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234U -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234U
CN211880234U CN202020324645.1U CN202020324645U CN211880234U CN 211880234 U CN211880234 U CN 211880234U CN 202020324645 U CN202020324645 U CN 202020324645U CN 211880234 U CN211880234 U CN 211880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uffer spring
movably connected
pull ro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46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ning Yongda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ning Yongda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ning Yongda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ning Yongda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46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0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2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风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该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包括安装座、马达、减震装置、支撑底座、缓冲柱、加固块及减震块,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马达。通过减震装置中支撑柱将马达震动传递至凹槽内的第一缓冲弹簧,活动杆沿侧槽移动挤压第一缓冲弹簧,支撑柱受力下移,安装座下移,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的角度变小,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连接处向两侧移动,拉动第一拉杆左移,第一拉杆拉动活塞筒内的第二缓冲弹簧实现二次缓冲,第二拉杆、拉环和第三缓冲弹簧的配合,实现第二拉杆受第三缓冲弹簧的弹力,对第一拉杆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达到了趋于稳定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马达架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背景技术
工业风机是指专门用于隧道、地下车库、高级民用建筑、冶金、厂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消防高温排烟的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口集流器、导流片、电动机等部件组成。
目前的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存在以下不足,在马达开始工作后,马达会产生震动,而震动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容易造成机械磨损及连接部件松弛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具备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及防护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在马达开始工作后,马达会产生震动,而震动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容易造成机械磨损及连接部件松弛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包括安装座、马达、减震装置、支撑底座、缓冲柱、加固块及减震块,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中端活动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中部套设有加固块,所述缓冲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马达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块。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中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及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槽,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活塞筒的内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缓冲弹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减震装置,且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对称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两侧及支撑底座的顶部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及底端均设有滑块,且滑块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槽。
进一步的,所述侧槽开设在凹槽内两侧,且侧槽的长度小于凹槽的槽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且活动销轴与第一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靠近活塞筒的一端均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长度大于第二缓冲弹簧及第三缓冲弹簧的横截面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拉环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拉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工业风机用马达架,通过减震装置中支撑柱将马达震动传递至凹槽内的第一缓冲弹簧,使得活动杆沿侧槽移动挤压第一缓冲弹簧,而支撑柱受力下移,带动安装座下移,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的角度变小,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连接处向两侧移动,拉动第一拉杆左移,通过第一拉杆拉动活塞筒内的第二缓冲弹簧实现二次缓冲,通过第二拉杆、拉环和第三缓冲弹簧的配合,实现第二拉杆受第三缓冲弹簧的弹力,对第一拉杆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达到了趋于稳定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马达架的减震效果。
2、该工业风机用马达架,通过设置缓冲柱、加固块及减震块的设置,加固块防止缓冲柱长期使用造成的变形,提高了缓冲柱的使用寿命,减震块设置在马达的尾部,降低震动传递的效果,以提高了对马达震动的防护作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 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2、马达;3、减震装置;301、支撑柱;302、凹槽;303、第一缓冲弹簧;304、侧槽;305、活动杆;306、第一支撑杆;307、第二支撑杆;308、第一拉杆;309、活塞筒;310、第二缓冲弹簧;311、第二拉杆;312、第三缓冲弹簧;313、拉环;4、支撑底座;5、缓冲柱;6、加固块;7、减震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包括安装座1、马达2、减震装置3、支撑底座4、缓冲柱5、加固块6及减震块7,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马达2,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3,安装座1的顶部中端活动连接有缓冲柱5,缓冲柱5的中部套设有加固块6,缓冲柱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底座4,马达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块7。
减震装置3包括支撑柱301,支撑柱30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的底部两侧,安装座1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减震装置3,且支撑柱301的数量为四个,对称安装在安装座1的底部两侧及支撑底座4的顶部两侧,支撑柱301的底部中端开设有凹槽302,凹槽302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03,第一缓冲弹簧30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305,活动杆305的顶端及底端均设有滑块,且滑块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槽304,活动杆305的顶端及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槽304,侧槽304开设在凹槽302内两侧,且侧槽304的长度小于凹槽302的槽深,支撑柱301的底部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6,第一支撑杆3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07,第一支撑杆306的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拉杆308,第一支撑杆306及第二支撑杆307的连接处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且活动销轴与第一拉杆308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拉杆308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活塞筒309,活塞筒309内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310,活塞筒309的内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三缓冲弹簧312,第三缓冲弹簧31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拉杆311,第一拉杆308及第二拉杆311靠近活塞筒309的一端均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长度大于第二缓冲弹簧310及第三缓冲弹簧312的横截面直径,第二拉杆311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拉环313,拉环3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拉环313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05。
在使用时,通过减震装置3中支撑柱301、凹槽302、第一缓冲弹簧303、侧槽304、活动杆305、第一支撑杆306、第二支撑杆307、第一拉杆308、活塞筒309、第二缓冲弹簧310、第二拉杆311、第三缓冲弹簧312及拉环313之间的配合设置,在马达2开始工作后,会产生震动,影响设备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容易造成机械磨损及连接部件松弛的问题,而通过支撑柱301将马达2震动传递至凹槽302内的第一缓冲弹簧303,使得活动杆305沿侧槽304移动挤压第一缓冲弹簧303,而支撑柱301受力下移,带动安装座1下移,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306及第二支撑杆307之间形成的角度变小,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306及第二支撑杆307连接处向两侧移动,拉动第一拉杆308左移,通过第一拉杆308拉动活塞筒309内的第二缓冲弹簧310实现二次缓冲,通过第二拉杆311、拉环313和第三缓冲弹簧312的配合,实现第二拉杆311受第三缓冲弹簧312的弹力,对第一拉杆308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达到了趋于稳定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马达架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缓冲柱5、加固块6及减震块7的设置,加固块6防止缓冲柱5长期使用造成的变形,提高了缓冲柱5的使用寿命,减震块7设置在马达2的尾部,降低震动传递的效果,以提高了对马达2震动的防护作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马达2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包括安装座(1)、马达(2)、减震装置(3)、支撑底座(4)、缓冲柱(5)、加固块(6)及减震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马达(2),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3),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中端活动连接有缓冲柱(5),所述缓冲柱(5)的中部套设有加固块(6),所述缓冲柱(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底座(4),所述马达(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减震块(7);
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支撑柱(301),所述支撑柱(30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柱(301)的底部中端开设有凹槽(302),所述凹槽(302)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03),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0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305),所述活动杆(305)的顶端及底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槽(304),所述支撑柱(301)的底部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6),所述第一支撑杆(3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07),所述第一支撑杆(306)的底端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拉杆(308),所述第一拉杆(308)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活塞筒(309),所述活塞筒(309)内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310),所述活塞筒(309)的内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三缓冲弹簧(312),所述第三缓冲弹簧(31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拉杆(311),所述第二拉杆(311)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拉环(3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减震装置(3),且支撑柱(301)的数量为四个,对称安装在安装座(1)的底部两侧及支撑底座(4)的顶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05)的顶端及底端均设有滑块,且滑块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侧槽(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304)开设在凹槽(302)内两侧,且侧槽(304)的长度小于凹槽(302)的槽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06)及第二支撑杆(307)的连接处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且活动销轴与第一拉杆(308)的一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308)及第二拉杆(311)靠近活塞筒(309)的一端均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长度大于第二缓冲弹簧(310)及第三缓冲弹簧(312)的横截面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3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拉环(313)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05)。
CN202020324645.1U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80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4645.1U CN211880234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4645.1U CN211880234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234U true CN211880234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9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464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80234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0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15077U (zh) 一种桥梁减震装置
CN11335666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1880234U (zh) 一种工业风机用马达架
CN111750031A (zh) 一种冶金生产行业机电设备用的降噪减震装置
CN108980268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机械设备用支撑装置
CN2169737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抗震缓冲基座
CN111271547A (zh) 一种减震底座
CN210949669U (zh) 一种矿山机电设备的减震保护机构
CN209891771U (zh) 一种观光亭减震装置
CN211369200U (zh)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固定支架
CN210919929U (zh) 一种高承载力泡沫铝隔震器
CN218750112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脚轮支架结构
CN220487946U (zh) 一种风机安装用风机保护机构
CN214367001U (zh) 一种船用可调螺旋桨的立式液压动力单元
CN219672287U (zh) 一种钢管塔用固定辅助装置
CN214272442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
CN21811676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CN10895190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震结构
CN217105634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钢结构
CN215402479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加固基座缓冲装置
CN220492785U (zh) 具有稳定机构的煤矿用电动机安装座
CN213394344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用抗震支架
CN212771907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CN214579671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弹簧支吊架
CN220978996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