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763U -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763U
CN211973763U CN202020153609.3U CN202020153609U CN211973763U CN 211973763 U CN211973763 U CN 211973763U CN 202020153609 U CN202020153609 U CN 202020153609U CN 211973763 U CN211973763 U CN 211973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chamber
cavity
rainwat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36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函
龚应安
潘兴瑶
赵飞
王美荣
邸苏闯
卢亚静
于磊
杨默远
王丽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01536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溢流检查井,包括:蓄水腔,与上游排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储存所述上游排水管排出的雨水;溢流腔,所述溢流腔通过外排水管将进入所述溢流腔内的雨水排出;连通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且受控制地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进入所述溢流腔内。通过上述溢流检查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溢流井无法控制雨水向下游管网的排放量,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排水压力大、会对下游水体污染,以及海绵城市措施综合效益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城市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初期径流弃除功能的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背景技术
溢流井是排水检查井中的一种,一般存在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工程泵站系统中,具有控制过水流量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在海绵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对源头减排的实现,如常见的植被草沟、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措施。上述思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降雨径流尤其是强降雨径流的汇入会给下游排水管网带来非常大的排水压力,甚至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2.由于降雨径流中,尤其是初期降雨径流中的悬浮固体等浓度较大,会对下游水体带来严重污染。上述现有技术中,利用典型源头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源头雨水的收集利用的方式,在降雨发生时,现有雨水排放系统中设置溢流井无法控制雨水向下游管网的排放量,存在源头雨水下渗与地下调蓄设施没有整合的问题,进而无法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减排的思路,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排水压力大、会对下游水体污染,以及海绵城市措施综合效益较低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溢流井无法控制雨水向下游管网的排放量,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排水压力大、会对下游水体污染,以及海绵城市措施综合效益较低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溢流检查井,包括:
蓄水腔,与上游排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储存所述上游排水管排出的雨水;
溢流腔,所述溢流腔通过外排水管将进入所述溢流腔内的雨水排出;
连通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且受控制地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进入所述溢流腔内。
所述连通管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腔底位置。
所述外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溢流腔的腔底位置,且所述外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排水管网相连通。
溢流检查井,还包括: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延伸至靠近地面位置,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开关的控制手柄。
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通过溢流堰分隔而成,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储存至一定高度后通过所述溢流堰顶部的开口流入所述溢流腔内。
所述溢流堰其顶部设置有漂浮物挡板,所述漂浮物挡板上设置有供雨水通过的开孔。所述漂浮物挡板为PVC挡板,用于拦截降雨径流中的漂浮物。
所述溢流堰其靠近所述蓄水腔腔底的一侧为透水材质。
所述溢流堰其靠近所述蓄水腔腔底的一侧为无砂混凝土透水墙,所述溢流堰其靠近所述蓄水腔腔底的一侧为不透水墙。
所述溢流腔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溢流腔内腔壁上设置有从所述井盖延伸至所述溢流腔腔底的爬梯。
一种海绵城市系统,包括:
上述溢流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包括:蓄水腔,与上游排水管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储存所述上游排水管排出的雨水;溢流腔,所述溢流腔通过外排水管将进入所述溢流腔内的雨水排出;连通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且受控制地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进入所述溢流腔内。本实用新型申请通过上述具有蓄水腔的溢流检查井,并通过连通管其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是否进入上述溢流腔。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控制进入下游排水管网的水量大小,从而防止降雨径流尤其是强降雨径流的汇入给下游排水管网带来较大的排水压力,甚至是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发生。并且,由于在降雨径流中,尤其是初期降雨径流中的悬浮固体等浓度较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蓄水腔的溢流检查井可以有效地通过蓄水腔储存悬浮固体,使悬浮固体难以进入溢流腔,从而防止降雨径流,尤其是初期降雨径流会对下游水体带来污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所述连通管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腔底位置。上述设置方式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地完全将蓄水腔内的雨水排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延伸至靠近地面位置,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开关的控制手柄。通过上述延伸至地面位置的控制手柄可以简单方便地使操作人员远程控制连通管打开和关闭,以及连通管的打开角度以控制通过连通管的流量大小,控制手柄可以有效地为操作人员提供方便。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所述蓄水腔和所述溢流腔通过溢流堰分隔而成,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储存至一定高度后通过所述溢流堰顶部的开口流入所述溢流腔内。通过上述溢流堰不仅可以简单可靠地将溢流检查井的内腔分隔成蓄水腔和溢流腔。并且,当蓄水腔内的雨水较多时,蓄水腔内的雨水可以通过溢流堰顶部的开口流入溢流腔,从而避免蓄水腔灌满雨水从蓄水腔顶部的井盖外溢的问题发生。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所述溢流堰其顶部设置有漂浮物挡板,所述漂浮物挡板上设置有供雨水通过的开孔。所述漂浮物挡板为PVC挡板,用于拦截降雨径流中的漂浮物。通过设置在溢流堰顶部的漂浮物挡板可以有效地拦截降雨径流中的漂浮物进入溢流腔,从而有效地防止悬浮固体进入溢流腔,降低降雨径流会对下游水体带来的污染。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所述溢流堰其靠近所述蓄水腔腔底的一侧为透水材质。通过上述底部为无砂混凝土透水墙的溢流堰,上述无砂混凝土透水墙可以有效地在阻挡垃圾废物等进入溢流腔,并保证一定量的雨水进入溢流腔从而有效地在排出雨水的同时防止降雨径流的汇入给下游排水管网带来较大的排水压力。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所述溢流腔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溢流腔内腔壁上设置有从所述井盖延伸至所述溢流腔腔底的爬梯。通过在溢流腔内设置爬梯,可以有效地方便操作人员检修溢流检查井。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绵城市系统,包括:溢流检查井。由于海绵城市系统采用了上述溢流检查井,因此具体上述溢流检查井所述的任一项优点,从而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具有工程投入低、占地面积小、维护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溢流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溢流检查井俯视图其A-A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水腔;2-上游排水管;3-溢流腔;4-外排水管;5-连通管;6-控制阀;7-控制手柄;8-溢流堰;9-开口;10-漂浮物挡板;11-无砂混凝土透水墙;12-井盖;13-爬梯;14-检查井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海绵城市系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本实施例提供海绵城市系统,包括:溢流检查井。
溢流检查井,如图1所示,其包括:
蓄水腔1,与上游排水管2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储存所述上游排水管2排出的雨水;
溢流腔3,所述溢流腔3通过外排水管4将进入所述溢流腔3内的雨水排出。且,所述外排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溢流腔3的腔底位置,且所述外排水管4的出水口与排水管网相连通;溢流腔3内还设置有与其它检查井相连通的检查井接管14,以串联多个检查井;
连通管5,分别与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且受控制地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1内的雨水进入所述溢流腔3内。且,所述连通管5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腔底位置;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控制进入下游排水管网的水量大小,从而防止降雨径流尤其是强降雨径流的汇入给下游排水管网带来较大的排水压力,甚至是造成下游排水管网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发生。并且,由于在降雨径流中,尤其是初期降雨径流中的悬浮固体等浓度较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蓄水腔1的溢流检查井可以有效地通过蓄水腔1储存悬浮固体,使悬浮固体难以进入溢流腔3,从而防止降雨径流,尤其是初期降雨径流会对下游水体带来污染的问题。此外,所述溢流腔3的顶部设置有井盖12,所述溢流腔3内腔壁上设置有从所述井盖12延伸至所述溢流腔3腔底的爬梯13,通过在溢流腔3内设置爬梯13,可以有效地方便操作人员检修溢流检查井;
控制阀6,所述控制阀6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上;所述控制阀6上设置有延伸至靠近地面位置,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5开关的控制手柄7;通过上述延伸至地面位置的控制手柄7可以简单方便地使操作人员远程控制连通管5打开和关闭,以及连通管5的打开角度以控制通过连通管5的流量大小,控制手柄7可以有效地为操作人员提供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通过溢流堰8分隔而成,所述蓄水腔1内的雨水储存至一定高度后通过所述溢流堰8顶部的开口9流入所述溢流腔3内。通过上述溢流堰8不仅可以简单可靠地将溢流检查井的内腔分隔成蓄水腔1和溢流腔3。并且,当蓄水腔1内的雨水较多时,蓄水腔1内的雨水可以通过溢流堰8顶部的开口9流入溢流腔3,从而避免蓄水腔1灌满雨水从蓄水腔1顶部的井盖12外溢的问题发生。上述溢流堰8其顶部还设置有漂浮物挡板10,所述漂浮物挡板10上密布有供雨水通过的开孔,所述漂浮物挡板10为PVC挡板,用于拦截降雨径流中的漂浮物。通过上述漂浮物挡板10可以有效地拦截降雨径流中的漂浮物进入溢流腔3,从而有效地防止悬浮固体进入溢流腔3,降低降雨径流会对下游水体带来的污染。且,所述溢流堰8其靠近所述蓄水腔1腔底的一侧为无砂混凝土透水墙11,所述溢流堰8其靠近所述蓄水腔1腔底的一侧为不透水墙。上述无砂混凝土透水墙11可以有效地在阻挡垃圾废物等进入溢流腔3,并保证一定量的雨水进入溢流腔3从而有效地在排出雨水的同时防止降雨径流的汇入给下游排水管网带来较大的排水压力。
当降雨时,雨水沿着上游排水管2道流入蓄水腔1,并通过溢流堰8逐步截留在蓄水腔1内。随着上游排水管2雨水径流的持续汇入,当溢流堰8其朝向蓄水腔1一侧的水位高于溢流堰8的高度时,蓄水腔1内的蓄水流经溢流堰8顶端的漂浮物挡板10从而进入溢流腔3。进入溢流腔3内的雨水流向溢流井下游区域,通过溢流腔3内的外排水管4流入下游的排水管网中。
在降雨结束后,随着溢流井内的水位下降,当蓄水腔1中水位的低于溢流堰8的高度时,雨水会被挡在溢流堰8其朝向蓄水腔1的一侧。此时可通过控制手柄7开启控制阀6,将蓄水腔1内的雨水通过位于溢流堰8底部的连通管5通入溢流腔3,从而再通过溢流腔3内的外排水管4流入下游的下游排水管网中。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控制控制阀6开关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上,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5开关的控制阀6在电控系统的控制下打开或者关闭。操作人员远程就可以简单方便地控制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之间的连通或者断开。并且,通过上述电控系统还可以控制控制阀6其阀门的开度大小,从而控制流入溢流腔3的雨水流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水腔(1),与上游排水管(2)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储存所述上游排水管(2)排出的雨水;
溢流腔(3),所述溢流腔(3)通过外排水管(4)将进入所述溢流腔(3)内的雨水排出;
连通管(5),分别与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且受控制地开关以控制所述蓄水腔(1)内的雨水进入所述溢流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5)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腔底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溢流腔(3)的腔底位置,且所述外排水管(4)的出水口与排水管网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阀(6),所述控制阀(6)设置在所述连通管(5)上;所述控制阀(6)上设置有延伸至靠近地面位置,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5)开关的控制手柄(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和所述溢流腔(3)通过溢流堰(8)分隔而成,所述蓄水腔(1)内的雨水储存至一定高度后通过所述溢流堰(8)顶部的开口(9)流入所述溢流腔(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8)其顶部设置有漂浮物挡板(10),所述漂浮物挡板(10)上设置有供雨水通过的开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8)其靠近所述蓄水腔(1)腔底的一侧为透水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8)其靠近所述蓄水腔(1)腔底的一侧为无砂混凝土透水墙(11),所述溢流堰(8)其靠近所述蓄水腔(1)腔底的一侧为不透水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腔(3)的顶部设置有井盖(12),所述溢流腔(3)内腔壁上设置有从所述井盖(12)延伸至所述溢流腔(3)腔底的爬梯(13)。
10.一种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溢流检查井。
CN202020153609.3U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Active CN211973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3609.3U CN211973763U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3609.3U CN211973763U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763U true CN211973763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3609.3U Active CN211973763U (zh) 2020-02-05 2020-02-05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0054A (zh) * 2021-11-18 2022-02-08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井液位跟随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0054A (zh) * 2021-11-18 2022-02-08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井液位跟随控制系统
CN114020054B (zh) * 2021-11-18 2024-01-19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井液位跟随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3763U (zh) 一种溢流检查井及海绵城市系统
CN211596997U (zh) 一种智能截流井
KR101313936B1 (ko) 초기우수 분리장치 및 그것이 구비된 빗물 저류탱크
CN111296232A (zh) 一种高架桥自然生态循环灌溉系统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108360646A (zh) 综合管廊雨水过滤排污调蓄装置
CN108056004A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收集利用灌溉系统
CN211873281U (zh) 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
CN210684851U (zh) 一种雨水回收工程的收集装置
PL176565B1 (pl) Budowla przenośna z elementów prefabrykowanych z żelbetu lub z materiału zastępczego
CN105804201A (zh) 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
CN112982317A (zh) 利用雨洪资源的河口地表地下立体挡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法
CN209760395U (zh)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CN206722054U (zh) 基于梁场的雨水收集系统
CN111663626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水管系统
CN112663773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综合蓄水灌溉系统
CN111996852A (zh) 一种生态本质安全集约下穿立交排水系统
CN216586904U (zh) 一体化智能截流井
CN218713843U (zh) 一种调蓄池
CN217419871U (zh) 一种油罐区防火堤内雨污分流系统
CN216405630U (zh) 智能分质分流排口设备
CN211849829U (zh) 一种雨污分流系统
CN111364596B (zh) 一种机场蓄水池排水辅助系统
CN204491795U (zh) 雨洪调控系统
CN214714789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