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8381U -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8381U
CN211878381U CN201821578150.0U CN201821578150U CN211878381U CN 211878381 U CN211878381 U CN 211878381U CN 201821578150 U CN201821578150 U CN 201821578150U CN 211878381 U CN211878381 U CN 211878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glass
fpc
backlight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81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小和
郑瑞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781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8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8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8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FPC贴合在下片玻璃背向背光板一侧表面的非可视区域,且下片玻璃与FPC相接触的端部朝向FPC一侧设置有倒角,从而在下片玻璃与FPC之间形成一缺口,并在该缺口出填充有固定胶。将上述固定胶填充至下片玻璃与FPC之间的缺口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胶在固化后突出下片玻璃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少FPC的弯折处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边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以及显示产品行业的发展,显示模组无论是从性能还是生产工艺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相应的,用户对于显示产品的细节,外观等具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阶段,显示模组均需要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与外部电源等部件相互电连接,从而使得显示模组可以有效的进行工作。在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需要突出显示模组一定距离,再绕至显示模组的背部,最后在显示模组的背部与外部电源等结构相互电连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柔性电路板需要突出显示模组一定距离,再绕至显示模组的背部,而上述柔性电路板突出显示模组的部分需要设置在显示模组的边框中,这将导致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边框通常较宽,从而导致显示模组的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可以有效减少显示模组的边框宽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具有较窄的边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背光板;
位于所述背光板发光表面的下偏光片;
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下片玻璃;
与所述下片玻璃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相贴合的FPC;其中,所述下片玻璃与所述FPC相接触的端部朝向所述FPC一侧设置有倒角,以在所述下片玻璃与所述FPC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填充有固定胶;
位于所述下片玻璃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中可视区域的上片玻璃;
位于所述上片玻璃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
可选的,所述倒角的直角边长不大于1.0mm。
可选的,所述倒角为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不大于1.0mm。
可选的,所述固定胶为UV胶。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上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盖板。
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
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抗指纹油涂层。
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为粗糙表面。
可选的,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FPC贴合在下片玻璃背向背光板一侧表面的非可视区域,且下片玻璃与FPC相接触的端部朝向FPC一侧设置有倒角,从而在下片玻璃与FPC之间形成一缺口,并在该缺口出填充有固定胶。将上述固定胶填充至下片玻璃与FPC之间的缺口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胶在固化后突出下片玻璃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少FPC的弯折处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具有更窄的边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光板、2.下偏光片、3.下片玻璃、4.上片玻璃、5.上偏光片、6.FPC、7.固定胶、8.驱动IC、9.缺口、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通常需要在下片玻璃中与FPC相接触的端部的侧面设置固定胶,上述固定胶用于将下片玻璃与FPC固定连接,该固定胶是为了防止FPC因弯折、拉扯而造成脱落。上述固定胶可以增加FPC与下片玻璃之间的抗拉扯能力,但是相应的该固定胶在固化后会偏硬,从而导致FPC需要在固定胶远离下片玻璃一侧端部才可以向下弯折成平滑圆弧过渡至显示模组的背部,从而导致FPC弯折处与下片玻璃的距离较大。
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FPC贴合在下片玻璃背向背光板一侧表面的非可视区域,且下片玻璃与FPC相接触的端部朝向FPC一侧设置有倒角,从而在下片玻璃与FPC之间形成一缺口,并在该缺口出填充有固定胶。将上述固定胶填充至下片玻璃与FPC之间的缺口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胶在固化后突出下片玻璃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少FPC的弯折处与下片玻璃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边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2与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板1;位于所述背光板1发光表面的下偏光片2;位于所述下偏光片2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下片玻璃3;与所述下片玻璃3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相贴合的FPC6;其中,所述下片玻璃3与所述FPC6相接触的端部朝向所述FPC6一侧设置有倒角,以在所述下片玻璃3与所述FPC6之间形成缺口9;所述缺口9填充有固定胶7;位于所述下片玻璃3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中可视区域的上片玻璃4;位于所述上片玻璃4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5。
上述背光板1通常具有一个可以发出均匀光线的发光表面,背光板1所产生的光线可以从发光表面均匀的照射向外界。上述背光板1可以通过白炽灯泡、电光面板、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管等作为光源在背光板1的发光表面向外产生均匀的光线。其中、电光面板可以直接在背光板1整个发光表面提供均匀的光线,而其他的光源则需要配合使用散光器来提供均匀的光线。
背光板1可以提供任意一种颜色的光线,例如黄色光线、绿色光线、蓝色光线、白色光线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所述背光板1所产生光线的颜色不做具体限定。通常情况下,整个显示模组在显示彩色图像时,需要背光板1发出白色光线,因为白色光线蕴含光线的颜色种类最多。
当然,有关背光板1的厚度等具体参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偏光片2位于所述背光板1发光表面;所述下片玻璃3位于所述下偏光片2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所述上片玻璃4位于所述下片玻璃3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可视区域;所述上偏光片5位于所述上片玻璃4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
上述上片玻璃4与下片玻璃3之间分布有像素点,而像素点中设置有液晶。通常情况下,在下片玻璃3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液晶的电路,在工作状态时,液晶可以使得通过下片玻璃3的光线发生偏转。在与偏光片配合使用过程中,可以产生明暗变化,从而生成图像。
通常情况下,上片玻璃4也称为CF玻璃,即在上片玻璃4朝向下片玻璃3一侧表面设置有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可以提供红、绿、蓝三原色的来源,通过彩色滤光片可以形成彩色图案;下片玻璃3也称为TFT玻璃,即在下片玻璃3朝向上片玻璃4一侧表面设置有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起到传输和控制电信号的作用,可以给液晶传递电信号从而控制液晶的扭转。有关上片玻璃4与下片玻璃3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显示模组通常用来显示图像,相应的显示模组就通常被分为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其中可视区域通常位于显示模组的中心,用于显示图像;而非可视区域通常位于显示模组的边缘,在非可视区域中通常用于设置FPC(柔性电路板)6、驱动IC8等部件。
通常情况下,下片玻璃3的面积需要稍大于上片玻璃4的面积,从而在下片玻璃3朝向上片玻璃4一侧表面形成背向背光板1的台阶面。该台阶面即为上述非可视区域,用于设置驱动IC8,FPC6等部件,即此时驱动IC8等均设置在下片玻璃3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而上片玻璃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常仅仅设置在可视区域。此时在下片玻璃3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上方的空间中,驱动IC8,FPC6等部件被设置在非可视区域中,而上片玻璃4和上偏光片5被设置在可视区域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FPC6的一端会与所述下片玻璃3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相贴合,且与下片玻璃3表面的电路相互电连接;而FPC6的另一端通常需要绕至背光板1的背面,从而与外界的电源等结构在背光板1背面电连接。
上述下偏光片2需要位于背光板1发光表面,即设置在下片玻璃3与背光板1的发光表面之间,而上偏光片5需要位于所述上片玻璃4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
偏光片的作用是仅仅允许一个预设振动方向的光线通过,通常情况下设置在同一个显示模组中的下偏光片2与上偏光片5允许通过光线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当然,有关下偏光片2与上偏光片5的具体参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上述下偏光片2可以将背光板1发出的光线调整为偏振光。当偏振光经过上片玻璃4后,在可视区域中的特定位置的液晶会使得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被扭转90度,从而通过上偏光片5,进而将图像显示在显示模组的表面。
具体的,由于在显示模组中仅需要在可视区域中显示图像,相应的上述上偏光片5以及上片玻璃4可以仅设置在下片玻璃3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可视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片玻璃3与所述FPC6相接触的端部朝向所述FPC6一侧设置有倒角,以在所述下片玻璃3与所述FPC6之间形成缺口9;所述缺口9填充有固定胶7;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FPC6的一端会与所述下片玻璃3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相贴合,而FPC6的另一端通常需要绕至背光板1的背面,从而与外界的电源等结构在背光板1背面电连接。相应的下片玻璃3中至少有一个端部会位于显示模组的非可视区域,同时至少有一个端部会与上述FPC6相接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下片玻璃3与FPC6相接触的端部中,朝向FPC6一侧设置有倒角,该倒角结构与FPC6之间会形成一个缺口9,该缺口9中填充有固定胶7。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倒角可以是常规的倒角斜面为一平面的倒角,该倒角具有一斜角边和两个直角边;上述倒角还可以是圆倒角,即倒角斜面为一弧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上述倒角的斜面为一平面时,该倒角的角度通常在45°,同时该倒角的直角边长通常不大于1.0mm;当上述倒角的斜面为一弧面时,即该倒角为圆倒角时,所述倒圆角的半径通常不大于1.0mm。
上述在下片玻璃3的倒角与FPC6之间的缺口9处填充的固定胶7可以将FPC6与下片玻璃3相互粘合,从而使得FPC6与下片玻璃3固定连接,防止FPC6因弯折、拉扯而造成脱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胶7通常为UV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胶7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胶,只要能将FPC6与下片玻璃3相互粘合即可,有关固定胶7的具体种类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FPC6贴合在下片玻璃3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非可视区域,且下片玻璃3与FPC6相接触的端部朝向FPC6一侧设置有倒角,从而在下片玻璃3与FPC6之间形成一缺口9,并在该缺口9处填充有固定胶7。将上述固定胶7填充至下片玻璃3与FPC6之间的缺口9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胶7在固化后突出下片玻璃3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少FPC6的弯折处与下片玻璃3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窄的边框。
为了进一步的保护显示模组不易受到损伤,可以在上偏光片5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设置盖板。有关盖板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尤其着重介绍显示模组中盖板10的具体结构。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偏光片5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的盖板10。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盖板10是设置在显示模组表面的盖板10,相应的所述盖板10通常为透明盖板10。通常情况下,盖板10需要设置在显示模组的最外侧,以保护整个显示模组,使得显示模组中各个部件不易受到损坏。通常情况下,上述盖板10为玻璃盖板10,玻璃盖板10可以在具有良好透光性的同时,有效保护整个显示模组。作为优选的,上述盖板10可以为钢化玻璃盖板10。所谓钢化玻璃盖板10,即在表面预设有压应力的玻璃盖板10。相比于普通的盖板10,钢化玻璃盖板10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可以承受更多的外界压力,从而更好的保护整个显示模组不易受到损伤。
通常情况下,盖板10需要通过光学胶贴合在上偏光片5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有关光学胶的具体类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对位于整个显示模组最上层的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进行多种表面处理。具体的,第一种表面处理是将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制作成粗糙表面,即在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或者是在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设置防眩光膜。所述凹槽通常是通过对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进行细微凹凸加工所形成的凹槽,该凹槽通常非常的细小,用户若用肉眼通常并不能观测出来,但是通过细微凹凸加工所形成的凹槽可以使得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变为粗糙表面;上述防眩光膜中通常均匀分布有粗糙颗粒,该粗糙颗粒表面的取向都不尽相同,该防眩光膜同样可以使得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变为粗糙表面。当外界光线照射到具有粗糙表面的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时,外界光线会发生散射从而避免眩光情况的发生。
第二种表面处理是在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减反膜也称为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设置有减反膜的盖板10的表面可以有效减少甚至于消除反射光的产生,同时可以改善盖板10物理性能,例如力学性能等等。
第三种表面处理是在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涂布有抗指纹油涂层。抗指纹油也称为防指纹油、防指纹漆,具有防指纹,抗油污的效果。具体的抗指纹油涂层可以分为亲油型,拒油型,有关抗指纹油涂层具体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上述抗指纹油涂层可以设置在上述减反膜的表面。上述介绍了三种表面处理的具体方法,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仅仅对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进行任意一种表面处理;也可以同时对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进行任意两种表面处理,还可以同时对盖板10背向所述背光板1一侧表面进行三种表面处理,甚至于还可以进行其他种类的表面处理。有关对盖板10表面处理的具体内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在上偏光片5背向背光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盖板10,并在盖板10表面进行多种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显示模组的光学性能以及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其余部件请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有效减少FPC6的弯折处与下片玻璃3之间的距离,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可以具有更窄的边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板;
位于所述背光板发光表面的下偏光片;
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下片玻璃;
与所述下片玻璃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相贴合的FPC;其中,所述下片玻璃与所述FPC相接触的端部朝向所述FPC一侧设置有倒角,以在所述下片玻璃与所述FPC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填充有固定胶;
位于所述下片玻璃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中可视区域的上片玻璃;
位于所述上片玻璃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的直角边长不大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不大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为UV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上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设置有抗指纹油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为粗糙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1821578150.0U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Active CN211878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8150.0U CN211878381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8150.0U CN211878381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8381U true CN211878381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8150.0U Active CN211878381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8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041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light guide element overlapping peripherial display region of display panel
US2010026543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variable diffuser film
TWI569055B (zh) 光導板及具有光導板之顯示裝置
KR20160085388A (ko) 표시 장치
US2015017913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71896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115446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80157115A1 (en) Edge-li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25529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40006251A (ko) 단차 보상 테잎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cd 모듈
CN116300195A (zh) 显示装置
KR20160092968A (ko) 표시 패널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US2017034385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8673633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US972027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functional panel
CN21187838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US2010011823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7020364A1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US939547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989046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087187B1 (ko) 광학부재
KR102020933B1 (ko) 유리 확산판, 그 유리 확산판을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백라이트 유닛을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11390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036081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093974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