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9866U -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9866U
CN211959866U CN202021036840.0U CN202021036840U CN211959866U CN 211959866 U CN211959866 U CN 211959866U CN 202021036840 U CN202021036840 U CN 202021036840U CN 211959866 U CN211959866 U CN 211959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frame
pcb
type frame
elastic telescopic
telescopic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68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na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na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na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na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68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9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9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9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抗振组件,所述PCB板呈矩形状,所述抗振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所述第一V型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V型架延伸出一连接片,所述第二V型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V型架延伸出一滑动调节片,所述滑动调节片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连接片上固定连接有一导柱,所述导柱插入在所述滑槽中,并沿滑动调节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通过弹性伸缩带自动拉紧抵靠在PCB板上,其安装较为便捷;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气囊包,在将PCB板安装至设备中时,该圆柱气囊包用于跟设备的壳体之间进行隔振,可进一步的提高其整体的抗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背景技术
PCB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电子设备采用印制板后,由于同类印制板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人工接线的差错,并可实现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或贴装、自动焊锡、自动检测,保证了电子设备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并便于维修。
电器设备中安装PCB板时,通常是将PCB板放置在设备壳体中,并通过螺柱拧紧固定在设备的壳体上,PCB板在设备外壳受到撞击或者振动时,由于缺少相应的缓冲结构,PCB板的边缘四角容易受损,甚至产生断裂,造成PCB板的损坏,为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B板抗振组件,所述PCB板呈矩形状,所述抗振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所述第一V型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V型架延伸出一连接片,所述第二V型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V型架延伸出一滑动调节片,所述滑动调节片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滑槽,所述连接片上固定连接有一导柱,所述导柱插入在所述滑槽中,并沿滑动调节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导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限位片,所述滑动调节片的端部连接有一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导柱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伸缩带,该弹性伸缩带的一端与所述螺柱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导柱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的两个相对面上均嵌入安装有一矩形气囊包,所述矩形气囊包的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放置孔,所述PCB板的边缘四角分别插入在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上的矩形气囊包的放置孔内,所述弹性伸缩带呈拉伸状态,该弹性伸缩带的两端分别作用在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上,以此使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压紧抵靠在PCB板上;
所述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气囊包,该圆柱气囊包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一通孔,所述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的底面对应所述通孔分别开设有一螺纹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朝向所述PCB板的一面设置有一柔性支撑柱,所述柔性支撑柱与所述PCB板的中间部相对应,且柔性支撑柱的顶部抵靠在PCB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伸缩带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导柱及螺柱的螺纹段分别插入在所述安装孔内,以此固定所述弹性伸缩带,所述弹性伸缩带为橡胶弹性伸缩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矩形气囊包和圆柱气囊包均为硅胶气囊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柔性支撑柱为海绵支撑住。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抗振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安装固定PCB板时,PCB板边缘四角分别插入在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上的矩形气囊包的放置孔内,矩形气囊包内部填充空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通过矩形气囊包夹持在PCB板的端部,可有效保护PCB板的边缘四角;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通过弹性伸缩带自动拉紧抵靠在PCB板上,其安装较为便捷;第一V型架和第二V型架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气囊包,在将PCB板安装至设备中时,该圆柱气囊包用于跟设备的壳体之间进行隔振,可进一步的提高其整体的抗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矩形气囊包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100-第一V型架;101-连接;102-导柱;200-第二V型架;201-滑动调节片;202-滑槽;203-螺柱;300-弹性伸缩带;400-矩形气囊包;401-放置孔;500-圆柱气囊包;60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参见图1-3,一种PCB板抗振组件,PCB板600呈矩形状,抗振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第一V型架100的底部朝向第二V型架200延伸出一连接片101,第二V型架200的底部朝向第一V型架100延伸出一滑动调节片201,滑动调节片20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滑槽202,连接片101上固定连接有一导柱102,导柱102插入在滑槽202中,并沿滑动调节片20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202滑动配合,导柱1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限位片,滑动调节片201的端部连接有一螺柱203,螺柱203与导柱102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伸缩带300,该弹性伸缩带300的一端与螺柱20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导柱102固定连接;
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两个相对面上均嵌入安装有一矩形气囊包400,矩形气囊包400的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放置孔401,PCB板600的边缘四角分别插入在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上的矩形气囊包400的放置孔401内,弹性伸缩带300呈拉伸状态,该弹性伸缩带300的两端分别作用在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上,以此使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压紧抵靠在PCB板600上;弹性伸缩带30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导柱102及螺柱203的螺纹段分别插入在安装孔内,以此固定弹性伸缩带300,弹性伸缩带300为橡胶弹性伸缩带;
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气囊包500,该圆柱气囊包500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一通孔,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底面对应通孔分别开设有一螺纹连接孔,矩形气囊包400和圆柱气囊包500均为硅胶气囊包;
安装固定PCB板600时,向外拉伸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使两者分开,将PCB板600边缘四角分别插入在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上的矩形气囊包400的放置孔401内,矩形气囊包400内部填充空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通过矩形气囊包400夹持在PCB板600的端部,可有效保护PCB板600的边缘四角;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通过弹性伸缩带300自动拉紧抵靠在PCB板600上,其安装较为便捷;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气囊包500,在将PCB板600安装至设备中时,将设备壳体上的螺钉穿过通孔,拧入在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上的连接螺纹孔中,圆柱气囊包500位于设备的壳体与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之间,用于跟设备的壳体之间进行隔振。
连接片101朝向PCB板600的一面设置有一柔性支撑柱,柔性支撑柱与PCB板600的中间部相对应,且柔性支撑柱的顶部抵靠在PCB板600上,柔性支撑柱采用海绵支撑住,可对PCB板600的中间部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PCB板抗振组件,所述PCB板(600)呈矩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振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所述第一V型架(100)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V型架(200)延伸出一连接片(101),所述第二V型架(200)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V型架(100)延伸出一滑动调节片(201),所述滑动调节片(20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滑槽(202),所述连接片(101)上固定连接有一导柱(102),所述导柱(102)插入在所述滑槽(202)中,并沿滑动调节片(2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202)滑动配合,所述导柱(1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限位片,所述滑动调节片(201)的端部连接有一螺柱(203),所述螺柱(203)与所述导柱(102)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伸缩带(300),该弹性伸缩带(300)的一端与所述螺柱(20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导柱(10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两个相对面上均嵌入安装有一矩形气囊包(400),所述矩形气囊包(400)的中间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放置孔(401),所述PCB板(600)的边缘四角分别插入在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上的矩形气囊包(400)的放置孔(401)内,所述弹性伸缩带(300)呈拉伸状态,该弹性伸缩带(300)的两端分别作用在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上,以此使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压紧抵靠在PCB板(600)上;
所述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圆柱气囊包(500),该圆柱气囊包(500)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一通孔,所述第一V型架(100)和第二V型架(200)的底面对应所述通孔分别开设有一螺纹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抗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01)朝向所述PCB板(600)的一面设置有一柔性支撑柱,所述柔性支撑柱与所述PCB板(600)的中间部相对应,且柔性支撑柱的顶部抵靠在PCB板(6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抗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带(30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导柱(102)及螺柱(203)的螺纹段分别插入在所述安装孔内,以此固定所述弹性伸缩带(300),所述弹性伸缩带(300)为橡胶弹性伸缩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抗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气囊包(400)和圆柱气囊包(500)均为硅胶气囊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抗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柱为海绵支撑住。
CN202021036840.0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Active CN211959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6840.0U CN21195986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6840.0U CN21195986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9866U true CN211959866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6840.0U Active CN21195986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9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7122B1 (ko) Pcb 고정 구조
CN211959866U (zh) 一种pcb板抗振组件
CN111561927A (zh) 一种mems惯性导航传感器部件集成装置
US6917517B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radio termin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8175178U (zh) 集成电路模块、电子设备及无人机
CN109131297A (zh) 电子真空泵安装架和车载电子真空泵
CN213403659U (zh) 一种具有减震机构的集成电路板
CN210444687U (zh) 一种带有避振结构的印制线路板
CN210671017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缓冲结构
CN211128671U (zh) 一种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
CN213459260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贴片式电阻
CN216351636U (zh) 一种用于pcb板支撑的支架装置
CN114144011A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板及安装方式
CN211959663U (zh) 一种pcb板保护组件
CN214708153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fpc保护架
CN220233182U (zh) 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CN220510240U (zh) 一种天线支座
CN219407515U (zh) 一种插板架
CN212463828U (zh) 一种双面线路板
CN212782586U (zh) 一种组合仪表显示屏支撑固定组件
CN217160146U (zh) 一种贴片机脚杯内带角度缓冲安装防震装置
CN214627728U (zh) 一种lcd光固化连接线路板
CN216291560U (zh) 一种具有连接线收纳功能的线路板
CN21051909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印刷电路板固持设备
KR200157915Y1 (ko) 텔레비젼의 수직 인쇄회로기판 고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