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6626U -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6626U
CN211946626U CN202020212938.0U CN202020212938U CN211946626U CN 211946626 U CN211946626 U CN 211946626U CN 202020212938 U CN202020212938 U CN 202020212938U CN 211946626 U CN211946626 U CN 211946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nse water
control switch
dense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29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光伟
于海涛
张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Aimet Water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Aimet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Aimet Water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Aimet Water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29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6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6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6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包括浓水回收装置、RO浓水回用设备和紫外线杀菌器,其中浓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用水箱和浓水储存罐,回收用水箱内部内置固定安装有抽液泵体,抽液泵体与浓水储存罐的底端连通,浓水回收装置的一端固定安放在RO浓水回用设备的一侧,且RO浓水回用设备包括:暂存储水箱、反渗透净化器、多介质过滤器、第二增压泵以及第二支撑架构成。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通过设有的浓水回收装置、RO浓水回用设备和紫外线杀菌器以便对浓水进行收集,在浓水回收装置分支所设置的抽液泵体和浓水储存罐以便快速接取合适质量的浓水以供净化。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工业废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并且在随后的半个世纪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但是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至今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点和技术已臻成熟的城市污水处理是不同的。
因目前反渗透净水技术普遍用于民用直饮水领域,但该技术当前市场普遍存在净水回收率低(普遍为60%以下)、滤出浓水直接排放的问题。该问题一方面大大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也无形加大了设备运营方的成本。曾试图对浓水进行集中回收、二次利用。但一方面产出浓水量多存放成本加大,另一方面浓水利用方向局限用量小成了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浓水利用方向局限,用量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浓水回收装置、RO浓水回用设备和紫外线杀菌器三种装置配合连通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浓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用水箱和浓水储存罐,所述回收用水箱内部内置固定安装有抽液泵体,所述抽液泵体与浓水储存罐的底端连通,所述浓水回收装置的一端固定安放在RO浓水回用设备的一侧,且所述RO浓水回用设备包括:暂存储水箱、反渗透净化器、多介质过滤器、第二增压泵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壁表面均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多介质过滤器,若干个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部均填充设有不同材质的过滤芯体,且位于若干个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依次分别为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加药系统和精密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增压泵,若干个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之间通过导管与第二增压泵出液端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反渗透净化器,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设有暂存储水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支撑安装设有第一增压泵体,所述第一增压泵体的背面固定连通安装有若干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顶部端头处对应安装有若干个石英玻璃管,若干个所述石英玻璃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灭菌箱,所述第一增压泵体的注水端口连通设有浓水注入端罐。
优选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内部填充安装有多级RO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正面边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所述抽液泵体与第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反渗透净化器、多介质过滤器、第二增压泵均与第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体、紫外线杀菌器均与第三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的浓水回收装置、RO浓水回用设备和紫外线杀菌器以便对浓水进行收集,在浓水回收装置分支所设置的抽液泵体和浓水储存罐以便快速接取合适质量的浓水以供净化,通过设有的反渗透净化器、多介质过滤器和多级RO膜以便将水体进行快速过滤处理,利用逆向过滤方案对浓水内部所含的污染物、细菌及病毒进行过滤,提高水体纯度。
2.通过设有的灭菌箱、石英玻璃管、第一增压泵体和分流管便于将初级净化后的水体进行再次消毒处理,水体通过第一增压泵体的加压抽入后分别注入到灭菌箱和石英玻璃管内接收紫外线照射,以便净化水体,杀灭水体内所含有的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浓水回收装置;2、RO浓水回用设备;3、紫外线杀菌器;4、浓水注入端罐;5、灭菌箱;6、石英玻璃管;7、第一支撑架;8、第一增压泵体;9、分流管;10、反渗透净化器;11、第二支撑架;12、开关面板;13、多介质过滤器;14、多级RO膜;15、第二增压泵;16、浓水储存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浓水回收装置1、RO浓水回用设备2和紫外线杀菌器3,其中浓水回收装置1包括回收用水箱和浓水储存罐16,回收用水箱内部内置固定安装有抽液泵体,抽液泵体与浓水储存罐16的底端连通,浓水回收装置1的一端固定安放在RO浓水回用设备2的一侧,且RO浓水回用设备2包括:暂存储水箱、反渗透净化器10、多介质过滤器13、第二增压泵15以及第二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1的内壁表面均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多介质过滤器13,若干个多介质过滤器13内部均填充设有不同材质的过滤芯体,且位于若干个多介质过滤器13依次分别为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加药系统和精密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13的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增压泵15,若干个多介质过滤器13之间通过导管与第二增压泵15出液端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介质过滤器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反渗透净化器10,第二增压泵15的进水口连通设有暂存储水箱,通过设有的暂存储水箱、第二增压泵15和反渗透净化器10便于对浓水进行反渗透过滤处理,提高水体自身的纯度以便快速起到过滤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架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7,第一支撑架7的底部支撑安装设有第一增压泵体8,第一增压泵体8的背面固定连通安装有若干个分流管9,分流管9的顶部端头处对应安装有若干个石英玻璃管6,若干个石英玻璃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灭菌箱5,第一增压泵体8的注水端口连通设有浓水注入端罐4,通过设有的灭菌箱5便于照射过滤后的水体进行紫外线灭菌,第一增压泵体8起到增压输送水体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介质过滤器13的内部填充安装有多级RO膜14,通过设有的多级RO膜14以便进行过滤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架11正面边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12,开关面板12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抽液泵体与第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反渗透净化器10、多介质过滤器13、第二增压泵15均与第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第一增压泵体8、紫外线杀菌器3均与第三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便于操作与控制。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水利工程用混凝土柱模板加固装置时,使用人员需要将水体与浓水储存罐16进行接通,通过打开第一控制开关,随后浓水回收装置1内部分支抽液泵体通电运行将需要处理的浓水进行抽入到水箱和浓水储存罐16内,随后通过打开第二控制开关,RO浓水回用设备2通电后的第二增压泵15将回收在浓水储存罐16内的浓水进行抽出并调用到反渗透净化器10内,通过反渗透净化器10反渗透净水机采用高精度PP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多级RO膜14和复合活性炭五级物理过滤,其中多级RO膜14是核心过滤技术。由于反渗透膜具有相同大小的孔径只和水分子,水中的所有污染物都可以通过物理分离反渗透捕获在膜的一侧,并且水分子平稳地通过在另一侧制造的纯水膜。它主要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水分子和离子矿物元素通过反渗透膜,大部分无机盐(包括重金属)溶解在水,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中。是不可穿透的。反渗透膜,使渗透的纯净水和不溶性渗透水严格分离,随之多介质过滤器13实现对浓水的净化处理,净化过后的水体再次顺着导管流入到暂存暂存储水箱内进行存放,最后顺着暂存储水箱调用到紫外线杀菌器3的一侧,通过打开第三控制开关,在紫外线杀菌器3内部分支处的第一增压泵体8通电运行将液体抽出,分别流入到灭菌箱5以及处理分支处的分流管9内,通过内部所设立的紫外线灯对水体进行照射,以便实现对水体细菌和病毒的灭菌工作,最后灭菌完毕的水再调入浓水注入端罐4内进行处理。
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包括浓水回收装置(1)、RO浓水回用设备(2)和紫外线杀菌器(3),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浓水回收装置(1)包括回收用水箱和浓水储存罐(16),所述回收用水箱内部内置固定安装有抽液泵体,所述抽液泵体与浓水储存罐(16)的底端连通,所述浓水回收装置(1)的一端固定安放在RO浓水回用设备(2)的一侧,且所述RO浓水回用设备(2)包括:暂存储水箱、反渗透净化器(10)、多介质过滤器(13)、第二增压泵(15)以及第二支撑架(11),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内壁表面均竖直安装有若干个多介质过滤器(13),若干个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3)内部均填充设有不同材质的过滤芯体,且位于若干个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3)依次分别为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加药系统和精密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3)的背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增压泵(15),若干个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3)之间通过导管与第二增压泵(15)出液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反渗透净化器(10),所述第二增压泵(15)的进水口连通设有暂存储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撑架(7)的底部支撑安装设有第一增压泵体(8),所述第一增压泵体(8)的背面固定连通安装有若干个分流管(9),所述分流管(9)的顶部端头处对应安装有若干个石英玻璃管(6),若干个所述石英玻璃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灭菌箱(5),所述第一增压泵体(8)的注水端口连通设有浓水注入端罐(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3)的内部填充安装有多级RO膜(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1)正面边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12),所述开关面板(12)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所述抽液泵体与第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反渗透净化器(10)、多介质过滤器(13)、第二增压泵(15)均与第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体(8)、紫外线杀菌器(3)均与第三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CN202020212938.0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Active CN211946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938.0U CN21194662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938.0U CN21194662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6626U true CN211946626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9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2938.0U Active CN211946626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6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9806B (zh) 洗车和洗衣废水循环使用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4492265A (zh) 具有在线药剂反冲洗排污功能的超滤膜装置
CN105439342A (zh) 化学包装桶清洗废水的模块化处理系统
CN206255935U (zh) 一种每小时50吨中水回用系统
CN204412073U (zh) 一种具有在线药剂反冲洗排污功能的超滤膜装置
CN201240962Y (zh) 洗车和洗衣废水循环使用处理设备
CN201520680U (zh) 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CN211445296U (zh) 一种工业废水回收处理净化设备
CN211972026U (zh) 实验室用超纯水制备系统
CN211946626U (zh) 一种净水设备的浓水回收装置
CN201999822U (zh) 洗车和洗衣废水循环使用处理设备
CN203700088U (zh) 一种无污染管道水循环系统
CN207031133U (zh) 工业再生水处理系统
CN214571313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
CN203021379U (zh) 一种地表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1111345U (zh) 节能型反渗透设备
CN105502749B (zh) 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2800031U (zh) 一种全自动洗车废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08532493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457145Y (zh) 生活污水净化设备
CN205258175U (zh) 超滤污水处理系统
CN214218439U (zh) 一种多级净水装置
CN2491448Y (zh) 污、废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11644945U (zh) 一种蓝氧技术耦合改性双电层模块的高难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6808492U (zh) 一种mbr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