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1864U -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1864U
CN211921864U CN201921755255.3U CN201921755255U CN211921864U CN 211921864 U CN211921864 U CN 211921864U CN 201921755255 U CN201921755255 U CN 201921755255U CN 211921864 U CN211921864 U CN 211921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ar
needle
switching
double
movab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52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52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1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1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1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所述双针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切换驱动机构、切换座及针棒驱动机构;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均设置有作用部;切换座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活动槽及横向延伸的定位槽,定位槽与活动槽相交且延伸至活动槽的左、右侧;针棒驱动机构具有针棒联动部;切换驱动机构控制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以使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两者的作用部择一位于活动槽,而另一则位于定位槽;且,位于活动槽的作用部与针棒联动部连接以受针棒联动部的联动而上下位移;如此,其有效保证了双针切换顺畅性、针棒上下动作稳定性,在长时间缝纫切换工作中,不易出现故障,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背景技术
早前,对于双色缝纫面料,需要两台缝纫机分别单独缝纫其一颜色,所需缝纫机台数量多,同时,缝纫制程也变得复杂,局限了整体缝纫效率。
后来,出现了双针缝纫机,其通过同一台缝纫机上的两缝纫针交替工作,替换不同颜色的色线进行缝制,着实有了较大进步。但是,现有的双针缝纫机,其双针切换结构设计合理性欠佳,导致双针切换顺畅性不太理想,同时,双针切换及针棒驱动机构对针棒的择一联动,在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双针缝纫机的故障率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其有效保证了双针切换顺畅性、针棒上下动作稳定性,在长时间缝纫切换工作中,不易出现故障,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包括有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切换驱动机构、切换座及针棒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针棒、第二针棒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所述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均设置有作用部;所述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用于将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
所述切换座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活动槽及横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活动槽相交且延伸至活动槽的左、右侧;
所述针棒驱动机构具有针棒联动部;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控制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以使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两者的作用部择一位于活动槽,而另一则位于定位槽;且,位于活动槽的作用部与针棒联动部连接以受针棒联动部的联动而上下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作用部是装夹于相应的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上,其具有向后延伸凸设的凸部;所述针棒联动部的前端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左、右端敞口设置且上、下端有挡边;所述作用部平移至活动槽内时,其凸部适配于凹部内并受限于上、下端的挡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换座的后侧设置有竖向滑轨,所述活动槽、竖向滑轨对应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针棒联动部伸入竖向滑轨内并沿其可上下滑行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两者装设于一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设置有供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上下位移的让位孔;所述切换驱动机构作用于滑动座以将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座的后侧装设有行程板,所述行程板上针对第一针棒、第二针棒的作用部分别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作用部向后穿过相应的行程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纫机头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切换驱动机构控制滑动座相对安装座沿左右方向往复平移;所述第一针棒、第二针棒伸出安装座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杆,所述滑动座沿导杆往复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向滑轨的左右宽度大于活动槽的左右宽度,以使针棒联动部的前侧受限于受限于竖向滑轨的内部前侧面。
一种双针缝纫机,包括有缝纫机头;其中,所述缝纫机头设置有前述的双针切换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纫机头还设置有夹线机构,所述夹线机构位于第一针棒、第二针棒的侧旁以对被定位的针棒之缝纫针上的线夹持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其主要是通过双针切换装置的结构改良,确保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在左右方向平衡移动,切换更加精准,受针棒驱动机构驱动上下位移的针棒能够沿活动槽顺畅动作,同时,被定位的针棒在定位槽的限位作用下稳固不会偏移松动,因此,有效保证了双针切换顺畅性、针棒上下动作稳定性,在长时间缝纫切换工作中,不易出现故障,实用性强;
其次是,其通过针棒联动部、切换座、滑动座、行程板等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双针切换及缝纫动作运行可靠性,同时,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紧凑性佳;
再者是,通过夹线机构的设置,有效防止未进行缝纫工作的缝纫针上的线掉落跑动,有利于缝纫作业在良好环境下作业,避免乱线干扰。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双针切换装置的组装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双针切换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双针切换装置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双针切换装置的第一截面结构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双针切换装置的第二截面结构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示图(主要体现夹线机构)。
附图标识说明:
缝纫机头10 第一针棒21
第二针棒22 作用部201
切换驱动机构30 切换座40
活动槽41 定位槽42
竖向滑轨43 针棒驱动机构50
针棒联动部51 凹部511
挡边512 滑动座60
行程板70 行程槽71
安装座80 导杆81
夹线机构90 夹头9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双针切换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缝纫机上,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之双针缝纫机,此处,仅是以图示的双针缝纫机为例作说明。
一种双针缝纫机,包括有缝纫机头10;其中,所述缝纫机头10设置有双针切换装置。所述双针切换装置包括有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切换驱动机构30、切换座40及针棒驱动机构50;
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设置有作用部201;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左右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用于将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
所述切换座40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活动槽41及横向延伸的定位槽42,所述定位槽42与活动槽41相交且延伸至活动槽41的左、右侧;
所述针棒驱动机构50具有针棒联动部51;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优选为气缸。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控制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以使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两者的作用部201择一位于活动槽41,而另一则位于定位槽42;且,位于活动槽41的作用部201与针棒联动部51连接以受针棒联动部51的联动而上下位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方向是左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是上下方向;当然,对于方向的定义,并非是限制性说明,其主要是为了配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7所示方向;所述作用部201是装夹于相应的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上,其具有向后延伸凸设的凸部;所述针棒联动部51的前端具有凹部511,所述凹部511的左、右端敞口设置且上、下端有挡边512;所述作用部201平移至活动槽41内时,其凸部适配于凹部511内并受限于上、下端的挡边512。所述切换座40的后侧设置有竖向滑轨43,所述活动槽41、竖向滑轨43对应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针棒联动部51伸入竖向滑轨43内并沿其可上下滑行动作。所述竖向滑轨43的左右宽度大于活动槽41的左右宽度,以使针棒联动部51的前侧受限于受限于竖向滑轨43的内部前侧面,如此,确保针棒联动部51的上下位移动作稳定顺畅,可以更好地控制缝纫针的缝纫精度,有利于提高缝纫质量。
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两者装设于一滑动座60,所述滑动座60设置有供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上下位移的让位孔;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作用于滑动座60以将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所述滑动座60的后侧装设有行程板70,所述行程板70上针对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的作用部201分别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行程槽71,所述作用部201向后穿过相应的行程槽71。
所述缝纫机头10内设置有安装座80,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控制滑动座60相对安装座80沿左右方向往复平移;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伸出安装座80下端。所述安装座80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杆81,所述滑动座60沿导杆81往复位移。
以及,所述缝纫机头10还设置有夹线机构90,所述夹线机构90位于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的侧旁以对被定位的针棒之缝纫针上的线夹持定位,如此,有效防止未进行缝纫工作的缝纫针上的线掉落跑动。通常,所述夹线机构90包括有两个对侧设置的夹头91,其一或两个夹头91都配置有气缸,以控制夹头91可选择性地朝向彼此位移对线形成夹持定位或背离松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双针切换装置的结构改良,确保第一针棒第二针棒在左右方向平衡移动,切换更加精准,受针棒驱动机构驱动上下位移的针棒能够沿活动槽顺畅动作,同时,被定位的针棒在定位槽的限位作用下稳固不会偏移松动,因此,有效保证了双针切换顺畅性、针棒上下动作稳定性,在长时间缝纫切换工作中,不易出现故障,实用性强;
其次是,其通过针棒联动部、切换座、滑动座、行程板等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双针切换及缝纫动作运行可靠性,同时,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紧凑性佳;
再者是,通过夹线机构的设置,有效防止未进行缝纫工作的缝纫针上的线掉落跑动,有利于缝纫作业在良好环境下作业,避免乱线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切换驱动机构(30)、切换座(40)及针棒驱动机构(50);
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设置有作用部(201);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用于将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
所述切换座(40)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活动槽(41)及横向延伸的定位槽(42),所述定位槽(42)与活动槽(41)相交且延伸至活动槽(41)的左、右侧;
所述针棒驱动机构(50)具有针棒联动部(51);
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控制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以使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两者的作用部(201)择一位于活动槽(41),而另一则位于定位槽(42);且,位于活动槽(41)的作用部(201)与针棒联动部(51)连接以受针棒联动部(51)的联动而上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201)是装夹于相应的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上,其具有向后延伸凸设的凸部;所述针棒联动部(51)的前端具有凹部(511),所述凹部(511)的左、右端敞口设置且上、下端有挡边(512);所述作用部(201)平移至活动槽(41)内时,其凸部适配于凹部(511)内并受限于上、下端的挡边(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座(40)的后侧设置有竖向滑轨(43),所述活动槽(41)、竖向滑轨(43)对应设置且相互贯通;所述针棒联动部(51)伸入竖向滑轨(43)内并沿其可上下滑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两者装设于一滑动座(60),所述滑动座(60)设置有供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上下位移的让位孔;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作用于滑动座(60)以将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一同沿左右方向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60)的后侧装设有行程板(70),所述行程板(70)上针对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的作用部(201)分别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行程槽(71),所述作用部(201)向后穿过相应的行程槽(7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缝纫机头(10)内设置有安装座(80),所述切换驱动机构(30)控制滑动座(60)相对安装座(80)沿左右方向往复平移;所述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伸出安装座(80)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0)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杆(81),所述滑动座(60)沿导杆(81)往复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轨(43)的左右宽度大于活动槽(41)的左右宽度,以使针棒联动部(51)的前侧受限于受限于竖向滑轨(43)的内部前侧面。
9.一种双针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缝纫机头(10);其中,所述缝纫机头(10)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针切换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针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头(10)还设置有夹线机构(90),所述夹线机构(90)位于第一针棒(21)、第二针棒(22)的侧旁以对被定位的针棒之缝纫针上的线夹持定位。
CN201921755255.3U 2019-10-18 2019-10-18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Active CN211921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5255.3U CN211921864U (zh) 2019-10-18 2019-10-18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5255.3U CN211921864U (zh) 2019-10-18 2019-10-18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1864U true CN211921864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5255.3U Active CN211921864U (zh) 2019-10-18 2019-10-18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18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014B (zh) * 2021-01-06 2022-02-2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切換針棒縫紉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014B (zh) * 2021-01-06 2022-02-2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切換針棒縫紉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1864U (zh)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CN210341315U (zh) 一种绣花机机头和金片绣绣花机
US10113257B2 (en) Multi-needle bar module for sewing machines
CN110791894A (zh) 双针切换装置及双针缝纫机
KR20190116965A (ko) 가로 편물기에 사용되는 편물 시스템
CN102505321A (zh) 针织横机的纱嘴装置
CN208279840U (zh) 一种绣花机机头及具有隔头绣功能的绣花机
CN109972314A (zh) 一种多色多规格珠长管绣装置
CN109881395A (zh) 一种多规格珠子送料装置及绣花机
CN209941265U (zh) 一种多色多规格珠长管绣装置
CN110029437B (zh) 一种横机的压线装置
CN217973639U (zh) 一种双针缝纫机双针杆切换机构
CN211142451U (zh) 多针杆架绣花机机头
CN209636471U (zh) 一种多色绣珠机头及具有该机头的绣花机
US4522135A (en) Looper and cam assembly for chain stitch sewing machine
KR20220044671A (ko) 횡편기
CN203360797U (zh) 用于多针杆缝纫机的驱动机构
CN209227193U (zh) 一种换色送料机构及具有该换色送料机构的绣花机
TWI582287B (zh) 刺繡機及其操作方法
CN219930441U (zh) 一种带松线组件的勾线装置及缝纫机
US3339507A (en) Double needle action, needle-bar device in fancy-stitching sewing machine and flat-tang needle therefor
KR100358930B1 (ko) 자수기용 노루발 스토퍼
CN219450106U (zh) 一种双针换色绣花机头
CN212955678U (zh) 一种多针式高速绣花机机头
CN215800231U (zh) 一种手套机编织压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