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1718U -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1718U
CN211871718U CN201921966861.XU CN201921966861U CN211871718U CN 211871718 U CN211871718 U CN 211871718U CN 201921966861 U CN201921966861 U CN 201921966861U CN 211871718 U CN211871718 U CN 211871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floating island
chinampa
chinampa main
wetland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68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n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范丽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范丽萍 filed Critical 范丽萍
Priority to CN2019219668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1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1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1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包括浮岛主体,所述浮岛主体的外壁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浮筒,所述浮岛主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顶部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植物种植座,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四周均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一侧泥土层,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靠近泥土层的一侧设置有蛭石混凝土层,所述蛭石混凝土层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送水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能够使得整体装置有助于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提高该装置使用时的精密性,提高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湖泊、河流等一些水域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还有小区、公园等一些人造湖或人造河的建设,单纯的水域景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美化的需求,所以出现在水域上建造一些景观浮岛,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使设计更多样化,层次内容更丰富,水域内使用人工浮岛并在其上进行动植物培养。
现有的浮岛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浮岛在使用时没有很好的过滤水杂质的功能,当水中的杂质进入浮岛中时,则会影响到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从而较为不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包括浮岛主体,所述浮岛主体的外壁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浮筒,所述浮岛主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顶部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植物种植座,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四周均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一侧泥土层,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靠近泥土层的一侧设置有蛭石混凝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蛭石混凝土层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送水管,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靠近进水孔一侧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靠近过滤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一侧等距开设有多组漏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岛主体的内部对应漏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棉,所述浮岛主体的内底部靠近活性炭吸附棉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板,且浮岛主体通过托板与活性炭吸附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植物种植座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放置槽的内部限位滑块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的外直径比限位滑槽的内直径略小,且植物种植座通过限位滑块与放置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槽内部一侧设置有设置与吸水棉,所述植物种植座的内部对应吸水棉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且吸水棉的外直径比连接槽的内直径略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岛主体的顶端对应防护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卡块,且浮岛主体通过卡块与防护网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隔板,当使用人员将浮岛主体放置在水中时,通过浮筒保持该装置浮在水面上,通过进水孔将河水流入浮岛主体中,通过过滤网将最初的大杂质过滤后,河水会慢慢的增多,当水位流到隔板设置漏水口位置后,则会流进浮岛主体的最里部,通过活性炭吸附棉吸附后,则能够将河水过滤的更加纯洁,便于送水管将水送入蛭石混凝土层和泥土层中,从而能够便于该装置更好的培育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2、通过设置的吸水棉,为了更好的便于植物种植座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进行生长,使用人员在安装植物种植座时,则可以将植物种植座设置的限位滑块插入放置槽中开设的限位滑槽中,向下将植物种植座放进放置槽中,当植物种植座设置的连接槽与吸水棉卡合后,吸水棉则会不断的吸收送水管出来的水,通过吸水棉不断的给植物种植座中的植物进行营养的供给,更好的便于植物种植座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进行生长,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中浮岛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中植物种植座与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岛主体;2、浮筒;3、防护网;4、放置槽;5、植物种植座;6、进水孔;7、泥土层;8、蛭石混凝土层;9、送水管;10、过滤网;11、隔板;12、漏水口;13、活性炭吸附棉;14、托板;15、限位滑块;16、限位滑槽;17、吸水棉;18、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包括浮岛主体1,浮岛主体1的外壁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浮筒2,浮岛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防护网3,浮岛主体1的内顶部一侧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植物种植座5,浮岛主体1的内部四周均设置有进水孔6,浮岛主体1的内部一侧泥土层7,浮岛主体1的内部靠近泥土层7的一侧设置有蛭石混凝土层8。
在图2中:蛭石混凝土层8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送水管9,浮岛主体1的内部靠近进水孔6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0,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过滤网10进行过滤杂质。
在图2中:浮岛主体1的内部靠近过滤网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1,隔板11的内部一侧等距开设有多组漏水口12,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隔板11设置的漏水口12进行过滤杂质使用。
在图2中:浮岛主体1的内部对应漏水口12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棉13,浮岛主体1的内底部靠近活性炭吸附棉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板14,且浮岛主体1通过托板14与活性炭吸附棉13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托板14将活性炭吸附棉13固定放置。
在图3中:植物种植座5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5,放置槽4的内部限位滑块15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6,限位滑块15的外直径比限位滑槽16的内直径略小,且植物种植座5通过限位滑块15与放置槽4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植物种植座5设置的限位滑块15插入放置槽4中开设的限位滑槽16中,向下将植物种植座5放进放置槽4中。
在图3中:放置槽4内部一侧设置有设置与吸水棉17,植物种植座5的内部对应吸水棉17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8,且吸水棉17的外直径比连接槽18的内直径略小,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吸水棉17则会不断的吸收送水管9出来的水,通过吸水棉17不断的给植物种植座5中的植物进行营养的供给。
在图1中:浮岛主体1的顶端对应防护网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卡块,且浮岛主体1通过卡块与防护网3卡合连接,从而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卡块快捷的安装或拆卸防护网3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该装置的浮岛主体1放置在水中时,通过浮筒2保持该装置浮在水面上,通过进水孔6将河水流入浮岛主体1中,通过过滤网10将最初的大杂质过滤后,河水会慢慢的增多后水位流到隔板11设置漏水口12位置后,则会流进浮岛主体1的最里部,通过活性炭吸附棉13吸附后,则能够将河水过滤的更加纯洁,便于送水管9将水送入蛭石混凝土层8和泥土层7中,从而能够便于该装置更好的培育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使用人员在安装植物种植座5时,则可以将植物种植座5设置的限位滑块15插入放置槽4中开设的限位滑槽16中,向下将植物种植座5放进放置槽4中,当植物种植座5设置的连接槽18与吸水棉17卡合后,吸水棉17则会不断的吸收送水管9出来的水,通过吸水棉17不断的给植物种植座5中的植物进行营养的供给,更好的便于植物种植座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进行生长,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较为实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包括浮岛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主体(1)的外壁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浮筒(2),所述浮岛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防护网(3),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顶部一侧开设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植物种植座(5),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部四周均设置有进水孔(6),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部一侧泥土层(7),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部靠近泥土层(7)的一侧设置有蛭石混凝土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混凝土层(8)的内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送水管(9),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部靠近进水孔(6)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部靠近过滤网(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内部一侧等距开设有多组漏水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部对应漏水口(12)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棉(13),所述浮岛主体(1)的内底部靠近活性炭吸附棉(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板(14),且浮岛主体(1)通过托板(14)与活性炭吸附棉(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植座(5)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15),所述放置槽(4)的内部限位滑块(15)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6),所述限位滑块(15)的外直径比限位滑槽(16)的内直径略小,且植物种植座(5)通过限位滑块(15)与放置槽(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内部一侧设置有设置与吸水棉(17),所述植物种植座(5)的内部对应吸水棉(17)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8),且吸水棉(17)的外直径比连接槽(18)的内直径略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主体(1)的顶端对应防护网(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卡块,且浮岛主体(1)通过卡块与防护网(3)卡合连接。
CN201921966861.X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Active CN211871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6861.XU CN211871718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6861.XU CN211871718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1718U true CN211871718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6861.XU Active CN211871718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17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8981A (zh) * 2021-06-07 2021-09-2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景观浮岛载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8981A (zh) * 2021-06-07 2021-09-2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景观浮岛载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8978U (zh) 植物‑自然生物膜复合生态浮床
CN1272262C (zh) 用于景观水体治理的生态吸附景观浮床
CN201491561U (zh) 水生花卉景观系统
CN211871718U (zh)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岛
CN208908659U (zh) 一种新型的蓄水保湿型园林营养花池
CN108975513A (zh) 一种作物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95929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多功能景观生态浮岛
CN20977845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曝气生物浮床
CN205740519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100998307A (zh) 大储液室多功能无土花盆
CN1137862C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4569656U (zh) 一种再生水补给景观水的生态处理装置
CN205773640U (zh) 一种生物浮岛
CN213427242U (zh) 一种便于灌溉的垂直绿化墙
CN205313196U (zh) 一种多功能浮水式水处理设备
CN213265915U (zh) 一种湖泊湿地修复装置
CN214385606U (zh) 闭环式鱼菜共生种植装置
CN201094227Y (zh) 一种鱼缸的水过滤装置
CN206033388U (zh) 一种富营养化城市静止景观水体生态治理系统
CN105399220B (zh) 一种采用悬挂式生态修复板制成的多介质人工沉床
CN210900788U (zh) 一种上盆下瓶式植物栽培和养鱼装置
CN205124612U (zh) 一种用于净化沟渠污水的植物栽培器
CN215049063U (zh) 一种针对排污口的可移动强效生态净化装置
CN214413586U (zh) 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立体墙培育装置
CN220449937U (zh) 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植物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5

Address after: 1 / F, 153 Xiehe Shangjie, Huaya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Run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41000 3-108, block a, incubator building, high tech Zone, Qixing District, Gui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Fan Li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