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7368U -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7368U
CN211907368U CN202020935930.7U CN202020935930U CN211907368U CN 211907368 U CN211907368 U CN 211907368U CN 202020935930 U CN202020935930 U CN 202020935930U CN 211907368 U CN211907368 U CN 211907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electric conductor
power body
power
thermal 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59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欣
余天海
李博琛
薛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AI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AI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AI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AI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59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7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7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7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在接收到异常温升信号后及时动作断路保护电路,包括动力体和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为包含有接入端和接出端的导体结构,通过设置在导电体内部的动力体使导电体具有脱离电路的运动趋势;所述导电体的接入端和接出端中至少一端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低熔点导电材料受热熔化后失去对导电体的限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动力体内置在导电体内,不仅体积较小易于安装,且能够直接作用于导电体上,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例如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而在浪涌保护器中为了防止内部功能部件过热起火,通常会集成有脱扣机构。所谓的脱扣机构是操作系统中促使开关或其他电气部件自动跳闸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脱扣机构大都设置在断路器内,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和处在合闸位置时,而断路器内的脱扣机构的作用犹如一个力的支点,当断路器自动跳闸时,脱扣机构受脱扣装置的操纵,解除这个支点,使断路器进入自由分闸状态。
而浪涌保护器中常常使用热脱扣结构,其采集浪涌保护器中功能部件的温度变化信号,在出现异常的温升情况时,会引起热脱扣结构中的特殊部件因温度传递使其温度同步上升产生物理变化,从而引起原本具有分断趋势的部件分断。现有的热脱扣结构由于需要贴合在功能部件上使用,但同时为了具有较好的分断效果,其体积或活动范围较大,且通过外部设置独立的动力体提供脱离趋势,则无法适用于较小的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脱扣结构,在接收到异常温升信号后及时动作断路保护电路,包括动力体和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为包含有接入端和接出端的导体结构,通过设置在导电体内部的动力体使导电体具有脱离电路的运动趋势;
所述导电体的接入端和接出端中至少一端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低熔点导电材料受热熔化后失去对导电体的限制。
热脱扣结构是一种电路保护设备中常用的动作单元,该设备包括仅作为动作结构提供动力类型,还包括同时具备导电功能的动作部件类型。该设备一般设置在多种电气设备中,用于防止其功能部件过热起火。
由于电气设备中发热起火的主要原因均是电路中出现漏电流、过载、过压电涌等故障情况,导致原本进行限流、限压等其他功能部件中电能过度转化为热能,在持续一定时间后故障保持,则温度持续升高引起自身或外部结构起火。
而为了防止内部功能部件异常发热起火,最有效的方式是切断电路,但由于对应的功能部件无法通过自身动作切断电源,则需要通过外置有多种防护设备进行保障。
防护设备主要包括信号接收结构和动作结构,通过接受到异常信号后通过动作机构致使对应的功能部件与电路脱离连接。而所谓的信号即为故障信号,其包括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温度信号、磁场信号等能够随着出现故障情况而发生变化的参数值,通过对不同故障的信号变化规律的总结,可通过现有规律或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判断,当出现的特征值匹配故障阈值后判断出现故障。
上述技术手段大都采用复杂的电路控制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常应用在中大型电气设备当中。但许多低压小型电气设备中并不具备安装主动式断路结构,为了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稳定性,则通过被动式的脱扣结构来实现。
被动式保护结构中的信号接收结构多采用电磁线圈结构接入电路中,一旦电路中出现故障电流,则电流通过电磁线圈后引起其内部设有的衔铁动作,通过衔铁推动部件移位断路。
而引起起火的故障电流可能并未引起电磁线圈产生足够的推动力来实现分断,此时功能部件也会持续发热。通过采用热脱扣结构来接受热信号,在温度升高至阈值时自动断开。
现有的热脱扣结构中,为了实现即时分断效果,通常会紧贴功能部件设置,便于热信号能够快速达到接收结构中。所谓热信号即为通过介质进行热传导,从而引起接收结构温度升高的变化方式,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特殊材质产生物理形态变化,如本实用新型中的低熔点导电材料,首先将导电体与外部外部导体贴合固定,若温度升高至熔点时该结构熔化脱落,致使原本具有脱离趋势的一侧结构恢复至原位,从而达到脱扣目的。
由于需要贴合在功能部件上,但同时为了具有较好的分断效果,其体积或活动范围较大,且通过外部设置独立的动力体提供脱离趋势,则无法适用于较小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动力体内置在导电体内,不仅体积较小易于安装,且能够直接作用于导电体上,稳定性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体与导电体均与同一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导电体与该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动力体与该固定结构活动连接并可沿直线运动;
所述动力体的运动方向与导电体的转动轴垂直,且所述动力体一端与导电体远离转动轴一端贴合,且贴合端面与动力体的运动方向的空间夹角为锐角。
动力体是设置在导电体内进行动作的结构,且由于动力体在导电体正常状态下能始终给予一定的动力,则所述动力体与导电体始终保持连接或贴合状态。而动力体通过内部结构提供原动力,若需要产生推动导电体动作的力,则其远离与导电体接触一端固定在另一结构上,从而可推动导电体相对于该结构运动。
而导电体的运动方式较多,转动的方式的位移量较少。由于导电体设有接入端和接出端分别连接外部导体形成串联电路,若导电体产生位移,则最佳方案是在接入端或接出端中任一与外部导体通过低熔点材料焊接,另一端通过软质或能够同步产生位移并保持电连接的结构进行连接。
在该方案中,由于导电体与固定结构转动连接,转动连接部位设有转动轴,则在导电体移动时靠近转动轴部位的位移量最小,则将该部位通过软质的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远离转动轴一端位移量最大,则该部位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于外部导体焊接。该方案既能够保证稳定的脱扣效果,在导电体向外转动后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连接的两端间距较大;而另一端位移量较少,则在保证不会对导电体的位移产生阻力的前提下采用的软质材料较少,成本较低。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小空间内高效的脱扣效果,则需要使动力体在一定位移范围内维持较为稳定的推力。则通过内置有被压缩的弹性体材料作为原动力,通过设置合适的长度使得动力体在运动时其弹力衰减较少。
但由于导电体为转动设置,则直线运动的动力体与导电体的接触面为斜面才能达到有效传动。与现有技术对比,由于将动力体收纳在导电体内,且将动力体设置为直线动作方式,通过斜面的结构设置使得在动力体的位移范围内所述导电体受到的推力分力较为均匀,且通过设置合适的角度使得推力的分力大小能够在满足分断时不会造成误断情况。若角度大于九十度,则即使导电体一侧的低熔点导电材料熔化,动力体也无法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覆盖在动力体上,在所述动力体上设有避让槽供任一外部导体穿过,所述低熔点导电材料覆盖在外部导体与避让槽周围的导电体表面;
低熔点导电材料熔化时动力体动作致使穿过避让槽的外部导体移动至未覆盖有导电体位置实现脱扣。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为可转动结构,所述动力体为设置在导电体转动安装位上的扭簧结构,动力体持续给予导电体朝向脱扣方向的扭转力。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体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内的弹簧,所述导电体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固定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再主体与固定结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为金属薄片折弯结构,导电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力体的通槽,在所述通槽远离转动轴一端为与动力体贴合传动的斜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馈组件,所述反馈组件内置有动力源;
反馈组件通过动力源具有运动趋势,与动力体连接限位;
在动力体动作时所述反馈组件同步动作并通过外置的标识变化对外反馈热脱扣结构失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反馈体和设置在反馈体内的螺旋扭簧;
反馈体上设有与动力体连接的软质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连接结构为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一端设有膨大端,通过所述反馈体上设有的夹槽卡接限位并部分缠绕在反馈体外侧;
在远离膨大端一侧设有拉孔,所述动力体一端延伸出导电体外部并在其端部设有与拉孔配合的拉钩。
一种浪涌保护器,内部设有上述的热脱扣结构,包括作为固定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的接入端与外部电路连接,压敏电阻的接出端通过低温锡焊与所述导电体的接入端连接,所述导电体的接出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具有一定长度的弹簧压缩形成动力储备,但通过斜面结构设计致使原本较大的弹力能够通过斜面分力的形式降低,且还能够设置在导电体内部并推动其向外转动,从而实现较好的分断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具有一定压缩或拉伸长度的弹簧给动力体提供推力,且为了保证具有较好的分断效果,需要在动力体动作时弹簧推力变化量较小,故初始阶段弹簧推力较大。通过斜面和楔形面的贴合,使得弹簧的推力并未直接作用于导电体使其转动,而是通过一定角度的分力来降低推力大小,同时又能够满足导电体的转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浪涌保护器一侧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热脱扣结构设置在压敏电阻侧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轴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带有压敏电阻的热脱扣结构示意图,其中还展示有联动的反馈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另一角度展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将导电体与动力体单独拆分出来的展示图A;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图6的另一侧角度展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动力体的结构展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体推动导电体向外转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6的带有SCB模块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体,2-导电体,3-反馈体,4-螺旋扭簧,5-连接带,6-夹槽,7-拉孔,8-拉钩,9-壳体,10-压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热脱扣结构,包括动力体1和导电体2,所述导电体2为包含有接入端和接出端的导体结构,通过设置在导电体2内部的动力体1使导电体2具有脱离电路的运动趋势;所述导电体2的接入端和接出端中至少一端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低熔点导电材料受热熔化后失去对导电体2的限制。
现有的热脱扣结构中,为了实现即时分断效果,通常会紧贴功能部件设置,便于热信号能够快速达到接收结构中。所谓热信号即为通过介质进行热传导,从而引起接收结构温度升高的变化方式,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特殊材质产生物理形态变化,如本实用新型中的低熔点导电材料,首先将导电体2与外部外部导体贴合固定,若温度升高至熔点时该结构熔化脱落,致使原本具有脱离趋势的一侧结构恢复至原位,从而达到脱扣目的。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动力体1与导电体2均与同一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导电体2与该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动力体1与该固定结构活动连接并可沿直线运动;所述动力体1的运动方向与导电体2的转动轴垂直,且所述动力体1一端与导电体2远离转动轴一端贴合,且贴合端面与动力体1的运动方向的空间夹角为锐角。
动力体1是设置在导电体2内进行动作的结构,且由于动力体1在导电体2正常状态下能始终给予一定的动力,则所述动力体1与导电体2始终保持连接或贴合状态。而动力体1通过内部结构提供原动力,若需要产生推动导电体2动作的力,则其远离与导电体2接触一端固定在另一结构上,从而可推动导电体2相对于该结构运动。
而导电体2的运动方式较多,转动的方式的位移量较少。由于导电体2设有接入端和接出端分别连接外部导体形成串联电路,若导电体2产生位移,则最佳方案是在接入端或接出端中任一与外部导体通过低熔点材料焊接,另一端通过软质或能够同步产生位移并保持电连接的结构进行连接。
在该方案中,由于导电体2与固定结构转动连接,转动连接部位设有转动轴,则在导电体2移动时靠近转动轴部位的位移量最小,则将该部位通过软质的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远离转动轴一端位移量最大,则该部位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于外部导体焊接。该方案既能够保证稳定的脱扣效果,在导电体2向外转动后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连接的两端间距较大;而另一端位移量较少,则在保证不会对导电体2的位移产生阻力的前提下采用的软质材料较少,成本较低。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小空间内高效的脱扣效果,则需要使动力体1在一定位移范围内维持较为稳定的推力。则通过内置有被压缩的弹性体材料作为原动力,通过设置合适的长度使得动力体1在运动时其弹力衰减较少。
但由于导电体2为转动设置,则直线运动的动力体1与导电体2的接触面为斜面才能达到有效传动。与现有技术对比,由于将动力体1收纳在导电体2内,且将动力体1设置为直线动作方式,通过斜面的结构设置使得在动力体1的位移范围内所述导电体2受到的推力分力较为均匀,且通过设置合适的角度使得推力的分力大小能够在满足分断时不会造成误断情况。若角度大于九十度,则即使导电体2一侧的低熔点导电材料熔化,动力体1也无法动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样公开一种热脱扣结构,具体包括动力体1和导电体2,导电体2为包含有接入端和接出端的导体结构,通过设置在导电体2内部的动力体1使导电体2具有脱离电路的运动趋势;所述导电体2的接入端一端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低熔点导电材料受热熔化后失去对导电体2的限制。
动力体1与导电体2均与同一固定结构连接,导电体2与该固定结构转动连接,动力体1与该固定结构活动连接并可沿直线运动;动力体1的运动方向与导电体2的转动轴垂直,且动力体1一端与导电体2远离转动轴一端贴合,且贴合端面与动力体1的运动方向的空间夹角为锐角。
导电体2覆盖在动力体1上,在所述动力体1上设有避让槽供任一外部导体穿过,所述低熔点导电材料覆盖在外部导体与避让槽周围的导电体2表面;
低熔点导电材料熔化时动力体1动作致使穿过避让槽的外部导体移动至未覆盖有导电体2位置实现脱扣。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导电体2为可转动结构,所述动力体1为设置在导电体2转动安装位上的扭簧结构,动力体1持续给予导电体2朝向脱扣方向的扭转力。
动力体1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内的弹簧,所述导电体2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固定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再主体与固定结构之间。
导电体2为金属薄片折弯结构,导电体2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力体1的通槽,在所述通槽远离转动轴一端为与动力体1贴合传动的斜面。
本实施例中的热脱扣结构还包括反馈组件,所述反馈组件内置有动力源;反馈组件通过动力源具有运动趋势,与动力体1连接限位;在动力体1动作时所述反馈组件同步动作并通过外置的标识变化对外反馈热脱扣结构失效信息。
反馈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反馈体3和设置在反馈体3内的螺旋扭簧4;反馈体3上设有与动力体1连接的软质连接结构。
软质连接结构为连接带5,所述连接带5一端设有膨大端,通过所述反馈体3上设有的夹槽6卡接限位并部分缠绕在反馈体3外侧;
在远离膨大端一侧设有拉孔7,所述动力体1一端延伸出导电体2外部并在其端部设有与拉孔7配合的拉钩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浪涌保护器,内部设有热脱扣结构,包括作为固定结构的壳体9,所述壳体9内设有压敏电阻10,所述压敏电阻10的接入端与外部电路连接,压敏电阻10的接出端通过低温锡焊与所述导电体2的接入端连接,所述导电体2的接出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其中,热脱扣结构包括与压敏电阻10的接出端通过低熔点材料通电连接的导电体2,导电体2内设有持续给导电体2朝向脱扣方向移动的推动力的动力体1。
热脱扣结构采用直线滑动式动作方式进行脱扣。其中动力体1包括条状结构的主体,主体通过连接杆与壳体9滑动连接。
在连接杆上套接有弹簧,该弹簧复位时主体与底架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而主体端部设有导电体2,该导电体2为通过螺栓固定在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主体端部的金属片体结构。而导电体2一侧与压敏电阻10伸出的接出角通过低温锡焊形成固定连接状态。在导电体2上还设有软质且呈弯折状态的金属线,通过该金属线与浪涌保护器的接出端子连接。
在导电体2与压敏电阻10的接出角固定连接时,所述动力体1的主体被压缩至与底架贴合状态,此时弹簧受压后始终给予主体脱离连接的弹力,但由于低温锡焊处限制从而处于稳定状态。
在压敏电阻10出现异常过热情况时,温度传递至低温锡焊连接处并使其熔化,所述导电体2与压敏电阻10失去连接,动力体1推动导电体2向外移动,则使得整个浪涌保护器内形成断路,从而达到保护接入电路的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浪涌保护器,如图1-9所示,内部设有热脱扣结构,包括作为固定结构的壳体9,所述壳体9内设有压敏电阻10,所述压敏电阻10的接入端与外部电路连接,压敏电阻10的接出端通过低温锡焊与所述导电体2的接入端连接,所述导电体2的接出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其中,热脱扣结构包括与压敏电阻10的接出端通过低熔点材料通电连接的导电体2,导电体2内设有持续给导电体2朝向脱扣方向移动的推动力的动力体1。
导电体2为可转动结构,所述动力体1为设置在导电体2转动安装位上的扭簧结构,动力体1持续给予导电体2朝向脱扣方向的扭转力。动力体1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内的弹簧,所述导电体2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固定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再主体与固定结构之间。
导电体2为金属薄片折弯结构,导电体2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力体1的通槽,在所述通槽远离转动轴一端为与动力体1贴合传动的斜面。
本实施例中的热脱扣结构还包括反馈组件,所述反馈组件内置有动力源;反馈组件通过动力源具有运动趋势,与动力体1连接限位;在动力体1动作时所述反馈组件同步动作并通过外置的标识变化对外反馈热脱扣结构失效信息。反馈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反馈体3和设置在反馈体3内的螺旋扭簧4;反馈体3上设有与动力体1连接的软质连接结构。
软质连接结构为连接带5,所述连接带5一端设有膨大端,通过所述反馈体3上设有的夹槽6卡接限位并部分缠绕在反馈体3外侧;在远离膨大端一侧设有拉孔7,所述动力体1一端延伸出导电体2外部并在其端部设有与拉孔7配合的拉钩8。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高集成度的电路保护设备,如图1-10所示,具体为一种集成有SPD模块和SCB模块的插拔式模块。所谓插拔式结构包括两个插接的部分:底座和插盒,所述底座为两侧设有接线端子的凹字形结构,用于接入电路。其中部凹槽上设有两个金属脚插口,并且还设有多个用于容纳防反插结构的插孔。
而插盒为长方体结构,其底部设有两个金属脚和两个防反插头,通过将插盒插入底座的凹槽内构成完整的电路保护设备,而可拆卸的结构设计便于对易损耗件进行更换,提高易用性。
而插盒主要包括壳体9和固定架,壳体9一侧开口便于固定架插入。而固定架底部设有将壳体9开口覆盖密封的底板。而插盒内部空间由固定架分为两个腔室,其中一侧腔室设置有SCB模块,而另一侧设有SPD模块。而插盒上的两个金属脚分为接入端和接出端,接入端的金属脚伸入插盒内并与SCB模块连接,而接出端的金属脚伸入插盒内与SPD模块连接,将SCB模块与SPD模块串联形成完整通路。
其中,一侧的SCB模块包括气放管、电磁脱扣器、开关组件、手柄和控制电路板组成,而该侧的固定架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气放管的圆柱形安装位和用于安装电磁脱扣器的矩形安装位。而气放管为圆柱形结构,并在其两个圆形侧面上均设有金属电极盘。图中将一侧金属电极盘朝内设置,且内侧的金属电极盘与接入端的金属脚电连接,同时内侧金属电极盘通过导线与电磁脱扣器的电磁线圈连接。
而气放管外侧的金属电极盘同样通过导线与电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使得气放管与电磁线圈形成并联。在外侧的金属电极盘上还设有静触点(4.5),该静触点与开关组件闭合状态下连接。
开关组件包括主动杆、推动杆和连接杆,其中主动杆上设有条形通孔,并在固定架内壁上设有穿入条形通孔的转轴。主动杆不仅能够绕转轴进行转动,且主动杆能以转轴为固定点沿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达到位置调节进行锁止状态和脱离锁止状态变化的效果。由于开关组件在动作时分为锁止和脱离锁止状态,其中在与静触点接触连接时,通过部件锁止形成限位,从而在没有外力影响下能够保持连接稳态。而一旦受到外力破坏锁止状态,便会由内部设有的回弹结构拉动向一侧转动。
而主动杆上端与连接杆卡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手柄连接,通过转动手柄来控制主动杆动作,同时电磁脱扣器在接入线路中出现持续的工频电流时动作并使内部可活动的衔铁向外运动并推动推动杆转动,由推动杆推动主动杆朝向断开方向运动。
而主动杆在远离上部连接杆一端设有动触点,该动触点为金属片体结构。在该侧固定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其中在靠近主动杆一侧设有供SPD接入端穿过的通孔,此时通过软质的金属导体连接动触点与SPD模块的接入端形成串联。
SPD模块即为压敏电阻10,在该侧固定架上设有专门固定压敏电阻10的安装位,该安装位为环形凸起的薄壁结构,并在薄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压紧压敏电阻10且可扳动的压扣。而压敏电阻10两侧较大面积的表面单独设有金属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在内侧的金属环上设有穿过固定架与动触点连接的接入端,而在外侧金属环上设有穿出安装座薄壁结构的接出端。在该侧的固定架上还设有热脱扣结构和反馈组件,反馈组件为柱状可转动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回弹力的扭簧,其设置在顶部并靠近壳体9上设有的视窗位置。
而热脱扣结构包括导电体2和动力体1,其中动力体1一端与固定架铰接,另一端通过带状连接件与反馈组件连接。导电体2与金属环的接出端通过低温锡焊固定连接。一旦压敏电阻10异常发热,导致低温锡焊部分熔化,则动力体1受内部弹簧推力向上动作,推动导电体2与压敏电阻10分离,同时失去限制反馈组件的拉力,反馈组件转动,在外部视窗可看到反馈组件的颜色变化,从而了解到内部的热脱扣结构已经动作,需要及时更换。
而在热脱扣结构底部通过软质导电体2与接出端的金属脚连接,至此整个设备形成完整回路。
与现有的开关组件不同,通过简化部件,在保留其稳定的脱扣功能前提下,能够尽可能降低空间占用率,并且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提高运转稳定性,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的主动杆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杆件结构,中部设有条形通孔便于固定架的转轴穿过实现转动效果,且在中部位置还开设有变位孔,该变位孔内连接有第一拉簧,用以提供脱扣回复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热脱扣结构,在接收到异常温升信号后及时动作断路保护电路,包括动力体(1)和导电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体(2)为包含有接入端和接出端的导体结构,通过设置在导电体(2)内部的动力体(1)使导电体(2)具有脱离电路的运动趋势;
所述导电体(2)的接入端和接出端中至少一端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连接,低熔点导电材料受热熔化后失去对导电体(2)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体(1)与导电体(2)均与同一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导电体(2)与该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动力体(1)与该固定结构活动连接并可沿直线运动;
所述动力体(1)的运动方向与导电体(2)的转动轴垂直,且所述动力体(1)一端与导电体(2)远离转动轴一端贴合,且贴合端面与动力体(1)的运动方向的空间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2)覆盖在动力体(1)上,在所述动力体(1)上设有避让槽供任一外部导体穿过,所述低熔点导电材料覆盖在外部导体与避让槽周围的导电体(2)表面;
低熔点导电材料熔化时动力体(1)动作致使穿过避让槽的外部导体移动至未覆盖有导电体(2)位置实现脱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2)为可转动结构,所述动力体(1)为设置在导电体(2)转动安装位上的扭簧结构,动力体(1)持续给予导电体(2)朝向脱扣方向的扭转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体(1)包括主体(1.1)和设置在主体(1.1)内的弹簧(1.2),所述导电体(2)通过低熔点导电材料与外部导体固定时所述弹簧(1.2)被压缩再主体(1.1)与固定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2)为金属薄片折弯结构,导电体(2)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力体(1)的通槽(2.1),在所述通槽(2.1)远离转动轴一端为与动力体(1)贴合传动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组件,所述反馈组件内置有动力源;
反馈组件通过动力源具有运动趋势,与动力体(1)连接限位;
在动力体(1)动作时所述反馈组件同步动作并通过外置的标识变化对外反馈热脱扣结构失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反馈体(3)和设置在反馈体(3)内的螺旋扭簧(4);
反馈体(3)上设有与动力体(1)连接的软质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连接结构为连接带(5),所述连接带(5)一端设有膨大端,通过所述反馈体(3)上设有的夹槽(6)卡接限位并部分缠绕在反馈体(3)外侧;
在远离膨大端一侧设有拉孔(7),所述动力体(1)一端延伸出导电体(2)外部并在其端部设有与拉孔(7)配合的拉钩(8)。
10.一种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内部设有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热脱扣结构,包括作为固定结构的壳体(9),所述壳体(9)内设有压敏电阻(10),所述压敏电阻(10)的接入端与外部电路连接,压敏电阻(10)的接出端通过低温锡焊与所述导电体(2)的接入端连接,所述导电体(2)的接出端与外部电路连接。
CN202020935930.7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Active CN211907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5930.7U CN21190736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5930.7U CN21190736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7368U true CN211907368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5930.7U Active CN21190736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7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9282B6 (cs) * 2021-06-01 2022-07-13 Saltek S.R.O Zařízení pro ochranu proti nadproudu, zejména pro ochranu svodičů přepětí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9282B6 (cs) * 2021-06-01 2022-07-13 Saltek S.R.O Zařízení pro ochranu proti nadproudu, zejména pro ochranu svodičů přepětí
US11909202B2 (en) 2021-06-01 2024-02-20 Saltek S.R.O.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for surge arrester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4538B2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disconnection accessory
CN202434278U (zh) 电气设备
CN211907368U (zh)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WO2014071628A1 (zh) 具有短路电流保护功能的电涌保护器
CN107634511B (zh) 电涌保护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CN102780217A (zh) 电涌保护装置
CN112398083A (zh) 一种小型化过电压保护器
EP3232460B1 (en)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and thermal tripping mechanism thereof
CN108878086B (zh) 一种交直流通用的改进型电涌保护器
CN211908358U (zh) 一种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及其浪涌保护器
CN210490455U (zh) 一种整体式电涌保护器
CN111477521A (zh) 一种热脱扣结构及其采用该结构的浪涌保护器
CN111477520A (zh) 一种集成有ssd模块的浪涌保护器
CN215266717U (zh) 一种信号spd的底座总线引出结构
CN212257310U (zh) 一种推入安装式浪涌保护器
CN211907369U (zh) 一种集成有ssd模块的浪涌保护器
WO2013067923A1 (zh) 电涌保护器的脱扣机构和电涌保护器
CN205595786U (zh) 一种18mm浪涌保护器
CN209843646U (zh) 具有过欠压保护组件的断路器
CN220368472U (zh) 一种新型spd组件
CN214479590U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
CN219801895U (zh) 一种浪涌保护器及电源机箱
CN219553554U (zh) 热脱扣装置及断路器
CN110350501B (zh) 三相电涌保护装置
CN216412989U (zh) 一种spd热脱扣显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