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8561U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48561U CN211948561U CN202020007870.2U CN202020007870U CN211948561U CN 211948561 U CN211948561 U CN 211948561U CN 202020007870 U CN202020007870 U CN 202020007870U CN 211948561 U CN211948561 U CN 2119485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nnel
- section tunnel
- river
- open
- c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该明挖越江隧道包括常规段隧道、后浇段隧道以及合龙段隧道,合龙段隧道位于江河的中心位置,常规段隧道以及后浇段隧道依次间隔地布置于合龙段隧道的两侧边;明挖越江隧道隧道在江河下方不设置任何变形缝。本实用新型的明挖越江隧道通过设置后浇段隧道以及合龙段隧道,解决了越江隧道的防水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背景技术
江河是隔断城市的天然屏障,城市道路跨越江河常采用两种型式:一种是以桥梁型式上跨,另一种是采用隧道型式下穿。采用隧道型式下穿江河时,施工最方便、造价最低廉的方法为设置围堰,明挖施工,对于流量较大的江河,则须选择在枯水期采用围堰法分段施工。对于下穿江河的明挖隧道,其防水是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围堰法施工的明挖隧道的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包括常规段隧道、后浇段隧道以及合龙段隧道;所述合龙段隧道位于江河的中心位置,所述常规段隧道以及后浇段隧道依次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合龙段隧道的两侧边;所述明挖越江隧道隧道在江河下方不设置任何变形缝。
进一步的,所述常规段隧道每段长度为20~50m,所述后浇段隧道每段长度为1.0~2.0m,所述合龙段隧道长度3.0~4.0m。
进一步的,所述常规段隧道迎水面以及所述后浇段隧道外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材料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
进一步的,所述后浇段隧道采用比所述常规段隧道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型混凝土浇筑,所述后浇段隧道在浇筑前将其与常规段隧道交界面处的混凝土凿毛,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0.8mm。
进一步的,所述后浇段隧道与所述常规段隧道在交界面处设置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一止水钢板,所述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一止水钢板在明挖越江隧道环向封闭成环。
进一步的,所述合龙段隧道包括外包A型结构以及内插B型结构,所述外包A型结构采用与所述常规段隧道同等级混凝土浇筑,所述内插B型结构采用比所述常规段隧道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型混凝土浇筑。
进一步的,所述常规段隧道在纵向设置第一纵向分布钢筋,所述后浇段隧道在纵向设置第二纵向分布钢筋,所述第二纵向分布钢筋数量为第一纵向分布钢筋数量的150%~200%;所述合龙段隧道的内插B型结构在纵向设置第三纵向分布钢筋,所述第三纵向分布钢筋数量为所述第一纵向分布钢筋数量的150%~200%。
进一步的,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外包A型结构的交界面处、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常规段隧道的交界面处的混凝土凿毛,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0.8mm。
进一步的,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常规段隧道在交界面处设置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二止水钢板,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外包A型结构在交界面处设置三道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一道第三止水钢板及一道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二止水钢板、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三止水钢板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均在明挖越江隧道环向封闭成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明挖越江隧道,其下方不设置变形缝,通过设置后浇段隧道以及合龙段隧道,解决了越江隧道的防水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明挖越江隧道施工方法,明挖越江隧道在两个枯水期采用围堰法分两期施工,每期占用约一半江面,其内部作为隧道施工工作面,另一半江面保持过流状态。该方法不仅对河道泄洪功能影响较小,可行性高、工程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明挖越江隧道的后浇段隧道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明挖越江隧道的合龙段隧道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阶段一的明挖越江隧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阶段二的明挖越江隧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包括常规段隧道1、后浇段隧道2以及合龙段隧道3。合龙段隧道3位于江河的中心位置,常规段隧道1以及后浇段隧道2依次间隔地布置于合龙段隧道3的两侧边;明挖越江隧道隧道在江河下方不设置任何变形缝。
具体的,上述常规段隧道1每段长度约20~50m,后浇段隧道2每段长度为1.0~2.0m,合龙段隧道3长度3.0~4.0m。
常规段隧道1迎水面按一级防水标准设置有第一防水层11,第一防水层11的材料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后浇段隧道2外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水层21,第二防水层21的材料也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
后浇段隧道2采用比常规段隧道1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型混凝土浇筑,后浇段隧道2在常规段隧道1施工完成后一个月左右浇筑,后浇段隧道2在浇筑前将其与常规段隧道1交界面处的混凝土凿毛,并涂刷第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4a,厚度不小于0.8mm。
后浇段隧道2与常规段隧道1在交界面处设置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5a和第一止水钢板6a。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5a和第一止水钢板6a在明挖越江隧道环向封闭成环,优选的,第一止水钢板6a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钢板。
合龙段隧道3包括外包A型结构31、内插B型结构32以及位于顶部的第三防水层33,外包A型结构31采用与常规段隧道1同等级混凝土浇筑,内插B型结构32采用比常规段隧道1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型混凝土浇筑。
常规段隧道1在纵向设置第一纵向分布钢筋12,后浇段隧道2在纵向设置第二纵向分布钢筋22,第二纵向分布钢筋22数量为第一纵向分布钢筋12数量的150%~200%。合龙段隧道3的内插B型结构32在纵向设置第三纵向分布钢筋321,第三纵向分布钢筋数量321为第一纵向分布钢筋12数量的150%~200%。
内插B型结构32在邻近的常规段隧道1施工完成后一个月左右浇筑,浇筑前将临时封堵墙7凿除,内插B型结构32与外包A型结构31的交界面处、内插B型结构32与常规段隧道1的交界面处的混凝土凿毛,并涂刷第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4b,厚度不小于0.8mm。
内插B型结构32与常规段隧道1在交界面处设置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5b和第二止水钢板6b,内插B型结构32与外包A型结构31在交界面处设置三道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5c,一道第三止水钢板6c及一道钢边橡胶止水带8。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5b、第二止水钢板6b、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5c、第三止水钢板6c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8均在明挖越江隧道环向封闭成环,优选的,第二止水钢板6b、第三止水钢板6c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钢板。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明挖越江隧道,其下方不设置变形缝,通过设置后浇段隧道2以及合龙段隧道3,解决了越江隧道的防水问题。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明挖越江隧道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请参见图4,在第一个枯水季开始时,占用一半河道施工区段一外侧的围堰9,另一半河道保持过流状态;
S2、施工区段一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止水帷幕;
S3、区段一基坑开挖及支撑;
S4、安装模板、预铺防水卷材,绑扎隧道的第一纵向分布钢筋12、第二纵向分布钢筋22、安装第一止水钢板6a;
S5、浇筑区段一常规段隧道1及合龙段隧道3的外包A型结构31、临时封堵墙7的混凝土;
S6、凿毛、清理所述常规段隧道1与后浇段隧道2交界面处的混凝土,涂刷第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4a,安装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5a;
S7、浇筑区段一的后浇段隧道2混凝土;
S8、回填区段一隧道覆土至江河底设计标高,拆除区段一外侧的围堰9;
S9、请参见图5,在第二个枯水季开始时,占用另一半河道施工区段二外侧的围堰9,已建成区段一的隧道上方河道保持过流状态;
S10、施工区段二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止水帷幕;
S11、区段二的基坑开挖及支撑;
S12、安装模板、预铺防水卷材,绑扎隧道的第一纵向分布钢筋12、第二纵向分布钢筋22、第三纵向分布钢筋321,安装第一止水钢板6a、第二止水钢板6b、第三止水钢板6c或钢边橡胶止水带;
S13、浇筑区段二的常规段隧道1混凝土;
S14、凿毛、清理区段二的所述常规段隧道1与后浇段隧道2交界面处混凝土,涂刷第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4a,安装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5a,浇筑区段二的后浇段隧道2混凝土;
S15、与步骤S14同步凿除临时封堵墙,并凿毛、清理合龙段隧道3的内插B型结构32与所述常规段隧道1、内插B型结构32与合龙段隧道3的外包A型结构31交界面处混凝土,涂刷第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4b,安装遇第二水膨胀止水条5b、第三水膨胀止水条5c,浇筑合龙段隧道的内插B型结构32的混凝土;
S16、回填区段二的隧道覆土至江河底设计标高,拆除区段二外侧的围堰9,完成越江隧道施工。
本实施例提供的明挖越江隧道施工方法,明挖越江隧道在两个枯水期采用围堰法分两期施工,每期占用约一半江面,其内部作为隧道施工工作面,另一半江面保持过流状态。该方法不仅对河道泄洪功能影响较小,可行性高、工程造价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常规段隧道、后浇段隧道以及合龙段隧道;所述合龙段隧道位于江河的中心位置,所述常规段隧道以及后浇段隧道依次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合龙段隧道的两侧边;所述明挖越江隧道隧道在江河下方不设置任何变形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段隧道每段长度为20~50m,所述后浇段隧道每段长度为1.0~2.0m,所述合龙段隧道长度3.0~4.0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段隧道迎水面以及所述后浇段隧道外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材料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段隧道采用比所述常规段隧道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型混凝土浇筑,所述后浇段隧道在浇筑前将其与常规段隧道交界面处的混凝土凿毛,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0.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段隧道与所述常规段隧道在交界面处设置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一止水钢板,所述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一止水钢板在明挖越江隧道环向封闭成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龙段隧道包括外包A型结构以及内插B型结构,所述外包A型结构采用与所述常规段隧道同等级混凝土浇筑,所述内插B型结构采用比所述常规段隧道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型混凝土浇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段隧道在纵向设置第一纵向分布钢筋,所述后浇段隧道在纵向设置第二纵向分布钢筋,所述第二纵向分布钢筋数量为第一纵向分布钢筋数量的150%~200%;所述合龙段隧道的内插B型结构在纵向设置第三纵向分布钢筋,所述第三纵向分布钢筋数量为所述第一纵向分布钢筋数量的150%~20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外包A型结构的交界面处、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常规段隧道的交界面处的混凝土凿毛,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0.8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常规段隧道在交界面处设置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二止水钢板,所述内插B型结构与外包A型结构在交界面处设置三道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一道第三止水钢板及一道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二止水钢板、第三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三止水钢板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均在明挖越江隧道环向封闭成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07870.2U CN211948561U (zh) | 2020-01-02 | 2020-01-02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07870.2U CN211948561U (zh) | 2020-01-02 | 2020-01-02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48561U true CN211948561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82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07870.2U Active CN211948561U (zh) | 2020-01-02 | 2020-01-02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4856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1541A (zh) * | 2020-01-02 | 2020-05-05 |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459116A (zh) * | 2020-11-20 | 2021-03-09 | 浙江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底板再建的施工方法 |
CN112459115A (zh) * | 2020-11-20 | 2021-03-09 | 浙江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再建的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1-02 CN CN202020007870.2U patent/CN2119485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1541A (zh) * | 2020-01-02 | 2020-05-05 |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459116A (zh) * | 2020-11-20 | 2021-03-09 | 浙江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底板再建的施工方法 |
CN112459115A (zh) * | 2020-11-20 | 2021-03-09 | 浙江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外墙再建的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48561U (zh)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 | |
CN105297872A (zh) |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 |
CN110847327A (zh) | 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防排水施工方法 | |
CN114703770B (zh) | 一种箱涵施工工艺 | |
CN113513048A (zh) | 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 |
CN110359470B (zh) | 波纹管截水沟施工工艺 | |
CN210164015U (zh) | 斜坡段道路阶梯渐变式蓄排水生态绿化带系统 | |
CN105756100B (zh) | 地下室后浇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101541A (zh) | 一种围堰法分段施工的明挖越江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593320A (zh) | 一种外墙后浇带提前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833021A (zh) | 一种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排水设施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1080608U (zh) | 一种楼面后浇带止水结构 | |
CN212506100U (zh) | 一种生态护坡 | |
CN209873496U (zh) | 高速公路蒸发结构 | |
CN107023061B (zh) | 装配式塑料市政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 |
CN103397600A (zh) | 箱体顶进过程中止水带设置方法 | |
CN110805047A (zh) | 一种土质边坡保土护坡景观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6640669U (zh) | 一种适用于滨河绿地的装配式地下空间结构 | |
CN212956586U (zh) | 危岩围护结构 | |
CN213014373U (zh)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 |
CN210288620U (zh) | 一种预制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 |
CN113502781A (zh) | 一种旧河道的修理及中长期河道的维护方法 | |
CN113403907A (zh) | 一种截水沟、排水体系以及截水沟的制作方法 | |
CN111719504A (zh) | 一种生态式景观沟及其施工工艺 | |
CN110387908A (zh) |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Unit 1205, block C, building 1, Xinghe legend Garden Phase III, Longtang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9 Tianbei 4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