内,每个插槽至多能容置一根支腿,插槽的内周面与支腿的外周面适配。通过插槽将支腿的底端进行限位,支腿的固定不再仅仅依靠支腿底面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形成了稳定的连接方式,即使底座本体表面不平整,爬梯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爬梯广泛在公路桥梁、工民建设等工程施工中应用,以供作业人员通往高处作业点进行施工,为保证人工爬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和作业人员安全,人工爬梯安装前需要先根据爬梯平面尺寸施作现浇混凝土基础,为人工爬梯搭设提供坚固的平台。
现有技术中现浇混凝土基础是开挖基坑后,在基坑内通过支立模板浇筑混泥土而成,存在以下缺点:1)混凝土基础顶面难以保证平整,不利于爬梯在使用当中的稳定;2)每一处高处作业施工都要浇筑混凝土基础,造成混凝土浪费,增加施工成本;3)混凝土基础留在地下或进行破除将破坏环境,与环保施工理念相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梯基础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处作业施工都要浇筑混凝土基础作为爬梯支撑平台,存在爬梯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爬梯基础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用于放置在需搭设爬梯的位置上,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爬梯的支腿的数量,且所述爬梯的每根支腿能插设到一个插槽内,每个所述插槽至多能容置一根支腿,所述插槽的内周面与所述支腿的外周面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为可移动的钢筋混凝土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包括顶板、连接钢筋、钢筋网片以及混凝土;
所述连接钢筋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连接钢筋沿所述顶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顶板的底面连接,每根所述连接钢筋沿垂直于所述顶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钢筋网片的数量为多层,每层所述钢筋网片平行于所述顶板的板面设置,多层所述钢筋网片沿垂直于所述顶板的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混凝土填充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包覆所述钢筋网片和所述连接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为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空间作为所述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壁用于与所述爬梯的支腿的周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导向段和固定段,所述导向段和所述固定段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布置,所述导向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对齐,所述导向段沿背离所述固定段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
所述橡胶环设置在所述固定段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装置,包括爬梯以及上述的爬梯基础底座;
所述爬梯的支腿可拆卸的插设在所述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用于放置在需搭设爬梯的位置上,底座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插槽,插槽的数量不少于爬梯的支腿的数量,且爬梯的每根支腿能插设到一个插槽内,每个插槽至多能容置一根支腿,插槽的内周面与支腿的外周面适配。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爬梯基础底座时,将底座本体放置到需搭设爬梯的位置上,一般为基坑或地面上,然后将爬梯的支腿插设到插槽内,爬梯的支腿为多根时,每根支腿插入到一个插槽内;通过插槽将支腿的底端进行限位,支腿的固定不再仅仅依靠支腿底面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形成了稳定的连接方式,即使底座本体表面不平整,爬梯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爬梯装置包括爬梯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爬梯的支腿可拆卸的插设在插槽内,插槽形成了支腿的限位机构,支腿的固定不再仅仅依靠支腿底面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形成了稳定的连接方式,即使底座本体表面不平整,爬梯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的底座本体的内部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爬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标:100-爬梯;110-支腿;200-爬梯基础底座;201-连接钢筋;202-顶板;203-钢筋网片;204-混凝土;210-底座本体;220-套筒;221-插槽;230-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爬梯基础底座200,包括底座本体210,底座本体210用于放置在需搭设爬梯100的位置上,底座本体210的顶面设置有插槽221,插槽221的数量不少于爬梯100的支腿110的数量,且爬梯100的每根支腿110能插设到一个插槽221内,每个插槽221至多能容置一根支腿110,插槽221的内周面与支腿110的外周面适配。也即,在爬梯100安装在底座本体210上时,爬梯100的每根支腿110都能对应插设在一个插槽221内,此时可以有多余插槽221,也可以插槽221的数量与支腿110的数量一致;每个插槽221应当能形成支腿110的限位。
例如,爬梯100具有连线呈矩形的4个支腿110,可在底座本体210的顶面上设置4个插槽221,每个插槽221对应爬梯100的一个支腿110;也可在底座本体210的顶面上设置5个插槽221,其中4个插槽221能够与爬梯100的支腿110一一对应,剩余一个插槽221备用。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本体210的顶面上可根据需要设置插槽221的数量,且同一底座本体210上可通过设置多个插槽221以适应不同的爬梯100,例如底座本体210的顶面上可设置4个或5个插槽221,其中4个插槽221能用于支撑具有四根支腿110的爬梯100,其中的3个插槽221能够适应于具有三根支腿110的爬梯100。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本体210上设置有4个插槽221,4个插槽221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位置。
在使用本实施例爬梯基础底座200时,将底座本体210放置到需搭设爬梯100的位置上,需搭设爬梯100的位置一般为基坑或地面,然后将爬梯100的支腿110插设到插槽221内,爬梯100的支腿110为多根时,每根支腿110插入到一个插槽221内;通过插槽221将支腿110的底端进行限位,支腿110的固定不再仅仅依靠支腿110底面与底座本体210的摩擦力,形成了稳定的连接方式,即使底座本体210表面不平整,爬梯100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底座本体210具有一定的重量,以能够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底座本体210的重量不足以维持稳定性时,底座本体210应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需搭设爬梯100的位置上。
作为本实施例爬梯基础底座200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底座本体210为钢筋混凝土块,具体的,底座本体210包括顶板202、连接钢筋201、钢筋网片203以及混凝土204;连接钢筋201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连接钢筋201沿顶板20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排,每排连接钢筋201包括沿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根,且连接钢筋201与顶板202的底面连接,每根连接钢筋201沿垂直于顶板202的方向延伸。钢筋网片203的数量为多层,每层钢筋网片203平行于顶板202的板面设置,多层钢筋网片203沿垂直于顶板202的方向间隔设置;混凝土204填充在顶板202的下方,并包覆钢筋网片203及连接钢筋20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顶板202为1厘米厚的矩形钢板,顶板202的宽度大于爬梯100宽度方向的两根支腿110之间的宽度,一般大15厘米~30厘米即可;顶板202的长度大于爬梯100长度方向的两根支腿110之间的长度,一般大15厘米~30厘米即可。连接钢筋201为16根三级钢强度的钢筋环,沿顶板202的长度方向(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连接钢筋201每40厘米布置一排,具体有4排,每排连接钢筋201沿顶板202的宽度方向(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每30厘米布置一根,共四根。在连接钢筋201竖向高度(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范围内按照20厘米间距布设3层20厘米宽、20厘米长的三级钢强度的钢筋网片203,每层钢筋网片203的数量为10片。
可以理解的是,矩形钢板作为顶板202,其表面平整且强度高,避免了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方便了底座本体210的顶面的水平校准。
本实施例中,顶板202的顶面上设置有套筒220,套筒220的内部空间作为插槽221。具体的,顶板202上焊接有长钢管,长钢管的内部空间作为插槽221,长钢管的竖向长度为5厘米左右,长钢管的内径比爬梯100支腿110的外径大0.5厘米左右。
为了提高套筒220与支腿110套设的稳定性,套筒220的内壁连接有橡胶环,橡胶环的内壁用于与爬梯100的支腿110的周侧面抵接。
为了方便支腿110插入至套筒220内,本实施例的套筒220可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导向段和固定段,导向段和固定段沿套筒220的轴向布置,也即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依次布置,导向段位于上部,其下端与固定段的内侧壁对齐,导向段沿背离固定段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橡胶环设置在固定段的内壁上。
也即,通过导向段形成了导向口,方便了支腿110放置到套筒220内。
为了方便底座本体210的移动,本实施例爬梯基础底座200的顶板202上设置有吊环230,吊环230的直径可为32毫米。具体的,吊环230设置在底座本体21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在本实施例中吊环230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例爬梯基础底座200的加工过程为,选取1厘米厚钢板作为顶板202,长、宽均比爬梯100的4个支腿110的间距大15厘米~30厘米;将16根三级钢强度的连接钢筋201以纵向30厘米、横向40厘米的间距垂直焊接于钢板上,在16根三级钢强度的连接钢筋201竖向高度范围内按照20厘米间距布设3层20厘米宽、20厘米长的三级钢强度的钢筋网片203;在钢板另一面,根据爬梯100的4个支腿110的间距焊接长度为5厘米的长钢管,钢管内径比爬梯100支腿110外径大0.5厘米为宜,在钢板横向中心线上焊接直径为32毫米的光圆钢筋吊环230;将钢板焊有16根三级钢强度的连接钢筋201的一面朝上,注意使钢板水平,四周根据基础高度支立侧模,固定牢靠,然后浇筑混凝土204,洒水、养生,使得混凝土204满足C30(抗压强度指标)的抗压强度的80%后即可使用。
本实施例爬梯基础底座200的使用过程为:在要搭设爬梯100的位置开挖基坑,基坑的基底采用小型夯机夯压密实;由于爬梯100基础体积一般较小,可采用铲车、挖机(较大基础也可采用吊车)通过穿在钢板(顶板202)顶面上的吊环230内的吊绳将可爬梯基础底座200吊至基坑内,四周回填密实;爬梯基础底座200埋设稳定后,将爬梯100的4个支腿110插在顶板202的顶面4个插槽221内,并逐节向上安装爬梯100、并按照安装方案设置连接件固定,直至安装完成并验收后,作业人员可通过爬梯100前往高处作业地点施工。施工完成后,拆卸爬梯100,将可移动的爬梯基础底座200移至下一爬梯100安装地点,并将不再使用的基坑回填,恢复地表即可。
本实施例爬梯基础底座200是预先加工好的,其避免了每个爬梯100搭设点都浇筑混凝土基础,实现了混凝土基础重复使用,减少混凝土浪费,避免了多次浇筑混凝土后,基础留在施工现场或进行破除后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的问题,且整个施工完成后亦可集中存放,随爬梯100在其他施工项目再次使用;爬梯基础底座200移至下一爬梯100搭设点时可直接进行爬梯100安装,避免了再次浇筑基础后等待强度达到的时间,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可移动的爬梯基础底座200的顶面为1厘米厚钢板,四角有爬梯100支腿110插槽221,实现基础顶面平整,并有效固定支腿110,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爬梯100的稳定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爬梯装置,包括爬梯100以及本实施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200;爬梯100的支腿110可拆卸的插设在插槽221内。
在本实施例中爬梯100的支腿110有4根,四根支腿110分别可拆卸安装在一个插槽221内。
本实施例爬梯装置包括爬梯100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基础底座200,爬梯100的支腿110可拆卸的插设在插槽221内,插槽221形成了支腿110的限位机构,支腿110的固定不再仅仅依靠支腿110底面与底座本体210的摩擦力,形成了稳定的连接方式,即使底座本体210表面不平整,爬梯100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支腿110是可拆卸安装在插槽221内的,使得爬梯基础底座200可重复使用,且爬梯100与爬梯基础底座200可拆卸,方便了爬梯100和爬梯基础底座200的搬运及存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用于放置在需搭设爬梯的位置上,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爬梯的支腿的数量,且所述爬梯的每根支腿能插设到一个插槽内,每个所述插槽至多能容置一根支腿,所述插槽的内周面与所述支腿的外周面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为可移动的钢筋混凝土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包括顶板、连接钢筋、钢筋网片以及混凝土;
所述连接钢筋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连接钢筋沿所述顶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顶板的底面连接,每根所述连接钢筋沿垂直于所述顶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钢筋网片的数量为多层,每层所述钢筋网片平行于所述顶板的板面设置,多层所述钢筋网片沿垂直于所述顶板的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混凝土填充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并包覆所述钢筋网片和所述连接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空间作为所述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壁用于与所述爬梯的支腿的周侧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导向段和固定段,所述导向段和所述固定段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布置,所述导向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对齐,所述导向段沿背离所述固定段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
所述橡胶环设置在所述固定段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吊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10.一种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爬梯基础底座;
所述爬梯的支腿可拆卸的插设在所述插槽内。
CN202020606593.7U 2020-04-21 2020-04-21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Active CN211974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6593.7U CN211974480U (zh) 2020-04-21 2020-04-21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6593.7U CN211974480U (zh) 2020-04-21 2020-04-21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4480U true CN21197448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44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6593.7U Active CN211974480U (zh) 2020-04-21 2020-04-21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4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6524B (zh) 近接未封闭建筑物的重型设备吊装的地基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6759439B (zh) 用于基坑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43192A (zh) 深基坑支撑支护超长钢管立柱桩施工方法
CN112900450A (zh) 逆作法钢管结构桩旋挖钻进与全回转组合后插法定位方法
CN103603359A (zh) 一种深基坑斜撑支护结构拆除方法
CN114134928B (zh) 一种钢管柱塔吊基础施工方法
CN111997043A (zh) 一种分节钢筋笼及低净空高压线下的连续墙施工方法
CN117862719A (zh) 一种方形桩基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施工方法及设备
CN203238646U (zh) 底板内置的套箱
CN211974480U (zh) 爬梯基础底座及爬梯装置
CN107299640A (zh) 一种变截面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48483U (zh) 塔吊基础结构
CN110725301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15105474U (zh) 一种超深基坑塔吊格构式承台基础体系
CN113235645B (zh) 一种塔吊基础预留插筋装配式胎模施工方法
CN212561551U (zh) 一种钢立柱吊装下放定位装置
CN211547797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室筏板基础的塔吊基础结构
CN113982017A (zh) 桩孔内钢筋笼的安装方法
CN113684826A (zh) 一种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19667U (zh) 基于排桩与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0847213A (zh) 轻型钢制笼式塔吊基架及装配施工方法
CN111155782A (zh) 一种高水位既有地下室桩基施工工法
CN21668943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制墙板
CN213625555U (zh)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可周转操作平台
CN114718078B (zh) 超大深基坑软土用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