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2640U -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2640U
CN211972640U CN202020107681.2U CN202020107681U CN211972640U CN 211972640 U CN211972640 U CN 211972640U CN 202020107681 U CN202020107681 U CN 202020107681U CN 211972640 U CN211972640 U CN 211972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oven fabrics
wall
top outer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76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成
曹松亭
杨如新
姚剑钧
王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olden Spring Non Woven Fab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olden Spring Non Woven Fab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olden Spring Non Woven Fab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olden Spring Non Woven Fab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76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2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2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2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针对现有的热风无纺布存在只采用波峰接触皮肤保持干爽,亲肤效果不理想,同时不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包括面层,且面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杀菌层,所述杀菌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活性炭层,且活性炭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里层,且里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里层一体化成型。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因为粗纤维布的孔洞大,细纤维布的孔洞小,所以就具有的单向渗透性,亲肤层和凸起的设置使得无纺布有着更强的亲肤性,亲肤效果理想,能够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到干爽舒适。

Description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背景技术
在热风无纺布生产线中,研发不同性能和粗细的纤维按照设计顺序排列,生产出两面性能不同的功能性热风无纺布,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使得无纺布的两面拥有不同性能,对于卫生用品能够实现这个功能,有着重大意义,又能将布做薄,又能实现功能不减。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396534U,公开了可亲肤的高弹热风无纺布,具有热风无纺布本体,所述热风无纺布本体包括下表面以及呈波浪状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热风无纺布本体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波峰和波谷。
上述专利中的热风无纺布存在只采用波峰接触皮肤保持干爽,亲肤效果不理想,同时不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热风无纺布存在只采用波峰接触皮肤保持干爽,亲肤效果不理想,同时不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包括面层,且面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杀菌层,所述杀菌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活性炭层,且活性炭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里层,且里层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里层一体化成型,所述亲肤层的材质为氧化石墨烯,且亲肤层的厚度为0.3毫米至0.4毫米,所述面层为粗纤维布,所述里层为细纤维布,细纤维布具有亲肤性好、柔软等优点,粗纤维布不具有疏水性,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更具有了自己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因为粗纤维布的孔洞大,细纤维布的孔洞小,所以就具有的单向渗透性,亲肤层和凸起的设置使得无纺布有着更强的亲肤性,亲肤效果理想,能够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到干爽舒适。
优选的,杀菌层为杀菌除臭网,且杀菌除臭网由竹纤维和碳纤维梳理成网,杀菌层采用碳纤维和竹纤维,能够很好的起到抗菌除臭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杀菌层的厚度为0.1毫米至0.5毫米。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的材质为活性炭条,且活性炭层的厚度为 0.2毫米至0.6毫米,活性炭性层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能够将里层的水分进行充分吸收,保证了无纺布与人体接触时的干燥性。
优选的,所述粗纤维布和细纤维布由聚酯纤维和ES纤维混纺而成。
优选的,所述细纤维布的厚度为0.2毫米至0.4毫米。
优选的,所述粗纤维布的厚度为0.3毫米至0.5毫米。
优选的,将所述活性炭层替换为吸水树脂层,且吸水树脂层的材质为吸水树脂膜,吸水树脂层的厚度为0.2毫米至0.6毫米,吸水树脂层的主要材质为吸水树脂,吸水树脂比活性炭性能更好,能够具有更强的吸水性,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该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通过设置有面层、里层、亲肤层和凸起,细纤维布具有亲肤性好、柔软等优点,粗纤维布不具有疏水性,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更具有了自己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因为粗纤维布的孔洞大,细纤维布的孔洞小,所以就具有的单向渗透性,亲肤层和凸起的设置使得无纺布有着更强的亲肤性,亲肤效果理想,能够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到干爽舒适。
2、该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通过设置有活性炭层和杀菌层,杀菌层采用碳纤维和竹纤维,能够很好的起到抗菌除臭的作用,活性炭性层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能够将里层的水分进行充分吸收,保证了无纺布与人体接触时的干燥性,防止无纺布粘在皮肤上的情况发生。
3、该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通过设置有吸水树脂层,吸水树脂层的主要材质为吸水树脂,吸水树脂比活性炭性能更好,能够具有更强的吸水性,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质量。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凸起、2里层、3亲肤层、4活性炭层、5杀菌层、6面层、7无纺布本体、8吸水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2,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7,无纺布本体7包括面层6,且面层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杀菌层5,杀菌层5 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活性炭层4,且活性炭层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亲肤层3,亲肤层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里层2,且里层2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凸起1,凸起1与里层2一体化成型,亲肤层3的材质为氧化石墨烯,且亲肤层3的厚度为0.3毫米至0.4毫米,面层6为粗纤维布,里层2为细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中,杀菌层5为杀菌除臭网,且杀菌除臭网由竹纤维和碳纤维梳理成网,杀菌层5的厚度为0.1毫米至0.5毫米,活性炭层4的材质为活性炭条,且活性炭层4的厚度为0.2毫米至0.6毫米,粗纤维布和细纤维布由聚酯纤维和ES纤维混纺而成,细纤维布的厚度为0.2毫米至0.4毫米,粗纤维布的厚度为0.3毫米至0.5毫米。
工作原理:无纺布在使用的过程中,细纤维布具有亲肤性好、柔软等优点,粗纤维布不具有疏水性好,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更具有了自己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反渗透性,因为粗纤维布的孔洞大,细纤维布的孔洞小,所以就具有的单向渗透性,亲肤层3和凸起1的设置使得无纺布有着更强的亲肤性,亲肤效果理想,能够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到干爽舒适,杀菌层5采用碳纤维和竹纤维,能够很好的起到抗菌除臭的作用,活性炭性层4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能够将里层的水分进行充分吸收,保证了无纺布与人体接触时的干燥性。
实施例2:
参照图2-3,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还包括,将活性炭层4替换为吸水树脂层8,且吸水树脂层8的材质为吸水树脂膜,吸水树脂层 8的厚度为0.2毫米至0.6毫米。
工作原理:吸水树脂层8的主要材质为吸水树脂,吸水树脂比活性炭性能更好,能够具有更强的吸水性,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本体(7)包括面层(6),且面层(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杀菌层(5),所述杀菌层(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活性炭层(4),且活性炭层(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亲肤层(3),所述亲肤层(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里层(2),且里层(2)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凸起(1),所述凸起(1)与里层(2)一体化成型,所述亲肤层(3)的材质为氧化石墨烯,且亲肤层(3)的厚度为0.3毫米至0.4毫米,所述面层(6)为粗纤维布,所述里层(2)为细纤维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层(5)为杀菌除臭网,且杀菌除臭网由竹纤维和碳纤维梳理成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层(5)的厚度为0.1毫米至0.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4)的材质为活性炭条,且活性炭层(4)的厚度为0.2毫米至0.6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纤维布和细纤维布由聚酯纤维和ES纤维混纺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纤维布的厚度为0.2毫米至0.4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纤维布的厚度为0.3毫米至0.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活性炭层(4)替换为吸水树脂层(8),且吸水树脂层(8)的材质为吸水树脂膜,吸水树脂层(8)的厚度为0.2毫米至0.6毫米。
CN202020107681.2U 2020-01-18 2020-01-18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Active CN211972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7681.2U CN211972640U (zh) 2020-01-18 2020-01-18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7681.2U CN211972640U (zh) 2020-01-18 2020-01-18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2640U true CN21197264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7681.2U Active CN211972640U (zh) 2020-01-18 2020-01-18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2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5235A (zh) * 2020-01-18 2020-05-15 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5235A (zh) * 2020-01-18 2020-05-15 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2640U (zh)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CN210872493U (zh) 一种具备抗菌除臭功能的卫生巾
CN101061977B (zh) 卫生吸湿制品
CN216702784U (zh) 一种珍珠蛋白水刺无纺布及卫生巾
CN101011308A (zh) 卫生吸湿制品
CN111155235A (zh) 双面异性热风无纺布
CN214927729U (zh) 一种高密度多层结构浴巾
CN215397473U (zh) 一种用于制作医用防护服面料
CN209951589U (zh) 卫生巾及尿不湿负离子远红外芯片
CN210144882U (zh) 吸收垫
CN201019395Y (zh) 一种新型弹性棉胎
CN210501673U (zh) 高档防水吸湿面料
CN210596419U (zh) 一种抗菌吸湿排汗纤维
CN207416193U (zh) 一种复合摇粒绒面料
JPH04276217A (ja) 敷寝具及び寝具セット
CN220535106U (zh) 一种保暖抗菌面料
CN213733821U (zh) 一种用于面膜的水刺无纺布
CN214774403U (zh) 一种吸水效果好的仿双面绒
CN214713054U (zh) 一种双层无纺布
CN214324405U (zh) 一种具有多层的化纤布面料
CN215041057U (zh) 一种轻便保暖家居服面料
CN217430329U (zh) 一次性卫生用品女性轻度失禁垫
CN212940193U (zh) 一种临时护理用的一次性护理垫
CN219877836U (zh) 一种新型复合活力绵床垫
CN218054316U (zh) 一种仿毛织物面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