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499U -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499U
CN211973499U CN202020552662.0U CN202020552662U CN211973499U CN 211973499 U CN211973499 U CN 211973499U CN 202020552662 U CN202020552662 U CN 202020552662U CN 211973499 U CN211973499 U CN 211973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wall
cylinder
slip cast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26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亮
冯千珂
阿布拉铁
郭豪
廖明伟
王保权
彭颐祈
吕茂淋
张艺潇
李佳艺
王银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5526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筒、中心轴,注浆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筒体,在中心轴套设有多个套管,在相邻两个套管之间设有连接座,在连接座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在每一个挡环的内侧壁上设有锁定销,沿中心轴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滑槽,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形成一组,每一组的滑槽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本实用新型能原位激发土层中天然存在的巴氏芽孢杆菌,利用特有的培养液使巴氏芽孢杆菌优势生长,从而有效避免从外界引入微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能有效提高微生物的固土范围,从根本上解决注浆口前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域吹填区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吹填土是一类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特殊介质,因此填海造陆继而开展工程设施建设时将不可避免的遭遇一系列岩土工程难题,尤以灌注桩缩颈塌孔、桩位偏斜等工程事故最为突出,常常导致建设工期延误、造价陡增。显然,掘进过程中钻孔周围土层的稳定程度将直接决定成桩质量优劣与施工安全与否,如何有效保障孔周土层稳定从而避免塌孔是目前陆域吹填区桩基施工所面临的普遍难题。现有技术方案中通常采用泥浆护壁技术保持掘进阶段孔壁的稳定,即将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性物质混合并按一定比例调配均匀后经管路系统注入钻孔循环流通,使其在孔壁与泥浆之间形成一层泥皮,通过泥浆对泥皮施加的指向孔周的泥水压力去平衡孔周土体对泥皮施加的指向孔内的土压力(塌孔诱发力),从而实现孔周土层稳定自立、避免塌孔。然而,泥浆护壁存在一些固有缺陷:现场修建泥浆池,布设循环管路,调配泥浆比重,致使施工场地占用较多,操作流程繁琐、复杂,耗时费工;一旦泥浆比重调配不适宜,孔壁难以形成坚实的泥皮,护壁效果很差,钻掘过程中存在较大塌孔风险;泥浆循环过程中会导致施工场地泥泞不堪,产生较大环境污染;泥浆护壁对泥浆稠度要求较高,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掘进速率;泥浆造价高昂,若采用膨润土造浆,成本价格与水泥相差无几。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土层(简称微生物固土)具有施工扰动小、灌注压力低、生态相容性好的特点,与传统物理化学固土方法相比,微生物固土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几乎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周围土-水环境化学污染小;另因其所用细菌液和胶结液的粘稠度低,更易于砂土介质中运移、扩散,在陆域吹填区钻孔灌注桩固土护壁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有微生物注浆设备的固土范围十分有限,通常仅能对钻孔周边小范围土体产生固化效果,无法排除后期塌孔隐患[邵光辉.一种微生物固土护壁钻孔灌注桩及施工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386432B.20170616];另外,现有微生物注浆技术中的细菌培养物质和固化物质均以溶液的形式注入土层,注浆口先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导致固化产物无法在土颗粒间均匀密布,土层固化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如何有的放矢的传输固化反应物质有效避免先期产物阻碍后续浆液运移情况的发生,如何精准调控物质反应时效从而发挥最佳固土护壁功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攻克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解决先期产物阻碍后续浆液运移情况的问题,达到精准调控物质反应时效从而发挥最佳固土护壁功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筒、中心轴,中心轴沿注浆筒的轴线活动贯穿注浆筒的两端,所述注浆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筒体,筒体的两端封闭,在所述中心轴套设有多个套管,在每一个所述筒体内圆周的四等分点上分别设有隔板,隔板的侧壁均与套管的外圆周壁连接且四个隔板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成两个储液室以及两个储粒室,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四列注浆孔,且每一列中的多个注浆孔沿注浆筒的轴线依次排布,其中两列注浆孔分别与储液室连通,剩余两列注浆孔与储粒室连通;在相邻两个套管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座,且在连接座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在每一个所述挡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锁定销,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与锁定销配合的滑槽,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形成一组,且每一组的滑槽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现有微生物注浆技术中的细菌培养物质和固化物质均以溶液的形式注入土层,注浆口先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导致固化产物无法在土颗粒间均匀密布,土层固化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对此,申请人经过反复研究,设计出一种固土护壁装置,从根本上解决注浆口前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首先在桩孔上对注浆筒进行吊装,直至注浆筒完全进入至桩孔内,注浆筒外壁设有多个注浆孔,通过在注浆孔内设置控制阀来控制固化颗粒或是培养液的输出,并且注浆筒能进行局部或是整体旋转,进而实现孔周培养液全域覆盖,且固化位置即为之前注入培养液的位置,精准定位固化位置,有利于充分利用之前培养液原位培养出的微生物群,即通过培养液、激发成活的微生物以及固化颗粒产生反应,使得人造陆域吹填土中的碳酸钙含量快速增加;筒体内部通过四个隔板进行分区,即两个储液室以及两个储粒室,储液室中用于储放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液,储粒室则用于放置固化颗粒,当培养液或是固化颗粒输送时,可以在注浆筒外壁上加设钻孔设备,钻孔设备包括多个油缸、导管以及伸缩管,油缸的输出端与导管固定,导管的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开放,导管的开放端通过伸缩管与注浆孔连接,且在导管外壁上开有多个通孔,利用增压泵能够将培养液或是固化颗粒经伸缩管、导管输送至人造陆域吹填土中。本技术方案中只有在导管沿注浆筒径向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后,控制阀打开后培养液才能从储液室中排出,即避免了注浆口先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同时实现了储液室与储粒室高效集合,同一套设备在注浆筒内从上至下作业一次即可同时实现微生物的培养与土的固结,工序简单,操作便捷,节约固土时间。需要进一步地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注浆筒包括多个筒体,每一个筒体均具备自主钻孔注浆的功能,并且在相邻两个套管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在每一个挡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锁定销,沿中心轴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与锁定销配合的滑槽,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形成一组,且每一组的滑槽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使得在桩孔内同一个水平高度上,多个筒体能够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行选择性的注浆,不仅能够避免钻孔设备在遇到硬土质时受到较大的钻进阻力,还能降低注浆筒转动时所需的动力输出功率;并且,由上至下数,多组中每一个滑槽的周向长度递增,即多个筒体可逐步进行旋转,且当多个锁定销均移动至与之对应的滑槽的极限位置时,多个筒体实现同步转动,反向旋转中心轴,则多个筒体可实现逐级复位,直至回复至初始状态,如此操作,即能确保注浆筒的使用灵活性。
沿所述筒体轴向在每一个所述储粒室的内壁依次设有多个底板,且在每一个底板靠近套管的端部上设有弧形板,所述底板、弧形板与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扇形的固化颗粒槽,且多个固化颗粒槽的水平长度沿筒体的轴向由上至下依次递增。进一步地,在储粒室中通过相邻的两个隔板、底板与侧板之间形成的扇形固化颗粒槽,固化颗粒槽中放置固化颗粒,其中固化颗粒为氯化钙、尿素粉末与硅藻土的混合物,硅藻土具有良好吸水性与吸附性,注入土层吸收水分,氯化钙与尿素粉末溶于水,当硅藻土吸水饱和后就可向外释放,氯化钙与尿素分子亦随水释放至土层中,硅藻土吸水与释放的过程能够给予微生物充足的培养时间,调整颗粒大小,可实现固化时效的有效调控(颗粒半径越大,培养时间越长),且硅藻土有质量轻的特点,利用导管可将固化颗粒输送至需固化的位置,以实现对人造陆域吹填土进行定点定量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并且固化颗粒槽的径向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即在向储粒室中补充固化颗粒时,补充的固化颗粒能够依次将多个固化颗粒槽填充满,进而确保每一列基管中均具备足够的固化颗粒用于注入人造陆域吹填土中。
在同一个所述筒体上,所述注浆孔的个数与所述固化颗粒槽的个数相同,且一个注浆孔和与之对应的固化颗粒槽连通,在每一个所述注浆孔内均设有电磁阀。进一步地,在多个筒体中,固化颗粒槽的个数与注浆孔的个数对应,且两者相互连通,在向储粒室中补充固化颗粒时,补充的固化颗粒能够依次将多个固化颗粒槽填充满,以保证所有注浆孔内的固化颗粒等量输出。
沿所述挡环的径向在其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一个通孔内壁上均固定有卡环,所述锁定销活动贯穿所述卡环,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有盲孔,所述锁定销的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锁定销另一端的端面与滑槽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沿锁定销的轴向在其外壁上开有多个限位槽,每一个限位槽的两端内壁上均固定有弹簧,在卡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槽对应的挡板,且挡板延伸至限位槽内,且两个弹簧分别与挡板的两个侧壁连接。进一步地,在钻孔设备对土层进行钻进时,多个筒体均会受到钻进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且诸多反作用力会集中作用至中心轴上,由于注浆体依靠吊装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在遇到不同强度的土质层时,多个筒体之间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而传递至中心轴上的作用力则呈离散分布,即中心轴极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产生明显晃动,进而影响钻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此,申请人在挡环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卡环,锁定销活动贯穿卡环,使用时,套筒转动设置在中心轴上,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筒体受到冲击时,处于盲孔内的锁定销端部会同时受到冲击,此时位于限位槽内且靠近套筒一侧的弹簧受力后被压缩,锁定销朝靠近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由于锁定销端部与滑槽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靠近中心轴一侧的弹簧受力后被拉伸,即通过两个弹簧的形变来将钻孔设备传递至中心轴的作用应力消除,避免注浆筒发生晃动而影响注浆效果。
在所述锁定销的两端端面上设有橡胶块,且所述橡胶块呈半球型。作为优选,在锁定销两端端面设有半球型的橡胶块,使得当锁定销发生位移时,锁定销与盲孔、限位槽之间实现柔性接触,避免锁定销与套筒、中心轴之间发生硬性碰撞,减低锁定销的损伤几率。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筒体相对的端面上均开有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且两个凹槽拼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由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作为优选,多个筒体均能在中心轴以及锁定销的带动下自主转动,且相邻的两个筒体之间在产生相对位移的同时会产生磨损,对此,申请人在两个筒体相对的端面上均开有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两个凹槽内设有耐磨环,耐磨环能在两个筒体产生相对位移时在凹槽内形成一层耐磨层,以降低两个筒体之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原位激发土层中天然存在的巴氏芽孢杆菌,利用特有的培养液使巴氏芽孢杆菌优势生长,从而有效避免从外界引入微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桩周外圈全域覆盖型固土,孔深范围逐层注浆,直接增加桩身侧摩阻力,大幅提升桩基承载力,保证桩基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个套管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在每一个挡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锁定销,沿中心轴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与锁定销配合的滑槽,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形成一组,且每一组的滑槽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使得在桩孔内同一个水平高度上,多个筒体能够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行选择性的注浆,不仅能够避免钻孔设备在遇到硬土质时受到较大的钻进阻力,还能降低注浆筒转动时所需的动力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浆筒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套管与中心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注浆筒、2-注浆孔、3-桩孔,4-套管,5-隔板、6-弧形板,7-中心轴,8-筒体,9-挡环,10-连接座,11-滑槽,12-弹簧,13-限位槽,14-锁定销,15-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注浆筒1、中心轴7,中心轴7沿注浆筒1的轴线活动贯穿注浆筒1的两端,所述注浆筒1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筒体8,筒体8的两端封闭,在所述中心轴7套设有多个套管4,在每一个所述筒体8内圆周的四等分点上分别设有隔板5,隔板5的侧壁均与套管4的外圆周壁连接且四个隔板5将所述筒体8内部分隔成两个储液室以及两个储粒室,沿所述筒体8的轴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四列注浆孔2,且每一列中的多个注浆孔2沿注浆筒1的轴线依次排布,其中两列注浆孔2分别与储液室连通,剩余两列注浆孔2与储粒室连通;在相邻两个套管4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座10,且在连接座10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9,在每一个所述挡环9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锁定销14,沿所述中心轴7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与锁定销14配合的滑槽11,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11形成一组,且每一组的滑槽11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7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
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首先在桩孔3上对注浆筒1进行吊装,直至注浆筒1完全进入至桩孔3内,注浆筒1外壁设有多个注浆孔2,通过在注浆孔2内设置控制阀来控制固化颗粒或是培养液的输出,并且注浆筒1能进行局部或是整体旋转,进而实现孔周培养液全域覆盖,且固化位置即为之前注入培养液的位置,精准定位固化位置,有利于充分利用之前培养液原位培养出的微生物群,即通过培养液、激发成活的微生物以及固化颗粒产生反应,使得人造陆域吹填土中的碳酸钙含量快速增加;筒体8内部通过四个隔板5进行分区,即两个储液室以及两个储粒室,储液室中用于储放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液,储粒室则用于放置固化颗粒,当培养液或是固化颗粒输送时,可以在注浆筒1外壁上加设钻孔设备,钻孔设备包括多个油缸、导管以及伸缩管,油缸的输出端与导管固定,导管的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开放,导管的开放端通过伸缩管与注浆孔2连接,且在导管外壁上开有多个通孔,利用增压泵能够将培养液或是固化颗粒经伸缩管、导管输送至人造陆域吹填土中。本技术方案中只有在导管沿注浆筒1径向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后,控制阀打开后培养液才能从储液室中排出,即避免了注浆口先期的固化产物阻碍后续溶液的运移、扩散,同时实现了储液室与储粒室高效集合,同一套设备在注浆筒1内从上至下作业一次即可同时实现微生物的培养与土的固结,工序简单,操作便捷,节约固土时间。
需要进一步地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注浆筒1包括多个筒体8,每一个筒体8均具备自主钻孔注浆的功能,并且在相邻两个套管4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座10,连接座10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9,在每一个挡环9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锁定销14,沿中心轴7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与锁定销14配合的滑槽11,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11形成一组,且每一组的滑槽11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7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使得在桩孔3内同一个水平高度上,多个筒体8能够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行选择性的注浆,不仅能够避免钻孔设备在遇到硬土质时受到较大的钻进阻力,还能降低注浆筒1转动时所需的动力输出功率;并且,由上至下数,多组中每一个滑槽11的周向长度递增,即多个筒体8可逐步进行旋转,且当多个锁定销14均移动至与之对应的滑槽11的极限位置时,多个筒体8实现同步转动,反向旋转中心轴7,则多个筒体8可实现逐级复位,直至回复至初始状态,如此操作,即能确保注浆筒1的使用灵活性。
作为优选,多个筒体8均能在中心轴7以及锁定销14的带动下自主转动,且相邻的两个筒体8之间在产生相对位移的同时会产生磨损,对此,本实施例在两个筒体8相对的端面上均开有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两个凹槽内设有耐磨环,耐磨环能在两个筒体8产生相对位移时在凹槽内形成一层耐磨层,以降低两个筒体8之间的磨损。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沿所述筒体8轴向在每一个所述储粒室的内壁依次设有多个底板,且在每一个底板靠近套管4的端部上设有弧形板6,所述底板、弧形板6与相邻的两个隔板5之间形成一个扇形的固化颗粒槽,且多个固化颗粒槽的水平长度沿筒体8的轴向由上至下依次递增。
在储粒室中通过相邻的两个隔板5、底板与侧板之间形成的扇形固化颗粒槽,固化颗粒槽中放置固化颗粒,其中固化颗粒为氯化钙、尿素粉末与硅藻土的混合物,硅藻土具有良好吸水性与吸附性,注入土层吸收水分,氯化钙与尿素粉末溶于水,当硅藻土吸水饱和后就可向外释放,氯化钙与尿素分子亦随水释放至土层中,硅藻土吸水与释放的过程能够给予微生物充足的培养时间,调整颗粒大小,可实现固化时效的有效调控(颗粒半径越大,培养时间越长),且硅藻土有质量轻的特点,利用导管可将固化颗粒输送至需固化的位置,以实现对人造陆域吹填土进行定点定量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并且固化颗粒槽的径向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增,即在向储粒室中补充固化颗粒时,补充的固化颗粒能够依次将多个固化颗粒槽填充满,进而确保每一列基管中均具备足够的固化颗粒用于注入人造陆域吹填土中。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所述筒体8上,所述注浆孔2的个数与所述固化颗粒槽的个数相同,且一个注浆孔2和与之对应的固化颗粒槽连通,在每一个所述注浆孔2内均设有电磁阀。在多个筒体8中,固化颗粒槽的个数与注浆孔2的个数对应,且两者相互连通,在向储粒室中补充固化颗粒时,补充的固化颗粒能够依次将多个固化颗粒槽填充满,以保证所有注浆孔2内的固化颗粒等量输出。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沿所述挡环9的径向在其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一个通孔内壁上均固定有卡环15,所述锁定销14活动贯穿所述卡环15,在所述套管4的内壁上开有盲孔,所述锁定销14的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锁定销14另一端的端面与滑槽11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沿锁定销14的轴向在其外壁上开有多个限位槽13,每一个限位槽13的两端内壁上均固定有弹簧12,在卡环15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槽13对应的挡板,且挡板延伸至限位槽13内,且两个弹簧12分别与挡板的两个侧壁连接。
在钻孔设备对土层进行钻进时,多个筒体8均会受到钻进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且诸多反作用力会集中作用至中心轴7上,由于注浆体依靠吊装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在遇到不同强度的土质层时,多个筒体8之间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而传递至中心轴7上的作用力则呈离散分布,即中心轴7极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产生明显晃动,进而影响钻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此,申请人在挡环9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孔,通孔内设置卡环15,锁定销14活动贯穿卡环15,使用时,套筒转动设置在中心轴7上,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筒体8受到冲击时,处于盲孔内的锁定销14端部会同时受到冲击,此时位于限位槽13内且靠近套筒一侧的弹簧12受力后被压缩,锁定销14朝靠近中心轴7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由于锁定销14端部与滑槽11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靠近中心轴7一侧的弹簧12受力后被拉伸,即通过两个弹簧12的形变来将钻孔设备传递至中心轴7的作用应力消除,避免注浆筒1发生晃动而影响注浆效果。
作为优选,在锁定销14两端端面设有半球型的橡胶块,使得当锁定销14发生位移时,锁定销14与盲孔、限位槽13之间实现柔性接触,避免锁定销14与套筒、中心轴7之间发生硬性碰撞,减低锁定销14的损伤几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包括注浆筒(1)、中心轴(7),中心轴(7)沿注浆筒(1)的轴线活动贯穿注浆筒(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筒(1)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筒体(8),筒体(8)的两端封闭,在所述中心轴(7)套设有多个套管(4),在每一个所述筒体(8)内圆周的四等分点上分别设有隔板(5),隔板(5)的侧壁均与套管(4)的外圆周壁连接且四个隔板(5)将所述筒体(8)内部分隔成两个储液室以及两个储粒室,沿所述筒体(8)的轴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四列注浆孔(2),且每一列中的多个注浆孔(2)沿注浆筒(1)的轴线依次排布,其中两列注浆孔(2)分别与储液室连通,剩余两列注浆孔(2)与储粒室连通;在相邻两个套管(4)之间设有环状的连接座(10),且在连接座(10)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上均设有挡环(9),在每一个所述挡环(9)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锁定销(14),沿所述中心轴(7)周向在其外侧壁上开有多个与锁定销(14)配合的滑槽(11),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滑槽(11)形成一组,且每一组的滑槽(11)的周向长度沿中心轴(7)的轴线竖直向下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筒体(8)轴向在每一个所述储粒室的内壁依次设有多个底板,且在每一个底板靠近套管(4)的端部上设有弧形板(6),所述底板、弧形板(6)与相邻的两个隔板(5)之间形成一个扇形的固化颗粒槽,且多个固化颗粒槽的水平长度沿筒体(8)的轴向由上至下依次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筒体(8)上,所述注浆孔(2)的个数与所述固化颗粒槽的个数相同,且一个注浆孔(2)和与之对应的固化颗粒槽连通,在每一个所述注浆孔(2)内均设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挡环(9)的径向在其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每一个通孔内壁上均固定有卡环(15),所述锁定销(14)活动贯穿所述卡环(15),在所述套管(4)的内壁上开有盲孔,所述锁定销(14)的一端与盲孔底部接触,锁定销(14)另一端的端面与滑槽(11)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沿锁定销(14)的轴向在其外壁上开有多个限位槽(13),每一个限位槽(13)的两端内壁上均固定有弹簧(12),在卡环(15)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槽(13)对应的挡板,且挡板延伸至限位槽(13)内,且两个弹簧(12)分别与挡板的两个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销(14)的两端端面上设有橡胶块,且所述橡胶块呈半球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筒体(8)相对的端面上均开有截面呈半圆形的凹槽,且两个凹槽拼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由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
CN202020552662.0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Active CN211973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2662.0U CN211973499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2662.0U CN211973499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499U true CN211973499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2662.0U Active CN211973499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4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961A (zh) * 2021-01-13 2021-05-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分层双通道地下灌浆结构及方法
CN112816362A (zh) * 2021-01-13 2021-05-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变多功能灌浆加固地基的实验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961A (zh) * 2021-01-13 2021-05-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分层双通道地下灌浆结构及方法
CN112816362A (zh) * 2021-01-13 2021-05-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变多功能灌浆加固地基的实验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3499U (zh) 一种用于固土护壁的微生物注浆装置
CN109736702B (zh)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
EP1289684B1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contaminated material
US6331300B1 (en) Compositions for providing a chemical to a microorganism
CN101440709B (zh) 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中心渣土搅拌装置
CN105002896B (zh) 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钻杆分布结构
CN108221910A (zh) 一种中心排水注浆混凝土桩地基加固的结构及方法
CN212198534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修复的药剂投加装置
US11566523B2 (en) Microorganism curing anti-seepage device based on capsul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CN205100880U (zh) 一种水平施力式旋挖挤扩钻机
CN106592619B (zh) 一种带十字板的吸力式沉箱基础
CN116497818B (zh) 海上大直径钢管桩防溜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6537191B (zh) 内嵌式大型钢管桩防溜缓冲器装置
CN110886282B (zh) 一种颗粒激发型微生物固土护壁装置
CN219365942U (zh) 一种三维立体深层搅拌桩钻具
CN108507827B (zh) 一种潜流带沉积物及间质孔隙水采集装置
CN111535306B (zh) 一种适用于海积软土地基的微生物固化方法及灌排装置
CN212335997U (zh) 一种双轮三维掘成桩装置
CN113845281A (zh) 一种底泥原位修复方法
CN103867158B (zh) 一种水下钻孔快速封堵气囊及其封堵方法
CN217027033U (zh) 一种多级分散型微生物注浆装置
CN210127827U (zh) 一种能够实现等厚水泥土搅拌墙的施工装置
CN115259346B (zh) 一种酸性矿山废水综合治理方法
CN215860015U (zh) 钻井装置
CN115387322A (zh) 一种有助浆液全域扩散的多角度注浆加固土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