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1672U -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1672U
CN211921672U CN202020349029.1U CN202020349029U CN211921672U CN 211921672 U CN211921672 U CN 211921672U CN 202020349029 U CN202020349029 U CN 202020349029U CN 211921672 U CN211921672 U CN 211921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art
furnace body
furnace
carbonitrid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90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清
王立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Heli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Heli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Heli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City Fengnan District Heli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90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1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1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16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包括炉体、钢件、加热组件和风力组件,所述炉体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腔体设置,所述风力组件包括增压器、旋转轴和气流推动扇,所述旋转轴可旋转设于炉体的内底壁,所述气流推动扇套设于旋转轴外部,所述增压器设于炉体的顶部;所述钢件呈表面均布通孔且上下端贯通的圆筒状设置,所述钢件上设有纵向叠加组件,所述纵向叠加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卡接限位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属于共渗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从钢件连接的横向及纵向方面考虑,针对多组不同的尺寸大小及相同尺寸大小的钢件同时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工作处理效率,通过维持炉内产生正压从而减少钢件表面脱碳的现象的井式碳氮共渗炉。

Description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渗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械零件通过表面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进行改性,可增加机械零件表层的含碳量和形成一定的碳浓度和梯度,而内部仍然保持原有成分,它可以使渗过的工件表面获得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井式碳氮共渗炉作为机械零件碳氮共渗淬火常用的设备中的一种,具有一次性装炉量大、运行成本低的优势,特别适合用于大中型零件的热处理。
但是目前现有的井式碳氮共渗炉中,炉体升温过快或者炉体的上、中、下各处温度的温差过大,可能导致工件各部位碳氮渗层深度不一,无法保证碳氮渗层的高质量和一致性,影响热处理的效果;而且还会有钢件表面脱碳因氧化作用使得钢件表面碳量减少现象;另外为了现有的钢件碳氮共渗效率不高,对尺寸不同、或是尺寸相同的钢件不方便进行同时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从钢件连接的横向及纵向方面考虑,针对多组不同的尺寸大小及相同尺寸大小的钢件同时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工作处理效率,通过维持炉内产生正压从而减少钢件表面脱碳的现象的井式碳氮共渗炉。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包括炉体、钢件、加热组件和风力组件,所述炉体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腔体设置,所述钢件、加热组件和风力组件设于炉体内,所述加热组件设于炉体内侧壁,所述风力组件分别设于炉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件设于风力组件之间;所述风力组件包括增压器、旋转轴和气流推动扇,所述旋转轴可旋转设于炉体的内底壁,所述气流推动扇套设于旋转轴外部,所述增压器设于炉体的顶部;所述钢件呈表面均布通孔且上下端贯通的圆筒状设置,所述钢件上设有纵向叠加组件,所述纵向叠加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卡接限位连接件,所述限位块对称设于钢件的底端外壁上,所述卡接限位连接件设于钢件的内部顶端,所述卡接限位连接件包括凸环件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于钢件的内顶部,所述凸环件连接设于连接端的上方且设于钢件的外部,所述凸环件的内侧顶壁上对称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块可卡接设于凹槽内,所述凸环件于凹槽的下方内壁沿圆周处设有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端的直径小于钢件的直径,所述连接端的直径等于或大于钢件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钢件还包括内钢件、中钢件和外刚件,所述内钢件、中钢件和外刚件尺寸不同呈直径依次增大的环状件,所述内钢件套设于中钢件内,所述中钢件套设于外刚件内,通过不同尺寸钢件的套设实现里外的叠加效果增加钢件的共渗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开口处上方设有密封盖,所述增压器的增压端口贯穿密封盖设于炉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内底壁设有防火砖,所述防火砖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炉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顶部一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通气孔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为电磁加热器,电磁加热器可以使炉体内部环境稳定加热到500-600℃。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壁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增压器、加热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连接,所述炉体外部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增压器和加热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可从钢件连接的横向及纵向方面考虑,针对多组不同的尺寸大小及相同尺寸大小的钢件同时进行处理,尺寸不同的通过套接的方式进行叠加,尺寸大小相同的钢件则通过卡接限位连接件进行连接,可大大提高工作处理效率,增压器在向下增压的同时带动炉体底部的气流推动扇绕旋转轴旋转,从而增加炉体内部高温气体的均匀性,使钢件各部位的碳氮渗层深度尽可能达到统一,通过维持炉内产生正压从而减少钢件表面脱碳的现象,增加钢件处理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的内钢件、中钢件和外刚件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的卡接限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的卡接限位连接件与钢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其中,1、炉体,2、钢件,3、加热组件,4、风力组件,5、增压器,6、旋转轴,7、气流推动扇,8、纵向叠加组件,9、限位块,10、卡接限位连接件,11、凸环件,12、连接端,13、凹槽,14、滑槽,15、内钢件,16、中钢件,17、外刚件,18、密封盖,19、防火砖,20、通气孔,21、压力传感器,22、电磁阀,23、保温层,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包括炉体1、钢件2、加热组件3和风力组件4,所述炉体1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腔体设置,所述钢件2、加热组件3和风力组件4设于炉体1内,所述加热组件3设于炉体1内侧壁,所述风力组件4分别设于炉体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件2设于风力组件4之间;所述风力组件4包括增压器5、旋转轴6和气流推动扇7,所述旋转轴6可旋转设于炉体1的内底壁,所述气流推动扇7套设于旋转轴6外部,所述增压器5设于炉体1的顶部;所述钢件2呈表面均布通孔且上下端贯通的圆筒状设置,所述钢件2上设有纵向叠加组件8,所述纵向叠加组件8包括限位块9和卡接限位连接件10,所述限位块9对称设于钢件2的底端外壁上,所述卡接限位连接件10设于钢件2的内部顶端,所述卡接限位连接件10包括凸环件11和连接端12,所述连接端12设于钢件2的内顶部,所述凸环件11连接设于连接端12的上方且设于钢件2的外部,所述凸环件11的内侧顶壁上对称设有凹槽13,所述限位块9可卡接设于凹槽13内,所述凸环件11于凹槽13的下方内壁沿圆周处设有滑槽14。
其中,所述凸环件的直径小于钢件2的直径,所述连接端12的直径等于或大于钢件2的直径;所述钢件2还包括内钢件15、中钢件16和外刚件17,所述内钢件15、中钢件16和外刚件17尺寸不同呈直径依次增大的环状件,所述内钢件15套设于中钢件16内,所述中钢件16套设于外刚件17内;所述炉体1的开口处上方设有密封盖18,所述增压器5的增压端口贯穿密封盖18设于炉体1内部;所述炉体1的内底壁设有防火砖19,所述防火砖19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炉体1连接;所述炉体1顶部一侧壁上设有通气孔20,所述炉体1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通气孔20上设有电磁阀22,所述电磁阀22与压力传感器21连接;所述加热组件3为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为电磁加热器;所述炉体1内壁设有保温层23;所述炉体1内设有控制器24,所述控制器24与增压器5、加热器、压力传感器21和电磁阀22连接,所述炉体1外部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增压器5和加热器连接。
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预先准备好待处理的钢件2,将尺寸不同且呈直径依次增大的内钢件15、中钢件16和外刚件17按照顺序放置,内钢件15套于中钢件16内,中钢件16套于外刚件17内,尺寸大小相同的钢件则通过卡接限位连接件10进行连接,将连接端12设于钢件2的内顶部,再将上方钢件2底部的限位块9卡接设于凸环件11的凹槽13内,再将上方的钢件2向下按压一些使限位块9下滑滑动到凹槽13下方的滑槽14内,使上下两个钢件2稳固连接,将按照横向及纵向相连的钢件2放置在炉体1内,然后需要工作人员检查炉体1内的密封性,密封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工作,打开开关,控制增压器5和加热器开始工作,增压器5保持向炉体1内灌入空气,使炉体1内部一直保持正压力,防止炉体1内部出现负压的情况,减少炉体1内部对钢件的氧化作用,避免使钢件表面碳量减少出现脱碳现象,增压器5在向下增压的同时带动炉体1底部的气流推动扇7绕旋转轴6旋转,从而增加炉体1内部高温气体的均匀性,使钢件2各部位的碳氮渗层深度尽可能达到统一,另外炉体1内部的压力传感器21可监测炉体1内部的压力情况,当炉体1内部压力超过正常值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4,控制器24控制电磁阀22开启,使炉体1内气体从通气孔20向外泄压,增加钢件2处理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9)

1.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钢件、加热组件和风力组件,所述炉体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腔体设置,所述钢件、加热组件和风力组件设于炉体内,所述加热组件设于炉体内侧壁,所述风力组件分别设于炉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件设于风力组件之间;所述风力组件包括增压器、旋转轴和气流推动扇,所述旋转轴可旋转设于炉体的内底壁,所述气流推动扇套设于旋转轴外部,所述增压器设于炉体的顶部;所述钢件呈表面均布通孔且上下端贯通的圆筒状设置,所述钢件上设有纵向叠加组件,所述纵向叠加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卡接限位连接件,所述限位块对称设于钢件的底端外壁上,所述卡接限位连接件设于钢件的内部顶端,所述卡接限位连接件包括凸环件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于钢件的内顶部,所述凸环件连接设于连接端的上方且设于钢件的外部,所述凸环件的内侧顶壁上对称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块可卡接设于凹槽内,所述凸环件于凹槽的下方内壁沿圆周处设有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端的直径小于钢件的直径,所述连接端的直径等于或大于钢件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件还包括内钢件、中钢件和外刚件,所述内钢件、中钢件和外刚件尺寸不同呈直径依次增大的环状件,所述内钢件套设于中钢件内,所述中钢件套设于外刚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开口处上方设有密封盖,所述增压器的增压端口贯穿密封盖设于炉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内底壁设有防火砖,所述防火砖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炉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顶部一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通气孔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为电磁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壁设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增压器、加热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连接,所述炉体外部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增压器和加热器连接。
CN202020349029.1U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21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9029.1U CN211921672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9029.1U CN211921672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1672U true CN211921672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5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902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21672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1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7583A (zh) 一种蒸汽氧化井式炉
CN104328249B (zh) 一种汽车全空心半轴的热处理方法
CN103602944A (zh) 特大型多功能天然气节能零件热处理炉及其热处理工艺
CN101698929B (zh) 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
CN211921672U (zh) 一种井式碳氮共渗炉
CN202177295U (zh) 一种蒸汽氧化井式炉
CN206447903U (zh) 一种用于渗碳零件压模淬火的模具
CN211346295U (zh) 一种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感应真空碳管炉
CN106119511A (zh) 基于排气淬火工艺的9Cr2Mo矫直辊热处理方法
CN204298449U (zh) 增大气体覆盖面积的软氮化炉系统
CN210215463U (zh) 多功能真空回火炉
CN203419976U (zh) 氮化炉
CN215947388U (zh) 一种可均匀氮化的氮化炉
CN108893705A (zh) 一种真空渗氮加工工艺
CN204281805U (zh) 一种表面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齿轮的处理炉
CN111850456A (zh) 钛合金分段真空快速渗氮方法及装置
CN203866376U (zh) 链斗式钛合金真空水淬炉
CN209042901U (zh) 一种预热保温的木材干燥装置
CN207672095U (zh) 一种热处理系统
CN205687996U (zh) 箱式气体软氮化炉
CN105004178A (zh) 外热式真空热处理罐
CN201933111U (zh) 一种预抽真空保护气氛炉
CN112981051B (zh) 一种石油防井喷设备用锻制工件精加工前的热处理方法
CN212247176U (zh) 钛合金交变循环控压快速渗氮装置
CN216514071U (zh) 钛合金真空气体阶梯渗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