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5125U -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5125U
CN211935125U CN201922048976.7U CN201922048976U CN211935125U CN 211935125 U CN211935125 U CN 211935125U CN 201922048976 U CN201922048976 U CN 201922048976U CN 211935125 U CN211935125 U CN 211935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ube
metal guide
cannula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89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利民
巫永胜
招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lang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lang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lang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lang Technology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89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5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5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5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包括导流段:导流段包括管壁以及由管壁围成的管腔,在管壁的内部嵌合固定有金属导芯,金属导芯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与管腔的长度方向平行;金属导芯用于使导流段保持预设的弯折形态。金属导芯通过嵌合的方式被固定在插管的管壁内部,在进管前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内通道走向对体内插管进行预弯折,由此使得体内插管的导流段在进入患者体内前就在金属导芯的支撑作用下被固定成操作者所需的形态。预弯折的体内插管可以直接插入到患者体内的特定体腔,进管过程中无需其他辅助工具辅助进管。

Description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气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临床上使用的体内插管包括尿管、胃管、肛门管、气管、吸痰管、鼻腔插管、胃镜等等。在通常情况下,体内插管的管身由柔性的塑料材质制成,质地相对较软,刚性不足,会导致插管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体内插管常以插管导丝是作为插管的支撑,方便插管进入患者的体内。插管导丝通常由不可随意弯曲的弹性材料制成,目前的体内插管送管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先将导丝预送到所需位置,再沿着导丝通入插管,但有的场景所需要经过或到达的体内腔比较空旷,导丝进入后难以固定,容易滑落移位,使得后续送入插管的操作难度增大;第二种是将导丝活动地穿插在插管的管腔内,使导丝和插管共同进入患者体内,这种送管方式需要医生分别对导丝和插管进行控制,有些时候需要以钳子分别辅助导丝和插管的前进,如果遇到所经过的体内通道有急转弯或者空间较窄,钳子送管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使插管和导丝难以前进。另外,在临床应用中,体内插管的进管过程完成后,通常需要将插管内的导丝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以解决现有体内插管进管困难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包括导流段:导流段包括管壁以及由管壁围成的管腔,在管壁的内部嵌合固定有金属导芯,金属导芯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与管腔的长度方向平行;金属导芯用于使导流段保持预设的弯折形态。金属导芯通过嵌合的方式被固定在插管的管壁内部,在体内插管出厂后至其进入患者体内后,都不将金属导芯拔出插管。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材质的刚性、可弯折性,以采用金属导芯作为体内插管的导芯,在进管前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内通道走向对体内插管进行预弯折,由此使得体内插管的导流段在进入患者体内前就在金属导芯的支撑作用下被固定成操作者所需的形态。而在体内插管进管的过程中,无需对金属导芯和导流段进行分别控制,预弯折的体内插管可以直接插入到患者体内的特定体腔,而无需其他辅助工具辅助进管。在金属导芯的支撑及导向作用下,金属导芯与导流段始终同步前进,从而避免了在进管过程中金属导芯因前进速度过快而戳破管壁进而刮伤患者体内软组织的问题。
优选地,金属导芯的数量为一根以上。
优选地,在导流段的任一径向截面上,任一根金属导芯与距其最远的一根金属导芯各自与管腔的中心之间的虚拟连线分别为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成的夹角不小于45°。
优选地,管壁的内部嵌有两根金属导芯,金属导芯关于管腔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地,管壁的内部嵌有两根以上金属导芯;在导流段的任一径向截面上,金属导芯之间的虚拟连线所围成的图形为正多边形。
优选地,在导流段的同一径向截面上,正多边形的中心与管腔的该径向截面的中心重合。
优选地,管壁的内部嵌有三根金属导芯;在导流段的任一径向截面上,金属导芯之间的虚拟连线所围成的图形为正三角形。
管壁内部设有复数根金属导芯,在进管过程中,可以防止柔软导流段绕其中一根金属导芯轴向旋转弯曲,同时也可以对导流段的管腔起到支撑的效果,避免管腔因受到管壁外周边的软组织压迫而变形、堵塞。
优选地,还包括柔性尖端,导流段的两端开设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柔性尖端连通通道出口。以柔性的材料制作体内插管的尖端能够避免尖端进入患者体腔后戳伤患者体内的软组织。
优选地,导流段包括弯折相连的主流道和出口段,主流道的端部开设通道入口,出口段的端部开设通道出口。上述弯折设计,能够辅助固定好柔性尖端的位置。
优选地,管壁的外表面标示有刻度。在进管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管壁上的刻度估算体内插管进入患者体内的深度,避免体内插管插入过深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或戳伤患者体内的软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挠的体内插管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导流段的主流道的径向截面图,其中,a为单金属导芯式设计,b为双金属导芯式设计,c为三金属导芯式设计。
上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如下:1.导流段,11.管壁,12.管腔,13.主流道,131.刻度,14.出口段,2.金属导芯,3.柔性尖端,4.鲁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包括鲁尔接头4、导流段 1和柔性尖端3,导流段1包括连通的主流道13和出口段14,主流道13和出口段14呈弯折相连,在主流道13的外表面标示有沿主流道13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131,主流道13的端部开设有通道入口,该通道入口与鲁尔接头4连通,出口段14的端部开设有通道出口,该通道出口与柔性尖端3连通。如图2所示,导流段1的内部结构包括管壁11以及管壁11所围成的管腔12,在管壁11的内部嵌合有金属导芯2,金属导芯2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导流段1的长度方向。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金属导芯2的设置数量,例如,在管壁11内嵌合一根金属导芯2制得单金属导芯式的体内插管(如图2的a),或者,在管壁11内嵌合两根关于管腔12的中轴线对称的金属导芯2制得双金属导芯式的体内插管(如图2的b),或者,在管壁11内嵌合三根沿管腔12周边均匀分布的金属导芯2制得三金属导芯式的体内插管(如图2的c)。而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了如图2的c所示的三金属导芯式设计,在管壁11内部嵌合了三根金属导芯2,在导流段1的任一径向截面上,所有连接相邻金属导芯2之间的虚拟连线所共同围成的图形为正三角形,该正三角形的中心与导流段1该径向截面的中心重合。
在进管前,操作者可在尽管前根据患者的体腔形态、走向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体内插管进行预弯折,导流段1在金属导芯2的支撑作用下能够固定成所需的形态。进管过程中,在金属导芯2的导引下,体内插管能够沿着规划好的路径在患者的体腔内前进,导流段1和金属导芯2同步前进,观察管壁11上的刻度131 可控制体内插管进入体内的深度,上述进管操作只需要一个操作者即可迅速完成,并且无需借助钳子等额外的工具辅助体内插管在体腔内的前进。与目前常见的需要两个操作者分别对导芯和插管进行控制的进管方式相比,上述的进管方式能够避免两个操作者在进管时因默契不足导致导芯前进速度过快戳穿插管外壁的情况。另外,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三金属导芯2式设计,避免了导流段1在进管过程中绕其中一根金属导芯2轴向旋转扭曲。由此,进管的成功率和速度被有效地提升,减少了因进管失败而重复多次进管的可能,也降低了患者在进管过程中的不适感。进管完成后,金属导芯2保持其预弯曲后的形态一直留在管壁11内,而导流段1在金属导芯2的支撑下也保持着其预设的形状,从而导流段1能够更加贴合患者的体腔形状,降低患者在完成进管后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嵌合在管壁 11的三根金属导芯2对管腔12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避免因管壁11外周的软组织压迫管壁11而使得管腔12出现变形、堵塞的情况。在导流段1的通道出口处连接有柔性尖端3,可以减少尖锐的尖端戳伤患者体内软组织的可能,而主流道 13和出口段14的弯折连接设置,能够辅助固定柔性尖端3的位置。体内插管固定后,药液从鲁尔接头4的后端进入,依次经过导流段1的主流道13和出口段 14,到达柔性尖端3,最后经由柔性尖端3的末端开设的尖端孔流出体内插管,进入患者体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包括导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包括管壁以及由所述管壁围成的管腔,在所述管壁的内部嵌合固定有金属导芯,所述金属导芯被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管腔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金属导芯用于使所述导流段保持预设的弯折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芯的数量为一根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段的任一径向截面上,任一根所述金属导芯与距其最远的一根所述金属导芯各自与所述管腔的中心之间的虚拟连线分别为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所成的夹角不小于4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的内部嵌有两根所述金属导芯,所述金属导芯关于所述管腔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的内部嵌有两根以上所述金属导芯;在所述导流段的任一径向截面上,所述金属导芯之间的虚拟连线所围成的图形为正多边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段的同一径向截面上,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与所述管腔的该径向截面的中心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的内部嵌有三根所述金属导芯;在所述导流段的任一径向截面上,所述金属导芯之间的虚拟连线所围成的图形为正三角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尖端,所述导流段的两端开设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所述柔性尖端连通所述通道出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包括弯折相连的主流道和出口段,所述主流道的端部开设所述通道入口,所述出口段的端部开设所述通道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挠的体内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的外表面标示有刻度。
CN201922048976.7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Active CN211935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8976.7U CN211935125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8976.7U CN211935125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5125U true CN21193512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8976.7U Active CN211935125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5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50063772A (ko) 내시경
JPH0522550B2 (zh)
CN101357088B (zh) 绑扎自弹式介入器械输送系统
CN203539853U (zh) 一种新型胆道扩张球囊
CN211935125U (zh) 一种可挠的体内插管
CN205411890U (zh) 一种鼻肠管
CN109620313B (zh) 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及植入方法
CN204932313U (zh) 导管组件
CN105168005A (zh) 一种导管
CN205411700U (zh) 一种医用鼻肠管
CN204951666U (zh) 一种鼻胃肠管
CN209107693U (zh) 用于输送y型气道支架的多腔气道造影导丝导管套装
CN103446652A (zh) 鼻咽腔表面麻醉装置
CN106362269A (zh) 一种具有支撑稳定导向的双腔导管
CN208678116U (zh) 一种改良型用于气管手术的气管插管
CN215460322U (zh) 一种医用鼻肠管
CN212346834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拔除结构
CN215690852U (zh) 一种泌尿输尿管鞘
CN205598255U (zh) 线绳引导式鼻空肠营养管
CN215961636U (zh) 一种可弯曲的经鼻气管导管
CN213157904U (zh) 一种螺旋型鼻肠管外用引导管
CN216061621U (zh) 新型肝脏恶性肿瘤药物注射导管
CN210057088U (zh) 气管内给药装置
CN109172076A (zh) 用于输送y型气道支架的多腔气道造影导丝导管套装
CN213432369U (zh) 无痛胃镜诊疗用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