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1917U -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1917U
CN211971917U CN202020178092.3U CN202020178092U CN211971917U CN 211971917 U CN211971917 U CN 211971917U CN 202020178092 U CN202020178092 U CN 202020178092U CN 211971917 U CN211971917 U CN 211971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cylinder
turbulent
connecting piec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80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光政
王华平
罗显龙
孙晓帆
刘哲
罗显贺
黄华
赵玲
赵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Zhongc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780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1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1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1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包括圆筒体、可调溶垢组件、入口连接件及出口连接件;所述可调溶垢组件由若干个湍流体组成,且湍流体的间距能够调节;湍流体由触媒合金制成;所述圆筒体的一端为入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入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的入水口一端,所述出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的出水口一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动态检测的水流速度值来调整溶垢组件中湍流体间距或系统水压,从而达到稳定阻垢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钢铁、供暖、热电等工业和民用生产领域中,需要用水作为介质来传递能量。但由于水中含有钙、镁等离子形成的非水溶性沉积物和泥沙、粘土等物质,这些物质在溶解条件发生变化或长期使用时,就会沉积在管路或容器表面上形成水垢,导致管径变小甚至管路堵塞。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能量传递效率,还可能造成管路爆裂等事故,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危害极大。
为防止出现类似现象,工业中常用化学法对水进行软化以及对产生的水垢进行酸洗处理来解决。但这种方法不仅浪费药剂,酸洗时还要停产,酸洗后的废水又将污染环境。后期出现的电磁法、超声波除垢等新方法,在某些领域有过应用,但也还是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近年来,用触媒合金作为防垢滤芯制成的阻垢装置开始出现。这类装置的基本设计思路是利用触媒合金可持续向水中释放自由电子的特殊功能,来阻止水中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成垢阴离子与钙、镁等阳离子的聚集,来实现对水体的防垢。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触媒合金必须在达到一定水压和水流速度及接触面积的条件下,才能达到阻垢目的。所以,阻垢装置必须针对不同的工况和使用情况的水质、水压、水流速度等参数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现实工业生产中的工况和使用情况下的水质、水压、水流速度等参数是随时发生变化的,结构固定不变的阻垢装置根本无法满足变化了的使用要求,必须及时调整才能达到有效阻垢的目的。而现有应用触媒合金的水处理装置,无论触媒合金筒芯采用直孔、螺旋孔、叶片、螺旋叶片、旋转叶片直至粒状或散片结构,都无法对筒芯中的触媒合金片间距进行调节,除垢过程无法控制,属于开放状态,不仅除垢效果无法保证,甚至会堵塞水路;另外,此类阻垢装置不能在低水压条件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可根据动态检测的水流速度值来调整溶垢组件中湍流体间距或系统水压,从而达到稳定阻垢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圆筒体、可调溶垢组件、入口连接件及出口连接件;所述可调溶垢组件由若干个湍流体组成,且湍流体的间距能够调节;湍流体由触媒合金制成;所述圆筒体的一端为入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入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的入水口一端,所述出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的出水口一端。
所述湍流体为圆片状湍流体,其上密布多个湍流锥孔,湍流锥孔的大端朝向水流入方向,小端朝向水流出方向;圆片状湍流体沿圆筒体的轴向并排设置在圆筒体内,各圆片状湍流体之间通过隔离件进行间隔;通过改变隔离件的宽度能够调节圆片状湍流体的间距。
所述隔离件为隔离套或弹簧;位于两端的湍流体与圆筒体的封头内端面、入口连接件的端面或出口连接件的端面之间贴合在一起或者设有隔离套或弹簧。
所述湍流体为屑状湍流体,屑状湍流体松散地填充在圆筒体内;靠近入水口一端的圆筒体内设入口支承件,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圆筒体内设出口支承件;通过入口连接件及/或出口连接件带动入口支承件及/或出口支承件向内或向外移动,能够调节屑状湍流体的间距;所述入口支承件或出口支承件为合金网或合金孔板。
所述圆筒体在靠近入水口的一端设有过滤芯及排污口,过滤芯为片状滤网结构,排污口处设排污阀。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还包括水流速度检测仪,所述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设于出口连接件上。
所述入口连接件为法兰、法兰顶丝、外接丝头、封堵丝头或内螺纹筒丝头;所述出口连接件为法兰、法兰顶丝、外接丝头、封堵丝头或内螺纹筒丝头。
所述法兰由依次连接的外端法兰盘、直筒段及内端法兰盘组成,内端法兰盘的端面设密封圈沟槽用于放置密封圈;与法兰相连接的圆筒体的连接端设端部法兰盘,内端法兰盘与对应的端部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法兰顶丝由法兰盘及直段筒体组成,直段筒体上设外螺纹,与法兰顶丝相连接的圆盘体对应端设封头,封头的中部设内螺纹孔与直段筒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直段筒体的中部设或不设调节台;
所述外接丝头为带有外螺纹的筒体结构,筒体结构的中部设调节台;与外接丝头相连接的圆筒体的连接端设封头,封头中部开设与外接丝头相配合的内螺纹孔;封头与圆筒体为一体结构或者是与圆筒体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的端盖结构;
述封堵丝头与圆筒体为一体结构,包括封头结构及外伸段,封头结构与圆筒体的对应端连接,外伸段的外端设外螺纹;
所述内螺纹筒丝头由依次连接的内螺纹筒体、中间封头结构及外螺纹筒体组成,与内螺纹筒丝头相连接的圆筒体的对应端设外螺纹,与内螺纹筒体通过螺纹连接;中间封头结构的内端面与圆筒体的外端面相贴合,两者之间设密封圈;中间封头结构与外螺纹筒体之间还设有过渡台。
所述入口连接件及/或出口连接件与外部管道通过柔性伸缩软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湍流溶垢器,可根据检测的水流速度值来调整可调溶垢组件中湍流体间距或系统水压,提高水流速度,增强触媒合金与水流接触强度,提高阻垢除垢效果;
2)利用湍流锥孔实现湍流,增加水与触媒合金的接触面积和水的流速,提高触媒合金释放自由电子的能力,实现高效阻垢;
3)实现了动态检测和调整,适用于在高、中、低各种水压下使用,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片状湍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筒体 2a.圆片状湍流体 2b.屑状湍流体 21.湍流锥孔 3a.隔离套 3a′中心隔离套 3b.弹簧 31.拉杆 4a.法兰 4b.外接丝头 4c.内螺纹筒丝头 4d.封堵丝头4e.法兰顶丝 41.调节台 5.过滤芯 6.排污阀 7.螺栓 8.密封圈 9.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 10.封头 11.螺钉 12.柔性伸缩软管 13.入口支承件 14.出口支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包括圆筒体1、可调溶垢组件、入口连接件及出口连接件;所述可调溶垢组件由若干个湍流体组成,且湍流体的间距能够调节;湍流体由触媒合金制成;所述圆筒体1的一端为入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入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1的入水口一端,所述出口连接件2设于圆筒体的出水口一端。
如图12所示,所述湍流体为圆片状湍流体2a,其上密布多个湍流锥孔21,湍流锥孔21的大端朝向水流入方向,小端朝向水流出方向;圆片状湍流体2a沿圆筒体1的轴向并排设置在圆筒体1内,各圆片状湍流体2a之间通过隔离件进行间隔;通过改变隔离件的宽度能够调节圆片状湍流体2a的间距。
所述隔离件为隔离套3a或弹簧3b;位于两端的湍流体2与圆筒体1的封头10内端面、入口连接件的端面或出口连接件的端面之间贴合在一起或者设有隔离套3a或弹簧3b。
所述湍流体为屑状湍流体2b,屑状湍流体2b松散地填充在圆筒体1内;靠近入水口一端的圆筒体1内设入口支承件13,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圆筒体1内设出口支承件14;通过入口连接件及/或出口连接件带动入口支承件13及/或出口支承件14向内或向外移动,能够调节屑状湍流体2b的间距;所述入口支承件13或出口支承件14为合金网或合金孔板。
所述圆筒体1在靠近入水口的一端设有过滤芯5及排污口,过滤芯5为片状滤网结构,排污口处设排污阀6。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还包括水流速度检测仪,所述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设于出口连接件上。
所述入口连接件为法兰4a、法兰顶丝4e、外接丝头4b、封堵丝头4d或内螺纹筒丝头4c;所述出口连接件为法兰4a、法兰顶丝4e、外接丝头4b、封堵丝头4d或内螺纹筒丝头4c。
所述法兰4a由依次连接的外端法兰盘、直筒段及内端法兰盘组成,内端法兰盘的端面设密封圈沟槽用于放置密封圈8;与法兰4a相连接的圆筒体1的连接端设端部法兰盘,内端法兰盘与对应的端部法兰盘通过螺栓7连接;靠近入水口一端的圆筒体1底部设排污口,排污口设排污阀6。当设置水流速度检测仪时,所述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设于作为出口连接件的法兰4a的直筒段上。
所述法兰顶丝4e由法兰盘及直段筒体组成,直段筒体上设外螺纹,与法兰顶丝4e相连接的圆盘体1对应端设封头10,封头10的中部设内螺纹孔与直段筒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直段筒体的中部设或不设调节台41;当设置水流速度检测仪时,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设于作为出口连接件的法兰顶丝4e的直段筒体上。
所述外接丝头4b为带有外螺纹的筒体结构,筒体结构的中部设调节台41;与外接丝头4b相连接的圆筒体1的连接端设封头10,封头10中部开设与外接丝头4b相配合的内螺纹孔;封头10与圆筒体1为一体结构或者是与圆筒体1通过螺钉11可拆卸地连接的端盖结构。当设置水流速度检测仪时,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设于对应出水口一端外接丝头4b调节台41内侧的筒体结构上。
所述封堵丝头4d与圆筒体1为一体结构,包括封头结构及外伸段,封头结构与圆筒体1的对应端连接,外伸段的外端设外螺纹;当设置水流速度检测仪时,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设于作为出口连接件的封堵丝头4d靠近封头结构的外伸段上。
所述内螺纹筒丝头4c由依次连接的内螺纹筒体、中间封头结构及外螺纹筒体组成,与内螺纹筒丝头4c相连接的圆筒体1的对应端设外螺纹,与内螺纹筒体通过螺纹连接;中间封头结构的内端面与圆筒体1的外端面相贴合,两者之间设密封圈8;中间封头结构与外螺纹筒体之间还设有过渡台。当设置水流速度检测仪时,所述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设于作为出口连接件的内螺纹筒丝头4c的过渡台上。
所述入口连接件及/或出口连接件与外部管道通过柔性伸缩软管12连接。
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的阻垢方法如下:
1)对使用工况下的水流速度进行检测,根据水压及水流速度,计算水与触媒合金的接触面积,确定圆筒体1的直径、湍流体的数量及间距,组装可调湍流溶垢器;
2)将可调湍流溶垢器安装在管路上,来水通过入口连接件流入圆筒体1内,在入水口一端截面积增大,来水的流减速缓,水中杂质沉积下来;这些杂质由过滤芯5拦截后,通过排污口定期排出;
3)经过滤后的水流通过前端湍流体向后流动,水中钙离子、镁离子或其它易成垢阳离子与触媒合金释放的自由电子产生极化作用,阻止钙离子、镁离子或其它易成垢阳离子与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及其它易成垢阴离子聚集后生成水垢;同时,流水通过前端湍流体后被加速,与后续湍流体高速接触,形成湍流状态,使触媒合金加速释放自由电子,进一步阻止水垢生成;通过多级加速、湍流、加速过程后,水流通过全部湍流体后,自出水口经出水连接件流出;
4)水流自出水连接件流至后续管道中,水中的自由电子与后续管道内的钙离子、镁离子及其它易成垢阳离子继续发生极化作用,有利于将后续管道内的水垢溶解;
5)当由水流速度检测仪自动检测的水流速度值超过设定值时,水流速度检测仪将检测值自动反馈给控制系统并报警,通过自动或手动对管路系统压力进行调节来调节管路中水的流速,进而控制水流速度在设定范围内;
6)当管路系统的压力无法调节或调节后仍达不到要求时,自动或手动调节湍流体间距,当间距变大时水流速度减小,当间距变小时水流速度变大,以此来调节水与湍流体的接触强度,进而调节水流速度,直到达到设定标准。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及设置在各个圆片状湍流体2a间、以及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之间的隔离套3a组成;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均为法兰4a。
可调湍流溶垢器的安装过程为:在作为出口连接件的法兰4a的密封圈沟槽中装入密封圈8,通过螺栓7将该法兰4a的内端法兰盘与圆筒体1的出水口一端的法兰盘连接在一起,然后将10个钢制隔离套3a和9个圆片状湍流体2a间隔装入圆筒体1中;圆片状湍流体2a的圆形面上设有33个湍流锥孔21,圆片状湍流体2a由触媒合金制成。当最后一片圆片状湍流体2a装入圆筒体1后,装入过滤芯5,然后装入最后一个隔离套3a。再将作为入口连接件的法兰4a的内端法兰盘与圆筒体1入水口一端的法兰盘通过螺栓7连接在一起。之后,将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安装在作为出口连接件的法兰4a的中间直筒段位置,将排污阀6安装在排污口上,可调湍流溶垢器即安装完成。
使用时,将可调湍流溶垢器的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与外部通水管路紧密连接,当水进入可调湍流溶垢器后,由过滤芯5将杂质过滤下来并通过排污口定期排放,触媒合金材质的圆片状湍流体2a持续释放自由电子,降低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浓度,从而阻止结垢。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更换不同宽度的隔离套3a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及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之间的多个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均为外接丝头4b。圆筒体1的两端设封头10,其中入水口一端的封头10与圆筒体1为一体化结构,出水口一端的封头10为端盖结构,端盖结构与圆筒体1的对应端通过螺钉11固定连接。
可调湍流溶垢器的安装过程为:将作为入口连接件的外接丝头4b拧入圆筒体1对应端的封头10中部开设的内螺纹孔内,然后将10个圆片状湍流体2a和9个弹簧3b间隔装入圆筒体1中。圆片状湍流体2a上设有28个湍流锥孔21,圆片状湍流体2a由触媒合金制成。当装入最后一片圆片状湍流体2a后,将端盖结构用螺钉11紧固在圆筒体1的出水口一端,然后用扳手卡在调节台41上,将作为出口连接件的外接丝头4b拧在端盖结构中部开设的内螺纹孔中,并使两侧的外接丝头4b分别顶紧在对应端最外侧的圆片状湍流体2a;之后,将水流速度检测仪检测元件9安装在作为出口连接件的外接丝头4b上,即完成可调湍流溶垢器的安装。
可调湍流熔垢器使用时,通过柔性伸缩软管12将作为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的外接丝头外端与外部通水管路紧密连接,当水进入可调湍流溶垢器后,通过圆片状湍流体2a上的湍流锥孔21产生湍流效果,圆片状湍流体2a持续释放自由电子,降低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浓度,从而阻止结垢。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2个外接丝头4b拧入圆筒体1内的长度,对各湍流体2之间的弹簧3b进行压缩或放松,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及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以及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及出口连接件之间的多个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均为内螺纹筒丝头4c。圆筒体1的两端设外螺纹。
可调湍流溶垢器安装时,先将密封圈8分别放置在作为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的2个内螺纹筒丝头4c内侧端面的密封圈沟槽内,然后将作为入口连接件的内螺纹筒丝头4c与圆筒体1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然后将11个弹簧3b和10个圆片状湍流体2a间隔着装入圆筒体1中。圆片状湍流体2a上设有16个湍流锥孔21,圆片状湍流体2a由触媒合金制成。最后一片圆片状湍流体2a装入后,将作为出口连接件的内螺纹筒丝头4c与圆筒体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之后,将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9安装在作为出口连接件的内螺纹筒丝头4c上,即完成可调湍流溶垢器的组装。
可调湍流溶垢器使用时,将作为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的内螺纹筒丝头4c通过螺纹与外部通水管道紧密连接,当水进入可调湍流溶垢器后,通过湍流锥孔21形成湍流效果,圆片状湍流体2a持续释放自由电子,降低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浓度,从而阻止结垢。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2个内螺纹筒丝头4c与圆筒体1的连接段长度,对各湍流体2之间的弹簧3b进行压缩或放松,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隔离套3a以及设置在最外端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之间的弹簧3b组成,弹簧3b顶紧在最外侧的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的端面之间;入口连接件为法兰4a,出口连接件为封堵丝头4d。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更换不同宽度的隔离套3a,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均为法兰顶丝4e。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人工或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法兰顶丝4e拧入圆筒体1内的长度,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人工或自动进行调节的施力点在调节台41,自动调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一种方式,如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旋转,驱动齿轮与设于调节台外侧的齿圈啮合带动法兰顶丝4e旋转。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中心隔离套3a′、穿设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之间的拉杆31以及设于入水口一端最外侧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端面之间的隔离套3a、设于出水口一端最外侧圆片状湍流体2a与出口连接件端面之间的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均为法兰4a。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更换不同宽度的中心隔离套3a′及对应长度的拉杆31,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弹簧3b以及设置在最外端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之间的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为内螺纹筒丝头4c,出口连接件为封堵丝头4d。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内螺纹筒丝头4c与圆筒体1的连接段长度,对各圆片状湍流体2a之间的弹簧3b进行压缩或放松,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弹簧3b以及设置在最外端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之间的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为法兰4a,出口连接件为法兰顶丝4e,圆筒体1与法兰顶丝4e相配合的一端设封头10。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法兰顶丝4e拧入圆筒体1内的长度,对各湍流体2之间的弹簧3b进行压缩或放松,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弹簧3b以及设置在最外端圆片状湍流体2a与入口连接件之间的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为法兰4a,出口连接件为法兰顶丝4e,圆筒体1与法兰顶丝4e相配合的一端设端盖结构。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法兰顶丝4e拧入圆筒体1内的长度,对各圆片状湍流体2a之间的弹簧3b进行压缩或放松,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间隔设置在圆筒体1内的圆片状湍流体2a、设置在各圆片状湍流体2a间的弹簧3b以及设置在最外端湍流体2与入口连接件之间的弹簧3b组成;入口连接件为内螺纹筒丝头4c,出口连接件为外接丝头4b,圆筒体1与外接丝头4b配合连接的一端设端盖结构。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外接丝头4b拧入圆筒体1内的长度,以及内螺纹筒丝头4c与圆筒体1的连接段长度,对各圆片状湍流体2a之间的弹簧3b进行压缩或放松,实现圆片状湍流体2a间距的调节。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湍流溶垢器中的可调溶垢组件由多个填充在圆筒体1内的屑状湍流体2b、设置在对应入水口一端的合金孔板及设置在对应出水口一端的合金网组成;入口连接件为外接丝头4b,出口连接件为内螺纹筒丝头4c,圆筒体1与外接丝头4b配合连接的一端设端盖结构。当使用工况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外接丝头4b拧入圆筒体1内的长度,以及内螺纹筒丝头4c与圆筒体1的连接段长度,改变屑状湍流体2b的间距,使其整体更加松散或紧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体、可调溶垢组件、入口连接件及出口连接件;所述可调溶垢组件由若干个湍流体组成,且湍流体的间距能够调节;湍流体由触媒合金制成;所述圆筒体的一端为入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入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的入水口一端,所述出口连接件设于圆筒体的出水口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体为圆片状湍流体,其上密布多个湍流锥孔,湍流锥孔的大端朝向水流入方向,小端朝向水流出方向;圆片状湍流体沿圆筒体的轴向并排设置在圆筒体内,各圆片状湍流体之间通过隔离件进行间隔;通过改变隔离件的宽度能够调节圆片状湍流体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为隔离套或弹簧;位于两端的湍流体与圆筒体的封头内端面、入口连接件的端面或出口连接件的端面之间贴合在一起或者设有隔离套或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体为屑状湍流体,屑状湍流体松散地填充在圆筒体内;靠近入水口一端的圆筒体内设入口支承件,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圆筒体内设出口支承件;通过入口连接件及/或出口连接件带动入口支承件及/或出口支承件向内或向外移动,能够调节屑状湍流体的间距;所述入口支承件或出口支承件为合金网或合金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在靠近入水口的一端设有过滤芯及排污口,过滤芯为片状滤网结构,排污口处设排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流速度检测仪,所述水流速度检测仪的检测元件设于出口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连接件为法兰、法兰顶丝、外接丝头、封堵丝头或内螺纹筒丝头;所述出口连接件为法兰、法兰顶丝、外接丝头、封堵丝头或内螺纹筒丝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由依次连接的外端法兰盘、直筒段及内端法兰盘组成,内端法兰盘的端面设密封圈沟槽用于放置密封圈;与法兰相连接的圆筒体的连接端设端部法兰盘,内端法兰盘与对应的端部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法兰顶丝由法兰盘及直段筒体组成,直段筒体上设外螺纹,与法兰顶丝相连接的圆盘体对应端设封头,封头的中部设内螺纹孔与直段筒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直段筒体的中部设或不设调节台;
所述外接丝头为带有外螺纹的筒体结构,筒体结构的中部设调节台;与外接丝头相连接的圆筒体的连接端设封头,封头中部开设与外接丝头相配合的内螺纹孔;封头与圆筒体为一体结构或者是与圆筒体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的端盖结构;
所述封堵丝头与圆筒体为一体结构,包括封头结构及外伸段,封头结构与圆筒体的对应端连接,外伸段的外端设外螺纹;
所述内螺纹筒丝头由依次连接的内螺纹筒体、中间封头结构及外螺纹筒体组成,与内螺纹筒丝头相连接的圆筒体的对应端设外螺纹,与内螺纹筒体通过螺纹连接;中间封头结构的内端面与圆筒体的外端面相贴合,两者之间设密封圈;中间封头结构与外螺纹筒体之间还设有过渡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连接件及/或出口连接件与外部管道通过柔性伸缩软管连接。
CN202020178092.3U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Active CN211971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8092.3U CN211971917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8092.3U CN211971917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1917U true CN21197191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8092.3U Active CN211971917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19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6918A (zh) * 2020-02-17 2020-05-22 罗光政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及阻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6918A (zh) * 2020-02-17 2020-05-22 罗光政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及阻垢方法
CN111186918B (zh) * 2020-02-17 2024-02-20 罗光政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及阻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6918A (zh)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及阻垢方法
CN201088884Y (zh) 一种可自动清污、排污的滤水器
CN209752286U (zh) 一种分离净化设备
CN211971917U (zh) 一种可调湍流阻垢器
US4427547A (en) Backwashing-type filtering apparatus with filter support grid of ring-like segments
CN113082806A (zh) 一种可在线排污的过滤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10814236U (zh) 水利工程用管道
CN2079899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三通
CN215352309U (zh) 一种用于输水管道排气阀的横式反冲洗装置
CN216343126U (zh) 一种改进后的防堵塞液压阀
CN217698203U (zh) 一种双通道y型过滤器结构
CN214913723U (zh) 一种可在线排污的过滤器
US4517088A (en) Filtering apparatus
CN101254371A (zh) 工业滤水装置
CN201006358Y (zh) 高精度过滤装置
CN209791025U (zh) 一种改进进液口的过滤器
CN202605826U (zh) 一种全自动反冲洗滤水装置
CN210448282U (zh) 轧机喷射系统保护过滤装置
CN206809861U (zh) 一种旋转翼微孔过滤机
CN111408179A (zh) 一种高效水过滤器
CN110585801A (zh) 一种采用旋流分离的管道式过滤器
CN211189384U (zh) 一种采用旋流分离的管道式过滤器
CN215692331U (zh) 一种闭式循环水系统外喷淋用水连续过滤装置
CN220633275U (zh) 一种大流量冲洗过滤装置
CN115779545B (zh) 一种智能型自洁式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4

Address after: 111000 Henan Industrial Zone, liu'erbu Town, Liao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Zhongc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14000 Building 5, mingshishuyuan, high tech Zone, Ansh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 Guangzheng

Patentee before: Luo Xian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