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3076U -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3076U
CN211873076U CN202020032955.6U CN202020032955U CN211873076U CN 211873076 U CN211873076 U CN 211873076U CN 202020032955 U CN202020032955 U CN 202020032955U CN 211873076 U CN211873076 U CN 211873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cage
wire cage
wall body
retain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29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智雄
曾繁瑞
梁双俊
李东奇
黄才胤
欧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Firs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1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1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1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29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3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3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3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属于建筑领域,包括土工布、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所述土工布铺设在底部和墙体的侧边上,所述基底钢丝笼设置在土工布上,所述墙体钢丝笼设置在基底钢丝笼上,所述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内均填充有碎石。挡土墙直接使用现场的工地施工的材料,方便取材,同时在施工完,即不需要挡土墙时,拆除可以直接把挡土墙的石料现场用在工地上,方便快捷,可二次利用,较好的透水性和包容性,柔性的结构能适应边坡的变动而不受破坏,比刚性结构具备更好的安全稳定性,施工便捷,易于就地取材,而且材料可回收二次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成本低廉、造价经济、维修费用低,施工效率高,能加快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挡土墙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锚杆式挡土墙等几种类型,这几种挡土墙都存在着墙体结构一旦成型,建筑材料难以回收二次利用的缺点。从而使得在施工完后需要对挡土墙进行拆除,造成挡土墙的浪费,不能二次利用,还需要使用车把挡土墙的废料进行清除,耗时耗力,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回收的挡土墙装置,使得挡土墙的材料能够进行二次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解决现有挡土墙的材料不能二次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包括土工布、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所述土工布铺设在底部和墙体的侧边上,所述基底钢丝笼设置在土工布上,所述墙体钢丝笼设置在基底钢丝笼上,所述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内均填充有碎石。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均包括笼架、钢丝网面和钢丝网盖,所述钢丝网面设置在笼架的侧边和底端,所述钢丝网盖可旋转设置在笼架的顶部的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笼架底部的钢丝网面还设置有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所述钢丝网面绞合固定在笼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面为使用低碳钢丝双绞线通过机械绞合编织形成多绞状六边形网目的网片,低碳钢丝的表面设置镀锌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设置为阶梯状挡土墙体结构,从外侧往需要挡土的侧边逐渐变高,墙体钢丝笼垂直设置在基底钢丝笼上,墙体钢丝笼垂直设置在墙体钢丝笼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面内填充的碎石的直径为12-25cm。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之间、墙体钢丝笼和墙体钢丝笼之间的笼缝形成工字缝,墙体钢丝笼的规格为长2m、宽1m、高1m,基底钢丝笼的规格为长2m、宽1m、高0.5m。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直接使用现场的工地施工的材料,方便取材,同时在施工完,即不需要挡土墙时,拆除可以直接把挡土墙的石料现场用在工地上,方便快捷,可二次利用,较好的透水性和包容性,柔性的结构能适应边坡的变动而不受破坏,比刚性结构具备更好的安全稳定性,施工便捷,易于就地取材,而且材料可回收二次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成本低廉、造价经济、维修费用低,施工效率高,能加快施工进度,绿色施工,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施工完成后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墙体钢丝笼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底钢丝笼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镀锌钢丝绞合成钢丝网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土工布;2、基底钢丝笼;3、墙体钢丝笼;4、笼架;5、钢丝网面;6、钢丝网盖;7、镀锌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包括土工布1、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所述土工布1铺设在底部和墙体的侧边上,所述基底钢丝笼2设置在土工布1上,所述墙体钢丝笼3设置在基底钢丝笼2 上,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内均填充有碎石。
如图2-4所示,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均包括笼架4、钢丝网面5和钢丝网盖6,所述钢丝网面5设置在笼架4的侧边和底端,所述钢丝网盖6可旋转设置在笼架4的顶部的侧边上。钢丝网盖6也是由镀锌钢丝7绞合而成的。所述笼架4底部的钢丝网面5还设置有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所述钢丝网面5绞合固定在笼架4上。所述钢丝网面5为使用低碳钢丝双绞线通过机械绞合编织形成多绞状六边形网目的网片,低碳钢丝的表面设置镀锌层。钢丝网面5镀锌钢丝7绞合而成的。
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设置为阶梯状挡土墙体结构,从外侧往需要挡土的侧边逐渐变高,墙体钢丝笼3垂直设置在基底钢丝笼2上,墙体钢丝笼3垂直设置在墙体钢丝笼3上。
具体施工过程:
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如图纸设计存在问题,提出审查意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施工机具及材料进场。测量放线,经监理单位验线符合要求后,基槽开挖。基土平整夯实,基槽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人工进行夯实,抽检地基基土承载力。
迎土面铺设土工布,安装第一层钢丝笼,基槽土方经检测合格后,先铺一层土工布,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在土工布上面安装第一层钢丝笼,第一层钢丝笼规格2m*1m*0.5m(长*宽*高),同时在网笼纵向两侧安装辅助定型模板,以防止网笼受填砌的石料侧向挤压变形。
铺填底层钢丝笼石料,开始铺填石料,采用人工摊平铺砌,铺砌片石填满到第一层钢丝笼顶面标高后即封上网盖用相同材质钢丝纽锁封牢。
安装第二层钢丝笼并铺填石料,铺装第二层钢丝笼,把钢丝笼网面板打开统一往取料相反的方向翻开,避免取填砌石料时钢丝笼受碰压损坏或变形。
第二层钢丝笼铺装方向与第一层钢丝笼铺装方向垂直设置,且应错缝拼接。铺填石料,人工摊平铺砌,铺砌片石填满到第二层钢丝笼顶面标高后即封上网盖用相同材质钢丝纽锁封牢。
按同样方法施工第三层石笼墙,直至设计标高。施工时,可选定一个始砌点后安排两个施工队组在两端同时施工,第三层石笼网码放时采用阶梯式铺装。
施工注意事项
1、石笼网箱挡土墙的基底土质及土的密实度、基础层网箱入土深度和轮廓线长度及宽度、基础底高程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铺砌石料的材质和级配规格要求符合设计要求,不可使用直径过大或过小的石料,过大了会增加铺砌难度,过小了会从网目中掉出网外,一般选用直径12~25cm为宜。
3、铺砌过程注意石料平直的一面朝向非迎土面使得外露的墙面平整美观,成型效果更佳。
4、石笼挡土墙的笼与笼之间的笼缝应形成工字缝,有利于墙体的拉结从而增加整体稳定性。
5、组装、铺设组合体网箱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网箱的间隔网片与网身应呈90°,才可进入绑扎工序,组装绑扎成网箱(组)并且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1道,间隔网框线与网身交接处必须采用螺旋组合丝绞绕收紧联结。
②组装网箱(组)时,绑扎用的组合丝、螺旋固定丝,水平拉力丝,必须与网丝同材质。
③组装网箱(组)时,组合丝绑扎必须是双股线并绞紧;螺旋组合丝绑扎必须绞绕收紧。
④端网框线与网身交接处必须采用螺旋组合丝绞绕收紧联结;
⑤组装完成的网箱(组)必须按设计图示位置依次安放到位。
6、网箱(组)间连接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相邻网箱(组)的上下四角各设1道组合丝绑扎;
②相邻网箱(组)的间隔网位置上下各设1道组合丝绑扎;
③相邻网箱(组)的网片结合面每平方米设2道组合丝绑扎;
④网箱(组)按设计图安放到位,调整网箱位置后相邻的框线及折线每20cm用组合丝双股绑扎。
石笼网挡土墙每层网箱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回填土方,填土面与网箱面平,土体夯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镀锌钢丝笼是选用优质低碳钢丝双绞线通过机械绞合编织形成多绞状六边形网目的网片,然后将网片面板、底板和隔板组装而成网箱。网箱尺寸一般有2m*1m*1m和2m*1m*0.5m(长*宽*高)两种规格,在长度方向再分隔成两个方格。
该挡土墙适用于市政工程或厂矿区内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河道边坡防护;以及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等,墙高h<5m且地基承载力较高地段。
采用镀锌钢丝编织制成钢筋笼,在钢筋笼内堆叠片石形成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具有就地取材、节约资源、施工便捷、施工效率高、施工期短、节能减排、造价经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工布(1)、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所述土工布(1)铺设在底部和墙体的侧边上,所述基底钢丝笼(2)设置在土工布(1)上,所述墙体钢丝笼(3)设置在基底钢丝笼(2)上,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内均填充有碎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均包括笼架(4)、钢丝网面(5)和钢丝网盖(6),所述钢丝网面(5)设置在笼架(4)的侧边和底端,所述钢丝网盖(6)可旋转设置在笼架(4)的顶部的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架(4)底部的钢丝网面(5)还设置有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所述钢丝网面(5)绞合固定在笼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面(5)为使用低碳钢丝双绞线通过机械绞合编织形成多绞状六边形网目的网片,低碳钢丝的表面设置镀锌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设置为阶梯状挡土墙体结构,从外侧往需要挡土的侧边逐渐变高,墙体钢丝笼(3)垂直设置在基底钢丝笼(2)上,墙体钢丝笼(3)垂直设置在墙体钢丝笼(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面(5)内填充的碎石的直径为12-25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钢丝笼(2)和墙体钢丝笼(3)之间、墙体钢丝笼(3)和墙体钢丝笼(3)之间的笼缝形成工字缝,墙体钢丝笼(3)的规格为长2m、宽1m、高1m,基底钢丝笼(2)的规格为长2m、宽1m、高0.5m。
CN202020032955.6U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Active CN211873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2955.6U CN211873076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2955.6U CN211873076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3076U true CN211873076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6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2955.6U Active CN211873076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3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83785A1 (zh) 一种二级以上土质边坡浅层滑坡快速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22242A (zh) 用于软弱地层紧邻地下结构的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06595B (zh)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20801A (zh) 一种返包式废旧轮胎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50240A (zh) 层状网式格宾石笼与混凝土的组合式边坡防护结构及工艺
CN110158641B (zh) 一种锚杆加筋复合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N113529786B (zh) 垃圾填土堆山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9992345U (zh) 一种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石笼模化施工装置
CN211523269U (zh) 一种返包式废旧轮胎加筋土挡墙
CN211873076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挡土墙
CN108677999B (zh) 一种淤泥质袋装土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438857B (zh) 一种山岭重丘区钢筋笼石笋桩及其施工工艺
CN107338798A (zh) 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可回收模块及深基坑支护
CN112144548A (zh) 一种半埋入式多功能框架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49789A (zh) 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367383U (zh) 双侧对拉式加筋土挡墙结构
CN114016544B (zh) 多级加筋土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198806A (zh) 地下墙体后浇带模板加固及安装施工方法
CN212896290U (zh) 一种软土地基加筋土石换填基础结构
CN112144425B (zh) 一种位于高水位且砂性土质环境的箱涵排水沟浇筑方法
CN212956576U (zh) 受限空间高填方路基边坡泡沫混凝土的加固结构
CN210658392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区3d蜂巢式网格生态护坡装置
CN211773858U (zh) 一种景观石笼挡墙
CN113216248A (zh) 一种水利工程组合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92063A (zh) 一种新型格宾石笼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23 / F, building 2,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uilding, 19 Pingle Avenue, Liangq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200

Patentee after: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firs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23 / F, building 2,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uilding, 19 Pingle Avenue, Liangq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200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1 INSTALL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