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输出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调节输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输出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颈部肌肉的酸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颈椎病。而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对颈部进行按摩。
但目前市场上的按摩仪产品一般不存在佩戴检测功能,因此,按摩仪在启动电源后,就会一直工作,智能穿戴产品的在未佩戴的情况下仍会继续工作,消耗电池的电量,增加了电池的功耗,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周期短,需要反复进行充电,并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输出电路板和电子设备,该控制输出电路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输出电路板无法实现对其输出的工作电流进行智能化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输出电路板,其中,该控制输出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防护输出电路、检测电路以及主控电路;其中,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源信号;防护输出电路耦接电源电路,防护输出电路外接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以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导电体实现电连接时,生成一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耦接电源电路和防护输出电路,用于在接收到防护输出电路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调节为设定电平状态;主控电路耦接电源电路、防护输出电路以及检测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防护输出电路发送工作电流,且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的电平状态频繁变化时,停止向防护输出电路发送工作电流。
其中,防护输出电路包括相互耦接的第一工作子电路和第二工作子电路,第一工作子电路和第二工作子电路耦接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主控电路,以在主控电路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交替向第一工作子电路和第二工作子电路发送工作电流。
其中,检测电路包括滤波子电路,滤波子电路耦接防护输出电路,以在防护输出电路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时,滤除相应的干扰信号。
其中,滤波子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滤波电容和采样电阻。
其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电压钳位子电路,电压钳位子电路耦接防护输出电路,并与滤波子电路并联,用于抑制防护输出电路发送给检测电路的瞬时高压信号。
其中,电压钳位子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其中,检测电路还包括开关管、防护电阻以及上拉电阻,防护电阻连接电源电路,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防护电阻和主控电路,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开关管的基极连接上拉电阻,并进一步连接至防护输出电路。
其中,控制输出电路板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耦接主控电路,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包括指示灯,以在主控电路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指示灯显示为第一颜色。
其中,主控电路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不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指示灯显示为第二颜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输出电路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控制输出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防护输出电路、检测电路以及主控电路,其中,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源信号,防护输出电路外接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以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导电体实现电连接时,生成一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以使检测电路在接收到防护输出电路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调节为设定电平状态,从而使主控电路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防护输出电路发送工作电流,且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的电平状态频繁变化时,停止向防护输出电路发送工作电流,以能够根据控制输出电路板外接的电极片的导通状态来实现对其输出的工作电流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降低相应电源的功耗,有效延长了电源的使用周期,并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控制输出电路板中的检测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控制输出电路板中的检测电路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不冲突的可以任意结合。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输出电路板1包括:电源电路10、防护输出电路20、检测电路30以及主控电路40。
其中,电源电路10用于提供电源信号,以给控制输出电路板1提供电源。防护输出电路20耦接电源电路10,而防护输出电路20外接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以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导电体实现电连接,例如,在通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与人体形成导通回路时,生成一检测信号,以能够将该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30。
检测电路30耦接电源电路10和防护输出电路20,以在接收到防护输出电路20发送的检测信号时,进一步将该检测电路30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调节为设定电平状态,例如,将检测输出信号由高电平调节为低电平,或将低电平调节为高电平,以发送给主控电路40。
主控电路40耦接电源电路10、防护输出电路20以及检测电路30,以在检测到检测电路30输出给主控电路40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防护输出电路20发送工作电流,其中,防护输出电路20可理解为,负载输出电路,以能够输出相应的负载功率,实现相应功能。
其中,当主控电路40在检测到检测电路30输出给主控电路40的检测输出信号的电平状态频繁变化时,停止向防护输出电路20发送工作电流,以避免频繁停止或开启防护输出电路20的工作电流,且频繁启停控制输出电路板1而给相应电路带来的损伤。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控制输出电路板1用于一低频微电流按摩仪中,以使该按摩仪通过对相应用户进行佩戴检测来调整按摩仪的运行输出。其中,低频微电流按摩仪包括EMS(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电磁敏感度)电路和微控制器,也即防护输出电路20和主控电路40。EMS电路与微控制器的EMS信号输出端连接,且低频微电流按摩仪还包括佩戴检测电路,也即控制输出电路板1中的检测电路30,而该佩戴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EMS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检测EMS电路是否导通,以生成相应的佩戴检测信号,也即检测输出信号,佩戴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佩戴检测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出佩戴检测信号至微控制器,由此可知,佩戴检测电路能够检测用户的佩戴状况,并反馈至微控制器辅助调整按摩仪的运行,以实现智能化控制。
可理解的是,当佩戴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有效佩戴检测信号时,微控制器控制EMS信号输出端持续输出,而当佩戴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无效佩戴检测信号时,微控制器控制EMS信号输出端停止输出,因而,能够实现在用户佩戴完好,两个电极片与人体贴合形成通路时,控制EMS信号输出端持续输出,而在佩戴不好或者没佩戴时,切断输出,从而实现对按摩仪的智能化控制,并节约电源。
可选地,微控制器,也即主控电路40还包括有定时器模块,以在接收到无效佩戴检测信号后,并在预设的定时时间内,仍没有接收到有效佩戴检测信号时,则控制相应按摩仪关机,从而避免佩戴检测电路持续检测或者产品待机浪费电源。
其中,微控制器在预设的时间内接收到反复切换的有效佩戴检测信号或无效佩戴检测信号时,微控制器控制EMS信号输出端停止输出,以在检测到有持续的有效佩戴检测信号才控制EMS信号输出端持续输出。则可以理解是,用户在开机后再将按摩仪佩戴至颈部,并调整佩戴位置的过程中,佩戴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状态可能是反复切换的有效佩戴检测信号或无效佩戴检测信号,这时应能够暂停EMS信号输出,以减少由于接触不良所导致的刺痛感。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输出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防护输出电路、检测电路以及主控电路,其中,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源信号,防护输出电路外接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以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导电体实现电连接时,生成一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以使检测电路在接收到防护输出电路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调节为设定电平状态,从而使主控电路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防护输出电路发送工作电流,以能够根据控制输出电路板外接的电极片的导通状态来实现对其输出的工作电流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降低相应电源的功耗,有效延长了电源的使用周期,并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防护输出电路20进一步包括相互耦接的第一工作子电路210和第二工作子电路220。
其中,第一工作子电路210和第二工作子电路220耦接电源电路10、检测电路30和主控电路40,以使主控电路40在检测到检测电路30输出给主控电路40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也即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导电体,例如,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人体实现电连接而向检测电路30发送检测信号时,交替向第一工作子电路210和第二工作子电路220发送工作电流,以使第一工作子电路210和第二工作子电路220交替输出负载功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子电路210和第二工作子电路220构成为一H桥EMS电路的两个互相连接的子电路,以能够交替导通,并输出负载功率。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检测电路30进一步包括滤波子电路310。
其中,滤波子电路310耦接防护输出电路20,以在防护输出电路20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30时,滤除相应的干扰信号。因而,滤波子电路310可理解为谐振电路,且由于防护输出电路20快速通断切换会产生干扰信号,滤波子电路310能够在接收到相应的检测信号时,滤除相应的高频干扰信号。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检测电路30进一步包括电压钳位子电路320。
其中,电压钳位子电路320耦接防护输出电路20,并与滤波子电路310并联,以能够抑制防护输出电路20在通断切换时,发送给检测电路的瞬时高压信号,从而对检测电路30进行防护。
请继续参见图5,图5是图4中控制输出电路板中的检测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滤波子电路310包括相互并联的滤波电容C和采样电阻R1,以构成谐振电路,滤除相应的干扰信号。电压钳位子电路320与滤波子电路310并联,其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以能够抑制防护输出电路20在通断切换时,发送给检测电路30的瞬时高压信号,以保证相应检测信号的电压稳定。
请参见图6,图6是图4中控制输出电路板中的检测电路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检测电路30进一步包括开关管Q、防护电阻R2以及上拉电阻R3。
其中,防护电阻R2连接电源电路10,开关管Q的集电极连接防护电阻R2和主控电路40,开关管Q的发射极接地,开关管Q的基极连接上拉电阻R3,并通过一上拉电阻R3连接至防护输出电路20。
可选地,检测电路30通过上拉电阻R3将检测信号输入端的电压由低电平拉高到高电平,以将检测信号转换为高电平的检测输出信号。其中,检测输出信号在高电平时有效,在低电平时无效,以在输入给主控电路40时,实现在检测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由主控电路40向防护输出电路20输出工作电流,而在检测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不输出相应的工作电流。可理解的是,当将该检测输出信号作为按摩仪中的佩戴检测信号时,则可相应实现在没有佩戴该按摩仪时,无法通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与人体生成相应检测信号,该低按摩仪不工作,而在佩戴该按摩仪时,能够生成相应检测信号,从而使该按摩仪工作。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是在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输出电路板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输出电路板1进一步包括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50。
其中,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50耦接主控电路40,且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50包括指示灯,以在主控电路40检测到检测电路30输出给主控电路40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工作状态指示子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使相应指示灯显示为第一颜色,而当主控电路40检测到相应的检测输出信号不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将该指示灯调节显示为第二颜色,以直观显示出当前控制输出电路板1的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黄色等颜色中的任意两种不同颜色,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总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输出电路板。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控制输出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防护输出电路、检测电路以及主控电路,其中,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源信号,防护输出电路外接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以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通过导电体实现电连接时,生成一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检测电路,以使检测电路在接收到防护输出电路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将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调节为设定电平状态,从而使主控电路在检测到检测电路输出给主控电路的检测输出信号为设定电平状态时,向防护输出电路发送工作电流,以能够根据控制输出电路板外接的电极片的导通状态来实现对其输出的工作电流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降低相应电源的功耗,有效延长了电源的使用周期,并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