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6102U -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6102U
CN211926102U CN201922339215.7U CN201922339215U CN211926102U CN 211926102 U CN211926102 U CN 211926102U CN 201922339215 U CN201922339215 U CN 201922339215U CN 211926102 U CN211926102 U CN 211926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water
side plate
plat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92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逸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92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6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6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6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上方倾斜设置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分别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回弯端、进风面和出风面、以及上侧面和下侧面;相对盖合在所述连接端两侧的第一导水板和盖板;第二导水板,所述回弯端设置第二蒸发器侧板,所述第二导水板与第二蒸发器侧板配合,在所述回弯端形成引流凹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具有适用性强、能满足座吊机不同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引流通道光滑、平直,利于冷凝水的快速排出和空调部件的快速装配,以及引流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当空调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进气气流的露点温度时,水汽就会在蒸发器表面凝结、产生冷凝水,之后,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或通过引流装置落入接水盘内,最后通过排水管排至室外。
其中,座吊机是可以适应座式和吊顶式两种安装方式的空调器。由于座吊机灵活的安装方式,使得其安装使用状态不固定,因此,座吊机对冷凝水引流装置的引流能力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它能够对冷凝水进行良好的导向、引流作用,还要求它能够适应座吊机不同的安装方式,使得座吊机在不同的安装位置下,冷凝水均能够被及时、完整地排出。
通过调查发现,现有座吊机的冷凝水引流装置一般具有以下缺陷:第一,无法适应不同的安装方式,当座吊机的安装方式变换时,或无法良好的起到引流作用或需要更换不同的冷凝水引流装置或调整冷凝水引流装置的安装位置;第二:结构复杂、冷凝水需要流经的引流通道曲折蜿蜒,冷凝水难以及时排出;第三:只能够对蒸发器部分区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和引流,引流装置的作用面积有限,仍有部分区域的冷凝水直接滴落至空调内部,腐蚀或锈蚀空调内部部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座吊机中冷凝水引流装置无法适应座吊机不同的安装方式、结构复杂、冷凝水难以快速排出和引流装置的作用面积有限、使得部分冷凝水直接滴落至空调内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包括: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上方倾斜设置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回弯端,所述连接端与输送换热介质的管道连接;所述回弯端有U形的换热管裸露出;所述蒸发器还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面和出风面、以及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下侧面伸入所述接水盘内,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水板;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导水板相对盖合在所述连接端的两侧;
第二导水板,所述回弯端设置第二蒸发器侧板,所述第二导水板与第二蒸发器侧板配合,在所述回弯端形成引流凹槽,所述引流凹槽自所述蒸发器的上侧面向下侧面连续延伸,所述引流凹槽的两侧壁分别平行所述进风面和出风面设置,且所述引流凹槽的一端部插入所述接水盘内。
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分成三部分处理,第一部分,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主要是进风面和出风面的冷凝水,其在蒸发器表面的导引下,直接进入所述接水盘内;第二部分:蒸发器连接端裸露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其在第一导水板和盖板的导流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水板或盖板流入所述接水盘内;第三部分,蒸发器回弯端裸露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其在引流凹槽的导流作用下,沿所述引流凹槽流入所述接水盘内。如此,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可以实现下述目的:第一,对各部分的冷凝水分而治之,实现了对蒸发器各处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全面的收集,防止冷凝水滴入空调器内部部件上,产生腐蚀或锈蚀;第二,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盖板的结构选择空间大,只需能够将所述蒸发器的连接端和回弯端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内即可;第三,同时可以通过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盖板对所述蒸发器的连接端和回弯端部件进行保护,防止蒸发器的两端部由于撞击或长期积水产生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凸出于所述进风面,在所述进风面的端部形成了冷凝水的阻挡结构。
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凸出于所述进风面的结构设置,使得所述进风面上的冷凝水只能沿所述进风面向下流至所述接水盘内,而无法蔓延至所述蒸发器的回弯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沿所述蒸发器的回弯端从蒸发器的上侧面延伸至下侧面,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的横截面呈U形。
通过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第一,在所述回弯端初步构建了所述引流凹槽的基础;第二,为第二导水板的安装提供了基础;第三,为蒸发器的回弯端与外壳体的固定提供了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体、第二侧板体和第三侧板体,所述第二侧板体贴合所述回弯端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体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体靠近所述进风面的一侧,所述回弯端上裸露出的U形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二侧板体后,容纳在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内。
通过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形成了回弯端上裸露出的U形换热管的防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水板包括连接板和防护板:
所述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三侧板体设置,并与所述第三侧板体部分重叠连接;
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防护板自所述连接板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体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连接。
如此,通过所述第二导水板和第二蒸发器侧板,在所述蒸发器的回弯端形成了所述引流凹槽,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体构成了所述引流凹槽的一侧槽壁,所述第二侧板体构成了所述引流凹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三侧板体和第二导水板共同构成了所述引流凹槽的另一侧槽壁,且所述引流凹槽的一端插入所述接水盘内,使得无论所述座吊机采用座式安装还是吊顶式安装,所述蒸发器的回弯端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均能够在所述引流凹槽的导引下,流入接水盘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体的高度H2高于所述回弯端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
所述第一侧板体的高度H2高于所述回弯端上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使得所述第一侧板体在能够对所述回弯端的冷凝水产生引流的同时,形成了所述回弯端处换热管的容纳腔,能够对所述回弯端处的U形换热管起到遮挡和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体之间的距离H1大于所述回弯端上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所述防护板遮盖在所述回弯端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上。
所述防护板的高度H1高于所述回弯端上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使得所述防护板能够遮盖在所述回弯端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上,对其进行防护,此外,还能够提高所述引流凹槽的储水能力,使得所述引流凹槽内的冷凝水量较大时,冷凝水仍能够顺利沿所述引流凹槽向下流至所述接水盘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与外壳体固定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对所述蒸发器的回弯端进行固定,避免其在使用或搬运过程中产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与外壳体的连接处设置顶泡沫,所述顶泡沫夹持在所述蒸发器的上侧面与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盖板的端部抵靠在所述顶泡沫上。
通过所述顶泡沫的设置,可以阻碍所述蒸发器的热量传递至外壳体,在外壳体的表面产生凝露。同时,提高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盖板对连接端的密封性。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适用座吊机不同的安装方式,无论座吊机以座装还说吊顶式安装,无需任何改变,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均能够对冷凝水进行引流,使其能够完全地流入接水盘中;第二,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的结构简单、引流通道光滑、平直,利于冷凝水的快速排出,以及第一导水板、第二导水板和盖板的快速装配;第三,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能够对蒸发器各部分的冷凝水进行完全的收集和引导,使其完整地汇入接水盘中;第四,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能够在现有蒸发器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改造即可实现,且占空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第五,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还能够同时对回弯端的U形换热管进行保护,避免其由于撞击、蒸发器偏移等受到损伤;第六,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能够对蒸发器的回弯端进行固定,使得蒸发器的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避免换热管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座吊机座式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座吊机吊顶式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座吊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座吊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无盖板);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座吊机座式安装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无盖板);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座吊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含盖板);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座吊机吊顶式安装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含盖板);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与蒸发器的装配结构正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与蒸发器的装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与蒸发器的另一装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发器,11-进风面,12-出风面,13-连接端,131-第一蒸发器侧板,14-回弯端,141-第二蒸发器侧板,141a-第一侧板体,141b-第二侧板体,141c-第三侧板体,142-引流凹槽,15-上侧面,16-下侧面,2-接水盘,21-引水槽,22-排水孔,3-第一导水板,31-主板体,32-密封板,33-让位结构,34-折边,35-侧板,36-延伸板,4-第二导水板,41-连接板,42-防护板,5-顶泡沫,6-管道,7-盖板,71-加强条,72-连接孔,8-外壳体,81-壳体后壁,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座吊机的结构一般如图1~3所示,现有座吊机室内机一般包括外壳体、形成在外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蒸发器和风机,其中,蒸发器倾斜地设置在外壳体内,出风口设置在蒸发器的一侧,进风口设置在风机的一侧,且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外壳体的同一侧,在蒸发器的下侧设有接水盘,接水盘用以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其及时排出。当座吊机室通过座式安装的方法安装在室内时,座吊机整体沿竖直方向设置,出风口位于座吊机的上部,蒸发器位于风机的上方,且蒸发器倾斜地设置在接水盘的上方;当座吊机室通过吊顶式安装的方法安装在室内时,座吊机整体呈水平方向安装,出风口和蒸发器位于座吊机的前端,风机位于座吊机的后端,且蒸发器倾斜地设置在接水盘的上方。
在座吊机运行过程中,外部空气首先在风机的作用下,从进风口进入座吊机内,然后从蒸发器的进风面穿过蒸发器后,从蒸发器的出风面排出,最后从出风口吹出。当座吊机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进气气流的露点温度时,水汽就会在蒸发器表面凝结、产生冷凝水,此时,需要将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及时、完全地导出,以防止冷凝水在空调内部随意蔓延、腐蚀或或锈蚀空调内部部件。在本申请中,将外部空气进入蒸发器的一侧称为蒸发器的进风面,将外部空气与蒸发器完成热交换后,排出蒸发器的一侧称为蒸发器的出风面。在现有座吊机中,气流一般从蒸发器远离出风口的一侧进入蒸发器内,穿过蒸发器后,从蒸发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进入出风口。
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在座吊机的运行过程中,蒸发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蒸发器出风面处的出气流相比,由于进风面处的进气流尚未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因此,进风面与进气流两者间温差更大,蒸发器进风面产生的冷凝水量也远大于出风面的冷凝水量;第二:现有座吊机中,由于蒸发器倾斜设置在接水盘上方,且蒸发器的进风面和出风面的亲水性较好,因此,无论座吊机以座式安装还是以吊顶式安装,形成于蒸发器进风面和出风面的冷凝水基本可以在蒸发器进风面和出风面表面的导向下,流入下方的接水盘;第三,除蒸发器的进风面和出风面外,蒸发器两端部裸露出来的换热管上也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而现有技术中,极少见对这部分冷凝水进行合理地引流、收集、排放,而这正是导致冷凝水腐蚀或或锈蚀空调内部部件的主要原因;第四,本申请分别将蒸发器相对的两端部称为连接端和回弯端,在蒸发器相对的两端部中,通常在连接端连接向蒸发器输入气体或液体换热介质的管道,除此之外,连接端还设有毛细管等装置,为确保蒸发器的连接端能够与输送换热介质的管道和毛细管等装置稳定连接、不受伤害,通常会在连接端设置相应的固定和保护装置,但对于回弯端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现有座吊机尝尝疏于该部分的固定和保护。
结合上述发现,为解决现有座吊机中冷凝水引流装置具有的无法适应座吊机不同的安装方式、结构复杂、冷凝水难以快速排出和引流装置的作用面积有限、使得部分冷凝水直接滴落至空调内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
具体的,如图4~15所示,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包括:
接水盘2,所述接水盘2的上方倾斜设置蒸发器1;
所述蒸发器1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13和回弯端14,所述连接端13与输送换热介质的管道6连接,所述连接端13有部分裸露出的换热管和与所述连接端13连接的其他部件,如毛细管等,所述管道6能够向所述蒸发器1内部输送气体和/或液体状态的换热介质;所述回弯端14有U形的换热管裸露出,所述回弯端14设置第二蒸发器侧板141;
所述蒸发器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面11和出风面12,外部气流从所述进风面11进入所述蒸发器1,穿过蒸发器1后,从所述出风面12吹出;
所述蒸发器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面15和下侧面16,下侧面16伸入所述接水盘2内,以使得所述进风面11和出风面12产生的冷凝水能够直接流入所述接水盘2内;由于所述蒸发器1倾斜设置,因此,无论座吊机以座式安装还是吊顶式安装,所述蒸发器1的上侧面15所在的高度均高于下侧面16所在的高度;
第一导水板3;
盖板7,所述盖板7与所述第一导水板3相对盖合在所述连接端13的两侧,并能够将所述连接端13处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
第二导水板4,所述第二导水板4沿所述回弯端14延伸,所述第二导水板4与第二蒸发器侧板141配合,在所述回弯端14上形成引流凹槽142,所述引流凹槽142自所述蒸发器1的上侧面15向下侧面16连续延伸,所述引流凹槽142的两侧壁分别平行所述进风面11和出风面12设置,且所述引流凹槽142的一端部插入所述接水盘2内,以将所述回弯端14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
所述接水盘2上设置排水孔22,所述排水孔22与座吊机的外部连通。
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将所述蒸发器1产生的冷凝水分成三部分处理,第一部分,蒸发器1表面的冷凝水,主要是进风面11和出风面12的冷凝水,其在蒸发器1表面的导引下,直接进入所述接水盘2内;第二部分:蒸发器1连接端13裸露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其在第一导水板3或盖板7的导流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水板3或盖板7流入所述接水盘2内;第三部分,蒸发器1回弯端14裸露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其在引流凹槽142的导流作用下,沿所述引流凹槽142流入所述接水盘2内。
如此,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可以实现下述目的:第一,对各部分的冷凝水分而治之,实现了对蒸发器1各处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全面的收集,防止冷凝水滴入空调器内部部件上,产生腐蚀或锈蚀;第二,第一导水板3第二导水板4和盖板7的结构选择空间大,只需能够将所述蒸发器1的连接端13和回弯端14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即可;第三,同时可以通过第一导水板3、第二导水板4和盖板7对所述蒸发器1的连接端13和回弯端14部件进行保护,防止蒸发器1的两端部由于撞击或长期积水产生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位于一外壳体8内,所述外壳体8具有壳体后壁81,所述壳体后壁81与所述座吊机的进风口相对设置在风机9的两侧,所述蒸发器1倾斜设置在所述风机9和接水盘2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蒸发器1自靠近所述壳体后壁8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壳体后壁81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在靠近所述壳体后壁81的一侧形成所述蒸发器1的进风面11,在远离所述壳体后壁81的一侧形成所述蒸发器1的出风面12,外部气流在所述风机9的作用下,自所述进风面11进入所述蒸发器1内,完成热交换后,自所述出风面12吹出。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壳体8与所述蒸发器1的出风面12相靠近的区域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壳体后壁81相对设置,从所述出风面12吹出的气流,最终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板3包括主板体31和密封板32,所述主板体31位于所述进风面11的同侧,所述主板体31的一角镂空,使得所述主板体31整体呈“L”形结构,在所述主板体31的镂空处,形成了管道6的让位结构33,所述管道6能够通过所述让位结构33从所述蒸发器1的连接端13延伸出来,所述让位结构33的大小和形状根据所述管道6设置;所述密封板32自所述主板体31向所述出风面12所在一侧延伸,使得通过所述密封板32能够遮盖在所述连接端13的端部部件,如毛细管等上,对其端部部件进行密封,一方面,防止所述连接端13产生的冷凝水滴落至空调内;另一方面,对所述连接端13的端部部件,如毛细管等进行保护,防止其由于撞击等受损。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板3还具有折边34,所述折边34沿所述主板体31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出风面12的一侧弯折,一方面,避免所述第一导水板3的边缘与空调器内的其他部件,如管道6、毛细管等接触、摩擦,割伤其他部件;另一方面,能够对所述第一导水板3内收集到的冷凝水起到容纳和引流作用,防止其随意蔓延。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体31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接水盘2,另一侧设置延伸板36,所述主板体31与所述蒸发器1的进风面11平行设置,所述延伸板36自所述主板体31向靠近所述蒸发器1的一侧倾斜延伸,如此,当所述座吊机以座式安装时,所述主板体31和延伸板36自远离所述接水盘2的一侧至靠近接水盘2的一侧均呈向下倾斜延伸的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导水板3内收集到的冷凝水能够在所述延伸板36和主板体31的引流作用下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
此外,由于所述主板体31和延伸板36均为倾斜向下的板状结构,且除了边缘的折边34外,无任何干扰冷凝水流出的结构,使得连接端13处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在重力和所述第一导水板3的导引下快速、完全流出,引流效果极佳。且由于所述第一导水板3的结构及其简单,使得所述第一导水板3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也得到简化。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板3还包括侧板35,所述侧板35与所述主板体31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导水板3通过所述侧板35与蒸发器1的连接端13连接。
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蒸发器1的连接端13上安装有第一蒸发器侧板131,所述第一蒸发器侧板131与所述蒸发器1的进风面11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蒸发器侧板131凸出于所述蒸发器1的进风面11,所述第一蒸发器侧板131与所述侧板35连接。
所述第一蒸发器侧板131的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的进风面11与连接端13连接处形成了一个L形的台阶,一方面,为所述第一导水板3的安装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在所述进风面11的端部形成了一个引水结构,使得所述进风面11处的冷凝水无法蔓延至蒸发器1的连接端13,只能沿着所述进风面11的表面向下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7位于所述蒸发器1的出风面12所在的一侧,所述盖板7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凹槽状的加强条71,所述盖板7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孔72,所述盖板7的一侧与所述密封板32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蒸发器1的出风面12连接。当所述座吊机以吊顶式安装时,所述盖板7自远离所述接水盘2的一侧至靠近接水盘2的一侧呈向下倾斜延伸的结构,使得所述盖板7内收集到的冷凝水能够在所述盖板7的引流作用下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所述盖板7与所述第一导水板3配合,能够进一步对所述连接端13的部件进行密封;同时,实现了所述连接端13、第一导水板3和盖板7的依次连接,使得三者能够相互支撑,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9~12所示,在所述进风面11的一侧,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凸出于所述进风面11,在所述进风面11的端部形成了阻挡结构,使得所述进风面11上的冷凝水只能沿所述进风面11向下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而无法蔓延至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沿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从蒸发器1的上侧面15延伸至下侧面16,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的横截面呈U形。
具体的,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体141a、第二侧板体141b和第三侧板体141c,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贴合所述回弯端14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靠近所述出风面12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自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向远离所述蒸发器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靠近所述进风面11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自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向远离所述蒸发器1的方向延伸,所述回弯端14上裸露出的U形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后,容纳在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水板4位于所述进风面11的同侧,所述第二导水板4包括连接板41和防护板42,所述连接板41和防护板42垂直连接,并分别沿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从上侧面15延伸至下侧面16。所述连接板41平行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设置,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部分重叠、并连接,所述防护板42位于所述连接板41远离所述蒸发器1的一侧,所述防护板42自所述连接板41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板41垂直连接。
如此,通过所述第二导水板4和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在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形成了所述引流凹槽142,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构成了所述引流凹槽142的一侧槽壁,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构成了所述引流凹槽142的槽底面,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和第二导水板4共同构成了所述引流凹槽142的另一侧槽壁,且所述引流凹槽142的一端插入所述接水盘2内,使得无论所述座吊机采用座式安装还是吊顶式安装,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均能够在所述引流凹槽142的导引下,流入接水盘2内。
优选的,如图10所示,将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的高度记为H2,将所述回弯端14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记为H3,则H2>H3;将所述防护板42与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之间的距离记为H1,则H1>H3。
更加优选的,所述H1=H2。
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的高度H2和防护板42与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之间的距离H1均高于所述回弯端14上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使得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和防护板42在能够对所述回弯端14的冷凝水产生引流的同时,形成了所述回弯端14处换热管的容纳腔,能够对所述回弯端14处的U形换热管起到遮挡和防护作用。
再者,所述防护板42的设置,还能够提高所述引流凹槽142的储水能力,使得所述引流凹槽142内的冷凝水量较大时,冷凝水仍能够顺利沿所述引流凹槽142向下流至所述接水盘2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与外壳体8固定连接,对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进行固定,避免其在使用或搬运过程中产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盘2内设置引水槽21,所述引水槽21上设置若干排水孔22,流入所述接水盘2内的冷凝水能够在所述引水槽21的导引下,流入所述排水孔22内,并通过所述排水孔22排出座吊机外部。
进一步的,如图4~7所示,所述蒸发器1与外壳体8的连接处设置顶泡沫5,所述顶泡沫5夹持在所述蒸发器1的上侧面15与外壳体8之间,通过所述顶泡沫5的设置,可以避免所述蒸发器1的温度传递至外壳体8,在外壳体8的表面产生凝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板3和盖板7的端部抵靠在所述顶泡沫5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导水板3和盖板7对所述蒸发器1的连接端13的密封性,使得所述连接端13上的部件,如毛细管等的密封性更好、不漏风。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适用座吊机不同的安装方式,无论座吊机以座装还说吊顶式安装,无需任何改变,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均能够对冷凝水进行引流,使其能够完全地流入所述接水盘2中;第二,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的结构简单、引流通道光滑、平直,利于冷凝水的快速排出,以及第一导水板3和第二导水板4的快速装配;第三,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能够对所述蒸发器1各部分的冷凝水进行完全的收集和引导,使其完整地汇入所述接水盘2中;第四,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能够在现有蒸发器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改造即可实现,且占空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第五,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能够对蒸发器1的回弯端14进行固定,使得蒸发器1的固定效果更好;第六,本申请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还能够同时对回弯端14的U形换热管进行保护,避免其由于撞击、蒸发器偏移等受到损伤。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包括:
接水盘(2),所述接水盘(2)的上方倾斜设置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13)和回弯端(14),所述连接端(13)与输送换热介质的管道(6)连接;所述回弯端(14)有U形的换热管裸露出;所述蒸发器(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面(11)和出风面(12)、以及相对设置的上侧面(15)和下侧面(16),所述下侧面(16)伸入所述接水盘(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引流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水板(3);
盖板(7),所述盖板(7)与所述第一导水板(3)相对盖合在所述连接端(13)的两侧;
第二导水板(4),所述回弯端(14)设置第二蒸发器侧板(141),所述第二导水板(4)与第二蒸发器侧板(141)配合,在所述回弯端(14)形成引流凹槽(142),所述引流凹槽(142)自所述蒸发器(1)的上侧面(15)向下侧面(16)连续延伸,所述引流凹槽(142)的两侧壁分别平行所述进风面(11)和出风面(12)设置,且所述引流凹槽(142)的一端部插入所述接水盘(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凸出于所述进风面(11),在所述进风面(11)的端部形成了冷凝水的阻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沿所述蒸发器(1)的回弯端(14)从蒸发器(1)的上侧面(15)延伸至下侧面(16),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的横截面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体(141a)、第二侧板体(141b)和第三侧板体(141c),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贴合所述回弯端(14)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靠近所述进风面(11)的一侧,所述回弯端(14)上裸露出的U形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后,容纳在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板(4)包括连接板(41)和防护板(42):
所述连接板(41)平行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设置,并与所述第三侧板体(141c)部分重叠连接;
所述防护板(42)位于所述连接板(41)远离所述蒸发器(1)的一侧,所述防护板(42)自所述连接板(41)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板(41)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体(141a)的高度H2高于所述回弯端(14)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2)与所述第二侧板体(141b)之间的距离H1大于所述回弯端(14)上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的高度H3,所述防护板(42)遮盖在所述回弯端(14)裸露出来的U形换热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侧板(141)与外壳体(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与外壳体(8)的连接处设置顶泡沫(5),所述顶泡沫(5)夹持在所述蒸发器(1)的上侧面(15)与外壳体(8)之间,所述第一导水板(3)和盖板(7)的端部抵靠在所述顶泡沫(5)上。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引流装置。
CN201922339215.7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1926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9215.7U CN211926102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9215.7U CN211926102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6102U true CN211926102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9215.7U Active CN211926102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6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629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629A (zh) * 2019-12-24 2021-06-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13028629B (zh) * 2019-12-24 2024-05-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099897A1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9357441B (zh) 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
CN211926103U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11926102U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US20160195345A1 (en) Condensate drain devices for heat exchanger coil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211926101U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13028629A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09763329U (zh) 窗式空调器
JP7453596B2 (ja)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KR20140131349A (ko) 냉동 장치의 실외 유닛
WO2023179293A1 (zh) 空调器
CN218096524U (zh) 三集一体除湿机组的排水结构及三集一体除湿机组
CN113028631A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13028630A (zh) 一种冷凝水引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11650518U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器
CN216694564U (zh) 换热组件和具有该换热组件的空调系统
CN106051923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5772590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KR101121152B1 (ko) 열교환기의 응축수 비산방지구조
CN112189117B (zh) 空气处理单元
CN214199143U (zh) 接水盘结构、密封固定装置和空调器
CN220669762U (zh) 一种接水盘组件以及风管机
CN215597518U (zh) 蒸发器组件及风管机
CN218210037U (zh) 空调接水组件及列间空调
CN215337011U (zh) 一种蒸发器导水结构、风管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