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7807U - 防护盖和插座 - Google Patents

防护盖和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7807U
CN211907807U CN202020668100.2U CN202020668100U CN211907807U CN 211907807 U CN211907807 U CN 211907807U CN 202020668100 U CN202020668100 U CN 202020668100U CN 211907807 U CN211907807 U CN 211907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ocket
cap
outer cap
inn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81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辉
唐金峰
罗斌彬
吴清发
孙圣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81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7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7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7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防护盖和插座,属于防护部件技术领域。防护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套设在内盖的外侧,内盖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上且与被防护对象旋接;外盖中的第一凸凹结构和弹性元件位于外盖本体的下表面;内盖中的第二凸凹结构和限位部位于内盖本体的上表面;弹性元件在外盖不被按压时使第一凸凹结构和第二凸凹结构相分离,且在外盖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限位部,而在外盖沿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限位部;第一凸凹结构和第二凸凹结构在外盖被按压时能够接合。如此不仅避免了灰尘、水等进入被防护对象内部,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性能,且防止了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Description

防护盖和插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护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盖和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可以将电器与供电线路连接起来的电气器件。插座上有多个插孔,当电器的插头的插销插入插座上的插孔中时,电器可以从供电线路获得电能。
目前,插座一般包括面板、插套和用于连接供电线路的铜条。面板上具有插孔,插孔与插套的位置相对应,插套与铜条连接。电器的插头的插销插入面板上的插孔时会与插套接触,继而可以通过铜条连接到供电线路。
然而,插座上的插孔往往暴露于外,不仅容易进灰、进水,影响插座性能,而且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盖和插座,可以保证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其中,
所述外盖套设在所述内盖的外侧,所述内盖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所述被防护对象旋接;
所述外盖包括外盖本体、第一凸凹结构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和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外盖本体的下表面;
所述内盖包括内盖本体、第二凸凹结构和限位部,所述第二凸凹结构和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内盖本体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不被按压时使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相分离,并且在所述外盖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所述限位部,而在所述外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被按压时能够接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包括延所述外盖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块;
所述第二凸凹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盖本体的周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凹口;
其中,所述多个凸块能够嵌入所述多个凹口。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
所述弹片的连接端与所述下表面连接,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远离所述下表面,所述弹片自所述连接端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自由端延伸;
其中,在所述外盖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能抵推所述限位部的侧壁;在所述外盖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能从所述限位部上滑过。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在被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抵推的位置处的第一侧壁坡度大于在所述弹片开始滑过的位置处的第二侧壁坡度,所述第二侧壁坡度小于90 度。
可选地,在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内盖本体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外盖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凹结构与所述第二凸凹结构的高度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结构相对所述弹性元件更远离所述下表面的中心;
所述第二凸凹结构相对所述限位部更远离所述上表面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内盖本体的外壁具有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外盖本体的内壁具有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与所述下表面之间。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中的内盖套设在所述插座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插座本体旋接。
可选地,所述内盖与所述插座本体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插座面板和插座外壳,所述插座面板与所述插座外壳连接,所述内盖套设在所述插座面板的外侧且与所述插座面板旋接。
可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环形件;
所述环形件连接到所述外盖,所述插座外壳的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件嵌入所述环形槽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时,弹性元件能抵住限位部来带动内盖一起旋转,继而可以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紧。此时该防护盖扣合在被防护对象上,因而被防护对象不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水等进入到被防护对象内部,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性能。在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来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紧之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外盖并不会带动内盖一起旋转,此时外盖仅是在内盖的外侧空转。这种情况下,若需要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松,可以通过按压外盖将第一凸凹结构和第二凸凹结构接合,然后再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就可以带动内盖一起旋转,继而可以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松,直至内盖与被防护对象分离,以供人们正常使用被防护对象。如此,在未增加太多使用难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从而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弹片与限位部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弹片与限位部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内盖和插座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内盖和插座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盖;11:外盖本体;111:下表面;112:内壁;113:第二环形凸起部;12:第一凸凹结构;121:凸块;13:弹性元件;14:弹片;141:弹片的连接端;142:弹片的自由端;
2:内盖;21:内盖本体;211:上表面;212:外壁;213:第一环形凸起部;214:第三凸起部;22:第二凸凹结构;221:侧壁;222:凹口; 23:限位部;231:第一侧壁;232:第二侧壁;
3:插座本体;31:插座面板;32:插座外壳;321:环形槽;33:滑槽;
4:防护盖;5:环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和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具体是该防护盖的爆炸图,图2具体是该防护盖的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该防护盖包括外盖1和内盖2。
其中,外盖1套设在内盖2的外侧,内盖2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被防护对象旋接。
外盖1包括外盖本体11、第一凸凹结构12和弹性元件13,第一凸凹结构 12和弹性元件13位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内盖2包括内盖本体21、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位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
其中,弹性元件13被配置为在外盖1不被按压时使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并且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限位部23,而在外盖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限位部23;第一凸凹结构12 和第二凸凹结构22被配置为在外盖1被按压时能够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外盖1是用于带动内盖2旋转的构件,内盖2是用于将被防护对象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的构件。外盖1和内盖2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外盖1可以套在内盖2的外侧即可。
另外,内盖2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被防护对象旋接,是指可以通过旋转内盖2,来将内盖2套在被防护对象上或将内盖2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
值得注意的是,被防护对象可以是具有防护需求的对象。例如,被防护对象可以是插座面板,该插座面板上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三插孔、五插孔等。该插座面板所属插座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延长线插座。延长线插座具有电源延长线,可以与电器灵活连接,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满足人们日常所需。
需要说明的是,外盖本体11是用于套设在内盖本体21上的构件,内盖本体21是用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上且与被防护对象旋接的构件。外盖本体11和内盖本体21的材质、尺寸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外盖本体11 和内盖本体21的材质均可以为工程塑料、聚碳酸脂或安基塑料粉等。
另外,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是能够接合的对应构件。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的尺寸、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第一凸凹结构12能够和第二凸凹结构22接合即可。
其中,第一凸凹结构12位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粘接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或者,第一凸凹结构12 可以焊接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或者,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与外盖本体 11的下表面111一体成型。
另外,第一凸凹结构12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中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参见图1,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相对于弹性元件13更远离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中心,也即是,弹性元件13可以设置在靠近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中心的部位,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设置在靠近外盖本体 11的下表面111的边缘的部位。
由于用户在按压外盖1时,通常会按压外盖1的中心部位,因此将弹性元件13设置在靠近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中心的部位,符合用户的按压习惯,可以便于用户比较容易地按压外盖1。并且,当用户按压外盖1的中心部位时,由于第一凸凹结构12设置在靠近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边缘的部位,因此当按压力从外盖1的中心部位向四周传递时,第一凸凹结构12的受力较为均匀,从而便于第一凸凹结构12与第二凸凹结构22的接合。
当然,第一凸凹结构12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中的位置也可以有其它选择。例如,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相对于弹性元件13更靠近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中心,也即是,弹性元件13可以设置在靠近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 111的边缘的部位,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设置在靠近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 的中心的部位。
其中,第二凸凹结构22位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粘接在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或者,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焊接在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或者,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一体成型。
另外,第二凸凹结构22在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中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参见图1,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相对于限位部23更远离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中心,也即是,限位部23可以设置在靠近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中心的部位,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设置在靠近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边缘的部位。
当然,第二凸凹结构22在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中的位置也可以有其它选择。例如,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相对于限位部23更靠近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中心,也即是,限位部23可以设置在靠近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 的边缘的部位,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设置在靠近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中心的部位。
其中,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参见图3,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包括延外盖本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块121;参见图4,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包括沿内盖本体21的周向延伸的侧壁221,侧壁221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凹口222;其中,多个凸块121能够嵌入多个凹口222。
由于多个凸块121在外盖本体11上周向布置,因此当按压外盖1时,多个凸块121的受力比较均匀,从而可以使得多个凸块121较为容易地嵌入多个凹口222。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凸块121延外盖本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时,以及多个凹口222在侧壁221上间隔布置时,可以均匀间隔布置,也可以不均匀间隔布置,只要保证多个凸块121能够与多个凹口222的位置相对即可。
另外,多个凸块121和多个凹口222的形状、尺寸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多个凸块121与多个凹口222的形状较为匹配,能够嵌入多个凹口222即可。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凸凹结构12可以包括延外盖本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凹口;第二凸凹结构22可以包括延内盖本体2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块;其中,多个凸块能够嵌入多个凹口。
由于多个凹口在外盖本体11上间隔布置,因此当按压外盖1时,多个凹口的受力比较均匀,从而可以使得多个凸块能够较为容易地嵌入多个凹口。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凹口延外盖本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时,以及多个凸块延内盖本体21的周向间隔布置时,可以均匀间隔布置,也可以不均匀间隔布置,只要保证多个凹口能够与多个凸块的位置相对即可。
另外,多个凸块和多个凹口的形状、尺寸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多个凸块与多个凹口的形状较为匹配,能够嵌入多个凹口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元件13是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构件。弹性元件13的尺寸、材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只要保证弹性元件13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接触时,弹性元件 13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接触的一端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凹结构12与第二凸凹结构22的高度之和即可。也即只要保证在外盖1不被按压时,弹性元件13可以支撑在外盖本体11与内盖本体21之间,使第一凸凹结构12与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即可。
值的说明的是,当第一凸凹结构12与第二凸凹结构22的位置相对时,按压外盖1后,弹性元件13会因受到按压力而发生形变。此时弹性元件13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接触的一端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的距离减小,直至此距离小于第一凸凹结构12与第二凸凹结构22的高度之和后,第一凸凹结构12将与第二凸凹结构22接合。
其中,弹性元件13位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弹性元件13可以粘接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或者,弹性元件13可以焊接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23是用于限制弹性元件13的位置的构件。限位部 23的尺寸、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弹性元件13能抵住限位部23,在外盖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弹性元件13能滑越限位部23即可。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又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
其中,限位部23位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限位部23可以粘接在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或者,限位部23可以焊接在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或者,限位部23可以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元件13的数量和限位部23的数量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只要保证弹性元件13的数量和限位部23的数量相同即可。当存在多个弹性元件13和多个限位部23时,多个弹性元件13能够一一抵住多个限位部23。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当弹性元件13与限位部23 接触时,弹性元件13给予限位部23的推力会被分解为对限位部23在第一方向上的推力和对限位部23向上的支持力。由于在限位部23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时,限位部23所在的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会变小,因而当弹性元件13 继续移动时,限位部23受到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推力会大于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弹性元件13就会抵着限位部23一起移动,继而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也即是,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可以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
在外盖1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当弹性元件13与限位部23接触时,弹性元件13给予限位部23的推力会被分解为对限位部23在第二方向上的推力和对限位部23向下的压力。由于在限位部23受到向下的压力时,限位部23所在的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会变大,因而当弹性元件13继续移动时,限位部23受到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推力会小于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弹性元件13不会抵着限位部23一起移动,而是会在限位部23上滑动并越过限位部23,从而不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也即是,外盖1沿第二方向旋转时不能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外盖1是在内盖2的外侧空转。
具体地,在使用该防护盖时,可以先将外盖1套设在内盖2的外侧,然后将内盖2放置在被防护对象上。之后,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直至外盖1上的弹性元件13抵住内盖2上的限位部23,此时继续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外盖1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内盖2沿第一方向旋转后可以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并与被防护对象旋紧。这种情况下,该防护盖扣合在被防护对象上,因而被防护对象不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水等进入到被防护对象内部,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性能。并且,当被防护对象为插座面板时,可以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以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紧之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并不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此时外盖1仅是在内盖2的外侧空转。如此,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从而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若需要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松,可以首先通过旋转(沿第一方向或沿第二方向均可)外盖1来将外盖1上的第一凸凹结构12的位置与内盖2上的第二凸凹结构22的位置相对应,然后再按压外盖1,将第一凸凹结构12与第二凸凹结构22接合。之后,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就可以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内盖2沿第二方向旋转后可以与被防护对象旋松,直至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分离,此时被防护对象可以供人们正常使用。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紧时,仅需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即可实现。在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松时,仅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并不能实现,而是需要按压外盖1并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才能实现。如此,在未增加太多使用难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从而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可选地,参见图3、图4和图5,弹性元件13为弹片14;弹片14的连接端 141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连接,弹片14的自由端142远离外盖本体11 的下表面111,弹片14自连接端141起沿第一方向向自由端142延伸。
其中,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弹片14的自由端142能抵推限位部23 的侧壁;在外盖1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弹片14能从限位部23上滑过。弹片14 的自由端142并不一定是弹片14的末端,弹片14还可能从自由端142起在远离连接端141这一侧延伸出弯折的一部分(图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弹片14是一种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片状物。弹片14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弹片14可以为长方形、梯形等。
另外,弹片14的连接端141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弹片14的连接端141可以粘接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或者,弹片14的连接端141可以焊接在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
再者,在弹片14的自由端142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接触时,弹片 14的自由端142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凹结构12 与第二凸凹结构22的高度之和。如此,在未按压外盖1时,弹片14可以支撑在外盖本体11与内盖本体21之间,使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即使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弹片14自连接端141起沿第一方向向自由端142延伸,即表明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弹片14的自由端142是弹片14中位于最前方的部位。如此,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弹片14的自由端142会与限位部23的侧壁接触并抵推限位部23的侧壁。
也就是说,第一方向可以与从弹片14的连接端141至自由端142的延伸方向(即弹片14的倾斜方向)一致,第二方向可以与弹片14的自由端142至连接端141的延伸方向一致。
这种情况下,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弹片14的自由端142会接触限位部23的侧壁231。此时,弹片14的自由端142给予限位部23的侧壁的推力会被分解为对限位部23在第一方向上的推力和对限位部23向上的支持力。由于在限位部23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时,限位部23所在的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会变小,因而当弹片14继续移动时,限位部23受到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推力会大于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弹片14的自由端142 可以抵推限位部23的侧壁,继而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也即是,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可以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
在外盖1沿第二方向旋转时,若弹片14与限位部23接触,弹片14给予限位部23的推力会被分解为对限位部23在第二方向上的推力和对限位部23向下的压力。由于在限位部23受到向下的压力时,限位部23所在的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会变大,因而当弹片14继续移动时,限位部23受到的在第二方向上的推力会小于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弹片14不会抵推限位部23,而是会从限位部23上滑过,从而不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也即是,外盖1沿第二方向旋转时不能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外盖1是在内盖2 的外侧空转。
为了便于弹片14抵推或滑过限位部23,限位部23的各个侧壁的坡度可以有所不同。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图6和图7,限位部23在被弹片14的自由端142抵推的位置处的第一侧壁231(即限位部23的侧壁)坡度大于在弹片14开始滑过的位置处的第二侧壁232坡度,第二侧壁232坡度小于90 度。
如此,如图6所示,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的过程中,若弹片14移动至其自由端142与限位部23的第一侧壁231接触,由于第一侧壁231的坡度较大,所以弹片14的自由端142可以较为容易地抵推第一侧壁231,继而会带动内盖 2一起旋转。
如图7所示,在外盖1沿第二方向旋转的过程中,若弹片14移动至其自由端142与限位部23的第二侧壁232接触,由于第二侧壁232的坡度较小,因此第二侧壁232会给予弹片14一个导向作用,便于弹片14更为容易地从第二侧壁232上滑过,以滑越限位部23,从而不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
其中,外盖1套设在内盖2的外侧时,参见图1-图5,内盖本体21的外壁212具有第一环形凸起部213,外盖本体11的内壁112具有第二环形凸起部113,第一环形凸起部213位于第二环形凸起部113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环形凸起部213和第二环形凸起部113是可以相互配合,使外盖1套设在内盖2的外侧上的构件。
另外,第一环形凸起部213和第二环形凸起部113的尺寸、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只要保证第一环形凸起部213可以位于第二环形凸起部113 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即可。
如此,当第一环形凸起部213位于第二环形凸起部113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时,第二环形凸起部113被限制在第一环形凸起部213的下方,此时外盖1可以稳固地套在内盖2上,且可以在内盖2的外侧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时,弹性元件13能抵住限位部 23来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继而可以将内盖2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并与被防护对象旋紧。此时该防护盖扣合在被防护对象上,因而被防护对象不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水等进入到被防护对象内部,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性能。在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来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紧之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并不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此时外盖1仅是在内盖2的外侧空转。这种情况下,若需要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松,可以通过按压外盖1将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接合,然后再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就可以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继而可以将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旋松,直至内盖2与被防护对象分离,以供人们正常使用被防护对象。如此,在未增加太多使用难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从而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图8和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具体是该插座的剖视图,图9具体是该插座的爆炸图。参见图8和图9,该插座包括插座本体3和图1-图7任一所示的防护盖4,防护盖4中的内盖2套设在插座本体3 的外侧且与插座本体3旋接。
需要说明的是,插座本体3用于将电器与供电线路进行导电连接。插座本体3可以包括插座面板31和插座外壳32。这种情况下,插座面板31与插座外壳32连接,内盖2套设在插座面板31的外侧且与插座面板31旋接。
另外,插座面板31是可以起到安全接电作用的构件。插座面板31的材质、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插座面板31的材质可以为聚碳酸脂、安基塑料粉等。插座面板31上设置有便于电器插入的插孔,如插座面板31上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三插孔、五插孔等。
再者,插座外壳32是用于将插座内部的插套、铜条等部件与外部环境进行隔离的构件。插座外壳32的类型、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插座外壳32可以为包胶外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插座面板31与插座外壳3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包胶工艺将插座外壳32粘接在插座面板31的侧壁上,此时插座面板31 与插座外壳32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插座面板 31与插座外壳3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盖4是用于将插座本体3与外界环境隔离的构件。防护盖4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只要保证防护盖4中的内盖2可以与插座本体3旋接即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插座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延长线插座。延长线插座具有电源延长线,可以与电器灵活连接,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满足人们日常所需。
其中,防护盖4中的内盖2与插座本体3之间的旋接结构可以有多种。下面对两种可能的旋接结构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内盖2与插座本体3之间的旋接结构并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可能的旋接结构:参见图10,内盖2与插座本体3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螺纹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
具体可以在插座本体3中的插座面板31的侧壁上设置外螺纹,在内盖2的侧壁上设置与插座面板31的侧壁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如此,通过此外螺纹和此内螺纹可以快速且便捷地将内盖2与插座本体3旋接。
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内盖2套设在插座本体3的外侧上,然后沿第一方向旋转内盖2来将内盖2上的内螺纹旋进插座本体3上的外螺纹中,实现内盖2 与插座本体3的旋接。当需要拆开内盖2与插座本体3之间的连接时,可以沿第二方向旋转内盖2来将内盖2上的内螺纹从插座本体3上的外螺纹中旋出,实现内盖2与插座本体3的分离。
第二种可能的旋接结构:参见图11,内盖2与插座本体3卡扣连接。
具体地,内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凸起部214,插座本体3中的插座面板 3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33,第三凸起部214位于滑槽33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凸起部214和滑槽33是相互配合来起到连接作用的两个构件。第三凸起部214可以在滑槽33内滑动。
另外,内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凸起部214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三凸起部214可以粘接在内盖2的侧壁212上,或者,第三凸起部214可以焊接在内盖2的侧壁上,或者,第三凸起部214可以与内盖2的侧壁一体成型。
再者,滑槽33的宽度和深度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第三凸起部214可以位于滑槽33内即可。滑槽33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滑槽33可以为弧形,且滑槽33的第一端(即第三凸起部214进入滑槽33的一端)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三凸起部214的宽度,以便第三凸起部214 可以较为容易地从滑槽33的第一端进入滑槽33中,滑槽33的第二端的宽度可以接近第三凸起部214的宽度,以便第三凸起部214在滑动到滑槽33的第二端时可以较好地被限制在其内。
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将内盖2放置在插座本体4上,并使第三凸起部214 位于滑槽33的第一端,然后沿第一方向旋转内盖2,来将第三凸起部214从滑槽33的第一端旋进滑槽33内,且在滑槽33内继续向滑槽33的第二端滑动,直至第三凸起部214位于滑槽33的第二端,实现内盖2与插座本体3的旋接。当需要拆开内盖2与插座本体3之间的连接时,可以沿第二方向旋转内盖2,来将第三凸起部214从滑槽33的第二端向滑槽33的第一端滑动,直至第三凸起部214从滑槽33的第一端旋出,实现内盖2与插座本体3的分离。
可选地,参见图12和图13(图13是图12所示的插座的爆炸图),该插座还可以包括环形件5;环形件5连接到外盖1,插座外壳32的侧壁具有环形槽 321,环形件5嵌入环形槽321内。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件5是用于连接外盖1与插座外壳32的构件。环形件5的尺寸、材质均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环形件5的材质可以为聚丙烯、聚乙烯等。
另外,环形件5连接到外盖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环形件5可以与外盖1 粘接,或者环形件5可以与外盖1一体成型。
再者,环形槽321的宽度和深度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只要保证环形件5可以位于环形槽321内,且环形件5可以在环形槽321内移动即可。
在将外盖1通过环形件5与插座外壳32连接后,外盖1不易丢失。同时,由于环形件5可以在插座外壳32上的环形槽321内移动,所以外盖1的旋转也不会因环形件5的存在而受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座中包括插座本体3和防护盖4,防护盖4中的内盖 2与插座本体3旋接。在沿第一方向旋转防护盖4中的外盖1时,可以将防护盖 4中的内盖2套设在插座本体3的外侧并与插座本体3旋紧,此时插座本体3不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水等进入到插座本体3的插孔中,保证插座本体3的性能,而且可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在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1来将内盖2与插座本体3旋紧之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并不会带动内盖2一起旋转,此时外盖1仅是在内盖2的外侧空转。这种情况下,若需要将内盖2与插座本体3旋松,可以通过按压外盖1并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1,就可以将内盖2与插座本体3旋松,直至内盖2与插座本体3分离,以供人们正常使用插座本体3。如此,在未增加太多使用难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该防护盖4从插座本体3上取下,从而保证了插座的安全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包括外盖(1)和内盖(2),其中,
所述外盖(1)套设在所述内盖(2)的外侧,所述内盖(2)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所述被防护对象旋接;
所述外盖(1)包括外盖本体(11)、第一凸凹结构(12)和弹性元件(13),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弹性元件(13)位于所述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
所述内盖(2)包括内盖本体(21)、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和所述限位部(23)位于所述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3)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1)不被按压时使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并且在所述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所述限位部(23),而在所述外盖(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所述限位部(23);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1)被按压时能够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包括延所述外盖本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块(121);
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包括沿所述内盖本体(21)的周向延伸的侧壁(221),所述侧壁(221)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凹口(222);
其中,所述多个凸块(121)能够嵌入所述多个凹口(2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3)为弹片(14);
所述弹片(14)的连接端(141)与所述下表面(111)连接,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远离所述下表面(111),所述弹片(14)自所述连接端(141)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自由端(142)延伸;
其中,在所述外盖(1)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能抵推所述限位部(23)的侧壁;在所述外盖(1)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14)能从所述限位部(23)上滑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3)在被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抵推的位置处的第一侧壁(231)坡度大于在所述弹片(14)开始滑过的位置处的第二侧壁(232)坡度,所述第二侧壁(232)坡度小于90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与所述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接触时,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与所述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与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的高度之和。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本体(21)的外壁(212)具有第一环形凸起部(213),所述外盖本体(11)的内壁(112)具有第二环形凸起部(11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213)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113)与所述下表面(111)之间。
7.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3)和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防护盖(4),所述防护盖(4)中的内盖(2)套设在所述插座本体(3)的外侧且与所述插座本体(3)旋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与所述插座本体(3)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3)包括插座面板(31)和插座外壳(32),所述插座面板(31)与所述插座外壳(32)连接,所述内盖(2)套设在所述插座面板(31)的外侧且与所述插座面板(31)旋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环形件(5);
所述环形件(5)连接到所述外盖(1),所述插座外壳(32)的侧壁具有环形槽(321),所述环形件(5)嵌入所述环形槽(321)内。
CN202020668100.2U 2020-04-27 2020-04-27 防护盖和插座 Active CN211907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100.2U CN211907807U (zh) 2020-04-27 2020-04-27 防护盖和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100.2U CN211907807U (zh) 2020-04-27 2020-04-27 防护盖和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7807U true CN211907807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8100.2U Active CN211907807U (zh) 2020-04-27 2020-04-27 防护盖和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7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5421B1 (en) Plug-in power supply with interchangeable mains plug units
EP0615312B1 (en) Connector
US7601023B1 (en) Power adapter
US10205281B2 (en) Apparatus for retaining a plug within a receptacle
US20050202709A1 (en) Plug securing and outlet cover device
US9293858B2 (en) Screw down connector
US3656083A (en) Electrical safety device
EP2413437B1 (en) Rotatable plug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ch rotatable plug
US429193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non-decoupling mechanism
US6592392B2 (en) Device for securing plug to socket
WO200915152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1500171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rdless electrical appliances
CN211907807U (zh) 防护盖和插座
US6176712B1 (en) Safe connector
JP2012132476A (ja) パッキン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EP3467957B1 (en) Connecting part, method for mating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method for unplugging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from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CN2102244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KR101996445B1 (ko) 탈장착이 편리한 캡을 갖는 완속 충전 커플러
CN21032626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1907508U (zh) 一种遥控器
CN211404596U (zh) 一种可更换电池高可靠性电池盒
KR200460350Y1 (ko) 가압구가 구비된 콘센트
KR101567654B1 (ko) 전기 플러그
CN220088582U (zh) 一种封盖结构、供电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0123818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