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9182U -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9182U
CN211899182U CN201922424388.9U CN201922424388U CN211899182U CN 211899182 U CN211899182 U CN 211899182U CN 201922424388 U CN201922424388 U CN 201922424388U CN 211899182 U CN211899182 U CN 211899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tter
plate portion
wind
linkage segmen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43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刚
文铁军
周循
杨军
王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43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9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9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9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还包括弹簧板,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通过弹簧板连接,弹簧板包括第一连接板部、第二连接板部以及中间板部,第一连接板部至少部分贴合安装于第一连接段的上表面,第二连接板部至少部分贴合安装于第二连接段的上表面,弹簧板一体成型且第一连接板部、中间板部以及第二连接板部依次连接形成Z字形;还提供一种弹性抗风支撑系统,包括上述弹性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中,通过弹性连接件将水平支撑桁架与天沟连接为一个整体,天沟受到的水平风载可以通过弹性连接件直接传递至水平支撑桁架,从而可以提高天沟的抗风能力,且能够显著降低天沟耗钢量,安装简单,可靠性较强。

Description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厂房纵向墙皮柱柱顶水平风荷载需通过转换构件传递至主厂房柱,特别是基本风压和墙皮柱受荷面积较大时,柱顶水平抗风构件是纵向墙皮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
当前,纵向墙皮柱柱顶通常采用天沟单独作为抗风传力构件,柱顶水平风载通过天沟传递至两侧的主厂房柱,在最不利作用下,天沟同时承载竖向积水荷载和水平风荷载,由于天沟槽体为开口不对称截面,剪心与荷载作用点不共面,从而引起双向不平衡弯矩的不利作用,受力工况复杂,在工程精细化设计中难以把控;尤其是在抽柱(拔柱)厂房处,天沟整体跨度很大,若同时承载双向不平衡作用力,工程实践证明需大大增加天沟截面尺寸,甚至需要专设抗风构件才能达到承载要求,因此造成单位耗钢量明显上升,经济性较差。由此可以看出以往通常做法有以下几点不足:
1.采用天沟单独作为柱顶抗风转换构件,最不利工况下造成双向不平衡弯矩的不利作用,尤其对于异形开口截面构件,受力复杂,工程精细化设计难以把握。
2.抗风传力不直接,风载需经水平抗弯构件转换,传递路径复杂。
3.超长天沟抗风时,需增加天沟截面尺寸和相关构造,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弹性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连接件,包括可与天沟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段以及可与水平支撑桁架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段,还包括弹簧板,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所述弹簧板连接,所述弹簧板包括第一连接板部、第二连接板部以及中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至少部分贴合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部至少部分贴合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上表面,所述弹簧板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部、所述中间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部依次连接形成Z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板的坡度为1.5-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具有可与天沟的加劲肋配合的第一U型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具有可与天沟的加劲肋配合的第二U型槽口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部与所述中间板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部与所述中间板部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为L型弯折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弹簧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性抗风支撑系统,包括天沟、水平支撑桁架以及屋面梁,所述水平支撑桁架与所述天沟平行安设于所述屋面梁上,且所述天沟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桁架的外侧,还包括上述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天沟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水平支撑桁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支撑桁架包括内檩、边檩以及若干斜支撑,所述内檩与所述边檩平行设置且所述边檩靠近所述天沟,每一所述斜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边檩与所述内檩,各所述斜支撑与所述边檩形成K形或KT形节点,且所述斜支撑两两交叉形成十字交叉节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墙皮柱,各所述墙皮柱沿所述天沟的纵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天沟安装固定于各所述墙皮柱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天沟与水平支撑桁架之间增设有弹性连接件,由此天沟、弹性连接件与水平支撑桁架整体形成了水平抗风结构体系,通过弹性连接件可以将天沟的水平风载直接传递至水平支撑桁架,传递路径直接,以避免天沟为独立的抗风部件,天沟只承载竖向荷载作用,即使天沟跨度较大时,因水平支撑桁架具有良好的水平承载能力,通过弹性连接件传递水平风载后,天沟截面尺寸和构造措施均可保持不变,实现标准化,提高了工程适应性,显著降低天沟耗钢量,安装简单,可靠性较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抗风支撑系统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弹性抗风支撑系统的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位图1的的弹性抗风支撑系统的弹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抗风支撑系统,主要用作屋面抗风体系,具体是针对钢结构屋面,包括天沟1、水平支撑桁架3以及屋面梁2,这里的屋面梁2也可以为屋架,天沟1与水平支撑桁架3平行布设在屋面梁2上,其中天沟1位于外侧是安装固定于屋面梁2的端部牛腿上,水平支撑桁架3位于内侧,其与天沟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一般为250-450mm,且两者不是完全位于同一水平面,水平支撑桁架3具有一定的屋面坡度;支撑系统还包括若干连接件,各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水平支撑桁架3与天沟1,且各连接件沿天沟1的纵向依次间隔垂直分布于水平支撑桁架3与天沟1之间,即在天沟1与水平支撑桁架3之间布可设有1个或多个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两者连接为水平抗风系统,通常相邻柱距较大时,即两个屋面梁2之间具有较大间距时,则在相邻的两个屋面梁2之间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连接件,以将水平支撑桁架3与天沟1连接为整体抗风系统,至于连接件通常采用弹性连接件4,其沿竖直方向上可实现一定的弹性变形,若连接件采用刚性构件时,比如钢管或型钢之类时,则在连接件的一端应形成竖向可滑动的连接装置,以使连接件可以实现竖向位移而不会产生水平相对位移。本实用新型中,在天沟1与水平支撑桁架3之间增设弹性连接件4,使得即使相邻两个屋面梁2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时,天沟1与水平支撑桁架3之间也形成了水平抗风连接关系,由此天沟1、弹性连接件4以及水平支撑桁架3形成水平抗风结构体系,通过弹性连接件4可以将天沟1的水平风载直接传递至水平支撑桁架3,传递路径直接,以避免天沟1为独立的抗风部件,天沟1仅承载竖向荷载作用,即使天沟1跨度较大时,通过弹性连接件4传递风载后,天沟1截面尺寸和构造措施均可保持不变,提高了工程适应性,显著降低天沟1耗钢量,安装简单,可靠性较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见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性连接件4,该弹性连接件4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支撑系统中,弹性连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段41、第二连接段42以及弹簧板43,第一连接段41安装固定于天沟1上,第二连接段42安装固定于水平支撑桁架3上,弹簧板43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段41与第二连接段42,其中弹簧板43可采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钢、耐候钢或不锈钢等。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4的主体部分为弹簧板43,第一连接段41与第二连接段42为弹性连接件4转接部件,其中第一连接段41焊接于天沟1上,弹簧板43通过与第一连接段41连接以达到与天沟1固定的目的,通常弹簧板43与第一连接段41之间采用永久螺栓或焊接连接固定,而第二连接段42则是焊接于水平支撑桁架3的边檩上,弹簧板43也是通过与第二连接段42采用永久螺栓连接或焊接以达到与水平支撑桁架3连接固定的目的。
参见图3-图5,细化弹簧板43的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板部431、第二连接板部432以及中间板部433,当然弹簧板43为一体成型,具体是采用冷弯的方式成型,将其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连接板部431与第一连接段41连接固定,第二连接板部432则是用于与第二连接段42连接固定,中间板部433则位于第一连接板部431与第二连接板部432之间,三者连接形成Z字形,由此可以表明,第一连接板部431位于第二连接板部432下方,中间板部433沿第一连接板部431至第二连接板部432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在第一连接板部431与第一连接段41安装时,第一连接板部431整体位于第一连接段41上,且两者之间相互贴合,然后采用永久螺栓或焊缝将两者固定,由于天沟1整体处于水平状态,则第一连接段41与第一连接板部431整体也均水平设置。同理,第二连接板部432也是整体贴合于第二连接段42上,然后采用永久螺栓或焊缝将两者固定,但是由于水平支撑桁架3沿远离天沟1的方向向上倾斜,则第二连接板部432与第二连接段42也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与水平支撑桁架3的屋面坡度相同,一般来说,为了使得第二连接段42与边檩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第二连接段42为L型弯折板构件,通常采用角钢,其肢背与边檩31的腹板贴合焊接,第二连接板部432则是贴合安装于其肢尖上表面,且第二连接板部432的末端与边檩31腹板之间的距离为5-20mm。对于中间板部433,其倾斜角度一般大于第二连接板部432的倾斜角度,通常中间板部433的坡度为1.5-3之间,其水平投影长度为80-250mm,且宽度为120-200mm,厚度为6-16mm,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弹簧板43,其整体坡度不是很大,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水平方向的平面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风载,进而可以将天沟1承受的水平风载传递至水平支撑桁架3,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实现一定的变形,以适应竖向载荷引起的竖向位移。
参见图2以及图4,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在天沟1朝向水平支撑桁架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劲肋11,各加劲肋11均为竖直设置且沿天沟1的纵向依次间隔设置,天沟1整体呈矩形开口的槽体结构,在天沟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若干加劲肋11,且顶部两侧均具有上翼缘12,加劲肋11则由对应侧的上翼缘12向下延伸。每一弹性连接件4均对应有一加劲肋11,第一连接段41具有供对应加劲肋11插入的第一U型槽口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41与第一连接板部431均需要与对应的加劲肋11配合,在第一连接板部431上也设置有第二U型槽口434,在安装时,先安装加劲肋11,再将第一连接段41安装至天沟1的外壁上,且在安装过程中加劲肋11位于第一U型槽口411内,第一连接段41的端部与天沟1外壁接触且焊接,且第一连接段41的第一U型槽口411的边沿与对应的加劲肋11的两侧表面接触焊接,进而保证第一连接段41与天沟1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然后将第一连接板部431贴合于第一连接段41上表面,第一连接板部431的端部与天沟1外壁之间的距离为5-20mm,将第一连接板部431与第一连接段41永久螺栓或焊缝连接固定,一般采用两个永久螺栓连接,且两个永久螺栓分别位于加劲肋11的两侧对称布置。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沟1,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支撑系统上,在天沟1内设置有若干内撑杆13,各内撑杆13均连接天沟1的两侧壁板,且各内撑杆13沿天沟1的纵向依次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中,内撑杆13通常采用钢管或者角钢,其沿天沟1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且安装后的顶面低于天沟1的上翼缘12的顶部,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一般为10-25mm,通过内撑杆13可以更好的保证天沟1开口截面的整体稳定性。每一弹性连接件4对应有一内撑杆13,内撑杆13与对应的弹性连接件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当然这里的所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不是指内撑杆13与弹性连接件4为平面结构,只是表明两者的轴线(或者中心线)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或者两者中心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移,但是偏移量比较小,内撑杆13的个数可以与弹性连接件4相同,两者一一对应,也可以是内撑杆13的个数多于弹性连接件4,以更好的实现集中传力处的构件整体稳定性。
再次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平支撑桁架3,该水平支撑桁架3也能够应用于上述的支撑系统,细化水平支撑桁架3的结构,其包括边檩31、内檩32以及若干斜支撑33,每一斜支撑33的两端分别连接内檩32与边檩31,两根斜支撑33可交叉形成十字交叉节点,当然这里所谓的十字交叉节点,不是指两根斜支撑33之间一定垂直,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边檩31与内檩32平行设置且均沿天沟1的纵向延伸,其中边檩31是靠近天沟1设置。本实施例中,边檩31与内檩32之间通过斜支撑33和支撑竖杆35连接为整体的水平支撑桁架3,由于水平支撑桁架3整体有一定的坡度,因此边檩31低于内檩32。另外,边檩31与内檩32之间可设置若干根支撑竖杆35,各支撑竖杆35沿边檩31的纵向依次间隔布置,各斜支撑与边檩形成K形或KT形节点。
优化上述实施例,当弹性连接件4对应有一水平支撑桁架3的斜支撑33十字交叉节点时,则弹性连接件4对应的斜支撑33十字交叉节点与边檩31之间设置附加支撑杆34连接,弹性连接件4与对应的附加支撑杆3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当每一弹性连接件4对应有一水平支撑桁架3的支撑竖杆35时,即位于K形或KT形节点处,则不用设置附加支撑杆34。本实施例中,水平支撑桁架3还增设有附加支撑杆34,且附加支撑杆34与斜支撑33交叉点对应,其一端连接斜支撑33交叉点,另一端连接靠近边檩31,且附加支撑杆34还对应弹性连接件4,且两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当然这里的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也是指附加支撑杆34的轴线与对应弹性连接件4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或者两者中心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移,但是偏移量比较小,进而表明形成对应关系的内撑杆13、弹性连接件4以及附加支撑杆34或支撑竖杆35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以使得风载传力体系最优化。
参见图2,进一步地,支撑系统还包括有若干墙皮柱5,各墙皮柱5沿天沟1的纵向依次间隔布置,天沟1安装固定于各墙皮柱5上。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榀屋面梁2距离较大时,则在相邻的两榀屋面梁2之间可布设有多根墙皮柱5,可以实现多点传力路径。细化墙皮柱5的结构,其包括上柱51与下柱52,其中下柱52为承载主体,上柱51焊接于下柱52的外侧,这里的外侧为远离天沟1的一侧,在下柱52的顶部设置牛腿53,天沟1架设于下柱52的牛腿53上,具体是天沟1的底板焊接于下柱52牛腿53上,且天沟1位于上柱51的内侧,由于下柱52的牛腿53宽度大于天沟1的宽度,因此天沟1与上柱5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为50-200mm,在天沟1对应墙皮柱5一侧的上翼缘12顶部焊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延伸至上柱51且与上柱51焊接,另外当将天沟1安设于下柱52的牛腿53上,弹簧板43高于牛腿53顶部60-150mm。墙皮柱5与弹性连接件4之间为一一对应关系,连接板14与对应的弹性连接件4也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由此连接板14、内撑杆13、弹性连接件4以及附加撑杆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以使得风载传力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弹性连接件,包括可与天沟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段以及可与水平支撑桁架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板,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所述弹簧板连接,所述弹簧板包括第一连接板部、第二连接板部以及中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至少部分贴合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部至少部分贴合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上表面,所述弹簧板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板部、所述中间板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部依次连接形成Z字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的坡度为1.5-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具有可与天沟的加劲肋配合的第一U型槽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具有可与天沟的加劲肋配合的第二U型槽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部与所述中间板部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部与所述中间板部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为L型弯折板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弹簧板。
8.一种弹性抗风支撑系统,包括天沟、水平支撑桁架以及屋面梁,所述水平支撑桁架与所述天沟平行安设于所述屋面梁上,且所述天沟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桁架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天沟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水平支撑桁架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抗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桁架包括内檩、边檩以及若干斜支撑,所述内檩与所述边檩平行设置且所述边檩靠近所述天沟,每一所述斜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边檩与所述内檩,各所述斜支撑与所述边檩形成K形或KT形节点,且所述斜支撑两两交叉形成十字交叉节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抗风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墙皮柱,各所述墙皮柱沿所述天沟的纵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天沟安装固定于各所述墙皮柱上。
CN201922424388.9U 2019-12-30 2019-12-30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Active CN211899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4388.9U CN211899182U (zh) 2019-12-30 2019-12-30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4388.9U CN211899182U (zh) 2019-12-30 2019-12-30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9182U true CN211899182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4388.9U Active CN211899182U (zh) 2019-12-30 2019-12-30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9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1617B (zh) 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CN104563494A (zh) 一种用于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撑架的转换支撑体系及施工工法
CN212104753U (zh) 抗风支撑结构
CN209686600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装配式节点
CN211899182U (zh) 弹性连接件以及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CN211899181U (zh) 弹性抗风支撑系统
CN205259356U (zh) 一种山墙面女儿墙柱悬挑节点
CN111470021A (zh) 烟囱及船舶
CN214362912U (zh) 现浇上横梁支撑架
CN208965744U (zh) 用于单层建筑的钢屋架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CN211285971U (zh) 一种屋面钢梁与托架梁刚接节点
CN21311561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装置
CN207620455U (zh) 用于500千伏hgis变电站的联合构架
CN107090943B (zh) 隅撑拉条作为檩条支点的轻钢屋面体系
CN201883621U (zh) 屋顶自然通风器下钢梁与屋面钢梁或钢屋架连接节点
CN206873758U (zh) 一种隅撑拉条作为檩条支点的轻钢屋面体系
CN221095404U (zh) 一种顶齐梁贯通式装配节点结构
CN217733772U (zh) 一种导梁连接装置
CN219886566U (zh) 一种空间扭转塔梁锚固区局部结构
CN219909374U (zh) 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节点连接件
CN211851019U (zh) 一种既有预应力屋面新增结构柱节点结构
CN220686297U (zh) 一种厂房装配式钢混凝土排架结构
CN221095445U (zh) 一种简支檩条改连续檩条的结构
CN217460960U (zh) 一种预制钢结构屋面梁
CN217690450U (zh) 一种广告牌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