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1062U -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1062U
CN211931062U CN202020774207.5U CN202020774207U CN211931062U CN 211931062 U CN211931062 U CN 211931062U CN 202020774207 U CN202020774207 U CN 202020774207U CN 211931062 U CN211931062 U CN 211931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connection
arc surface
sleeve
camber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42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其秀
王立
蒋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FENGLING SUPER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FENGLING SUPER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FENGLING SUPER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FENGLING SUPER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42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1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1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1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包括箱体、闭合组件、扇叶组件和传动组件,箱体的左右两侧板均设有通风孔,箱体的内表面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一连接环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转轴的外弧面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二连接环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内弧面通过轴承与套筒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轴的外弧面中部与套筒的内弧面滑动连接,该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而且可以根据需求控制通风孔的开启和闭合,利于调节进风量,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电站作为移动式发电站,专门用在如突然停电一时无法修复或者没有电源的地方而急需用电等应急场合,目前现有的车载的电站的结构都是运输车辆作为移动工具,用于发电的燃油发电机组则设置于车辆的车厢内,为了使得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转,一般要在车厢的箱体上设置空气能够对流的进排风窗,但是,现有排风结构的进风口及排风口多为开放式,不能根据需要自动关闭或打开,不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通风量。特别是严寒地区,当温度降低接近设备运行下限时,需要关闭通风及排风孔阻止空气流通保持温度,这就需要进排风装置具有自动调节通风量及自动关闭功能,另外,现有的排风扇多为单向旋转排风,排风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散热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采用一个电机控制两组扇叶逆向旋转的方式进行排风,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而且可以根据需求控制通风孔的开启和闭合,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包括箱体、闭合组件、扇叶组件和传动组件;
箱体:其左右两侧板均设有通风孔,箱体的内表面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一连接环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转轴的外弧面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二连接环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内弧面通过轴承与套筒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轴的外弧面中部与套筒的内弧面滑动连接,转轴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套筒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箱体的底板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箱体的通风孔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为矩形环状结构;
闭合组件:设置于安装板的内部;
扇叶组件:分别设置于套筒和转轴的外弧面左端;
传动组件:设置于安装板的侧壁内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右侧面上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入端,该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采用一个电机控制两组扇叶逆向旋转的方式进行排风,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而且可以根据需求控制通风孔的开启和闭合,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闭合组件包括连接轴、套管和挡板,所述连接轴的外弧面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对应的侧板圆孔内部转动连接,连接轴有四个且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套管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外弧面中部,挡板固定连接于套管的外弧面右侧下方,挡板的底端低于下方的套管外弧面底端,对箱体的通孔开启和闭合,便于调节进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齿条和齿轮,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侧板内部空腔下表面,齿条的下端与电动推杆的推杆顶端固定连接,齿条的侧面滑块与安装板侧板内部的凹槽滑动连接,齿轮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外弧面端头,齿轮均与齿条啮合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动推杆自动控制挡板旋转,减少人工劳动量,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连接杆、固定块和扇叶,连接杆有两组,左侧的连接杆内侧端头与转轴的外弧面左端固定连接,右侧的接杆内侧端头与套筒的外弧面左端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外侧端头,扇叶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外侧面中部,增大排风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于箱体的通风孔内部,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起到过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推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连接轴和套管带动挡板顺时针转动,挡板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箱体的通风孔被打开,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转轴正向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转轴反向转动,从而使两组连接杆分别通过对应的固定块带动扇叶转动进行排风,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不需要排风时,关闭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连接轴和套管带动挡板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挡板对箱体的通风孔封闭,该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采用一个电机控制两组扇叶逆向旋转的方式进行排风,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而且可以根据需求控制通风孔的开启和闭合,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PLC控制器、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闭合组件、51连接轴、52套管、53挡板、6扇叶组件、61连接杆、62固定块、63扇叶、7传动组件、71电动推杆、72齿条、73齿轮、8安装板、9电机、10防尘网、11第一锥齿轮、12套筒、13第二锥齿轮、14转轴、15第三锥齿轮、16第一连接环、17第二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包括箱体1、闭合组件5、扇叶组件6和传动组件7;
箱体1:其左右两侧板均设有通风孔,箱体1的内表面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一连接环16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16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转轴14的外弧面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4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二连接环17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17的内弧面通过轴承与套筒1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轴14的外弧面中部与套筒12的内弧面滑动连接,转轴14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套筒12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5,箱体1的底板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分别与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三锥齿轮15啮合连接,箱体1的通风孔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为矩形环状结构,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第一锥齿轮11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三锥齿轮15转动,第二锥齿轮13带动转轴14正向转动,第三锥齿轮15带动转轴14反向转动,从而使两组连接杆61分别通过对应的固定块62带动扇叶63转动进行排风,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
闭合组件5:包括连接轴51、套管52和挡板53,连接轴51的外弧面两端分别与安装板8对应的侧板圆孔内部转动连接,连接轴51有四个且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套管52固定连接于连接轴51的外弧面中部,挡板53固定连接于套管52的外弧面右侧下方,挡板53的底端低于下方的套管52外弧面底端;
扇叶组件6:包括连接杆61、固定块62和扇叶63,连接杆61有两组,左侧的连接杆61内侧端头与转轴14的外弧面左端固定连接,右侧的接杆61内侧端头与套筒12的外弧面左端固定连接,固定块62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1的外侧端头,扇叶63固定连接于固定块62的外侧面中部;
传动组件7:包括电动推杆71、齿条72和齿轮73,电动推杆7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8的侧板内部空腔下表面,齿条72的下端与电动推杆71的推杆顶端固定连接,齿条72的侧面滑块与安装板8侧板内部的凹槽滑动连接,齿轮73固定连接于连接轴51的外弧面端头,齿轮73均与齿条72啮合连接,电动推杆7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电动推杆71,电动推杆71推动齿条72向上移动,齿条72带动齿轮73转动,齿轮73通过连接轴51和套管52带动挡板53顺时针转动,挡板53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箱体1的通风孔被打开;
其中:还包括防尘网10,防尘网10设置于箱体1的通风孔内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右侧面上端,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9的输入端。
在使用时: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电动推杆71,电动推杆71推动齿条72向上移动,齿条72带动齿轮73转动,齿轮73通过连接轴51和套管52带动挡板53顺时针转动,挡板53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箱体1的通风孔被打开,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第一锥齿轮11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三锥齿轮15转动,第二锥齿轮13带动转轴14正向转动,第三锥齿轮15带动转轴14反向转动,从而使两组连接杆61分别通过对应的固定块62带动扇叶63转动进行排风,提高了排风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不需要排风时,关闭电动推杆71,电动推杆71带动齿条72向下移动,齿条72带动齿轮73转动,齿轮73通过连接轴51和套管52带动挡板5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挡板53对箱体1的通风孔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2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电动推杆71和电机9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电动推杆71建议选用无锡市名尧电液推杆厂出品的WDTP型微型电动推杆,电机9可选用无锡市华敏电机厂出品的DF系列风机防水电机,PLC控制器2控制电动推杆71和电机9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闭合组件(5)、扇叶组件(6)和传动组件(7);
箱体(1):其左右两侧板均设有通风孔,箱体(1)的内表面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一连接环(16)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16)的内部通过轴承与转轴(14)的外弧面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4)的内侧端头均与第二连接环(17)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17)的内弧面通过轴承与套筒(1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转轴(14)的外弧面中部与套筒(12)的内弧面滑动连接,转轴(14)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套筒(12)的外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5),箱体(1)的底板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分别与第二锥齿轮(13)和第三锥齿轮(15)啮合连接,箱体(1)的通风孔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为矩形环状结构;
闭合组件(5):设置于安装板(8)的内部;
扇叶组件(6):分别设置于套筒(12)和转轴(14)的外弧面左端;
传动组件(7):设置于安装板(8)的侧壁内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右侧面上端,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9)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组件(5)包括连接轴(51)、套管(52)和挡板(53),所述连接轴(51)的外弧面两端分别与安装板(8)对应的侧板圆孔内部转动连接,连接轴(51)有四个且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套管(52)固定连接于连接轴(51)的外弧面中部,挡板(53)固定连接于套管(52)的外弧面右侧下方,挡板(53)的底端低于下方的套管(52)外弧面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电动推杆(71)、齿条(72)和齿轮(73),所述电动推杆(7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8)的侧板内部空腔下表面,齿条(72)的下端与电动推杆(71)的推杆顶端固定连接,齿条(72)的侧面滑块与安装板(8)侧板内部的凹槽滑动连接,齿轮(73)固定连接于连接轴(51)的外弧面端头,齿轮(73)均与齿条(72)啮合连接,电动推杆(7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6)包括连接杆(61)、固定块(62)和扇叶(63),连接杆(61)有两组,左侧的连接杆(61)内侧端头与转轴(14)的外弧面左端固定连接,右侧的接杆(61)内侧端头与套筒(12)的外弧面左端固定连接,固定块(62)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1)的外侧端头,扇叶(63)固定连接于固定块(62)的外侧面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网(10),所述防尘网(10)设置于箱体(1)的通风孔内部。
CN202020774207.5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Active CN211931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4207.5U CN211931062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4207.5U CN211931062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1062U true CN211931062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4207.5U Active CN211931062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1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31062U (zh) 一种车载电站的排风结构
CN113517642B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储能电站系统
CN212726191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配电箱
CN203374352U (zh) 铁路发电车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CN215222765U (zh) 一种多功能plc控制柜
CN109552035A (zh) 一种具有防暴晒功能且通风良好的智能型太阳能汽车
CN212648918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冷却装置
CN210832385U (zh) 结合太阳能的节能环保型暖通空调装置
CN211929920U (zh) 一种室外用组合式电力柜
CN217275596U (zh) 一种工业硅炉低故障率干式炉门
CN218162339U (zh) 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17037823U (zh) 一种预制泵站智能控制柜
CN21196564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弯卷机
CN216903979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的lcu保护屏柜
CN217406928U (zh) 带通风机构的保护测控装置
CN217334693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密封性好的电力柜
CN211892991U (zh) 一种自助电力营业厅
CN220027918U (zh) 一种一体化圆形智能电容器
CN212336429U (zh) 一种电控百叶玻璃隔断
CN215260400U (zh) 一种环保中低速风道开合装置
CN214958141U (zh) 一种具有短路保护的大屏幕拼接用电源管理装置
CN201400304Y (zh) 潜水器换向机构
CN216977241U (zh) 一种带光伏发电可改变局部温度场的空气热源泵
CN219588069U (zh) 一种蜗轮蜗杆电机结构
CN217274762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导风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