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3180U -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3180U
CN211903180U CN202020638398.2U CN202020638398U CN211903180U CN 211903180 U CN211903180 U CN 211903180U CN 202020638398 U CN202020638398 U CN 202020638398U CN 211903180 U CN211903180 U CN 211903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fixed plate
device case
clamp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83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
刘志强
刘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Chang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hai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hai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hai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83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3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3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3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包括设置于合适位置的固定板与装置箱,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装置箱配合的卡条,所述卡条与装置箱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装置箱的卡合机构,所述装置箱的内部设有矩形腔,所述固定板以及矩形腔的内部设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温控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固定板角度的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一起带动制冷器以及制热器运行,进而完成制冷或者制热。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太阳能更没有能源短缺这一说法,其种种优点决定了其在能源更替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空气能,是指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量。热泵可以实现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并传到高温物体或环境的作用,这技术叫做空气源热泵。热泵的使用需要消耗电能或者热能。空气源热泵可以制热、采暖、烘干等多个领域。
现有的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现有的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在安装时容易出现固定不牢的情况,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降低了机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包括设置于合适位置的固定板与装置箱,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装置箱配合的卡条,所述卡条与装置箱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装置箱的卡合机构,所述装置箱的内部设有矩形腔,所述固定板以及矩形腔的内部设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温控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固定板角度的转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卡合机构包括与装置箱的外壁固定连接的卡块,所述卡条的内部设有滑道,所述卡块插入滑道的内部并与卡条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内部设有圆腔,所述圆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缘于圆腔的内部套设有弹簧,所述滑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圆腔的侧壁弹性连接,所述卡条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滑杆的前端贯穿圆腔的侧壁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且与卡条卡紧。
优选地,所述温控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底部的光电转化器,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有与光电转化器配合的导线,所述矩形腔的内部设有与导线电性连接的空气能热泵。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通过转杆与底座前端的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后端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固定块的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杆的后端贯穿圆腔的底壁并延伸至装置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用于推拉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矩形腔的内部于空气能热泵的侧方设有制冷器以及制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卡合机构,可以将空气能热泵卡紧于太阳能板的背部,避免其出现固定不牢的情况,也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
2、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可以对太阳能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充分的利用光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的太阳能板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板、3太阳能板、4光电转化器、5装置箱、6导线、7固定块、8液压杆、9支撑块、10卡条、11滑道、12卡块、13圆腔、14滑杆、15弹簧、16滑板、17矩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包括设置于合适位置的固定板2与装置箱5,固定板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装置箱5配合的卡条10,卡条10与装置箱5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装置箱5的卡合机构,装置箱5的内部设有矩形腔17,固定板2以及矩形腔17的内部设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温控机构,固定板2的下方设有底座1,底座1与固定板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固定板2角度的转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卡合机构包括与装置箱5的外壁固定连接的卡块12,卡条10的内部设有滑道11,卡块12插入滑道11的内部并与卡条10滑动连接,卡块12的内部设有圆腔13,圆腔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6,滑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的外缘于圆腔13的内部套设有弹簧15,滑板16的底部通过弹簧15与圆腔13的侧壁弹性连接,卡条10的内壁设有卡槽,滑杆14的前端贯穿圆腔13的侧壁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且与卡条10卡紧。
具体的,温控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2底部的光电转化器4,固定板2的后端设有与光电转化器配合的导线6,矩形腔17的内部设有与导线6电性连接的空气能热泵。
具体的,转动机构包括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9,两个支撑块9的内部通过转杆与底座1前端的支撑杆转动连接,固定板2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后端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液压杆8,液压杆8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固定块7的中部转动连接,滑杆14的后端贯穿圆腔13的底壁并延伸至装置箱5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用于推拉的限位块,矩形腔17的内部于空气能热泵的侧方设有制冷器以及制热器,可以通过制冷器以及制热器运行完成制冷或者制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底座1设置于合适的位置,然后再将通过液压杆8调节固定板2的角度,使得太阳能板10可以充分的利用光能,提高其工作效率,随后再将装置箱5后端的卡块12对准卡条10内部的滑道11插入,使得位于圆腔13内部的滑板16可以在弹簧15的弹力下将滑杆14向前推动,使得滑杆14的前端可以插入卡条10内部的卡槽中,将装置箱5与卡条10卡紧,避免其出现固定不牢的情况,随后再启动位于矩形腔17内部的空气能热泵,使得太阳能板10可以通过光电转化器4发出电能,与空气能热泵一起带动制冷器以及制热器运行,进而完成制冷或者制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包括设置于合适位置的固定板(2)与装置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装置箱(5)配合的卡条(10),所述卡条(10)与装置箱(5)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装置箱(5)的卡合机构,所述装置箱(5)的内部设有矩形腔(17),所述固定板(2)以及矩形腔(17)的内部设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温控机构,所述固定板(2)的下方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与固定板(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固定板(2)角度的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与装置箱(5)的外壁固定连接的卡块(12),所述卡条(10)的内部设有滑道(11),所述卡块(12)插入滑道(11)的内部并与卡条(10)滑动连接,所述卡块(12)的内部设有圆腔(13),所述圆腔(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6),所述滑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的外缘于圆腔(13)的内部套设有弹簧(15),所述滑板(16)的底部通过弹簧(15)与圆腔(13)的侧壁弹性连接,所述卡条(10)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滑杆(14)的前端贯穿圆腔(13)的侧壁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且与卡条(10)卡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2)底部的光电转化器(4),所述固定板(2)的后端设有与光电转化器配合的导线(6),所述矩形腔(17)的内部设有与导线(6)电性连接的空气能热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块(9),两个所述支撑块(9)的内部通过转杆与底座(1)前端的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后端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固定块(7)的中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4)的后端贯穿圆腔(13)的底壁并延伸至装置箱(5)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用于推拉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腔(17)的内部于空气能热泵的侧方设有制冷器以及制热器。
CN202020638398.2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Active CN211903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8398.2U CN211903180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8398.2U CN211903180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3180U true CN211903180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8398.2U Active CN211903180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3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9699B1 (ko) 2021-12-16 2023-05-04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마스크 세절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9699B1 (ko) 2021-12-16 2023-05-04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마스크 세절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2240U (zh) 热泵型光伏光热复合装置
CN211903180U (zh) 一种通过太阳能、空气能、光能、电能驱动制冷制热的机组
CN202885283U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103807122B (zh) 太阳能温差发电机
CN204830566U (zh) 一种节能制冷供暖系统
CN104184401B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热电联供综合系统
CN217131371U (zh) 一种电锅炉以及电锅炉与太阳能的集成采暖控制系统
CN211701970U (zh) 一种电热联产的太阳能板
CN204832972U (zh) 一种太阳能二维跟踪装置
CN211902222U (zh) 一种可调节支撑高度的火力发电机
CN203880969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集热循环系统
CN210320238U (zh) 一种蓄能式超导供暖设备
CN208382327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管和地热互补组合式供暖供热系统
CN206361962U (zh) 一种抛物面槽式水平轴跟踪太阳能集热器
CN202772812U (zh) 一种微电站太阳能热水器
CN212063913U (zh) 一种旋转式光伏电池片的太阳能发电光热组件
CN216011016U (zh) 一种可快速增温的空气能供暖装置
CN220935113U (zh) 一种光伏发电组件
CN205545059U (zh) 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墙
CN213960019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控制装置
CN220728645U (zh) 一种具有热能串联功能的热泵
CN219760700U (zh) 一种易安装的太阳能控制器
CN215002321U (zh) 一种光热发电系统的蓄能装置
CN21846930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热泵机
CN215897643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光电结合一体机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6

Address after: 255000 No.6, South Branch 1 road, Zib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xieying village, Fangzhen Town,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ibo Chang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South Branch 1st Road, Zib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onghai Ener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