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0895U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0895U
CN211920895U CN201921996536.8U CN201921996536U CN211920895U CN 211920895 U CN211920895 U CN 211920895U CN 201921996536 U CN201921996536 U CN 201921996536U CN 211920895 U CN211920895 U CN 211920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pipe
rod
push rod
sewage treatment
mud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65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Xiuwe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965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0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0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0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包括连接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泥管底部设置了推移机构和吸泥管外部设置了震动机构,通过气缸输出端进行推进,这时通过连动杆的连动作用,使得上推杆进行竖直上移,这时挤压板在吸泥管内部进行挤压,加快吸泥管内部的抽提效率,同时避免了吸泥管内部下端发行堵塞,可以通过转动转盘,这时凸轮跟随着转动,通过凸杆的推进使得连接板带动推进杆进行推进,这时震动板开始进行震动,对吸泥管外部进行震动,缓冲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吸泥管发生堵塞,提高了排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气提排泥装置起到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排出的作用。
由于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泥自身存在较大的黏性,气提排泥装置上的吸泥管内壁上容易粘附污泥,导致吸泥管在进行吸泥的过程中,发生堵塞,降低了排泥的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环和推移机构,所述连接环固定安装在吸泥管上端,所述吸泥管贯穿于外气室内部,所述推移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内部,所述推移机构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吸泥管下端内部,所述推移机构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推移机构包括气缸、推杆、密封垫片、连动杆、上推杆和挤压板,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内部,所述气缸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气缸输出端与推杆相固定,所述推杆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吸泥管内部并且推杆与吸泥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片,所述推杆左端与连动杆下端相铰接,所述连动杆上端与上推杆下端相铰接,所述连动杆和上推杆均位于吸泥管内部,所述上推杆上端与挤压板下表面相固定,所述挤压板采用进行配合安装在吸泥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气室上端内部与进气管末端相贯通,所述外气室外表面嵌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按钮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吸泥管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内部,所述外气室内部设有内气室,所述吸泥管贯穿于内气室内部,所述吸泥管内部嵌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吸泥管内部嵌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外气室内部,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内气室内部,所述吸泥管外部设有震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转盘、连接转杆、凸轮、凸杆、连接板、推进杆、复位弹簧、推球、震动板、缓冲弹簧和外壳,所述吸泥管贯穿于外壳内部,所述转盘安装在外壳外部下端,所述连接转杆下端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外壳内部,所述连接转杆下端与转盘相固定,所述连接转杆上端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凸杆右端相铰接,所述凸杆左端与连接板相铰接,所述连接板左侧表面与推进杆右端相固定,所述推进杆外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推进杆末端安装有推球,所述推球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震动板内部,所述震动板位于吸泥管外部,所述缓冲弹簧左端与震动板右侧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右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片共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吸泥管的外壁和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呈圆盘型结构,并且挤压板内部设有四十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共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吸泥管外部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转杆呈圆柱体结构,并且连接转杆与凸轮垂直偏心安装。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片为聚氨酯材质。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为合金弹簧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通过气缸121 输出端进行推进,带动了推杆122推进,这时通过连动杆124的连动作用,使得上推杆125进行竖直上移,这时挤压板126在吸泥管2内部进行挤压,加快吸泥管2内部的抽提效率,同时避免了吸泥管2内部下端发行堵塞。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通过转动转盘 131,使得连接转杆132进行转动,这时凸轮133跟随着转动,通过凸杆134的推进使得连接板135带动推进杆136进行推进,这时震动板139开始进行震动,对吸泥管2外部进行震动,缓冲弹簧131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移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震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震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连接环-1、吸泥管-2、外气室-3、进气管-4、控制面板-5、按钮-6、电源线-7、支撑底座-8、内气室-9、第一通气孔-10、第二通气孔-11、推移机构-12、震动机构-13、气缸-121、推杆-122、密封垫片-123、连动杆-124、上推杆-125、挤压板-126、转盘-131、连接转杆-132、凸轮-133、凸杆-134、连接板-135、推进杆-136、复位弹簧-137、推球-138、震动板-139、缓冲弹簧-1310、外壳-1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包括连接环1和推移机构12,连接环1固定安装在吸泥管2上端,吸泥管2贯穿于外气室3内部,推移机构1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8内部,推移机构12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吸泥管2下端内部,推移机构12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推移机构12包括气缸121、推杆122、密封垫片123、连动杆124、上推杆125和挤压板126,气缸12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8内部,气缸121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气缸121输出端与推杆122相固定,使得气缸121带动推杆122进行推进,推杆122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吸泥管2内部并且推杆122与吸泥管2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片123,推杆122左端与连动杆124下端相铰接,连动杆124上端与上推杆125下端相铰接,使得连动杆124带动上推杆125进行竖直上移,连动杆124 和上推杆125均位于吸泥管2内部,上推杆125上端与挤压板126下表面相固定,挤压板126采用进行配合安装在吸泥管2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气室3上端内部与进气管4末端相贯通,所述外气室3外表面嵌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与按钮6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7电连接,所述吸泥管2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8内部,所述外气室3内部设有内气室9,所述吸泥管2贯穿于内气室9内部,所述吸泥管2内部嵌有第一通气孔10,所述吸泥管2内部嵌有第二通气孔11,所述第一通气孔10位于外气室3内部,所述第二通气孔11位于内气室9内部,所述吸泥管2外部设有震动机构13。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13包括转盘131、连接转杆132、凸轮133、凸杆 134、连接板135、推进杆136、复位弹簧137、推球138、震动板139、缓冲弹簧1310和外壳1311,所述吸泥管2贯穿于外壳1311内部,所述转盘131安装在外壳1311外部下端,所述连接转杆132下端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外壳1311 内部,所述连接转杆132下端与转盘131相固定,所述连接转杆132上端设有凸轮133,所述凸轮133与凸杆134右端相铰接,通过凸轮133带动凸杆134进行推进,所述凸杆134左端与连接板135相铰接,所述连接板135左侧表面与推进杆136右端相固定,所述推进杆136外部设有复位弹簧137,复位弹簧137 利于推进杆136进行复位,所述推进杆136末端安装有推球138,所述推球138 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震动板139内部,所述震动板139位于吸泥管2外部,所述缓冲弹簧1310左端与震动板139右侧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1310右端固定安装在外壳1311内部,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片123共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吸泥管2的外壁和内壁上,利于起到更好的进行密封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推杆125与挤压板126垂直安装,并且上推杆125和挤压板126位于同一圆心上,利于起到上推杆125带动挤压板126进行平稳移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126呈圆盘型结构,并且挤压板126内部设有四十个通孔,利于起到更好的将污泥进行排进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13共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吸泥管2外部左右两端,利于起到更好的将吸泥管2进行震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转杆132呈圆柱体结构,并且连接转杆132与凸轮133 垂直偏心安装,利于起到通过连接转杆132转动,使得凸轮133进行摆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片123为聚氨酯材质,其具有耐磨性能优良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137为合金弹簧钢材质,其具有耐腐蚀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第一,在使用前,首先将排泥装置水平放置,通过支撑底座8对其进行平稳支撑;
第二,第一步,通过电源线7接通外部电源,给该装置提供电源,接着通过将支撑底座8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得吸泥管2与污水处理装置内部进行连接;
第三,在进行抽提的过程中,通过按下控制面板5上的按钮6,启动该装置;气缸121得电,气缸121输出端进行推进,带动了推杆122推进,这时通过连动杆124的连动作用,使得上推杆125进行竖直上移,这时挤压板126在吸泥管2内部进行挤压,加快吸泥管2内部的抽提效率,同时避免了吸泥管2内部下端发行堵塞;
第四,可以通过转动转盘131,使得连接转杆132进行转动,这时凸轮133 跟随着转动,通过凸杆134的推进使得连接板135带动推进杆136进行推进,这时震动板139开始进行震动,对吸泥管2外部进行震动,缓冲弹簧131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第五,污泥全部抽提排出后,按下按钮6停止工作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通过气缸121 输出端进行推进,带动了推杆122推进,这时通过连动杆124的连动作用,使得上推杆125进行竖直上移,这时挤压板126在吸泥管2内部进行挤压,加快吸泥管2内部的抽提效率,同时避免了吸泥管2内部下端发行堵塞;通过转动转盘131,使得连接转杆132进行转动,这时凸轮133跟随着转动,通过凸杆 134的推进使得连接板135带动推进杆136进行推进,这时震动板139开始进行震动,对吸泥管2外部进行震动,缓冲弹簧131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包括连接环(1),所述连接环(1)固定安装在吸泥管(2)上端,所述吸泥管(2)贯穿于外气室(3)内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机构(12),所述推移机构(1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8)内部,所述推移机构(12)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吸泥管(2)下端内部,所述推移机构(12)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推移机构(12)包括气缸(121)、推杆(122)、密封垫片(123)、连动杆(124)、上推杆(125)和挤压板(126),所述气缸(12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8)内部,所述气缸(121)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气缸(121)输出端与推杆(122)相固定,所述推杆(122)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吸泥管(2)内部并且推杆(122)与吸泥管(2)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片(123),所述推杆(122)左端与连动杆(124)下端相铰接,所述连动杆(124)上端与上推杆(125)下端相铰接,所述连动杆(124)和上推杆(125)均位于吸泥管(2)内部,所述上推杆(125)上端与挤压板(126)下表面相固定,所述挤压板(126)采用进行配合安装在吸泥管(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室(3)上端内部与进气管(4)末端相贯通,所述外气室(3)外表面嵌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与按钮(6)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7)电连接,所述吸泥管(2)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8)内部,所述外气室(3)内部设有内气室(9),所述吸泥管(2)贯穿于内气室(9)内部,所述吸泥管(2)内部嵌有第一通气孔(10),所述吸泥管(2)内部嵌有第二通气孔(11),所述第一通气孔(10)位于外气室(3)内部,所述第二通气孔(11)位于内气室(9)内部,所述吸泥管(2)外部设有震动机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13)包括转盘(131)、连接转杆(132)、凸轮(133)、凸杆(134)、连接板(135)、推进杆(136)、复位弹簧(137)、推球(138)、震动板(139)、缓冲弹簧(1310)和外壳(1311),所述吸泥管(2)贯穿于外壳(1311)内部,所述转盘(131)安装在外壳(1311)外部下端,所述连接转杆(132)下端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外壳(1311)内部,所述连接转杆(132)下端与转盘(131)相固定,所述连接转杆(132)上端设有凸轮(133),所述凸轮(133)与凸杆(134)右端相铰接,所述凸杆(134)左端与连接板(135)相铰接,所述连接板(135)左侧表面与推进杆(136)右端相固定,所述推进杆(136)外部设有复位弹簧(137),所述推进杆(136)末端安装有推球(138),所述推球(138)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震动板(139)内部,所述震动板(139)位于吸泥管(2)外部,所述缓冲弹簧(1310)左端与震动板(139)右侧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1310)右端固定安装在外壳(13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123)共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吸泥管(2)的外壁和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杆(125)与挤压板(126)垂直安装,并且上推杆(125)和挤压板(126)位于同一圆心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26)呈圆盘型结构,并且挤压板(126)内部设有四十个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13)共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吸泥管(2)外部左右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杆(132)呈圆柱体结构,并且连接转杆(132)与凸轮(133)垂直偏心安装。
CN201921996536.8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Active CN211920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6536.8U CN211920895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6536.8U CN211920895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0895U true CN211920895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6536.8U Active CN211920895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0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7791B (zh) 一种蛏子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211920895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专用的排泥装置
CN110586592B (zh) 一种建筑用水泥桶高效清理装置
CN210045533U (zh) 一种淤泥处理用防堵型沙石分离机
CN215352129U (zh) 一种自动吸液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12726544B (zh) 一种渔业水利的水面悬浮物搅动式打捞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16512428A (zh) 一种高强度抗渗透型混凝土生产装置
CN114903002A (zh) 一种水产品运输保水设备
CN215404583U (zh) 一种利用旋流电解回收装置
CN115055942A (zh) 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装置及方法
CN205012388U (zh) 一种鱼塘淤泥清理装置
CN110512556B (zh) 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
CN113941397A (zh)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设备
CN219003698U (zh) 一种洗煤分选直线振动筛
CN214959085U (zh) 一种组线性马达的外壳组件
CN218392359U (zh) 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
CN214209590U (zh) 一种便于粪液分离的移动污水处理装置
CN219560395U (zh) 一种设置有多级筛分机构的过滤洗涤机
CN218146081U (zh) 一种潜水曝气机
CN114108922B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CN216234322U (zh) 一种煤水分离上料机
CN115318011B (zh) 一种养殖场粪污及废水预处理废气回收装置
CN220738368U (zh) 敲击型高效滚筒筛
CN213996658U (zh) 一种制药用高效旋涡振荡筛
CN212576810U (zh) 一种固体热塑性树脂玩具加工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Xiu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Ruiqu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Ruiq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9

Address after: Landbridge Petrochemical Office Building, No. 266 Beijing Road,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6800

Patentee after: Chen Xiuwei

Address before: 641400 No.62, group 1, Zouma village, Shiqiao Town,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Ruiq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