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8028U -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8028U
CN211948028U CN201922491272.7U CN201922491272U CN211948028U CN 211948028 U CN211948028 U CN 211948028U CN 201922491272 U CN201922491272 U CN 201922491272U CN 211948028 U CN211948028 U CN 211948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river
box
box culvert
exis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12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倩茹
刘晓华
胡昌文
曹诗定
韦彬
唐皓
谢贞明
田蕾
谢永毅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12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8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8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8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该管线过河结构包括外挂支架、管线箱以及活动盖板。外挂支架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既有箱涵的侧墙上,管线箱安装在外挂支架上,管线箱内部具有供市政管线穿过的分隔箱室,管线箱顶部具有开口,活动盖板安装于管线箱顶部开口处。市政管线利用管线过河结构过河,然后再与河道两侧的市政管线相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既有箱涵上设置管线过河结构,充分利用既有箱涵的侧墙作为受力构件,减少耗材,景观效果较好,对河道行洪影响小。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过河结构,可行性高,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城市地下分布的管线日益增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逐渐增多。在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在跨越河流时,通常采用箱涵或桥梁的方式进行跨越,然而当箱涵及桥梁为既有结构,新建管线工程需要跨越河道时,则很难利用既有结构实现管线跨越河道的目的,若采用专门新建管线桥的方式进行跨越则存在造价高,不利于河道行洪以及对现状景观存在较大影响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新建管线桥过河所存在的造价高,不利于河道行洪以及对现状景观存在较大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包括外挂支架、管线箱以及活动盖板;所述外挂支架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既有箱涵的侧墙上,所述管线箱安装在所述外挂支架上,所述管线箱内部具有供市政管线穿过的箱室,所述箱室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活动盖板安装于所述管线箱顶部开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锚固法兰盘以及螺栓,所述锚固法兰盘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安装在既有箱涵的侧墙上,所述外挂支架与所述锚固法兰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挂支架为立面呈三角形的钢结构,所述外挂支架的端部与所述锚固法兰盘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挂支架包括水平承托杆以及斜撑杆,所述锚固法兰盘包括上锚固法兰盘以及下锚固法兰盘;所述斜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承托杆在远离既有箱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的底端与所述下锚固法兰盘焊接,所述水平承托杆靠近既有箱涵的一端与所述上锚固法兰盘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盖板靠近既有箱涵的一端设置L型可启闭锁,其远离既有箱涵的一端设置L型转动铰;所述活动盖板通过L型转动铰可相对所述管线箱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管线箱的箱室;正常情况下,所述L型可启闭锁处于锁定状态,当市政管线需要检修时,通过打开所述L型可启闭锁可打开所述活动盖板,实现市政管线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管线箱的底部标高不高于河道防洪设计水位。
进一步的,所述外挂支架、管线箱及活动盖板的外表面涂装彩色环保涂料,形成与既有箱涵结构立面相协调的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管线过河结构包括外挂支架以及管线箱,外挂支架固定在既有箱涵的侧墙上,管线箱安装固定在外挂支架上,管线箱内部具有供市政管线穿过的箱室,市政管线利用管线过河结构过河,然后再与河道两旁的市政管线相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既有箱涵上设置管线过河结构,充分利用既有箱涵的侧墙作为受力构件,减少耗材,景观效果较好,对河道行洪影响小。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过河结构,可行性高,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管线过河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包括外挂支架1、管线箱2以及活动盖板3。外挂支架1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既有箱涵100的侧墙101上,管线箱2安装在外挂支架上1,管线箱2内部具有供市政管线200穿过的箱室21,箱室21顶部具有开口,活动盖板3安装于箱室21顶部的开口上,于本实施例中,不限定箱室21的数量,当具有两个以上箱室21时,各个箱室21可以设置隔离件进行分隔。
上述安装组件包括锚固法兰盘4以及螺栓5,锚固法兰盘4通过螺栓5固定安装在既有箱涵100的侧墙上,外挂支架1与锚固法兰盘4固定连接。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安装组件除了锚固法兰盘4以及螺栓5外,还可以是其他连接组件。
于本实施例中,外挂支架1为立面呈三角形的钢结构,锚固法兰盘4是钢材料。外挂支架1的侧面与锚固法兰盘4焊接,在实际应用中,外挂支架1与锚固法兰盘4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有效连接件连接、粘接等固定连接方式。
具体的,外挂支架1包括水平承托杆11以及斜撑杆12,锚固法兰盘4包括上锚固法兰盘4a以及下锚固法兰盘4b。斜撑杆12的顶端与水平承托杆11远离既有箱涵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撑杆12的底端与下锚固法兰盘4b焊接,水平承托杆11在靠近既有箱涵100的一端与上锚固法兰盘4a焊接。
活动盖板3靠近既有箱涵100的一端设置L型可启闭锁7,其远离既有箱涵100的一端设置L型转动铰6;活动盖板3通过L型转动铰6能相对管线箱2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管线箱2的箱室21。正常情况下,L型可启闭锁7处于锁定状态,当市政管线200需要检修时,通过打开L型可启闭锁7能打开活动盖板3,实现对市政管线200的检修。
管线箱2的底部标高不高于河道防洪设计水位,从而避免管线箱2影响河道行洪。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管线过河结构具有外挂支架1以及管线箱2,外挂支架1固定在既有箱涵100的侧墙101上,管线箱2安装固定在外挂支架1上,管线箱2内部具有供市政管线200穿过的箱室21,市政管线200利用管线过河结构过河,然后再与河道两旁的市政管线相接。进一步的,外挂支架1、管线箱2及活动盖板3的外表面涂装彩色环保涂料,形成与既有箱涵100结构立面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在既有箱涵100上设置管线过河结构,耗材少,景观效果较好,对河道行洪影响小。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管线过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枯水季开工,在既有箱涵100侧墙101外侧搭设临时支架;
S2、在既有箱涵100侧墙101上设置锚固法兰盘4及螺栓5,在工厂预制外挂支架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
S3、将预制好的外挂支架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锚固法兰盘4处;
S4、预制管线箱2及活动盖板3,预制完成后,将管线箱2吊装并固定于外挂支架1上方;
S5、安装管线箱2顶部的活动盖板3。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线过河结构,可行性高,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挂支架、管线箱以及活动盖板;所述外挂支架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既有箱涵的一侧墙上,所述管线箱安装在所述外挂支架上,所述管线箱内部具有供市政管线穿过的箱室,所述管线箱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活动盖板安装于所述管线箱顶部开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锚固法兰盘以及螺栓,所述锚固法兰盘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安装在既有箱涵的侧墙上,所述外挂支架端部与所述锚固法兰盘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支架为立面呈三角形的钢结构,所述外挂支架的端部与所述锚固法兰盘焊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支架包括水平承托杆以及斜撑杆,所述锚固法兰盘包括上锚固法兰盘以及下锚固法兰盘;所述斜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承托杆在远离既有箱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的底端与所述下锚固法兰盘焊接,所述水平承托杆靠近既有箱涵的一端与所述上锚固法兰盘焊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靠近既有箱涵的一端设置设置L型可启闭锁,其远离既有箱涵的一端L型转动铰;所述活动盖板通过L型转动铰能相对所述管线箱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管线箱内部的箱室;正常情况下,所述L型可启闭锁处于锁定状态,当市政管线需要检修时,通过打开所述L型可启闭锁能打开所述活动盖板,实现市政管线检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箱的底部标高不高于河道防洪设计水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过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支架、管线箱及活动盖板的外表面涂装彩色环保涂料,形成与既有箱涵结构立面相协调的景观效果。
CN201922491272.7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Active CN211948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1272.7U CN21194802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1272.7U CN21194802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8028U true CN211948028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1272.7U Active CN21194802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8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080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080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3077A (zh)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206971270U (zh) 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
CN106284412A (zh) 一种预制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06013235A (zh) 一种拱形横截面钢制波纹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05971018A (zh) 一种管形横截面钢制波纹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211948028U (zh)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
CN206916774U (zh) 承插式管廊承口变形缝模板的工具式支撑体系
CN206376277U (zh) 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
CN210529471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上桥包墩
CN111119080A (zh) 一种利用既有箱涵的管线过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24360A (zh) 一种全钢结构型省水船闸
CN21594784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梁桥的管廊结构
CN206052769U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功能的预制综合管廊
CN205917728U (zh) 一种拱形横截面钢制波纹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110158627B (zh) 一种预制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的基础及施工方法
CN210766692U (zh) 一种全钢结构型省水船闸
CN113737843A (zh) 一种用于潜污泵自动耦合安装的型钢结构组合支撑施工方法
CN109469351B (zh) 一种航站楼不停航改建单元式施工围挡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18420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
CN210658448U (zh) 一种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简易外防护架
CN109296067A (zh) 装配式混凝土主梁与次梁干式连接节点
KR20070095695A (ko) 반조립식에 의한 공동구의 현장시공구조 및 그 방법
CN213417893U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
CN220666460U (zh) 一种装配式沟渠
KR200417545Y1 (ko) 반조립식에 의한 공동구의 현장시공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1205, block C, building 1, Xinghe legend Garden Phase III, Longtang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9 Tianbei 4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RANSPORT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